图书介绍
刑法总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同志社大学法学部)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4382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刑法-法的理论-日本-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刑法的基础1
第一章刑法和刑法学1
一、刑法的意义1
(一)刑法的概念1
(二)刑法的分类1
目录1
(三)刑法的规范2
(一)规制机能3
(二)维持社会秩序机能3
二、刑法的社会机能3
三、刑法和社会伦理规范5
(一)社会伦理和刑法的关系5
(二)刑法的社会伦理机能6
四、刑法学7
(一)刑法解释学7
(二)基础刑法学8
(三)刑事法学8
第二章近代刑法学的历史9
第一节启蒙时期的刑法理论9
一、近代初期的刑法9
(一)贝卡利亚10
二、启蒙思想和刑法理论10
(二)费尔巴哈11
(三)边沁11
三、启蒙思想和刑事立法12
(一)法国12
(二)德国12
(三)英国12
第二节近代刑法学的展开13
一、报应刑论13
(一)从康德到黑格尔13
(二)宾丁14
(二)近代学派(新派)15
二、古典学派和近代学派15
(一)古典学派(旧派)15
三、学派之争及其终结17
(一)毕尔克迈耶和李斯特17
(二)学派对立的终结18
四、20世纪的刑事立法19
(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19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1
第三节我国的历史展开21
一、到旧刑法为止21
(二)到战争结束为止22
二、旧刑法、现行刑法22
(一)旧刑法的制定22
三、战后23
(一)《部分修改刑法的法律》23
(二)学派之争的动向24
(三)战后的修改刑法工作25
第三章刑法理论27
第一节犯罪理论27
一、犯罪论的基础27
(一)决定论和非决定论27
(四)社会伦理主义和法益保护主义28
(三)现实主义和徵表主义28
(二)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28
二、犯罪的本质29
(一)相对的意志自由论29
(二)修正的法益保护主义30
第二节刑罚理论31
一、有关刑罚理念的对立31
二、刑罚的本质32
(一)目的刑主义和报应原理32
(二)综合主义32
(一)报复机能33
(三)二元主义33
三、刑罚的机能33
(二)一般预防机能34
(三)特别预防机能35
(四)各个机能之间的关系35
四、刑罚的种类36
(一)刑罚的分类36
(二)现行法上的刑罚37
(二)沿革38
(一)意义38
一、意义和沿革38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38
第四章刑法的渊源和解释38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40
(一)理论根据40
(二)法律根据41
(三)派生原则42
第二节刑法的渊源42
一、法律原则42
(一)意义42
(二)政令和罚则43
(四)习惯、条理、判例44
(三)条例和罚则44
二、刑罚法规内容妥当的原则(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45
(一)意义45
(二)明确性原则46
(三)刑罚法规内容妥当47
(四)禁止绝对不确定刑48
第三节刑法解释48
一、禁止类推解释48
(一)类推解释的意义48
(二)刑罚法规解释的界限49
二、类推解释的许可50
第五章刑法的适用范围51
第一节刑法的时间适用范围51
一、时间适用范围的意义51
(一)刑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51
(二)生效时间52
二、犯罪后法律变更刑罚的场合52
(一)第6条的宗旨52
(二)法律变更刑罚53
(一)意义55
三、限时法55
(三)行为时法、裁判时法55
(二)限时法的理论56
第二节刑法的空间适用范围57
一、概说57
(一)意义57
(二)基本原则57
二、空间适用范围58
(一)属地原则58
(二)属人原则59
(四)世界原则60
(三)保护原则60
二、外国判决的效力61
四、犯人的引渡61
第三节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62
一、意义62
二、适用上的例外62
(一)国内法上的例外62
(二)国际法上的例外63
第四节 刑法对事的适用范围63
(二)刑法上的犯罪65
一、犯罪的意义65
(一)犯罪的实质意义65
第一节犯罪的概念65
第一章犯罪论65
第二编犯 罪65
二、犯罪的成立条件66
(一)意义66
(二)行为66
(三)构成要件符合性66
(四)违法性67
(5)责任67
(三)排除、减轻责任事由68
(二)排除违法性事由68
(一)意义68
三、排除犯罪性的事由68
四、犯罪的本质69
(一)学说69
(二)犯罪的本质69
