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蓝牙协议及其实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禄林,雷春娟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9518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蓝牙协议及其实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蓝牙规范2
第一章 蓝牙概述2
1.1 蓝牙组织结构2
1.1.1 蓝牙产生的背景2
1.1.2 蓝牙SIG3
1.2 蓝牙技术特点3
1.2.1 蓝牙结构3
1.2.2 蓝牙低层模块4
1.2.3 软件模块6
1.2.4 蓝牙应用模型7
1.3 蓝牙市场前景7
1.4.2 IETF8
1.4.1 IEEE802.158
1.4 蓝牙SIG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8
第二章 蓝牙无线部分规范10
2.1 频段和信道安排10
2.2 发射器特性10
2.2.1 调制特点11
2.2.2 杂散辐射11
2.3 接收器特性12
2.3.1 真实灵敏度13
2.3.2 干扰性能13
2.3.3 带外截止13
2.3.4 交调特性13
2.3.8 参考信号定义14
2.3.7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14
2.3.5 最大可用电平14
2.3.6 杂散辐射14
第三章 蓝牙基带规范16
3.1 物理信道、链路和分组17
3.1.1 物理信道17
3.1.2 物理链路17
3.1.3 分组18
3.1.4 纠错28
3.1.5 逻辑信道29
3.1.6 数据白化30
3.1.7 发送和接收例程30
3.1.8 发送接收定时34
3.2 信道控制和网络控制38
3.2.1 概述38
3.2.2 主从定义38
3.2.3 蓝牙时钟38
3.2.4 状态概述39
3.2.5 STANDBY状态39
3.2.6 接入过程39
3.2.7 查询过程42
3.2.8 连接状态45
3.2.9 散射网47
3.2.11 链路监控49
3.2.10 功率管理49
3.3 蓝牙语音规范50
3.3.1 对数PCM编解码50
3.3.2 CVSD编解码50
3.3.3 错误处理50
3.4 跳频选择和蓝牙地址50
3.4.1 跳频选择50
3.4.2 蓝牙地址52
3.5 蓝牙安全54
3.5.1 随机数生成55
3.5.2 密钥管理55
3.5.3 加密过程57
3.5.4 鉴权59
第四章 链路管理器协议61
4.1 LMP概述61
4.1.1 LMP在协议中的位置61
4.1.2 LMP的格式61
4.2 过程规则和PDU62
4.2.1 通用响应消息62
4.2.2 鉴权62
4.2.3 PAIRING63
4.2.4 改变链路密钥64
4.2.5 改变当前链路密钥65
4.2.6 加密66
4.2.8 时隙偏移信息67
4.2.7 时钟偏移请求67
4.2.9 定时准确度信息请求68
4.2.10 LMP版本68
4.2.11 所支持的特征68
4.2.12 主从角色切换69
4.2.13 设备名称请求70
4.2.14 断开连接70
4.2.15 Hold模式71
4.2.16 Sniff模式72
4.2.17 Park模式72
4.2.19 质量激励下信道在DH和DM间的转换74
4.2.18 功率控制74
4.2.20 服务质量(QoS)75
4.2.21 SCO链路76
4.2.22 多时隙分组的控制77
4.2.23 寻呼方案77
4.2.24 链路监视78
4.3 建立连接78
4.4 LMP PDU总结和参数列表79
4.4.1 LMP PDU总表79
4.4.2 LMP PDU参数83
4.5 测试模式和错误处理85
4.5.4 错误处理86
4.5.3 用于测试模式的PDU总结86
4.5.2 测试模式的控制86
4.5.1 测试模式的激活和关闭86
第五章 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规范88
5.1 L2CAP概述88
5.2 常规操作89
5.2.1 信道标识符89
5.2.2 设备之间的操作90
5.2.3 层间操作90
5.2.4 分割与重组91
5.3 状态机92
5.3.1 事件92
5.3.2 动作95
5.3.3 信道操作状态96
5.3.4 事件到动作的映射97
5.4 数据分组格式99
5.4.1 面向连接的信道99
5.4.2 无连接数据信道99
5.5 信令100
5.5.1 命令拒绝102
5.5.2 连接请求102
5.5.3 连接响应103
5.5.4 配置请求104
5.5.5 配置响应105
5.5.8 回送请求107
5.5.7 断开连接响应107
5.5.6 断开连接请求107
5.5.9 回送响应108
5.5.10 信息请求108
5.5.11 信息响应108
5.6 配置参数选项109
5.6.1 最大传输单元109
5.6.2 刷新超时选项110
5.6.3 服务质量选项110
5.6.4 配置过程112
5.7 服务原语113
5.7.1 事件指示113
5.7.2 CONNECT114
5.7.3 连接响应115
5.7.4 配置116
5.7.5 配置响应117
5.7.6 断开连接118
5.7.7 写119
5.7.8 读119
5.7.9 生成组120
5.7.10 关闭组120
