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中医气病证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中医气病证治
  • 陆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7780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94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14页
  • 主题词:气学-疾病-辩证论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中医气病证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本理论篇3

第一章 古代哲学对气的论说3

第一节 气与精气学说的源流4

第二节 气与精气的基本概念6

第三节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7

一、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8

二、精气化生万物的机理8

第四节 精气的运动和气化11

一、精气的运动12

二、气化的规律12

第五节 精气聚而为之人15

一、人为精气所构成15

二、神为精气所化生16

第二章 《内经》对气的论说17

第一节 气在《内经》中的基本内容17

一、气是宇宙形成的本原18

二、气是人体的物质基础18

第二节 气在《内经》中的具体运用20

一、气在阴阳五行中的运用20

二、气在五运六气中的运用21

三、气在藏象中的运用22

四、气在病因病机中的运用24

第三节 气在《内经》中的运动规律29

一、制约依存规律30

二、消长转化规律31

三、升降出入规律32

第一节 张仲景对气的研究和应用34

第三章 历代各家对气的论述34

一、对气的论述35

二、气的临床应用36

第二节 李东垣的脾胃之气说38

一、脾胃与元气的关系38

二、脾胃是气升降运动中的枢纽39

三、元气与阴火的关系40

四、脾胃气虚是内伤病发生的主因40

第三节 孙一奎之诸气说41

一、原气是性命之根源42

二、宗气是诸气之宗主42

二、胸中大气统摄诸气43

第四节 喻嘉言之大气说43

一、气为生命活动之本43

三、大气的实质与功能44

第五节 徐大椿之命门元气说44

一、命门元气有元阴元阳之分45

二、命门元气有温煦和滋养作用45

三、保护元气为“医家第一活人大义”46

第六节 李用粹的气病不同治法46

一、主张百病皆生于气46

二、诸气病的不同治法47

第七节 林珮琴的气病辨证治疗48

一、人以气为本48

二、诸病从气治49

第八节 唐宗海的血病从气治50

一、气的生成途径50

二、血病从气论治51

第九节 张锡纯之大气下陷说52

一、大气的作用和特点53

二、大气下陷的临床表现53

三、大气下陷的辨证论治54

第四章 气的分类与功用56

第一节 动态物质之气56

一、原气57

二、宗气58

三、营气60

四、卫气62

第二节 机体功能之气64

一、心气的功能64

二、肺气的功能65

三、脾气的功能67

四、肝气的功能69

五、肾气的功能71

六、胆气的功能72

七、胃气的功能73

八、小肠气的功能75

九、大肠气的功能76

第三节 气的综合作用77

一、推动作用77

十、膀胱气的功能77

二、温煦作用79

三、防御作用80

四、固摄作用80

五、营养作用81

六、气化作用82

第五章 气的特殊功能活动84

第一节 气机的特殊调节作用84

一、气机运动的基本内容85

二、脏腑气机升降出入规律86

三、经络气机升降规律87

第二节 气化的独特生理功能88

一、气化的基本内容89

二、气化的具体形成90

第六章 气与精血津液的关系93

第一节 气与精血的关系93

一、气与精的关系93

二、气与血的关系95

第二节 气与津液的关系96

治疗方法篇101

第一章 从气论治的意义101

第一节 气的特殊主导作用101

第二节 治病求气与扶正祛邪102

一、标本治法103

二、扶正祛邪105

一、补气法107

第二章 治气方法107

第一节 治气主法107

二、温气法109

三、理气法110

四、升气法111

五、降气法112

六、敛气法113

七、清气法113

第二节 治气兼法114

一、补气养血法114

二、理气活血法115

三、益气养阴法115

四、清气生津法116

第一节 甘温益气药119

红参119

气药气方篇119

第一章 补气药119

党参121

黄芪123

白术126

扁豆128

甘草129

大枣131

饴糖132

第二节 甘凉益气药133

西洋参133

生晒参134

太子参136

山药137

黄精139

绞股蓝140

第二章 清气药142

第一节 清气泻火药142

黄芩142

黄连144

黄柏146

栀子148

龙胆草150

穿心莲151

夏枯草152

第二节 清气保津药153

石膏153

知母155

芦根157

天花粉158

淡竹叶159

第三章 温气药161

第一节 温气振阳药161

附子161

干姜164

肉桂166

吴茱萸168

第二节 温气散寒药168

花椒169

高良姜170

草豆蔻171

丁香172

小茴香173

荜茇174

荜澄茄175

第四章 调气药177

第一节 理气药178

木香178

橘皮180

砂仁181

白豆蔻182

香附183

甘松184

佛手185

香橼186

檀香187

荔枝核187

川楝子188

