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形势与任务教育干部读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形势与任务教育干部读本
  • 孔玉芳,詹玉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 ISBN:780115436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形势与任务教育干部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实践“三个代表”要求推进党的伟大事业1

一、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是时代的要求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4

(三)“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关系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8

(一)“三个代表”是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8

(二)“三个代表”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9

(三)“三个代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11

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13

(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临重大历史关头13

(二)共产党员要在新世纪的新征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7

第二讲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9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9

(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含义19

(二)当代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0

(三)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2

二、始终站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前列23

(一)洞察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23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26

(三)抢占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27

三、致力于推进生产力在新时期的新发展29

(一)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29

(二)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30

(三)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32

(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发好人才资源34

第三讲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6

一、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36

(一)先进文化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36

(二)党在长期奋斗中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8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意义40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40

(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强思想基础41

(三)抵御“西化”、“分化”图谋的锐利思想武器44

三、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文化建设45

(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45

(二)大力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47

(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50

(四)着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51

(五)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51

第四讲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3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53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53

(二)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出发点55

(三)人心向背决定着事业的成败57

二、努力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58

(一)实现、发展、维护好群众利益是做好工作的根本标准58

(二)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60

(三)共产党员要争做爱民、为民、富民、安民的模范61

三、坚决反对腐败,纯洁党的队伍62

(一)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62

(二)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65

第五讲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67

一、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67

(一)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67

(二)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70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73

(四)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意义74

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严重挫折76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潮流76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和经验教训77

(三)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挫折和失误7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振兴和发展81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81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83

(三)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振兴的历史启示85

第六讲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88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88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确立88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89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91

(一)科技和生产力有很大发展91

(二)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93

(三)上层建筑领域的改良94

三、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95

(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95

(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97

(三)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和长期性98

第七讲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100

(一)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100

(二)改革开放开创了文化建设的新局面102

(三)改革开放实践对人们思想产生的深远的积极影响105

二、改革开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历史课题107

(一)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思想误区107

(二)改革开放实践引发的一些思想问题108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112

(一)辩证看待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的影响112

(二)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113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115

第八讲 清醒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117

一、当今世界新变化带来的影响117

(一)科技新变化带来的影响117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119

(三)国际政治斗争新变化带来的影响120

二、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122

(一)“和平演变”战略的由来122

(二)“和平演变”战略的发展123

(三)“和平演变”战略对东欧和原苏联的影响125

三、警惕并战胜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126

(一)在台湾问题上的斗争126

(二)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的斗争128

(三)在人权问题上的斗争132

第九讲 世纪之交的世界形势134

一、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134

(一)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134

(二)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激烈137

(三)霸权主义、强权政台严重威胁世界和平139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不可阻挡140

(一)多极化发展初见端倪140

(二)美国竭力谋求单极霸权地位142

(三)世界将在曲折中走向多极化145

三、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与对策147

(一)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缓中有紧147

(二)当务之急在于自身的发展与稳定151

第十讲 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154

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154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154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156

(三)经济全球化的成因159

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161

(一)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161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163

三、趋利避害,在参与中求发展165

(一)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165

(二)在积极参与中努力实现后发优势167

(三)提高国际竞争力,实施“走出去”战略169

(四)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保证我国经济安全170

第十一讲 迎接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173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概况173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173

(二)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175

二、入世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阶段178

(一)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178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181

三、认真做好入世的各项准备工作183

(一)入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83

(二)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186

(三)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187

(四)人才准备是最重要的准备189

第十二讲 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190

一、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织与渗透190

(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与矛盾190

(二)文化激荡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192

(三)在文化问题上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193

二、时刻警惕西方国家的文化扩张与霸权图谋194

(一)文化扩张是为“和平演变”战略服务的工具194

(二)文化霸权是帝国主义称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5

(三)防止和反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倾销197

三、坚持对外开放,弘扬优秀文化199

(一)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汲取世界文化营养199

(二)继承历史遗产,弘扬民族文化200

(三)努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202

第十三讲 国内经济形势和经济前景展望204

一、20世纪末国内经济形势回顾204

(一)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20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5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206

(四)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207

二、“十五”规划描绘了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208

(一)“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208

(二)“十五”期间的指导方针210

(三)“十五”期间的发展思路212

三、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展望213

(一)人民生活将普遍达到小康213

(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15

(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216

(四)我国GDP增幅将稳中有升218

第十四讲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222

一、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力量222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22

(二)科技突飞猛进是重要的时代特征225

(三)发达国家的科技领先地位228

二、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230

(一)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30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234

(三)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方针和战略236

三、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和人才机制239

(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239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242

第十五讲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44

一、可持续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大计244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含义244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245

二、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247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247

(二)努力提高人口素质249

三、保护和合理利用战略资源252

(一)突破水资源制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52

(二)树立油气危机意识,提高石油利用效率254

(三)加强耕地保护,维护国家粮食安全255

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257

(一)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257

(二)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259

第十六讲 做好新形势下的农业和农村工作262

一、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262

(一)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262

(二)确保农民增收和农村的稳定264

(三)农业发展要靠干部队伍建设和提高农民素质266

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67

(一)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原则和措施267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269

(三)发展外向型农业,迎接“入世”挑战272

三、实施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274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274

(二)政府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276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