第二节犯罪论的体系70
一、犯罪论体系的意义70
二、犯罪要素的体系化71
(一)三分说还是四分说71
(二)形式性和实质性72
(三)违法性判断和责任判断72
(二)构成要件和形式性73
(一)实质的犯罪论73
三、形式的犯罪论和实质的犯罪论73
第三节行为74
一、概说74
二、有关行为的各种学说75
(一)自然行为论75
(二)目的行为论75
(三)人格行为论76
(四)社会行为论76
三、刑法中的行为77
(一)受意思支配77
(二)外部态度78
一、构成要件的意义80
(一)意义80
第二章构成要件80
第一节构成要件的概念80
(二)构成要件的内容81
(三)构成要件和违法性、责任的关系82
二、构成要件的机能83
(一)理论机能83
(二)社会机能84
三、构成要件的种类85
(一)基本的构成要件、修正的构成要件85
(四)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理论86
(三)消极的构成要件86
(二)封闭的构成要件、开放的构成要件86
第二节构成要件要素87
一、构成要件符合性和构成要件要素87
(一)构成要件符合性87
(二)构成要件要素88
二、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88
(一)行为主体88
(二)行为对象92
(四)行为93
(三)行为状况93
(五)行为结果94
(六)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96
三、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96
(一)意义96
(二)一般的主观要素97
(三)特殊的主观要素98
四、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99
(一)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和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99
(二)作为违法类型和责任类型的构成要件要素100
(一)构成要件的确定101
五、构成要件的解释101
(二)开放的构成要件的场合102
(三)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的场合102
(四)修正的构成要件的场合103
第三节构成要件符合性103
第一款 实行行为的意义103
一、构成要件符合性的意义103
二、实行行为104
(一)意义104
(二)实行行为的形态105
(一)作为犯和不作为犯106
第二款不作为犯106
一、概说106
(二)不作为犯的理论107
(三)不真正不作为犯的问题108
(四)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109
(五)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110
(六)作为身份犯的不真正不作为犯111
二、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要件112
(一)具有法律上的作为义务112
(二)违反作为义务(实行行为)116
一、正犯和共犯117
(一)直接正犯和间接正犯117
第三款 间接正犯117
(三)对具体案例的分析117
(二)间接正犯和共犯118
(三)正犯的意义118
二、间接正犯的要件118
(一)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118
(二)成立要件119
三、间接正犯的成立范围119
(一)利用身体活动119
(二)利用他人的缺乏一定构成要件要素的行为120
(四)亲手犯122
(三)利用有故意的帮助行为122
第四款故意123
一、故意的概念123
(一)意义123
(二)故意的机能123
二、故意的成立要件125
(一)概说125
(二)认识要素125
(三)意志要素128
三、未必的故意129
(一)意义129
(二)学说129
(三)判例的见解130
四、故意的种类131
(一)确定故意和不确定故意131
(二)事前故意和事后故意131
(三)侵害故意和危险故意131
(四)韦伯的概括故意132
五、事实错误排除故意132
(一)错误的意义132
(二)事实错误的范围133
(三)事实错误的形态136
(四)事实错误的解决标准137
(五)具体的事实错误(同一构成要件内的错误)138
(六)抽象的事实错误(不同构成要件间的错误)141
第五款过失147
一、概说147
(一)过失犯的意义147
(二)传统过失论148
(三)新过失论148
二、过失的成立要件149
(一)过失犯的构成要件的特征149
(二)过失行为的客观方面——违反客观的注意义务150
(三)过失行为的主观方面——违反主观的注意义务152
(四)信赖原则152
(一)一般过失和业务过失154
三、过失的种类154
(三)无认识的过失和有认识的过失155
四、过失的竞合155
(一)意义155
(二)一个行为人的场合155
(二)重大过失155
(三)数个行为人的场合156