5.7.11 增加组成员121
5.7.12 移去一个组成员121
5.7.13 得到组成员信息122
5.7.14 PING122
5.7.16 关闭无连接业务123
5.7.15 索取信息123
5.7.17 使能无连接业务124
第六章 服务发现协议126
6.1 SDP概述126
6.1.1 SDP客户/服务器交互126
6.1.2 服务记录127
6.1.3 服务属性128
6.1.4 属性ID128
6.1.5 属性值128
6.1.6 服务类128
6.1.7 搜索业务129
6.1.8 浏览服务129
6.2.2 数据元素的类型描述符131
6.2 数据表示131
6.2.1 数据元素131
6.2.3 数据元素大小描述符132
6.3 协议描述132
6.3.1 协议数据单元格式132
6.3.2 部分响应和继续状态133
6.3.3 错误处理133
6.3.4 服务搜索交易133
6.3.5 服务属性交易134
6.3.6 服务搜索属性交易134
6.4.1 通用属性定义135
6.4.2 服务发现服务器的服务类属性定义135
6.4 服务属性定义135
6.4.3 浏览组描述符服务类属性定义136
第七章 适配协议138
7.1 RFCOMM协议138
7.1.1 RFCOMM协议概述138
7.1.2 服务接口描述141
7.1.3 RFCOMM对TS.07.10的支持与修改142
7.1.4 流控制147
7.2 电话控制协议148
7.2.1 电话控制协议概述148
7.2.2 呼叫控制(CC)150
7.2.3 组管理(GM)152
7.2.5 补充服务(SS)154
7.2.4 无连接TCS(CL)154
7.2.6 消息格式155
7.2.7 消息编码155
7.2.8 协议参数166
7.3 IrDA互操作166
7.3.1 OBEX简介166
7.3.2 OBEX对象及协议167
7.3.3 OBEX OVER RFCOMM169
7.3.4 OBEX OVER TCP/IP170
第八章 主机控制器接口功能规范171
8.1 HCI概述171
8.1.1 蓝牙软件栈的低层171
8.1.2 可能的物理总线结构172
8.2 HCI命令和事件173
8.1.3 HCI流控制173
8.2.1 HCI命令概述174
8.2.2 HCI专用信息的交换174
8.2.3 链路控制命令177
8.2.4 链路策略命令179
8.2.5 主机控制器和基带命令180
8.2.6 信息参数183
8.2.7 状态参数183
8.2.8 测试命令183
8.2.9 事件184
8.2.10 错误代码列表186
8.3.2 USB端点要求187
8.3 HCIUSB传输层187
8.3.1 概述187
8.3.3 分类码190
8.4 HCIRS-232传输层190
8.4.1 概述190
8.4.2 协商协议191
8.4.3 分组传输协议193
8.4.4 同步方式193
8.5 HCIUART196
8.5.1 概述196
8.5.2 协议196
8.5.4 错误恢复197
8.5.3 RS-232设置197
第九章 蓝牙设备互操作性及剖面概述200
9.1 蓝牙设备互操作性及剖面涵义200
9.1.1 设备互操作性200
9.1.2 蓝牙剖面涵义200
第二篇 蓝牙剖面结构200
9.2 蓝牙剖面构成202
9.2.1 蓝牙剖面及其相互关系202
9.2.2 蓝牙通用剖面202
9.2.3 蓝牙应用剖面203
10.1 普通接入剖面204
10.1.1 简介204
第十章 蓝牙通用剖面204
10.1.2 剖面概述205
10.1.3 用户接口剖面206
10.1.4 模式207
10.1.5 安全性方面209
10.1.6 空闲模式程序212
10.1.7 创建程序217
10.2 服务发现应用剖面222
10.2.1 简介222
10.2.2 剖面概述222
10.2.3 用户接口方面224
10.2.4 应用层225
10.2.5 服务发现226
10.2.6 L2CAP227
10.2.7 链路管理230
10.2.8 链路控制231
10.2.9 定义233
10.3 串行端口剖面234
10.3.1 简介234
10.3.2 剖面概述234
10.3.3 应用层235
10.3.4 RFCOMM互操作性要求237
10.3.5 L2CAP互操作性要求238
10.3.8 链路控制互操作性要求239
10.3.7 链路管理互操作性要求239
10.3.6 SDP互操作性要求239
10.4 普通对象交换剖面241
10.4.1 简介241
10.4.2 剖面概述242
10.4.3 应用层243
10.4.4 OBEX互操作性要求243
10.4.5 串行端口剖面互操作性要求249
10.4.6 普通接入剖面互操作性要求250
第十一章 蓝牙应用剖面252
11.1 无绳电话剖面252
11.1.1 简介252
11.1.2 剖面概述252
11.1.3 应用层255
11.1.4 TCS-BIN程序256
11.1.5 业务发现程序261
11.1.6 L2CAP程序263
11.1.7 LMP程序概述263
11.1.8 链路控制特征263
11.1.9 普通接入剖面互操作性要求266
11.2 内部通信剖面267
11.2.1 剖面概述267
11.2.2 应用层268
11.2.3 TCS二进制269
11.2.4 SDP互操作性要求271
11.2.7 链路控制的互操作性要求272
11.2.5 L2CAP互操作性要求272
11.2.6 链路管理的互操作性要求272
11.2.8 普通接入剖面274
11.3 拨号网络剖面275
11.3.1 简介275
11.3.2 剖面概述276
