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东虓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19179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传播马克思主义 创建中国共产党2
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2
(一)十月革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2
(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高潮4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丰富发展及其偏差——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1956.9——1966.4
目录第一章 宣传革命真理 唤醒工农民众——建党前后的思想政治教育(1919.5——1923.5
二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6
第九章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1976.10——1991.7
第十章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二)(1976.10——1991.7
第三章 开辟革命道路 传播革命火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1927.8——1937.7
第二章 培植革命思想 进行反帝反封斗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1923.6——1927.7
(一)马克思主义同胡适实用主义的论战8
第四章 动员一切力量 争取抗战胜利——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1937.7——1945.8
三 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8
第六章 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篇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1949.10——1956.9
第五章 放手发动群众 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1945.8——1949.9
(二)马克思主义同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9
第八章 极“左”思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冲击——“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1966.5——1976.10
(三)马克思主义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10
(一)广泛、系统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2
四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党活动12
(二)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13
(三)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4
第二节 宣传、组织群众 促进工农运动的发展15
一 建党初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15
(一)《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15
(二)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16
二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和农民运动的兴起17
(一)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7
(二)工人运动的高潮18
(三)农民运动的兴起19
三 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20
第一节 开展黄埔军校政治工作23
(一)党在军队中最早建立的党组织24
一 创立黄埔军校政治工作制度24
(二)黄埔军校党代表和政治部的设立25
(一)政治训练的内容26
(三)组建“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26
二 开展政治训练26
(二)开展政治训练的方法27
第二节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东征军的战斗力28
(二)东征军宣传总队的宣传教育活动29
(一)东征的胜利及其原因29
一 组建宣传总队,加强东征军的思想教育29
(一)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30
二 东征军政治部的积极工作30
(一)北伐的具体部署31
一 发动军民,投入北伐31
第三节 党在北伐军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1
(三)维护群众纪律31
(二)制定《战时政治宣传大纲》,扶助工农运动31
(二)开展战时思想政治教育32
(一)选派优秀党团员到国民革命军中作政治宣传34
二 党制定支援北伐的战略措施34
(二)对北伐军中党团员的重要指示35
(三)以党团员的模范行动教育革命军36
三 党在北伐军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38
(一)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39
一 动员广大工人,进行反帝反封斗争39
第四节 开展文化理论教育 促进工农运动发展39
(三)上海工人三次起义42
(二)“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和省港大罢工42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理论43
(一)培养农运骨干的“农民运动讲习所”43
(二)党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44
第一节 加强对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教育46
(二)对起义部队进行革命前途教育47
一 武装反抗反革命统治的现实斗争教育47
(一)用武装起义唤起民众继续革命的信念47
二 确立党对军队领导的原则教育48
(一)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的必要性48
(二)“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党支部建立在连上”的重要原则49
三 对部队的阶级意识、组织纪律和群众观念的教育50
(一)对部队的阶级意识教育50
(二)对部队的革命纪律教育50
(三)在宣传发动群众中,加强部队的群众观念51
(一)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52
第二节 坚定地走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教育52
一 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思想教育52
(二)组织和武装群众,实行工农武装割据53
(一)“九月来信”对中国革命道路思想的肯定54
二 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坚定地走中国革命道路的教育54
(二)“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形成的理论标志55
(三)“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57
三 传播革命火种的“长征”61
(一)王明“左”倾错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危害61
(二)“长征”途中的思想政治教育62
(一)党的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路线的提出64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64
第三节 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教育64
(二)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路线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65
(一)团结争取国民党军队的思想工作66
二 围绕“西安事变”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66
(二)对红军和根据地人民进行适应统一战线新形势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67
三 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形成时期的主要贡献68
(一)提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的方针原则69
(二)初步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作风70
(三)创造了按照民主平等的原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手法71
(一)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73
第一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策略和方针原则教育73
一 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教育,促进全面抗战的实现73
(二)红军改编建立敌后根据地的思想政治教育74
(三)《论持久战》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76
二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教育78
(一)对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批判78
(二)党对政治工作的加强和部队政治整军的开展79
(三)团结教育友军一致抗战81
三 回击反动派在思想战线上的进攻,加强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教育82
(一)《新民主主义论》回击了反动派在思想战线上的进攻82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教育83
第二节 抗战最困难阶段的艰苦奋斗教育和马列主义思想教育85
(一)大生产运动中的艰苦奋斗教育86
一 延安精神与艰苦奋斗教育86
(二)生产自救教育与抗战教育的紧密配合87
二 普遍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延安整风运动88
(一)整风运动的过程、内容和宗旨88
(三)延安精神的光芒88
(二)整风运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伟大贡献91
第三节 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思想政治教育93
(一)动员群众粉碎蒋介石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94
一 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94
(三)拥政爱民活动和连队民主大会加强了根据地党政军民的团结95
(二)正确引导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95
二 全面反攻作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97
(一)坚持群众路线,保证全军大整训任务的完成97
