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垣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陈垣卷
  • 刘乃和编校者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43427362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906页
  • 文件大小:164MB
  • 文件页数:103815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陈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陈垣先生小传1

元也里可温教考3

第一章 也里可温之解诂3

第二章 也里可温教士之东来6

第三章 也里可温之戒律7

第四章 也里可温人数之推想8

第五章 也里可温人物之大概10

第六章 也里可温军籍之停止16

第七章 也里可温徭役之蠲除17

第八章 也里可温租税之征免19

第九章 也里可温马匹之拘刷23

第十章 政府对于也里可温之尊崇24

第十一章 异教归附也里可温之一斑27

第十二章 也里可温被异教摧残之一证28

第十三章 关于也里可温碑刻之留存31

第十四章 也里可温与景教之异同35

第十五章 总论45

元西域人华化考47

卷一 绪论52

一 元西域范围52

二 元时西域文化状况53

三 华化意义54

四 西域人华化先导55

卷二 儒学篇58

一 西域人之儒学58

二 基督教世家之儒学68

三 回回教世家之儒学74

四 佛教世家之儒学77

五 摩尼教世家之儒学79

一 西域词人之佛老84

卷三 佛老篇84

二 回回教世家由儒入佛91

三 基督教世家由儒入道96

卷四 文学篇101

一 西域之中国诗人101

二 基督教世家之中国诗人111

三 回回教世家之中国诗人113

四 西域之中国文家120

五 西域之中国曲家124

卷五 美术篇128

一 西域之中国书家128

二 西域之中国画家135

三 西域人之中国建筑141

卷六 礼俗篇145

一 西域人名氏效华俗145

二 西域人丧葬效华俗152

三 西域人祠祭效华俗158

四 西域人居处效华俗161

卷七 女学篇168

一 西域妇女华化先导168

二 西域妇女之华学169

卷八 结论172

一 总论元文化172

二 元人眼中西域人之华化175

三 元西域人华文著述表177

附征引书目184

史讳举例189

序191

卷一 避讳所用之方法193

第一 避讳改字例193

第二 避讳空字例194

第三 避讳缺笔例196

第四 避讳改音例197

第五 避讳改姓例200

卷二 避讳之种类200

第六 避讳改名例201

第七 避讳辞官例202

第八 避讳改官名例203

第九 避讳改地名例204

第十 避讳改干支名例205

第十一 避讳改经传文例206

第十二 避讳改常语例207

第十三 避讳改诸名号例209

第十四 避讳改物名例210

第十五 文人避家讳例211

第十六 外戚讳例212

第十七 宋辽金夏互避讳例213

第十八 宋金避孔子讳例214

第十九 宋禁人名寓意僭窃例214

第二十 清初书籍避胡虏夷狄字例215

第二十一 恶意避讳例216

卷三 避讳改史实217

第二十二 避讳改前人姓例218

第二十三 避讳改前人名例218

第二十四 避讳改前人谥例221

第二十五 避讳改前代官名例222

第二十六 避讳改前代地名例223

第二十七 避讳改前代书名例224

第二十八 避讳改前朝年号例225

卷四 因避讳而生之讹异227

第二十九 因避讳改字而致误例227

第三十 因避讳缺笔而致误例228

第三十一 因避讳改字而原义不明例228

第三十二 因避讳空字注家误作他人例230

第三十三 因避讳空字后人连写遂脱一字例230

第三十四 讳字旁注本字因而连入正文例231

第三十五 因避讳一人二史异名例232

第三十六 因避讳一人一史前后异名例234

第三十七 因避讳一人数名例235

第三十八 因避讳二人误为一人或一人误为二人例237

第三十九 因避讳一地误为二地或二地误为一地例238

第四十 因避讳一书误为二书例239

第四十一 避讳改前代官名而遗却本名例239

第四十二 避讳改前代地名而遗却本名例240

卷五 避讳学应注意之事项242

第四十三 避嫌名例242

第四十四 二名偏讳例244

第四十五 已祧不讳例244

第四十六 已废不讳例246

第四十七 翌代仍讳例247

第四十八 数朝同讳例248

第四十九 旧讳新讳例249

第五十 前史避讳之文后史沿袭未改例250

第五十一 避讳不尽或后人回改例252

第五十二 避讳经后人回改未尽例253

第五十三 南北朝父子不嫌同名例255

卷六 不讲避讳学之贻误256