11.3.3 应用层277
11.3.4 拨号和控制互操作性要求278
11.3.5 串行端口剖面互操作性要求280
11.3.6 普通接入剖面280
11.4 传真剖面282
11.4.2 剖面概述283
11.4.1 简介283
11.4.3 应用层284
11.4.4 拨号和控制互操作性要求285
11.4.5 串行端口剖面286
11.4.6 普通接入剖面互操作性要求287
11.5 耳机剖面288
11.5.1 简介288
11.5.2 剖面概述289
11.5.3 应用层290
11.5.4 耳机控制互操作性要求290
11.5.5 串行端口剖面互操作性要求294
11.5.6 普通接入剖面互操作性要求296
11.6.1 简介297
11.6 对象Push剖面297
11.6.2 剖面概述298
11.6.3 用户接口方面299
11.6.4 应用层300
11.6.5 OBEX302
11.6.6 业务发现304
11.7 文件传输剖面305
11.7.1 简介305
11.7.2 剖面概述306
11.7.3 用户接口方面307
11.7.4 应用层309
11.7.5 OBEX311
11.7.6 业务发现315
11.8 同步剖面316
11.8.1 简介316
11.8.2 剖面概述317
11.8.3 用户接口方面318
11.8.4 应用层320
11.8.5 IrMC同步要求321
11.8.6 OBEX321
11.8.7 业务发现322
11.9 局域网接入剖面324
11.9.1 简介324
11.9.2 剖面概述325
11.9.3 用户接口方面327
11.9.4 应用层328
11.9.5 PPP329
11.9.6 RFCOMM330
11.9.7 业务发现330
11.9.8 L2CAP331
11.9.9 链路管理331
11.9.10 链路控制332
11.9.11 管理实体程序332
12.1.2 开发前的准备工作336
12.1 蓝牙开发概述336
12.1.1 蓝牙开发的意义336
第三篇 蓝牙实现336
第十二章 蓝牙开发336
12.1.3 蓝牙软件与硬件的独立实现337
12.2 蓝牙硬件模块开发338
12.2.1 硬件模块设计的目标和挑战338
12.2.2 硬件模块的构成338
12.3 高层协议栈开发341
12.3.1 高层协议栈的设计要求341
12.3.2 主要的模块342
12.3.3 模块及其应用程序接口344
12.4 蓝牙剖面开发352
12.4.1 普通接入剖面352
12.4.3 服务发现应用剖面353
12.4.2 串行口剖面353
12.4.4 OBEX及其接口354
第十三章 蓝牙认证与测试356
13.1 蓝牙的认证过程356
13.2 蓝牙收发器和基带规范测试357
13.2.1 一般描述357
13.2.2 测试环境358
13.2.3 LMP消息概览363
13.3 蓝牙的测试控制接口365
13.3.1 概述365
13.3.2 一般描述365
13.3.4 TCI-L2CAP规范368
13.3.3 测试配置368
13.4 测试系统的确认370
13.4.1 确认的基本过程371
13.4.2 RF测试系统的确认373
第十四章 蓝牙产品介绍376
14.1 单芯片蓝牙控制器376
14.1.1 AT76C551376
14.1.2 Transilica的TR0700单芯片系统382
14.2 蓝牙协议栈产品387
14.2.1 东芝蓝牙协议栈387
14.2.2 BlueStack389
14.2.3 BTSWS蓝牙协议栈390
14.2.4 T-BTS协议栈393
14.3 开发系统产品395
14.3.1 BTW-DK395
14.3.2 XTNDCConnect Blue SDK简介396
14.3.3 BByK398
14.3.4 WDS399
14.4 协议分析仪产品401
14.4.1 BPA100401
14.4.2 Merlin蓝牙协议分析仪405
14.4.3 WaveCatcher蓝牙协议分析仪407
14.4.4 蓝牙协议分析仪性能比较411
蓝牙规范缩略语415
参考文献420
热门推荐
- 166215.html
- 285246.html
- 3888674.html
- 2520008.html
- 2024563.html
- 3056624.html
- 3219343.html
- 2913939.html
- 2991885.html
- 1957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0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5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52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7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35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2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7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6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71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