五、结果加重犯157
(一)意义157
一、因果关系的意义和机能158
(一)意义158
第六款 因果关系158
(二)要件158
(二)因果关系的机能159
二、因果关系的理论160
(一)条件说160
(二)原因说161
(三)客观归属论161
(四)相当因果关系说162
(五)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妥当性162
(六)对折衷说的批判163
(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164
三、因果关系的判断方法164
(二)具有条件关系165
(三)具有相当性168
四、判例的态度171
(一)采用条件说的判例171
(一)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判例172
五、不作为的因果关系173
(一)不作为和条件关系173
(二)不作为的实行行为和因果关系173
一、违法性的意义175
(一)违法性和排除违法性事由175
第一节排除违法性事由175
第一款违法性的概念175
第三章排除犯罪性事由175
(二)违法性论176
(三)放任行为176
二、违法性的实质176
(一)形式违法性和实质违法性176
(二)法益侵害原则177
(三)违法性的客观性178
三、违法要素179
(一)客观的违法要素179
(二)主观的违法要素180
(四)结果无价值论和行为无价值论181
(三)人的违法要素181
四、违法性的判断183
(一)判断基准183
(二)可罚的违法性理论184
(三)可罚的违法性和判例185
(四)可罚的违法性的判断方法185
(一)意义和学说186
(二)一般原理186
一、排除违法性的意义186
第二款排除违法性186
二、排除违法性事由的种类187
(一)正当行为和紧急行为187
(二)排除可罚的违法性事由187
第三款 正当行为188
一、概说188
(一)第35条的宗旨188
(二)第35条的适用范围188
二、法令行为189
(一)意义和根据189
(二)职务行为189
(一)意义190
三、劳动争议行为190
(三)权利、义务行为190
(四)基于政策的行为190
(五)注意性规定的行为190
(二)争议行为的正当性191
(三)公务员、国营企业等的职员的争议行为191
四、业务行为192
五、其他正当行为193
(一)意义193
(二)被害人的同意194
(三)具有社会相当性的行为199
(一)意义209
(二)正当化的根据209
第四款 正当防卫209
一、概说209
二、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210
(一)紧迫不法的侵害210
(二)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权利213
(三)防卫行为的相当性214
(四)正当防卫的意思215
(五)防卫行为的社会相当性218
(一)防卫过当的意义219
三、防卫过当219
(三)故意防卫过当和过失防卫过当220
(二)质的过当和量的过当220
(四)防卫过当的效果221
四、假想防卫221
(一)假想防卫的意义221
(二)假想防卫过当222
五、《盗犯防止法》中的特别规定223
(一)紧急避险的意义224
(二)根据224
一、概说224
第五款 紧急避险224
二、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226
(一)现实危险226
(二)避险行为的相当性227
(三)避险意思228
(四)避险行为的社会相当性228
(五)业务上有特别义务的人229
三、避险过当、假想避险230
(一)避险过当230
(二)假想避险230
(三)假想避险过当230
(二)责任原则231
(一)责任和排除责任事由的关系231
第二节排除责任事由231
第一款责任的概念231
一、责任的意义231
二、责任的本质233
(一)责任论的展开233
(二)责任的内容236
(三)客观的责任要素237
(一)责任的主观性237
四、责任判断237
(二)主观的责任要素237
(一)意义237
三、责任要素237
(二)责任类型和责任判断238
(三)可罚的责任理论239
(四)排除、减轻责任事由239
第二款 责任能力240
一、责任能力的意义240
(一)责任能力的本质240
(二)作为责任前提的责任能力240
(二)心神丧失者、心神耗弱者241
(一)概说241
二、无责任能力、限定责任能力241
(三)责任能力的存在时期241
(三)刑事未成年人246
三、原因自由行为247
(一)意义247
(二)学说247
(三)学说的探讨248
(四)适用范围249
第三款 作为责任要素的故意和过失252
一、故意252
二、过失253
(一)意义254
(二)违法性意识254
第四款 违法性意识的可能性254
一、违法性意识的意义254
二、有关违法性意识的学说255
(一)违法性意识必要说255
(二)自然犯、法定犯区别说256
(三)违法性意识不要说256
(四)违法性意识的可能性必要说257
(五)责任说257
(一)意义258
三、违法性意识的可能性258
(二)法律根据259
四、违法性错误260
