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通Windows XP管理与配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明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1622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窗口软件,Windows XP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精通Windows XP管理与配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MMC概述1
1.1.1 MMC和管理单元1
第1章 了解MMC1
1.1.2 认识MMC窗口2
1.1.3 MMC的访问模式3
1.1.4 MMC的简要历史4
1.2 启动MMC4
1.2.1 直接启动MMC5
1.2.2 打开现有的MMC控制台5
1.2.3 了解启动MMC的命令行参数7
1.3 添加和删除管理单元8
1.3.1 添加和删除管理单元8
1.3.2 定制任务板视图12
1.4.1 设置控制台文件的访问模式14
1.4 保存控制台文件14
1.4.2 设置控制台文件的名称和图标15
1.4.3 保存控制台文件15
1.4.4 通过管理工具文件夹管理自定义控制台文件16
1.5 使用MMC16
1.5.1 创建新的MMC窗口16
1.5.2 定制MMC显示方式18
1.5.3 控制细节窗格显示的列项目19
1.5.4 导出细节窗格的内容20
1.5.5 查看属性页关联的管理单元和项目20
1.5.6 使用收藏夹列表21
1.5.7 磁盘清理21
1.5.8 发布消息22
2.1.2 在Windows的命令行解释环境下可以实现的功能25
2.1.1 Windows中的命令行解释环境25
第2章 WindowsXP的命令行解释器25
2.1 命令行操作概述25
2.2 启动和配置命令行解释器26
2.2.1 启动命令行解释器26
2.2.2 命令提示符窗口基本使用方法28
2.2.3 命令行解释器的嵌套30
2.2.4 配置命令提示符窗口31
2.2.5 cmd.exe的命令行参数32
2.2.6 使用start.exe命令36
2.3 了解环境变量37
2.3.1 环境变量概述37
2.3.2 了解环境变量的种类38
2.3.3 了解环境变量的优先级别38
2.3.4 设置环境变量39
2.3.5 WindowsXP中常见的环境变量43
2.4 常规的命令行操作46
2.4.1 获取命令行帮助46
2.4.2 认识Windows保留的文件名称48
2.4.3 命令的重定向49
2.4.4 管道操作和筛选器51
2.5 批量执行命令53
2.5.1 批处理文件概述53
2.5.2 批处理文件常用命令53
2.5.3 在批处理文件中使用参数56
2.5.4 在批处理文件中使用环境变量59
2.5.5 控制批处理文件的流程60
3.1.1 一些术语和基本知识65
3.1 了解WindowsXP的启动过程65
第3章 启动过程和启动故障排除65
3.1.2 电源开启自检过程69
3.1.3 初始化启动过程69
3.1.4 引导程序载入过程69
3.1.5 检测和配置硬件过程70
3.1.6 内核加载过程71
3.1.7 用户登录过程75
3.1.8 即插即用设备的检测过程77
3.2 多重操作系统的启动问题77
3.3 使用多个硬件配置文件78
3.3.1 管理硬件配置文件79
3.3.2 修改硬件配置文件对应的硬件设置80
3.4.2 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81
3.4.1 WindowsXP的高级选项菜单81
3.4 认识WindowsXP启动时的高级选项菜单81
3.4.3 安全模式82
3.4.4 其他几种启动方式85
3.5 认识boot.ini文件86
3.5.1 boot.ini文件的结构87
3.5.2 了解boot.ini中的ARC语法88
3.5.3 了解boot.ini中的操作系统启动参数90
3.5.4 编辑boot.ini的方法92
3.6 启动时临时禁用应用程序和服务95
3.6.1 利用Shift键临时禁用启动应用程序95
3.6.2 利用组策略管理启动方案96
3.6.3 使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97
3.7 系统恢复控制台100