乌药189

第二节 破气药190

枳壳190

枳实192

厚朴193

槟榔194

大腹皮196

青皮196

第三节 升气药198

升麻198

柴胡199

葛根201

桔梗202

第四节 降气药204

沉香204

旋覆花205

苏子206

第五章 敛气药207

第一节 酸温敛气药207

山茱萸207

五味子209

乌梅211

第二节 酸寒敛气药212

五倍子212

诃子213

第六章 补气方215

第一节 甘温益气方216

补中益气汤216

四君子汤219

六君子汤221

保元汤223

七味白术散225

参苓白术散226

第二节 甘凉益气方228

生脉饮229

麦门冬汤234

白虎加人参汤238

王氏清暑益气汤240

清燥救肺汤241

沙参麦冬汤244

第七章 清气方248

黄连解毒汤250

第一节 清气泻火方250

泻心汤253

清瘟败毒饮254

普济消毒饮257

龙胆泻肝汤260

泻青丸263

泻黄散265

泻白散268

凉膈散270

第二节 清气保津方272

白虎汤272

解毒合白虎汤276

竹叶石膏汤278

桑杏汤281

桑菊饮283

银翘散286

清营汤290

清宫汤293

清络饮294

第八章 温气方297

第一节 温气振阳方298

四逆汤298

通脉四逆汤301

附子汤303

参附龙牡汤305

参附汤307

芪附汤309

术附汤310

回阳救急汤311

第二节 温气散寒方313

理中丸313

附子理中丸316

吴茱萸汤317

小建中汤319

黄芪建中汤322

大建中汤323

第九章 调气方326

越鞠丸327

第一节 理气方327

良附丸329

金铃丸330

天台乌药散331

导气汤333

橘核丸334

半夏厚朴汤335

第二节 破气方337

木香槟榔丸338

枳实导滞丸339

四磨汤340

厚朴七物汤342

厚朴温中汤343

第三节 升气方344

清震汤345

升陷汤346

升阳益胃汤347

益气聪明汤349

第四节 降气方351

沉香降气汤351

苏子降气汤352

旋覆代赭汤354

丁香柿蒂汤356

第十章 敛气方359

一服散360

第一节 酸温敛气方360

四神丸361

真人养脏汤362

水陆二仙丹364

桃花汤365

赤石脂禹余粮汤367

固冲汤368

玉关丸369

第二节 酸寒敛气方370

芍药甘草汤370

都气丸372

麦味地黄丸373

养阴清肺汤375

大定风珠377

证治纲要篇383

第一章 气虚证的辨证治疗383

第一节 诸脏气虚证383

一、心气虚证383

二、肺气虚证386

三、肝气虚证388

四、脾气虚证388

五、肾气虚证390

第二节 诸腑气虚证392

第二章 气实证的辨证治疗394

第一节 诸脏气实证394

一、心气实证394

二、肺气实证395

三、肝气实证397

四、脾气实证398

第二节 诸腑气实证400

一、胃气实证400

二、大肠气实证401

三、小肠气实证402

四、膀胱气实证402

第三章 精血津液异常从气论治405

第一节 阴精不足从气治405

一、肾精亏损从气治405

二、天癸不足从气治406

第二节 血脱血虚从气治407

一、血脱从气治407

二、血虚从气治408

第三节 津液亏损从气治409

一、心肺阴液不足从气治409

二、肝肾阴液亏损从气治411

三、脾胃津液虚少从气治412

第四节 痰瘀内阻从气治414

一、痰液内停从气治414

二、瘀血阻滞从气治418

第四章 六淫病从气论治424

第一节 寒湿病从气治425

一、寒病从气治425

二、湿病从气治426

一、暑病从气治428

第二节 暑火(热)病从气治428

二、火(热)病从气治430

第三节 风燥病从气治431

一、风病从气治431

二、燥病从气治432

第五章 七情病从气论治434

第一节 喜怒思所伤从气治436

一、暴喜为病从气治436

二、大怒为病从气治437

三、久思为病从气治438

一、忧悲为病从气治439

二、惊恐为病从气治439

第二节 忧悲惊恐所伤从气治439

第六章 气病从精血津液论治441

第一节 气病从精血治441

一、气病从阴精治443

二、气病从阴血治445

第二节 气病从津液治448

一、气病从阳津治449

二、气病从阴液治452

临床应用篇457

第一章 内科457

第一节 外感热病457

一、风温457

二、湿温468

三、暑温477

四、秋燥483

第二节 内伤杂病490

一、咳嗽490

二、哮喘495

三、肺痈501

四、肺痨505

五、心悸510

六、胸痹515

七、多寐520

八、健忘522

九、眩晕525

十、鼓胀529

十一、呕吐534

十二、郁证539

十三、厥脱544

十四、中风554

十五、胃痛567

十六、噎膈572

十七、泄泻578

十八、淋证584

十九、癃闭593

第二章 妇科601

第一节 月经病601

一、月经先期602

二、月经后期605

三、月经过多608

四、闭经612

第二节 带下病616

一、白带617

二、黄带620

三、赤带622

第三节 妊娠病624

一、恶阻624

二、胞阻629

三、胎漏、胎动不安632

第四节 妇人杂病636

一、乳癖636

二、阴挺641

三、阴吹645

第三章 儿科650

第一节 小儿时病650

一、顿咳650

二、夏季热654

三、麻疹658

第二节 小儿杂病662

一、疳证662

二、遗尿666

三、多动症669

附录 气的现代研究672

一、气的实质研究672

二、气病的临床研究6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