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阳市旌阳区军事志 1911-200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彭伟主编;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武装部编纂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6735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区(城市)-军事史-德阳市-1911~200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德阳市旌阳区军事志 1911-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5
第一章 军事地理31
第一节 建置31
一、建置沿革31
二、疆域33
二、地理形势34
(一)平原地貌34
一、地理位置34
第二节 自然地理34
(二)丘陵地貌35
三、山岭35
(一)东山35
(二)鹿头山36
(三)龟胜山36
(四)崴螺山36
(五)马鞍山36
四、河流37
(一)绵远河37
五、植被38
(三)凯江38
(二)石亭江38
六、矿藏39
(一)天然气39
(二)泥炭39
(三)石料39
(四)沙砾39
(一)气温40
(三)日照40
(二)降水40
七、气候40
(五)黏土40
(四)湿度41
(五)霜期41
(六)风41
(七)灾害性天气41
第三节 人文条件42
一、人口42
(一)人口结构42
(二)民族42
(一)工业43
二、经济43
三、城镇44
(一)德阳城44
(二)农业44
(二)孝泉镇45
(三)黄许镇45
(四)寿丰镇46
(五)柏隆镇46
(六)八角井镇46
(九)天元镇47
(七)德新镇47
(八)扬嘉镇47
(十)孝感镇48
(十一)孟家镇48
(十二)新中镇48
(十三)景福镇49
(十四)通江镇49
(十五)袁家镇49
(十九)东河镇50
(十八)双东镇50
(十六)和新镇50
(十七)东泰镇50
四、宗教51
(一)佛教51
(二)伊斯兰教51
(三)天主教52
(四)基督教52
五、水利53
(一)水库53
六、交通54
(二)人工渠54
(一)公路55
(二)铁路57
七、通信58
(一)邮政通信58
(二)电信通讯59
八、医疗卫生59
(一)医疗条件59
(二)地方病60
一、关隘、古战场61
(一)鹿头关61
第四节 军事要地61
(二)绵竹古战场62
二、军事设施63
(一)古城墙63
(二)碉堡63
(三)军事管理区63
三、津渡63
(一)黄许渡63
(五)老湖渡64
(七)观音渡64
(六)朝阳渡64
(四)卿家渡64
(三)三河渡64
(二)东平渡64
四、主要桥梁65
(一)东风大桥65
(二)旌湖大桥65
(三)岷江路大桥65
(四)珠江路大桥65
(五)黄许大桥65
(九)红岩大桥66
(八)通江大桥66
(六)金轮大桥66
(七)大寨桥66
第二章 军事机构67
第一节 市级军事机构67
一、德阳军分区67
二、德阳警备区68
三、武警德阳市支队69
一、团练局、保卫团、壮丁总队70
二、国民兵团70
第二节 县级军事机构70
三、军事科71
四、旌阳区人民武装部71
(一)历史沿革71
(二)中国共产党组织76
第三章 战事79
第一节 保路武装斗争79
第二节 军阀混战在德阳县境的战事80
一、“倒熊”和“倒唐”之争80
二、刘成勋、赖心辉、邓锡侯、田颂尧、刘斌等军阀在孝泉会晤81
三、 “北道之战”在德阳的战斗82
第三节 旷继勋剿匪和孝泉兵变84
一、旷继勋剿匪84
二、孝泉兵变85
第四节 抗日活动87
一、第一二二师出川抗日87
二、抗敌后援会88
三、德阳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贡献89
第五节 解放德阳县90
一、川西北军事态势90
二、德阳起义91
三、解放德阳县的经过93
四、解除联防大队武装94
第六节 巩固人民政权94
一、匪情95
二、清剿股匪95
三、清剿散匪96
第四章 驻军98
第一节 川军98
第二节 国民党军101
第三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103
一、练丁、团丁106
第五章 地方武装106
第一节 民众武装106
二、壮丁107
三、国民兵108
四、民众自卫总队109
第二节 地方部队110
一、保安营110
二、警备队110
四、保安第十三团第三大队111
五、警察中队111
三、保安中队111
第三节 县大队、警卫营、武警中队112
一、县大队112
二、警卫营112
三、武警中队112
第六章 民兵114
第一节 民兵组织114
一、初建时期114
(一)人民武装自卫队114
(三)基干民兵115
(二)普遍民兵制115
(四)民兵、预备役合而为一116
二、发展时期117
(一)全民皆兵117
(二)大办民兵师118
(三)武装基干民兵连118
(四)民兵工作“三落实”119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19
(一)民兵组织瘫痪119
(三)民兵指挥部120
(二)组建战备团120
四、调整改革时期121
(一)调整民兵组织结构121
(二)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建设124
(三)民兵应急分队建设124
(四)调整城市民兵125
第二节 领导管理体制127
一、军事系统领导管理体制127
(一)区(县)人民武装部127
(二)各区人民武装部128
(三)乡镇(公社)、街道办事处人民武装部129