3.7.1 利用WindowsXP的光盘进入系统恢复控制台100
3.7.2 在硬盘上安装系统恢复控制台101
3.7.3 系统恢复控制台的常用命令102
第4章 用户登录和身份认证113
4.1 概述113
4.1.1 几个术语113
4.1.2 认识WindowsXP的登录类型115
4.1.3 WindowsXP在安全机制方面的新特性117
4.2 认证原理120
4.2.1 认证的两个基本过程121
4.2.2 交互式登录原理121
4.2.3 设置自动登录126
4.3 本地用户和组127
4.3.1 了解用户和组127
4.3.2 认识内置的用户和用户组128
4.3.3 以其他用户身份操作计算机133
4.3.4 利用控制面板中的“用户帐户”小程序管理用户135
4.3.5 利用“本地用户和组”管理单元管理用户137
4.3.6 用本地用户和组”管理单元管理用户组140
4.3.7 以命令行方式管理用户和用户组141
4.4 创建和修改用户配置文件145
4.4.1 用户配置文件的类型145
4.4.2 用户配置文件中包含的内容145
4.4.3 管理用户配置文件146
4.4.4 创建漫游配置文件147
4.4.5 指派强制用户配置文件149
4.4.6 为配置文件指派登录脚本149
4.4.7 为配置文件指定主文件夹149
4.5 其他一些相关操作150
5.1.1 几个术语151
第5章 资源的访问控制模型151
5.1 访问控制概述151
5.1.2 访问控制原理153
5.1.3 安全描述符154
5.1.4 认识权限155
5.1.5 了解SID157
5.2 认识安全组类型160
5.2.1 安全组的内涵和外延160
5.2.2 本地组161
5.2.3 全局组161
5.2.4 通用组162
5.2.5 内置安全性原则162
5.2.6 Everyone和AnonymousLogon164
5.3.1 为对象设置访问控制机制165
5.3 编辑访问控制设置165
5.3.2 控制权限项目的继承166
5.3.3 精确定制ACL168
5.3.4 审核安全主体在对象上的行为169
5.3.5 管理对象的所有者170
5.3.6 查看对象上安全主体所拥有的有效权限173
5.4 深入理解权限的含义173
5.4.1 基本的文件和文件夹权限173
5.4.2 高级的文件和文件夹权限174
5.4.3 基本权限和高级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175
5.4.4 对象的移动复制时权限的变化176
5.5 使用cacls命令177
6.1.2 哪些对象可以被加密179
6.1.1 什么是加密文件系统179
6.1 加密文件系统概述179
第6章 加密文件系统179
6.1.3 加密文件系统的简要工作特性180
6.1.4 WindowsXP中EFS的新特性180
6.1.5 为您的环境配置EFS180
6.2 EFS的工作原理181
6.2.1 几个名词181
6.2.2 了解加密文件系统组件182
6.2.3 被加密文件的结构182
6.2.4 加密过程概述183
6.2.5 解密过程概述184
6.3 进行EFS操作185
6.3.1 在资源管理器中进行EFS操作185
6.3.2 使用cipher命令行工具进行EFS操作187
6.3.3 激活快捷菜单中的EFS选项189
6.3.4 加密和解密脱机文件189
6.3.5 在文件共享环境中进行远程EFS操作190
6.3.6 在Web文件夹中进行远程EFS操作192
6.4 传递EFS证书195
6.4.1 EFS如何使用证书195
6.4.2 检测EFS证书是否存在195
6.4.3 了解证书和密钥的存储196
6.4.4 在单机环境中包含EFS认证197
6.4.5 由企业CA来颁发证书197
6.4.6 更新证书密钥200
6.4.7 将自签名的证书替换为CA颁发的证书201
6.5 授权多个用户访问加密文件201
6.5.1 如何授权多个用户访问加密文件201
6.6 数据恢复203
6.5.2 多用户共享加密文件的内部机制203
6.6.1 证书和私钥的备份和恢复204
6.6.2 数据恢复代理207
6.6.3 备份和恢复加密文件和文件夹210
6.6.4 系统还原功能对EFS的影响210
6.7 其他的相关操作211
6.7.1 使用密码重设磁盘211
6.7.2 激活启动时的密钥保护213
6.7.3 激活3DES214
6.7.4 利用EFSINFO工具查看加密文件信息215
6.7.5 禁用EFS216
7.1 组策略概述219
7.1.1 什么是组策略219
第7章 组策略219
