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研究
  • 张耘,毕娟,吴向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开明出版社
  • ISBN:978780205703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研究-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跨国公司与技术转移理论——理论视角1

跨国公司概述1

跨国公司的概念和特征1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

当代跨国公司的特点和发展趋势6

跨国公司理论13

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13

发展中国家学习成长理论20

跨国公司理论评述28

国际技术转移的概念和发展趋势30

技术的概念30

技术转移的概念34

国际技术转移现状、特点和趋势36

技术转移理论43

技术转移机理43

技术转移作用理论49

技术转移理论评述55

第二章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现实视角57

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发展现状、特点与趋势分析57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增长迅速,投资质量提高57

投资、合作方式多样化、系统化,独资倾向明显,控制加强60

跨国公司间结成战略联盟66

跨国公司向我国技术转移状况68

我国技术引进现状68

跨国公司向我国技术转移的特点和趋势70

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状况71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动因71

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战略意义73

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研发活动的特征74

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活动特点78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80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80

我国吸收跨国公司技术转移质量不高、效果不佳83

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质量不高、溢出不明显90

跨国公司及其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对我国自主创新战略构成威胁92

第三章 北京引进外资政策分析——历史视角95

我国吸引外资政策的三个阶段95

起步阶段(1979—1991):单纯引进资金为主95

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1):引进资金到引进技术、管理经验97

全球化阶段(加入WTO之后):从引进到自主创新100

现阶段北京市吸引外商投资和技术转移的政策102

国家级优惠政策102

北京市地方优惠政策111

吸引外资政策存在的问题118

超国民待遇引发战略危机118

单纯优惠政策与吸引外资目标背离119

区域间灰色竞争、各自为政,破坏了统一的战略部署123

北京市外资引进政策评价127

第四章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北京产业发展的影响——产业视角130

跨国公司对北京技术转移的一般分析130

跨国公司对京技术转移的新特点130

理性看待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138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北京汽车产业的影响143

北京汽车产业现状143

跨国公司对北京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145

以跨国公司促进北京汽车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151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154

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154

外资给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带来的风险158

发展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对策162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的影响167

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发展现状168

外资药企的负面影响173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180

第五章 研发国际化背景下首都科技创新能力分析——竞争视角187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位选择因素187

首都科技创新能力的优势189

科技资源优势189

科技能力优势193

科技区位优势196

首都科技创新能力劣势198

科技创新系统存在较严重的结构性缺陷198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尚未建立199

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200

科技产业化能力与基础薄弱201

思想与制度方面的缺陷202

研发国际化是首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机遇204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聚集北京,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学习机会205

国际研发机构集聚效应对提升北京科技能力的影响208

研发国际化对北京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带来的威胁与挑战211

技术挤出,蚕食技术创新能力211

技术控制,威胁经济安全213

技术锁定,固化经济附属地位215

第六章 研发国际化北京科技创新战略——未来视角218

国内外竞争态势对北京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218

研发国际化发展对北京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需求218

首都城市国际功能的变化对科技创新的要求221

生产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转变对科技创新的要求222

北京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变,对科技创新的要求224

应对研发国际化,北京科技发展战略思考228

北京科技发展战略定位——打造国际创新枢纽城市229

国际创新枢纽城市的功能定位234

北京建设国际创新枢纽城市的基础条件241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新经济资源中心241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技术创新中心242

北京是全国技术交易中心242

北京具有蓬勃发展的创新集群242

第七章 研发国际化北京科技创新战略举措——政策视角244

战略举措的基点244

基点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制定战略举措的出发点与归宿点244

基点二:形成区域协同竞争力应对已经升级的国际竞争挑战247

北京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问题分析247

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247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脱节248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251

完善政府对技术创新项目的投资体制251

尽快出台智力要素分配指导原则252

完善技术创新政策252

完善企业技术人员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253

完善产学研的合作机制254

促进创新集群发展256

北京创新集群发展中的主要问题256

发展企业技术联盟促进创新集群发展258

完善创新集群发展环境260

促进区域科技基础设施建设264

针对北京现代制造业、支柱产业,建立共性技术研究机构264

推进北京建设全国技术交易中心265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267

后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