(四)厂矿企业人民武装部130
二、地方党组织领导管理体制133
(一)双重领导制度133
(二)区(县)党委人民武装委员会135
第三节 军事训练136
一、基础训练136
二、周期训练138
三、调整改革139
一、政治教育141
第四节 政治工作141
二、立功创模、创先进活动144
三、学习英雄模范活动145
四、参加建设文明村(镇)活动147
五、专武干部、民兵干部147
(一)专武干部147
(二)民兵干部149
第五节 武器装备、经费151
一、武器装备151
(一)配备151
(三)维修153
(二)保管153
(一)民兵事业费154
(二)民兵活动费154
二、经费154
(三)企业民兵活动费155
第六节 民兵工作“四个一”达标155
第七节 作用、贡献156
一、支前156
二、维护社会治安157
(二)守护铁路158
三、护厂、护路158
(一)护厂158
四、参加国家经济建设159
(一)筑路159
(二)修建水利工程159
(三)支援工业建设160
五、抢险救灾160
六、以劳养武活动161
第一节 兵役机构162
一、民国时期兵役机构162
第七章 兵役16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兵役机构163
(一)兵役机关163
(二)征兵领导小组164
第二节 兵员征集164
一、募兵164
二、征兵165
(一)征集程序166
(二)县内征兵状况166
(三)役政弊端167
三、征扩志愿兵169
(一)征扩条件169
(二)征集办法169
四、征集义务兵170
(一)兵役制度170
(二)服役年限171
(三)兵员条件171
(四)征集程序和办法173
(五)推广“征兵、共育、安置一条龙”经验176
五、招收飞行学员179
(二)飞行学员条件180
(一)招飞机构180
(三)招飞步骤及办法181
第三节 退伍182
一、民国时期182
(一)士兵退伍182
(二)军官退役182
(三)在乡军人管理183
(一)志愿兵复员18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84
(二)义务兵退伍185
(三)军官转业185
(四)军官离休、退休186
第四节 预备役186
一、预备役士兵登记187
二、预备役军官登记189
第五节 国防动员191
一、国防动员委员会191
二、全民国防教育192
(一)中学生军事训练193
三、学生军训193
(二)职业高中军事专业班194
四、交通战备195
五、战时兵员动员预编195
第八章 防空197
第一节 防空机构197
一、防空支会197
二、人民防空委员会198
三、人民防空领导小组198
一、防护团199
第二节 防空队伍199
二、防空监视队、哨200
(一)抗日战争时期200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0
三、专业防空队伍201
(一)抗日战争时期20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1
第三节 防空工程建设201
一、抗日战争时期20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1
(一)普通人防工程建设201
(二)重点人防工程建设202
一、抗日战争时期20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4
第四节 警报、信号204
附:空难事件205
第九章 军政军民206
第一节 军灾兵祸206
第二节 拥政爱民208
一、抢险救灾208
二、扶贫帮困210
四、军民共建活动211
三、支援重点工程建设211
第三节 双拥工作213
一、双拥机构213
二、主要活动214
(一)宣传教育214
(二)地方为军队办实事215
(三)军队为群众做好事216
第十章 军政人物217
第一节 传记217
舒荣衢、舒荣卫、舒荣衔、舒荣衍217
刘庆恩219
刘荫浓220
段荣琮221
刘中生221
旷继勋222
王敬德223
李大公223
王铭章224
吴子丹225
裴昌会226
彭明经227
李通明228
陈希清229
第二节 人物简介230
李逸230
第三节 本籍团职以上军(警)官名录231
第四节 功臣(模范)名录234
附录235
一、文告235
二、文存239
编后记241
热门推荐
- 1373147.html
- 3049044.html
- 37995.html
- 3566322.html
- 2964836.html
- 1987574.html
- 1156677.html
- 3430468.html
- 947735.html
- 3005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47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7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0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5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2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8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7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2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