7.1.2 WindowsXP中的组策略的新特性220
7.1.3 组策略能够完成哪些工作220
7.1.4 组策略和本地安全策略的关系221
7.2 深入了解组策略222
7.2.1 认识组策略对象222
7.2.2 本地组策略对象的存储222
7.2.3 组策略的继承223
7.2.4 组策略的优先级225
7.3 操作组策略225
7.3.1 打开组策略管理单元225
7.3.2 打开本地安全策略管理单元226
7.3.3 使用组策略对象226
7.3.4 使用管理模板227
7.3.6 刷新组策略229
7.3.5 配置组策略229
7.4 使用本地安全策略232
7.4.1 定义组策略中的帐户策略232
7.4.2 定义组策略中的本地策略233
7.4.3 定义组策略中的公钥策略233
7.4.4 定义组策略中的软件限制策略233
7.4.5 定义组策略IP安全策略233
7.5 软件限制策略233
7.5.1 软件限制策略概述234
7.5.2 创建规则236
7.5.3 配置软件限制策略239
7.6 策略的结果集240
7.6.1 登录模式和计划模式241
7.6.2 启动策略的结果集管理单元241
7.6.3 在HTML页面中查看策略的结果集242
7.6.4 利用gpresult命令查询组策略的结果集243
7.7 其他相关操作244
7.7.1 定制启动脚本和关机脚本244
7.7.2 维护InternetExplorer245
第8章 安全模板与安全配置分析247
8.1 安全模板概述247
8.2 操作安全模板247
8.2.1 认识预定义的安全模板248
8.2.2 定义新的安全模板251
8.2.3 编辑安全模板253
8.2.4 复制安全模板257
8.2.5 导出安全模板列表257
8.3.1 安全性分析258
8.3 安全配置和分析工具概述258
8.2.7 在组策略中应用安全模板258
8.2.6 删除安全模板258
8.3.2 安全性配置259
8.3.3 安全配置和分析工具的使用流程259
8.4操作安全配置和分析工具259
8.4.1 创建和打开安全配置分析数据库260
8.4.2 导入模板261
8.4.3 进行安全性分析261
8.4.4 修改分析结果262
8.4.5 导出模板262
8.4.6 进行安全性配置263
8.4.7 查看日志263
8.5 使用secedit命令263
8.5.1 利用secedit命令进行安全性分析263
8.5.2 利用secedit命令进行安全性配置264
8.5.3 利用secedit命令从数据库中导出模板265
8.5.4 利用secedit命令验证导入模板的语法265
第9章 审核267
9.1 审核概述267
9.1.1 什么是审核267
9.1.2 审核可以完成什么工作267
9.1.3 审核同事件日志的关系268
9.1.4 如何规划审核方案268
9.2 设置审核策略269
9.2.1 设置审核策略269
9.2.2 了解安全策略中的审核选项270
9.3 配置审核操作271
9.3.1 审核对象访问271
9.3.3 审核登录事件274
9.3.2 审核帐户登录事件274
9.3.4 审核过程追踪275
9.3.5 审核目录服务访问275
9.3.6 审核特权使用275
9.3.7 审核系统事件275
9.3.8 审核帐户管理276
9.3.9 审核策略更改276
9.4 事件查看器原理276
9.4.1 启动事件查看器276
9.4.2 理解事件查看器查看的事件日志类型277
9.4.3 配置事件查看器278
9.4.4 安全模板中的事件查看器策略279
9.4.6 EventLog服务281
9.4.5 了解事件日志的访问权限281
9.5 使用事件查看器283
95.1查看事件日志283
9.5.2 操作事件日志284
9.5.3 管理事件日志286
9.5.4 查看其他计算机上的日志289
9.6 用命令行管理事件查看器290
9.6.1 eventereate.exe命令290
9.6.2 eventquery.vbs脚本291
9.6.3 eventtriggers.exe命令293
第10章 服务295
10.1 服务概述295
10.1.1 服务概述295
10.1.2 了解启动计算机时服务的加载时间295
10.1.4 服务的访问权限296
10.1.3 服务登录时所使用的帐户身份296
10.2 使用服务管理器298
10.2.1 查看服务的基本属性299
10.2.2 配置服务的启动方式300
10.2.3 开始、停止、暂停和恢复服务300
10.2.4 选择运行服务的帐户301
10.2.5 为硬件配置文件启用和禁用服务302