第五十四 不知为避讳而致疑例256

第五十五 不知为避讳而致误例258

第五十六 不知为避讳而妄改前代官名例259

第五十七 不知为避讳而妄改前代地名例260

第五十八 非避讳而以为避讳例260

第五十九 已避讳而以为未避例262

第六十 以为避讳回改而致误例264

卷七 避讳学之利用265

第六十一 因讳否不画一知有后人增改例265

第六十二 因讳否不画一知有小注误入正文例266

第六十三 因讳否不画一知有他书补入例266

第六十四 因讳否不画一知书有补版例268

第六十五 因避讳断定时代例268

第六十六 因避讳断定二人为一人例270

第六十七 因犯讳断定讹谬例271

第六十八 因犯讳知有衍文脱文例274

第六十九 因犯讳或避讳断为伪撰例274

第七十 据避讳推定而讹误例278

第七十一 避讳存古谊古音例279

卷八 历朝讳例280

第七十二 秦汉讳例280

第七十三 三国讳例283

第七十四 晋讳例285

第七十五 南北朝讳例287

第七十六 唐讳例293

第七十七 五代讳例295

第七十八 宋讳例298

第七十九 辽金讳例303

第八十 元讳例306

第八十一 明讳例307

第八十二 清讳例309

征引书目略312

重印后记313

校勘学释例315

卷一 行款误例319

第一 有目无书有书无目例319

第二 条目讹为子目例320

第三 非目录误为目录例321

第四 误连上文例321

第五 错简例323

第六 阙文例324

第七 字体残阙径行删去例325

第八 空字误连及不应空字例327

第九 正文讹为小注小注讹为正文例328

第十 抬头遗迹改革未尽例330

第十一 表格误例331

卷二 通常字句误例331

第十二 形近而误例331

第十三 声近而误例334

第十四 因同字而脱字例335

第十五 因重写而衍字例337

第十六 因误字而衍字例339

第十七 重文误为二字例342

第十八 一字误为二字例343

第十九 妄改三例344

第二十 妄添三例348

第二十一 妄删三例353

第二十二 妄乙三例356

卷三 元代用字误例358

第二十三 不谙元时简笔字而误例358

第二十四 以为简笔回改而误例366

第二十五 不谙元时译音用字而误例370

第二十六 用后起字易元代字例373

第二十七 元代用字与今不同例375

第二十八 不谙元时语法而误例379

卷四 元代用语误例379

第二十九 不谙元时用语而误例381

第三十 因元时用语而误例390

第三十一 因校者常语而误例392

第三十二 用后代语改元代语例396

第三十三 元代用语与今倒置例397

卷五 元代名物误例401

第三十四 不谙元时年代而误例401

第三十五 不谙元朝帝号庙号而误例403

第三十六 不谙元时部族而误例404

第三十七 不谙元代地名而误例405

第三十八 不谙元代人名而误例407

第三十九 不谙元代官名而误例410

第四十 不谙元代物名而误例413

第四十一 不谙元代专名而误例415

第四十二 不谙元时体制而误例417

第四十三 校法四例421

卷六校例421

第四十四 元本误字经沈刻改正者不校例425

第四十五 元本借用字不校例428

第四十六 元本通用字不校例430

第四十七 通用字元本不用例435

第四十八 从错简知沈刻所本不同例437

第四十九 从年月日之增入疑沈刻别有所本例438

第五十一 字之误关系全书例441

重印后记443

旧五代史辑本发覆445

卷一 忌虏第一448

虏改敌453

虏骑改敌骑454

虏改契丹456

北虏改契丹459

虏主改契丹主461

卷二 忌戎第二462

戎王改契丹464

戎王改契丹主466

忌胡第三469

忌夷狄第四471

忌犬戎第五473

卷三忌蕃忌酋第六473

忌伪忌贼第七475

忌犯阙第八478

忌汉第九479

杂忌第十480

附《薛史辑本》避讳例484

通鉴胡注表微491

小引494

本朝篇第一495

书法篇第二507

校勘篇第三519

解释篇第四532

避讳篇第五548

考证篇第六560

辩误篇第七575

评论篇第八586

感慨篇第九602

劝戒篇第十617

治术篇第十一628

臣节篇第十二645

伦纪篇第十三659

出处篇第十四675

边事篇第十五688

夷夏篇第十六702

民心篇第十七720

释老篇第十八731

生死篇第十九743

货利篇第二十753

征引书目略769

重印后记774

吴渔山年谱779

记大同武州山石窟寺817

中西回史日历自序及例言827

四库抽毁书原委833

中国史料的整理836

敦煌劫余录序844

《艺风年谱》与《书目答问》847

汤若望与木陈忞850

《论科学考据与旧考据的不同》877

一 文的审查意见877

佛牙故事879

两封无名字无年月的信888

陈垣先生学术年表892

陈垣先生著述要目8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