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国政治教育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德国政治教育研究
  • 傅安洲,阮一帆,彭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767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政治思想教育-研究-德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德国政治教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封建君主专制时期的“国民教育”1

第一节 威廉二世之前的“臣民教育”1

第二节 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政治教育思想6

一、威廉二世的国民教育思想6

二、对威廉二世国民教育思想的评价10

第三节 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国民教育实践11

一、学校国民教育的实践11

二、社会性政治教育15

第四节 德意志第二帝国国民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19

一、德意志第二帝国国民教育的基本特点19

二、德意志第二帝国国民教育的历史影响21

第二章 魏玛共和国的“基于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教育”24

第一节 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的历史背景24

一、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局势24

二、魏玛共和国的经济形势27

三、魏玛共和国的文化环境28

第二节 魏玛共和国的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影响30

一、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主要政治教育思想30

二、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影响35

第三节 魏玛共和国的学校政治教育实践37

第四节 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失败的原因分析43

一、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43

二、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失败的原因分析45

三、小结52

第三章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政治教化”53

第一节 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思想理论渊源53

一、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社会历史背景53

二、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思想理论渊源57

第二节 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基本理论63

一、基于纳粹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64

二、基于“种族纯洁”和侵略战争为目标的政治诉求67

三、基于理论基础和政治目标的教育设计69

第三节 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实践体系72

一、学校教育的政治教化72

二、社会组织的政治塑造80

三、大众传播媒体的政治灌输82

四、符号及象征的政治渲染84

第四节 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与政治文化85

一、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文化及其特征85

二、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对纳粹政治文化的作用90

第五节 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基本特征及其历史影响93

一、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94

二、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历史影响97

第四章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主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发展100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政治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101

一、社会历史背景与政治教育面临的任务101

二、政治教育体系的初步创立104

三、小结113

第二节 20世纪60、70年代政治教育体系的发展114

一、社会历史背景与政治教育面临的任务114

二、政治教育体系的发展116

三、小结127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治教育体系的确立和完善128

一、社会历史背景与政治教育面临的任务128

二、政治教育体系的确立和完善130

三、小结169

第五章 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的思想渊源与基本理论172

第一节 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的思想渊源174

一、德国古典修养观174

二、德国早期资产阶级公民教育思想179

三、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185

第二节 德国政治教育概念辨析196

一、对德国Politische Bildung之“Politische”的辨析198

二、对德国Politische Bildung之“Bildung”的辨析199

三、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的内涵201

第三节 政治修养理论203

一、政治修养理论的人本思想203

二、政治修养理论的主体性思想205

三、政治修养理论的价值论思想208

四、政治修养理论的方法论思想209

第四节 政治认知一参与理论211

一、政治认知的内涵和要求211

二、政治认同的内涵和要求213

三、政治参与的内涵和要求219

四、政治认知一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223

第五节 政治社会化理论235

一、政治社会化的内涵236

二、德国政治社会化理论形成的背景237

三、德国政治社会化理论的主要思想观点239

四、德国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政治社会化理论在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的运用244

第六章 政治教育与德国政治文化的变迁252

第一节 政治教育在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作用253

一、政治文化与政治文化变迁253

二、政治教育对政治文化的作用257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治文化的变迁260

一、德意志的传统政治文化261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历史条件263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治文化的变迁266

第三节 政治教育与德国政治文化的变迁282

一、“精英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转变283

二、当代德国政治文化中仍然存在的问题286

第七章 德国政治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借鉴288

第一节 认识层面的启示288

一、政治教育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及其执政党的政治优势288

二、西方国家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解决政治认同进而解决“政治合法性”问题289

三、政治教育应树立终身化理念,使之贯穿公民的一生292

四、政治教育是国家政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93

五、政治教育应致力于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96

六、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加强公民意识教育297

第二节 理论层面的启示:亟待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政治教育学300

一、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政治教育学的必要性302

二、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政治教育学的可行性305

第三节 操作层面的借鉴310

一、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建设310

二、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改革315

参考文献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