(一)违法性错误和责任说261
(二)判例262
(三)违法性错误的形态262
(四)事实错误和违法性错误的区别264
(一)意义266
(二)背景266
一、期待可能性的意义266
第五款 期待可能性266
(三)期待可能性的体系地位267
二、根据期待可能性而排除、减轻责任的事由268
(一)法规上的事由268
(二)解释上的事由268
三、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269
(一)学说的对立269
(二)行为人标准说的妥当性269
四、期待可能性的错误270
(一)三个类型271
一、犯罪实行的阶段类型271
第一款概说271
第四章构成要件的修正形式271
第一节未遂犯271
(二)预备罪、阴谋罪272
(三)未遂犯273
(四)既遂犯273
二、预备罪、阴谋罪以及未遂犯的处罚根据273
(一)学说273
一、概说274
(一)未遂犯的意义274
第二款未遂犯274
(二)处罚根据274
(二)未遂犯的种类275
二、未遂犯的成立条件275
(一)着手实行275
(二)未发生构成要件的结果279
(三)是否成立未遂犯具有争议的场合279
三、对未遂犯的处罚280
第三款 不能犯280
一、不能犯的意义和种类280
(一)意义280
(一)有关区别标准的学说281
二、不能犯和未遂犯的界限281
(二)种类281
(二)学说的探讨283
(三)未遂犯和不能犯的区别284
(四)判例的态度284
(五)具体情况的分析285
第四款 中止犯288
一、概说288
(一)意义和减免刑罚的根据288
(二)减免刑罚的根据289
(一)中止的任意性290
二、中止犯的成立条件290
(二)防止结果292
三、预备罪、阴谋罪的中止294
(一)意义294
(二)刑罚上的处理295
四、对中止犯的处罚295
第二节共犯296
第一款共犯和正犯296
一、共犯的意义和种类296
(一)共犯的意义296
(二)必要共犯296
(三)同时犯297
二、正犯和共犯的区别298
(一)有关区别的学说298
(二)正犯和共犯的区别299
三、共犯的处罚根据300
(一)学说300
(二)共犯的处罚根据300
四、共犯的本质301
(一)犯罪共同说、行为共同说301
(二)共犯从属性说、共犯独立性说302
(二)从属性的有无(实行从属性)304
(一)意义304
五、共犯的从属性304
(三)从属性的程度(要素从属性)305
第二款 共同正犯307
一、概说307
(一)共同正犯的意义307
()“都是正犯”的根据308
二、实行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308
(一)共同实行的意思308
(二)实行行为共同的事实309
(三)是否成立实行共同正犯具有争议的场合311
(一)背景319
三、共谋共同正犯319
(二)共谋共同正犯的根据321
(三)共谋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323
四、处分324
第三款教唆犯324
一、教唆犯的成立条件324
(一)教唆他人324
(二)被教唆人实施了犯罪328
二、教唆犯的各种类型328
(一)间接教唆328
(四)独立教唆犯329
三、处分329
(二)再间接教唆329
(三)对帮助犯的教唆329
第四款帮助犯330
一、帮助犯的成立条件330
(一)帮助正犯330
(二)被帮助人实施了犯罪332
二、帮助犯和共同正犯、教唆犯的区别333
(一)帮助犯和共同正犯的区别333
(二)再间接帮助犯334
(一)间接帮助犯334
(三)教唆犯的帮助犯334
(二)帮助犯和教唆犯的区别334
三、帮助犯的各种类型334
四、处分335
第五款共犯和身份335
一、概说335
(一)身份和身份犯335
(二)第65条的宗旨337
二、真正身份犯和共犯339
(一)学说339
(一)第65条第2款的宗旨340
(二)第65条第1款的宗旨340
三、不真正身份犯和共犯340
(二)有身份的人对没有身份的人加功的场合342
第六款共犯的相关问题342
一、不作为和共犯342
(一)概说342
(二)对不作为犯的共犯………………………………………(343 )(三)不作为的共犯343
二、共犯的错误344
(一)概说344
(二)同一共犯形式之内的错误344
(四)间接正犯和共犯之间的错误347
(三)不同共犯形式之间的错误347
三、共犯和未遂348
(一)共犯的障碍未遂348
(二)共犯的中止犯348
(三)共犯关系的脱离349
四、共犯的竞合、罪数353
(一)共犯的竞合353
(二)共犯的罪数353
(二)决定罪数的标准354
(一)罪数论的意义354
一、概说354
第一节犯罪的个数354
第五章罪数354
二、本来一罪356
(一)单纯一罪356
(二)包括一罪357
第二节科刑一罪361
一、概说361
二、观念竞合362
(一)意义362
(二)要件362
三、牵连犯365
(一)意义365
(三)处分365
(二)要件366
(三)处分367
四、有关科刑一罪的诸问题367
(一)共犯和罪数367
(二)不作为犯的罪数368
(三)“插销”现象368
(一)意义369
一、意义、要件369
第三节 并合罪369
(二)要件370
二、处分370
