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诉讼法学的新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刑事诉讼法学的新发展
  • 熊秋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3783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法-法的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诉讼法学的新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本世纪以来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状况1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学发展的时代背景1

一 刑事诉讼法学发展的基本脉络1

二 刑事诉讼法学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3

三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与立法、司法实践的互动5

四 刑事诉讼法研究与司法改革相互呼应7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成果的基本状况8

一 关于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研究9

二 关于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的研究10

三 关于刑事证据和证明理论及制度的研究11

四 关于刑事司法改革问题的研究12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学学术活动的基本状况13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转型20

第二章 刑事诉讼基础理论研究26

第一节 宪法与刑事诉讼27

一 新刑诉法中“尊重与保障人权”规定的评析28

二 我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定位29

三 我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状况31

四 西方国家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模式32

五 刑事诉讼法的宪治基础35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现代化38

一 我国刑事诉讼的现代化目标38

二 我国刑事诉讼的现代化图景39

三 我国刑事诉讼现代化的内涵40

第三节 刑事诉讼目的与价值42

一 刑事诉讼目的42

二 刑事诉讼价值47

三 刑事诉讼目的与价值的关系51

第四节 刑事诉讼构造52

一 刑事诉讼构造的概念52

二 域外刑事诉讼构造理论研究53

三 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类型研究的新观点56

四 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58

第五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59

一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59

二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范围59

三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60

四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60

五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61

第六节 关于程序性制裁62

一 程序性制裁的概念62

二 程序性制裁的特征64

三 程序性制裁的类型66

四 程序性辩护66

五 设置程序性法律后果的原则68

第七节 司法审查原则68

一 司法审查原则的基本内容69

二 对西方国家司法审查原则的研究70

三 我国刑事诉讼中司法审查原则的确立74

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制度研究82

第一节 管辖制度82

一 管辖的立法体例82

二 自诉案件管辖权83

三 级别管辖86

四 地域管辖87

五 牵连管辖89

六 管辖权异议89

第二节 回避制度92

一 申请回避权的主体92

二 回避人员的适用范围93

三 回避的程序95

第三节 辩护制度研究99

一 侦查阶段律师的身份99

二 侦查阶段律师辩护的特点102

三 程序性辩护105

四 修改后的律师法的效力107

五 律师会见权111

六 律师阅卷权114

七 律师调查取证权116

第四节 强制措施制度119

一 强制措施的体系119

二 强制措施的司法解释120

三 拘传121

四 取保候审121

五 监视居住128

六 拘留132

七 逮捕134

第五节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142

一 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和特点142

二 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144

三 附带民事诉讼与被害人权利的保障146

四 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148

五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存废150

第四章 侦查程序研究152

第一节 侦查权的性质152

一 司法权与行政权:特征与区别153

二 侦查权:性质与归属156

第二节 侦查程序的构造160

一 对域外侦查构造理论的考察和反思160

二 在域外侦查构造理论基础上的创新162

三 对我国侦查构造改革的建议与设想163

第三节 侦查行为165

一 讯问165

二 搜查172

三 监听178

第四节 侦查监督与控制186

第五章 审查起诉程序研究193

第一节 公诉方式和公诉审查193

一 公诉方式193

二 公诉审查197

三 简要评析200

第二节 不起诉制度201

一 法定不起诉202

二 酌定不起诉203

三 附条件不起诉207

四 对不起诉裁量权的制约215

五 简要评析219

第三节 公诉变更制度222

一 公诉变更制度的内容222

二 域外公诉变更制度简述224

三 我国公诉变更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227

四 撤回公诉制度229

五 简要评析233

第四节 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235

一 国外提起公诉证据标准之比较235

二 国内学界关于提起公诉证据标准的争论237

三 简要评析240

第五节 公诉机关的量刑建议241

一 量刑程序模式研究241

二 量刑建议的性质、内容和审查标准244

三 量刑建议的实施效果及前瞻247

四 简要评析249

第六章 审判程序研究251

第一节 刑事审判原则和制度252

一 直接言词原则252

二 集中审理原则253

三 陪审制度254

第二节 第一审程序255

一 庭前审查程序255

二 法庭审理程序256

三 量刑程序259

第三节 简易程序261

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265

第五节 死刑复核程序269

一 死刑复核程序存在的问题269

二 国际视野中的死刑司法制度271

三 完善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建议274

第六节 审判监督程序278

第七节 刑事审判程序研究的综合分析280

第七章 特别程序研究287

第一节 特别程序的种类287

第二节 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289

一 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理论基础、基本模式和基本原则289

二 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具体设置290

第三节 刑事和解程序295

一 刑事和解的概念与特点296

二 刑事和解的理论探讨298

三 刑事和解实践中的主要问题299

第四节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304

一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模式304

二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构建305

三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完善306

第五节 强制医疗程序306

一 强制医疗的性质307

二 强制医疗程序中的具体问题308

第八章 刑事证据法学研究310

第一节 刑事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310

一 刑事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研究的学说述评310

二 刑事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研究的新发展319

第二节 刑事证据法的理念与原则320

一 刑事证据法的理念320

二 刑事证据法的原则322

第三节 刑事证据法的基本范畴328

一 证据328

二 证明333

三 证据能力与证明力338

第四节 刑事证据规则340

一 对国外刑事证据规则的译介341

二 刑事证据规则的本土化研究343

第五节 刑事证明主体349

一 刑事证明主体理论的历史沿革350

二 刑事证明主体理论在我国的新发展353

第六节 刑事证明对象359

一 刑事证明对象的概念360

二 刑事证明对象的范围366

第七节 刑事证明责任371

一 刑事证明责任的概念与属性371

二 刑事证明责任学说发展的历史沿革376

第八节 刑事证明标准381

一 刑事证明标准的概念381

二 刑事证明标准的具体界定387

第九章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394

第一节 方法论研究的基本状况394

一 对研究方法的反思394

二 对研究方法转型的积极倡导396

三 多元和实证:研究方法转型的朝向398

第二节 历史分析方法399

第三节 比较研究方法403

第四节 实证研究方法405

一 对刑事诉讼法学领域实证研究方法的研讨405

二 实证研究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中的运用408

关键词索引411

主要参考文献419

后记4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