10.2.6 设置当服务失败时的故障恢复机制302
10.2.7 查看服务的依存关系303
10.3在系统配置实用工具中管理服务的启动状态304
10.4 利用net命令控制服务304
10.5.1 利用sc命令启动、暂停、恢复和停止服务305
10.5.2 利用sc命令配置服务的启动类型305
10.5 sc命令305
第11章 磁盘管理和NTFS文件系统307
11.1 WindowsXP的磁盘管理的新特性307
11.1.1 相比Windows2000改进的部分307
11.1.2 相比WindowsNT4.0改进的内容308
11.2 管理动态磁盘308
11.2.1 基本磁盘和动态磁盘308
11.2.2 了解动态卷的类型310
11.2.3 启动磁盘管理器313
11.2.4 将基本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315
11.2.5 添加、移动和删除磁盘318
11.3 管理动态卷322
11.3.1 新建卷322
11.3.2 格式化卷324
11.3.3 扩展卷325
11.3.4 修改驱动器盘符和路径326
11.4 在diskpart命令下管理磁盘328
11.4.1 进入diskpart命令解释环境328
11.3.5 删除卷328
11.4.2 在diskpart解释环境中选择操作焦点329
11.4.3 在脚本中使用diskpart命令330
11.5 使用fsutil命令控制NTFS高级特性330
11.5.1 NTFS文件系统高级特性概述330
11.5.2 控制文件系统行为334
11.5.3 管理卷的坏区335
11.5.4 根据安全标识符操作文件335
11.5.5 列出驱动器和卷信息336
11.5.6 创建硬连接337
11.5.7 管理对象标识符338
11.5.8 管理磁盘配额339
11.5.1 0管理稀疏文件340
11.5.9 查询或删除装入点340
11.5.1 1管理更改日志341
11.5.1 2管理卷343
11.6 其他的磁盘存储特性概述343
11.6.1 可移动存储343
11.6.2 磁盘压缩344
11.6.3 磁盘配额346
11.6.4 文件备份348
第12章 WindowsXP网络基础349
12.1 网络概述349
12.1.1 什么是网络349
12.1.2 网络架构350
12.1.3 网络的拓扑结构351
12.2.1 网络访问方法353
12.2 数据传输和网络标准模型353
12.2.2 网络如何发送数据355
12.2.3 网络标准OSI模型356
12.2.4 WindowsNT/2000/XP和OSI模型358
12.3 TCP/IP协议358
12.3.1 TCP/IP概述358
12.3.2 TCP/IP体系架构359
12.3.3 TCP/IP的应用层359
12.3.4 TCP/IP的传输层360
12.3.5 TCP/IP的Internet层362
12.3.6 TCP/IP的网络接口层369
12.4 网络连接设备369
12.4.1 中继器369
12.4.3 交换机370
12.4.2 集线器370
12.4.4 桥接器371
12.4.5 路由器372
12.4.6 网关374
12.5 在WindowsXP中构建局域网374
12.5.1 了解Microsoft网络环境374
12.5.2 加入到网络环境376
第13章 资源共享和网络连接381
13.1 资源共享概述381
13.1.1 资源共享的目的381
13.1.2 资源共享的方式381
13.2 资源共享的基本操作382
13.2.1 设置文件夹共享382
13.1.3 确保共享的实施382
13.2.2 了解共享访问权限同NTFS访问权限的关系384
13.2.3 隐藏共享385
13.2.4 删除共享385
13.2.5 共享打印机386
13.3 管理网络连接386
13.3.1 访问网络共享资源386
13.3.2 了解网络登录388
13.3.3 管理网络登录密码388
13.3.4 映射驱动器390
13.3.5 从Windows98访问WindowsXP391
13.3.6 管理共享393
13.4.1 启用计算机上的脱机文件特性397
13.4 使用脱机文件397
13.4.2 设置共享文件夹的脱机访问方式398
13.4.3 设置文件夹的脱机访问398
13.4.4 同步脱机项目399
13.4.5 设置脱机文件选项404
13.4.6 同脱机文件操作有关的组策略选项405
13.5 利用net命令管理网络连接406
13.5.1 netview命令406
13.5.2 netshare命令407