(二)开展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运动97
三 《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是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历史性文献99
(一)《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的基本内容99
(二)《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101
(一)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102
四 党的“七大”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02
(二)“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104
(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党的方针教育106
一 开展战后形势任务教育,时刻保持清醒头脑106
第一节 战后政治形势教育和党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方针教育106
(二)解放区的政治整训108
二 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思想政治教育109
(一)新四军撤出南方解放区向东北进军的思想教育109
(二)动员教育群众,搞好生产、参军、参战110
三 开展思想攻势,加速瓦解敌军进程111
(一)高树勋起义及影响111
(二)开展“高树勋运动”,造成瓦解敌军的强大思想攻势112
第二节 动员各阶层人民,开展团结反蒋教育114
一 毛泽东军事思想教育115
(一)开展“蒋必败,我必胜”教育,增强了广大军民胜利的信心115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教育116
二 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思想政治教育117
(一)诉苦复仇教育运动117
(二)立功教育运动118
(三)王克勤运动和团结互助教育运动119
三 土地改革政策教育120
(一)《五四指示》及其对农民的教育120
(二)《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及对农民的教育121
四 加强国统区人民的团结反蒋教育123
(一)党对国统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反蒋教育123
(二)党对中间势力的说服教育125
第三节 争取全国革命胜利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126
(一)整党教育和新式整军运动的开展127
一 整顿党的队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27
(二)健全党委制,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130
二 战略决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131
(一)教育指战员树立集中统一、团结协作观念131
(二)做好战区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132
(三)改造国民党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33
三 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政治教育134
(一)再接再厉,迎接全面胜利134
(二)七届二中全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135
第一节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138
一 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保证139
(一)广泛宣传土地改革的意义,发动群众参加土地改革运动140
二 保证土地改革运动胜利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140
(二)组织土地改革工作队,宣传、贯彻党的土地改革政策141
三 保证镇压反革命运动顺利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141
四 保证抗美援朝胜利的思想政治教育142
(一)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必要性的教育143
(二)树立军队敢打必胜的信念144
(三)号召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144
第二节 抵制资产阶级思想腐蚀145
(一)“三反”教育运动146
一 “三反”、“五反”教育运动146
(二)“五反”斗争运动147
二 整党整风教育运动148
(一)全党全军的整风教育运动148
(二)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教育活动149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150
一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151
二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151
一 学习和宣传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53
第四节 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展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153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向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155
二 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思想教育155
(二)坚持自愿互利的政策教育156
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思想教育157
(一)组织工商界学习总路线和党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针政策,使他们服从并自觉接受改造157
(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对待资本主义工商业是用赎买的办法进行改造158
(三)采取既团结又斗争的政策,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159
四 党在过渡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159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党在过渡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160
(二)抵制资产阶级思想腐蚀是党在过渡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160
(三)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党在过渡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161
一 “八大”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164
第一节 贯彻“八大”路线 促进思想转变164
二 围绕党的工作重点转移所做的思想准备和思想教育工作165
(一)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165
(二)知识分子问题会议166
(三)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167
(四)加强工人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168
(五)克服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错误思想倾向,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169
(六)党对大学生和广大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171
第二节 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173
(二)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174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当时国内生活中的新的重大课题174
一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174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177
二 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要求的整风教育运动184
(一)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教育运动184
(二)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18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教育187
一 激发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88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酝酿形成188
(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189
二 纠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途中出现的“左”倾思想193
(一)社会主义建设途中“左”倾思想的泛起193
(二)毛泽东对“左”倾错误的纠正195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在战胜严重经济困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197
(二)彻底纠正“五风”198
一 重新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198
(一)整风整社198
(二)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9
(一)搞一个调查研究年,实事求是年199
二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199
三 进行战胜经济困难的思想政治教育200
(一)开展形势教育,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200
(三)大力宣传与困难作斗争的典型人物和先进集体202
(二)全党开展重新教育干部的新的学习运动202
四 召开“七千人大会”统一全党认识206
第五节 保证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胜利完成208
一 保证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208
(一)调整党内外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08
(二)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210
(三)开展以灌输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教育212
(四)整顿党员干部作风,保持党的优良传统213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偏差214
(一)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15
