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变革大趋势 外包合作与网络化经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企业变革大趋势 外包合作与网络化经营
  • 马骏,袁东明,肖庆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2201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经营决策;电子商务-企业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变革大趋势 外包合作与网络化经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企业经营新模式1

一、企业经营新模式1

二、外包合作是商业模式的系统创新2

(一)外包合作的概念3

(二)外包合作的特征3

(三)外包合作的业务类型5

(四)外包合作的目标8

三、网络化经营是企业战略的创新11

(一)网络化经营的特征11

(二)网络化经营的风险管理16

第二章 企业演进的历史与趋势20

一、企业演进历史:从简单组织到复杂组织20

(一)企业演进的轨迹20

(二)复杂组织的悖论27

二、企业演进趋势:从全功能组织到专业化组织29

(一)基于“市场购买”的专业化30

(二)基于“外包合作”的专业化33

(三)专业化组织的特点与优势39

第三章 外包合作的理论分析42

一、企业边界的理论框架42

(一)企业边界理论综述42

(二)内部提供、外包合作与市场购买选择的分析框架46

二、内部提供还是市场购买48

三、内部提供、市场购买还是外包合作50

第四章 人力资源外包55

一、人力资源外包的内涵56

(一)人力资源派遣56

(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59

二、人力资源外包经营模式的演进61

(一)传统人事代理模式61

(二)现代业务流程外包62

三、人力资源外包有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64

(一)人力资源外包是经营模式的创新64

(二)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66

四、人力资源外包的决策与管理72

(一)人力资源外包的战略分析72

(二)人力资源外包的管理73

五、人力资源外包成功案例透视79

(一)以网络化为支撑提供跨区域服务:上海家化佰草集人力资源外包案例79

(二)共享带来的成本节约:宜家(Ikea)人力资源外包案例81

(三)专业经营带来服务质量提高:斯伦贝谢人力资源外包案例82

(四)提升财务管理优势和战略灵活性:德意志银行人力资源外包案例83

六、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管理85

(一)认识人力资源外包的潜在风险85

(二)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防范86

(三)振华重工的“外包内做”模式88

七、中国发展人力资源外包的问题与建议90

(一)人力资源外包发展的主要问题90

(二)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外包发展的对策建议92

第五章 财务外包96

一、CFO的决策:财务外包的若干理由96

(一)有利于财务外包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96

(二)财务外包的四大优势97

二、财务外包的主要模式100

(一)会计服务外包100

(二)选择性业务流程外包102

(三)整体性业务流程外包105

三、财务外包重要应用领域107

(一)财务外包在大型企业集团的应用107

(二)财务外包连锁业态的应用110

四、财务外包的风险及应对策略112

(一)财务外包风险来源112

(二)财务外包风险的应对策略114

第六章 IT服务外包117

一、IT外包的兴起和发展壮大117

(一)IT外包的起源及发展潮流117

(二)IT外包的阶段特征和发展壮大的助推器118

二、CEO的决策:为什么要将IT外包120

(一)促成IT外包的五个情景120

(二)影响IT外包决策的两大因素123

三、CIO的决策:哪些IT功能或环节可以外包124

(一)IT外包的基本类型125

(二)IT外包的两种基本模式:替代型外包和放弃型外包127

四、IT外包存在的风险和问题129

五、IT服务外包的未来:“云”中漫步131

(一)云计算,IT服务的“超市”或“电厂”131

(二)云计算与IT服务外包:颠覆、变革与遐想133

(三)适应未来:只有适用的才是最好的133

第七章 制造业外包135

一、制造业外包的动因与发展135

(一)二元结构是制造业外包的原始驱动力135

(二)全球化带来二元结构的泛化136

(三)模块化生产使得制造外包变得更加可行138

(四)回归核心业务和建立柔性生产体系的经营理念使得外包成为一种业务革新139

(五)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促使中心企业越来越需要利用外包方式来维持核心能力141

二、制造业外包选择及商业模式142

(一)自制还是外包合作:制造业企业的战略选择142

(二)制造业外包的商业模式145

(三)外包模式的选择148

三、制造业外包的经营与管理149

(一)合作双方特定的制度安排149

(二)合作双方的流程对接151

(三)产品质量管理和创新152

(四)制造业外包合作定价153

(五)制造业外包的成本管理154

四、推进我国制造业外包发展的建议155

(一)继续大力承接跨国公司的制造业外包业务,并逐步向高附加值转移155

(二)国内大型制造企业应积极实施外包合作,利用好国内完善的产业体系156

(三)国内制造业接包企业要加强自主技术开发和创新156

(四)外包合作双方要强化风险规避和控制,确保合作的顺利推进157

(五)国家要制定鼓励制造业外包发展的相关政策158

第八章 生产性服务业外包159

一、生产性服务业外包的动因与趋势159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范围159

(二)生产性服务业外包的动因161

(三)生产性服务业外包的趋势162

二、生产性服务业外包的选择与商业模式164

(一)生产性服务业外包的选择164

(二)生产性服务业外包的商业模式和选择166

三、我国国有企业生产性服务业改革实践168

(一)广东电信实业改革实践170

(二)中国海油公司辅业改革实践171

(三)鞍钢耐火材料公司改革实践174

四、推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发展的建议175

(一)推进国有企业主辅分离、外包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175

(二)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建议177

第九章 虚拟企业180

一、虚拟企业兴起的动因与趋势180

(一)什么是虚拟企业和虚拟经营180

(二)虚拟企业兴起的动因181

(三)虚拟企业发展趋势183

二、虚拟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核心能力185

(一)虚拟企业的商业模式:网络化经营与利益共同体185

(二)虚拟企业的核心能力186

三、虚拟企业的经营与管理188

(一)戴尔公司的经营实践188

(二)PPG的经验与教训189

(三)雅戈尔与凡客诚品190

四、推进我国虚拟企业发展的建议192

(一)社会各界要提高对虚拟企业的认识,支持虚拟企业的发展192

(二)虚拟企业及其接包企业要通过外包合作关系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193

(三)虚拟企业应提高专业化的核心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193

(四)构建虚拟企业信息平台,为整合外部资源提供技术支撑194

(五)虚拟企业应加强网络化经营的风险控制194

第十章 企业变革大趋势195

一、企业大变革195

(一)企业组织变革195

(二)企业管理变革196

(三)企业战略变革197

(四)企业用人变革198

二、产业大变革199

(一)专业化分工更加深入200

(二)产业集群化发展突出201

(三)产业全球化发展深化203

(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4

三、竞争力大变革205

(一)传统企业的竞争力205

(二)外包合作下的企业竞争力206

(三)国家竞争力的提升208

第十一章 迎接机遇与挑战210

一、全球外包合作快速发展210

(一)全球生产经营外包规模大幅扩大210

(二)职能管理外包正在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11

(三)发达国家的离岸服务外包是全球外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12

二、中国外包合作发展潜力巨大213

(一)国内外包合作发展现状213

(二)未来中国外包合作发展潜力巨大215

三、中国企业应对策略219

(一)抓住发展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做大外包合作产业219

(二)规避和控制外包合作风险222

(三)认真合理应对信息安全风险225

四、政策建议229

(一)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政府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对外包合作的认识229

(二)形成有利于外包合作的政策环境,积极鼓励和引导国内企业开展外包合作230

(三)为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创造条件230

(四)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规范准入制度,消除市场壁垒231

(五)以政府购买的形式推动中小企业实施外包合作232

(六)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主辅分离,积极培育专业化资源232

(七)推动国有企业实行部分职能管理外包233

(八)支持国内企业积极承接国外企业的服务外包业务233

参考文献2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