13.5.3 netuse命令408
13.5.4 netsession命令409
13.5.5 netfile命令410
13.5.6 netconfig命令411
13.5.7 netstatistics命令412
14.1 WindowsXP的网络配置概述415
14.1.1 WindowsXP中的TCP/IP特性415
第14章 配置TCP/IP415
14.1.2 认识WindowsXP的NWLink网络协议416
14.1.3 配置协议绑定顺序416
14.2 配置TCP/IP417
14.2.1 验证TCP/IP配置418
14.2.2 使用netsh工具来配置和监视计算机422
14.2.3 配置桥接426
14.2.4 配置本地IP路由427
14.3 配置IP地址436
14.3.1 配置DHCP436
14.3.2 配置APIPA438
14.3.3 手工配置IP地址439
14.3.4 配置备用IP439
14.3.5 了解多宿主环境440
14.4.2 选择合适的名字解析方法441
14.4 配置TCP/IP名字解析441
14.4.1 名字解析的过程441
14.4.3 了解计算机的命名规范442
14.4.4 了解DNS查询和解析过程445
14.4.5 配置DNS客户端446
14.4.6 编辑hosts文件447
14.4.7 配置NetBIOS名字解析447
14.5 TCP/IP常用命令行工具449
14.5.1 getmac449
14.5.2 hostname450
14.5.3 nslookup450
14.5.4 netstat450
14.5.5 nbtstat451
14.5.7 tracert452
14.5.6 arp452
14.5.8 pathping453
14.5.9 在支持工具包中的其他工具454
第15章 网络安全455
15.1 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455
15.2 IPSec457
15.2.1 IPSec能够提供的安全服务457
15.2.2 IPSec是如何防范攻击的458
15.2.3 IPSec协议类型459
15.2.4 IPSec组件459
15.2.5 IPSec的工作流程460
15.2.6 IPSec标准461
15.3 部署IPSec461
15.3.1 启动IPSec管理单元461
15.3.4 新建IPSec策略462
15.3.2 了解三个默认的IPSec策略462
15.3.3 指派策略462
15.3.5 编辑IPSec策略463
15.3.6 编辑安全规则465
15.3.7 管理IP筛选器列表468
15.3.8 管理筛选器操作470
15.3.9 IPSec策略的其他操作472
15.3.1 0在命令行下管理IPSec472
15.4 使用IP安全监视器473
15.5 TCP/IP筛选474
15.6 配置Internet防火墙475
15.6.1 启用Internet防火墙476
15.6.2 配置Internet防火墙476
热门推荐
- 776004.html
- 1726063.html
- 3562695.html
- 2831661.html
- 3860638.html
- 3362999.html
- 954963.html
- 621522.html
- 1324968.html
- 34995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9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0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3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5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8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2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5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6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9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