(二)意识形态领域里过火的政治批判运动215
(三)不适当地强调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把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活动引向简单化、庸俗化216
一 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纲领——《五·一六通知》218
第一节 错误的思想大发动218
二 导致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思想深层原因——“突出政治”的旋风220
三 进一步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标志——《十六条》221
四 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卫兵运动”223
第二节 极“左”思潮大泛滥224
一 横扫“四旧”的恶浪225
二 运用“四大”进行所谓“让群众在运动中自己教育自己”227
三 开展所谓“革命大批判”228
(一)对所谓“黑六论”的批判229
(二)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批判229
(三)对所谓“唯生产力论”的批判230
(四)对“阶级斗争熄灭论”和“人性论”的批判232
四 “斗私批修”、“破私立公”、“割资本主义尾巴”浪潮235
第三节 错误的思想教育运动242
一 “活学活用”运动243
二 “批林批孔”运动248
三 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和评《水浒》运动250
四 “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256
第四节 抵制“极左”思潮所作的艰苦努力258
一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所作的努力259
(一)坚持阶级教育的优良传统,举办揭露刘文彩罪行的阶级教育展览259
(二)坚持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对大中学校师生进行短期军政训练和“工宣队”进驻学校259
(三)坚持法纪、道德教育,纠正青少年中违法乱纪、道德败坏恶习260
二 抵制极“左”思潮所坚持的不懈斗争261
(一)对“活学活用”活动的抵制261
(二)批判唯心主义天才论263
(三)坚持政治与业务相统一,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指导思想265
(四)坚持革命与生产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斗争266
(五)强调“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指导方针268
(六)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清除无政府主义余毒268
三 系统纠正“左”倾思潮的全面整顿269
(一)全面整顿中提出了与“阶级斗争为纲”相对立的指导思想270
(二)全面整顿中提出了教育整顿的中心议题是正确摆正政治与业务关系的指导思想271
(三)全面整顿中提出了加强党性反对派性,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指导思想272
(四)全面整顿中提出了必须全面地学习、宣传和贯彻毛泽东思想,认真端正党的思想路线的指导思想273
(五)全面整顿中提出了要保持关心群众生活的优良传统,认真纠正忽视群众生活的“左”倾做法的指导思想274
四 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274
第一节 思想解放运动与否定“文化大革命”教育278
(一)清查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帮派体系279
一 揭批林彪“四人帮”罪行,清除极“左”思潮影响279
(二)批判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280
(三)清除“左”的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长期的而艰巨的任务281
二 倡导思想解放,冲破理论禁区282
(一)“两个凡是”阻碍了批判极“左”路线的深入开展282
(二)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思想解放做了积极的准备283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思想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85
(四)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进一步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286
三 开展否定“文化大革命”教育,促进党的工作重点转移287
(一)否定“文化大革命”是人心所向287
(二)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斗争288
(三)宣传贯彻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290
第二节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教育291
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工作重点转移292
(一)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292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工作重点转移的英明决策293
(三)宣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解放思想,促进工作重点转移294
二开展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团结全国人民进行新的长征296
(一)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296
(二)党的基本路线是团结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纲领297
(三)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教育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298
三 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育全国人民正确认识我国国情300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300
(二)教育全国人民正确认识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301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团结全国人民为实现党的根本任务而奋斗302
第三节 进行改革开放教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03
一 增强改革开放意识,走好强国之路304
(一)教育人民群众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304
(二)教育人民群众了解改革开放的决策、部署和进程306
(三)大张旗鼓宣传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309
二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10
(一)教育人民正确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310
(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311
(三)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313
第一节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317
一 击退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317
(一)反对四项基本原则思潮的出现317
(二)重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打击非法组织、非法刊物,制止少数人闹事319
(三)制止“西单墙”事件,取消“四大”320
(一)批判《苦恋》及文艺界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321
二 加强思想战线的领导,克服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321
(二)加强思想战线的领导,克服软弱涣散状态323
第二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24
一 反对精神污染,净化社会环境325
(一)精神污染及其危害325
(二)开展反对精神污染的斗争326
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327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及采取的措施327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和失误330
第三节 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挫败“和平演变”的阴谋333
(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引发了学潮334
一 1986年底的学潮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334
(二)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335
二 1989年的政治风波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337
(一)政治风波的发生及其原因337
(二)制止动乱,平息暴乱,粉碎国际反华势力“和平演变”的阴谋339
(三)巩固平息“两乱”斗争的胜利成果,进一步稳定局势342
三 认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343
(一)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343
(二)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的教育346
(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348
热门推荐
- 1507298.html
- 2662669.html
- 3456117.html
- 960303.html
- 2098225.html
- 2106331.html
- 2204968.html
- 1786899.html
- 1656807.html
- 3812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1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6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9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4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6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9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3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8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7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0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