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鲁迅与语文教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鲁迅与语文教学
  • 曹禧修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6099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中学语文课-鲁迅著作-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鲁迅与语文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鲁迅文学教学与民族的现代性精神资源(代前言)1

第一章 《孔乙己》与鲁迅小说多重否定结构1

一、独富鲁迅气质的“否定者”方玄绰2

二、孔乙己难言的痛苦与酒客肆意的快乐6

三、“否定之否定”结构与鲁迅叙事深度10

第二章 《阿长与〈山海经〉》与鲁迅叙事动力机制构建15

一、儿童视点与叙事结构及其张力15

二、儿童情感特质与叙事动力机制的构建20

三、语言的张力与被包裹在成人视点中的儿童视点27

四、材料选择、叙述笔致与鲁迅“立人”的思想原点31

第三章 《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复合型视角37

一、“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37

二、“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45

三、“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53

四、文章学论域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8

五、文章学论域中的《社戏》60

第四章 《藤野先生》与中日学术及文化性格62

一、文本内外的藤野严九郎与鲁迅62

二、《藤野先生》在日本与中国71

三、中日学术及文化交锋77

四、《藤野先生》文体定位与中日文化性格91

五、文章学论域中的《藤野先生》101

第五章 《风筝》与中学语文及鲁迅文学教育问题118

一、鲁迅的骂人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119

二、鲁迅的难度与中国教育的思维定势124

三、《风筝》的难度与语文课堂“对辩”的教学方式128

四、鲁迅的难度与鲁迅文化精神的重心131

五、《风筝》与中学生怕作文的难题138

第六章 《记念刘和珍君》与“三一八”惨案若干史料阐释视野143

一、“中心内容是评述‘三一八’惨案”143

二、“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148

三、“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151

四、“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156

五、“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160

六、“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166

第七章 《祝福》、《野草》与鲁迅独异的生命哲学169

一、鲁四老爷、“我”与鲁镇新旧两种迥异的生命哲学169

二、“我”、祥林嫂与鲁迅“个人本位”的生命哲学176

三、卫老婆子、鲁四老爷与中国乡土社会的生存哲学183

四、聪明人、傻子与祥林嫂悲剧的信仰元素190

五、祥林嫂的苦难与《过客》中的“坟”及绝境中的人生之路194

六、《祝福》、《复仇》、《示众》与鲁迅看客书写200

七、祥林嫂之死与实利哲学的罪孽204

八、祥林嫂救赎之路与鲁迅的“立人”哲学206

九、《祝福》与《过客》及《微妙比丘尼品》212

第八章 《狂人日记》的智情双结构及其叙事策略216

一、文言小序与情结构“叙事契约”的签订217

二、狂人视点的奥妙与反复暗示的精配219

三、类偏执狂患者的医学特征与登岸合筏的修辞手段及情结构交流活动的运行机制221

四、“代数”的修辞方法与狂人形象的激活机制231

五、否定的主题词与智结构对话框架的构建235

六、“意味”蕴含在癫狂与清醒超常的反比例结构中237

七、封套结构与通向结构的认识之途239

八、黑夜与月夜的象征结构242

九、单向度的线性思维方式与复杂的铁屋子结构244

十、情结构与智结构的修辞策略247

第九章 《示众》与鲁迅独异的看客书写251

一、“《示众》无论如何够不上是一篇完全的作品”251

二、《示众》中的任何人物不过其独特结构的一个符号元素254

三、“只见两乳之间的洼下的坑里有一片汗”257

四、“就是绑出法场去,也是不问罪状单看热闹的居多”260

第十章 《伤逝》的三层悲剧性结构及其叙事策略263

一、涓生和子君:否定传统者却被传统所否定263

二、子君:在父亲的家门外仿佛找回的“自我”却又丢失在丈夫的家门内266

三、《伤逝》:对“伤逝者”的伤逝269

四、涓生:逃避忏悔的忏悔者271

《阿Q正传》与鲁迅文学不可或缺的阅读思路(代结语)277

一、“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278

二、“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开出反省的道路”280

三、“但我看历史的批评家,是没有一个注意到这一点的”291

后记2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