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原生物学 第4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病原生物学 第4版
  • 罗恩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1143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病原微生物-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病原生物学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1

第二节 寄生虫与寄生虫学4

上卷 医学微生物学9

第一篇 微生物学基本原理9

第二章 细菌的基本性状9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9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学15

第三节 细菌的分类19

第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21

第一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21

第二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21

第三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25

第四节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中的应用28

第四章 消毒与灭菌30

第一节 常用术语及其概念30

第二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30

第三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32

第五章 细菌感染36

第一节 细菌的感染36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机制38

第三节 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44

第六章 抗细菌感染免疫45

第一节 固有免疫45

第二节 正常菌群和条件致病菌48

第三节 适应性免疫50

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治52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52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防治55

第二篇 细菌学58

第八章 化脓性细菌58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58

第二节 链球菌属60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62

第四节 脑膜炎奈瑟菌63

第五节 淋病奈瑟菌65

第六节 其他化脓性细菌66

第九章 消化道感染细菌68

第一节 埃希菌属69

第二节 志贺菌属71

第三节 沙门菌属73

第四节 幽门螺杆菌76

第五节 霍乱弧菌78

第六节 副溶血性弧菌80

第七节 弯曲菌属80

第八节 其他消化道感染细菌81

第十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82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82

第二节 棒状杆菌属——白喉棒状杆菌87

第三节 嗜肺军团菌89

第四节 百日咳鲍特菌90

第五节 其他呼吸道感染的细菌91

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93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93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97

第十二章 动物源性细菌100

第一节 布鲁菌属100

第二节 炭疽芽胞杆菌102

第三节 鼠疫耶尔森菌104

第十三章 放线菌106

第一节 放线菌属106

第二节 诺卡菌属107

第十四章 螺旋体108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108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110

第三节 疏螺旋体属112

第十五章 支原体115

第一节 肺炎支原体115

第二节 脲原体116

第十六章 立克次体118

第一节 概述118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119

第十七章 衣原体122

第一节 沙眼衣原体123

第二节 肺炎嗜衣原体125

第三节 鹦鹉热嗜衣原体125

第三篇 病毒学127

第十八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127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127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129

第三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132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133

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134

第十九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36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136

第二节 抗病毒感染免疫139

第二十章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142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诊断142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145

第二十一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148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148

第二节 副黏病毒151

第三节 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153

第四节 其他呼吸道感染病毒155

第二十二章 消化道感染病毒159

第一节 肠道病毒159

第二节 轮状病毒163

第三节 其他消化道感染病毒164

第二十三章 肝炎病毒166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166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168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172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173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174

第六节 其他肝炎相关病毒175

第二十四章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76

第一节 虫媒病毒176

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178

第二十五章 人类疱疹病毒182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182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84

第三节 巨细胞病毒185

第四节 EB病毒186

第五节 新型人疱疹病毒188

第二十六章 逆转录病毒190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90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193

第二十七章 其他病毒195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195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196

第三节 人类细小病毒B19198

第二十八章 朊粒199

第四篇 真菌学202

第二十九章 真菌学概述202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202

第二节 真菌的感染与免疫204

第三节 真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治205

第三十章 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207

第一节 皮肤感染真菌207

第二节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208

第三十一章 深部感染真菌209

第一节 白假丝酵母菌209

第二节 新生隐球菌211

第三节 其他感染性真菌212

下卷 医学寄生虫学219

第五篇 寄生虫学基本219

第三十二章 寄生虫的生物学219

第一节 寄生关系及演化219

第二节 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220

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221

第四节 寄生虫的营养代谢与分类221

第三十三章 寄生虫感染与免疫223

第一节 寄生虫抗原的特点223

第二节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类型223

第三节 免疫逃避224

第四节 超敏反应225

第三十四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226

第一节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226

第二节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227

第三节 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227

第四节 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229

第五节 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229

第六篇 医学蠕虫学231

第三十五章 线虫231

第一节 概论231

第二节 似蚓蛔线虫234

第三节 毛首鞭形线虫237

第四节 蠕形住肠线虫238

第五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240

第六节 粪类圆线虫245

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248

第八节 丝虫251

第九节 广州管圆线虫256

第十节 其他线虫258

第三十六章 吸虫263

第一节 概论263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265

第三节 布氏姜片吸虫267

第四节 肝片形吸虫268

第五节 并殖吸虫269

第六节 血吸虫272

第七节 其他吸虫280

第三十七章 绦虫282

第一节 概述282

第二节 曼氏迭宫绦虫284

第三节 阔节裂头绦虫287

第四节 链状带绦虫288

第五节 肥胖带绦虫291

第六节 棘球绦虫292

第七节 微小膜壳绦虫295

第八节 缩小膜壳绦虫297

第九节 其他寄生绦虫298

第七篇 医学原虫学301

第三十八章 原虫概论301

第三十九章 叶足虫305

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305

第二节 其他消化道阿米巴308

第三节 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310

第四十章 鞭毛虫312

第一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312

第二节 阴道毛滴虫314

第三节 其他毛滴虫316

第四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317

第五节 锥虫321

第四十一章 孢子虫324

第一节 疟原虫324

第二节 刚地弓形虫332

第三节 隐孢子虫336

第四节 其他孢子虫338

第四十二章 纤毛虫343

第八篇 医学节肢动物学345

第四十三章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345

第一节 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与分类345

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346

第四十四章 昆虫纲348

第一节 概述348

第二节 蚊349

第三节 蝇353

第四节 白蛉355

第五节 蚤357

第六节 虱358

第七节 蠓359

第八节 蚋359

第九节 虻360

第十节 臭虫360

第十一节 蜚蠊361

第四十五章 蛛形纲363

第一节 蜱363

第二节 恙螨364

第三节 疥螨365

第四节 蠕形螨367

第五节 尘螨368

第六节 革螨369

参考文献371

附录一 细菌的耐药性和控制策略373

第一节 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373

第二节 细菌耐药的生物化学机制374

第三节 抗生素的使用与耐药性的关系376

第四节 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377

第五节 耐药菌的检测方法379

附录二 生物安全381

附录三 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查技术385

第一节 粪便检查385

第二节 血液检查391

第三节 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检查392

第四节 皮肤、肌肉、淋巴结、肠黏膜活检组织检查393

索引3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