(一)并合罪处分的形式370
(二)同时审理并合罪的时候371
(三)已经裁判和尚未裁判(余罪)的犯罪并存的时候371
(四)有的罪被大赦的时候372
三、单纯数罪372
二、刑罚权373
一、刑罚的本质和机能373
(一)刑罚权的意义373
第一节刑罚和刑罚权373
第一章刑罚的体系373
第三编刑罚和保安处分373
(二)客观的处罚条件374
(三)现实的法律关系374
第二节刑罚的种类375
一、概说375
二、死刑375
(一)死刑的意义375
(二)死刑存废论376
(三)死刑的未来377
(一)自由刑的意义和种类378
三、自由刑378
(二)自由刑的机能379
四、财产刑379
(一)概说379
(二)罚金、罚款379
(三)没收、追征380
第二章刑罚的适用382
第一节 法定刑及其加减382
一、法定刑与其轻重382
(一)意义382
(二)法定刑的轻重382
(一)累犯的意义383
三、累犯、惯犯383
(二)裁判上的刑罚加重、减轻事由383
二、法定刑的加重、减轻383
(一)法律上的刑法加重、减轻事由383
(二)累犯加重的条件384
(三)处分384
(四)惯犯384
四、自首、坦白、自白385
(一)自首385
(二)坦白385
(三)自白385
五、酌量减轻385
(三)小数的切除386
(四)酌量减轻的方法386
六、加减规定386
(二)具有数个罪名的场合386
(一)法律上的减轻方法386
(五)加减的顺序387
第二节 刑罚的裁量、宣告、免除387
一、量刑387
(一)法定刑、处断刑、宣告刑387
(二)量刑标准388
(三)量刑资料389
(二)刑罚的宣告和免除390
(一)宣告刑390
二、刑罚的宣告、免除390
第三章刑罚的执行和缓期执行392
第一节刑罚的执行392
一、概说392
二、死刑的执行392
三、自由刑的执行393
四、财产刑的执行393
二、宣判缓期执行的条件394
(一)首次缓期执行的条件394
一、刑罚缓期执行的意义394
第二节刑罚的缓期执行394
(二)再次缓期执行395
(三)缓期执行的期间395
(四)附保护观察的缓期执行395
三、缓期执行的撤消395
(一)必要撤消395
(二)裁量撤消396
(三)撤消缓期执行的程序396
四、缓期执行的效力396
(一)缓期执行的效果396
(二)缓期执行期间经过的效力396
(一)假出狱的条件397
二、假出狱397
第三节假释397
一、假释的意义397
(二)假出狱的撤消398
(三)撤消假出狱的程序398
(四)残余刑期经过后的效力398
三、假出场398
三、恩赦399
(二)种类、程序399
(一)意义399
二、犯人死亡、法人消灭399
一、刑罚权的消灭事由399
第四章刑罚的消灭399
(三)效力400
四、时效400
(一)意义400
(二)公诉时效401
(三)行刑时效401
五、刑罚的消灭402
(一)意义402
(二)要件、效果402
一、保安处分的意义和沿革404
(一)意义404
第五章保安处分404
(二)沿革405
二、保安处分的基础406
(一)反复犯罪的危险性406
(二)保安处分的法定406
三、保安处分和刑罚的关系407
(一)并科原则407
(二)替代原则407
(三)改造紧急保护408
(二)保护观察408
(一)辅导处分408
四、现行法上的保安处分408
(三)择一原则408
(四)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入院409
(五)对团体的规制处分409
五、我国的保安处分问题409
(一)刑法修改和保安处分409
(二)创设制度的视角410
六、保护处分411
(一)保护处分的法律性质411
(二)保护处分的对象411
(三)程序411
热门推荐
- 1459563.html
- 497365.html
- 3893064.html
- 2483204.html
- 1821900.html
- 2670770.html
- 435212.html
- 3735767.html
- 1494821.html
- 1409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3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3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6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8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8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6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85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5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03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