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尤昭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156923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27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748页
- 主题词:妇产科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1
一、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定义1
二、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研究范围1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与西医妇产科学的比较1
第三节 中医、西医妇产科学发展概要2
一、中医妇产科学发展概要2
二、西医妇产科学发展概要6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研究与发展8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0
第一节 内、外生殖器10
一、外生殖器10
二、内生殖器11
第二节 邻近器官及血管、淋巴、神经16
一、邻近器官16
二、血管18
三、淋巴19
四、神经20
第三节 骨盆21
一、骨盆的组成21
二、骨盆的分界22
三、骨盆的类型23
第四节 骨盆底23
一、外层24
二、中层24
三、内层25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27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27
一、胎儿期27
二、新生儿期27
三、儿童期27
四、青春期28
五、性成熟期28
六、绝经过渡期28
七、绝经后期28
第二节 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29
一、月经29
二、月经血的特征29
三、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29
第三节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29
一、卵巢的功能29
二、卵巢的周期性变化29
三、卵巢性激素的合成及分泌31
四、卵巢分泌的多肽激素34
第四节 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34
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34
二、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35
第五节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36
一、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36
二、腺垂体生殖激素37
三、卵巢激素的反馈作用37
四、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38
第六节 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对月经周期的影响39
一、甲状腺39
二、肾上腺39
三、胰腺39
第七节 中医对月经、带下产生及其调节机理的认识40
一、月经的生理40
二、月经的产生机理41
三、带下的生理现象44
四、中西医结合对月经周期调节的认识44
第四章 妊娠生理47
第一节 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及着床47
第二节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48
一、胎盘48
二、胎膜52
三、脐带52
四、羊水53
第三节 胚胎、胎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54
一、胚胎、胎儿发育的特征54
二、胎儿的生理特点55
三、中医对胎儿发育特征的认识57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58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58
二、乳房的变化59
三、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59
四、泌尿系统的变化60
五、消化系统的变化61
六、呼吸系统的变化61
七、内分泌系统的变化62
八、新陈代谢的变化62
九、皮肤及其他变化63
第五节 中医学对妊娠生理的认识63
第五章 孕期监护及保健65
第一节 围生期概念65
第二节 孕妇监护65
一、产前检查时间65
二、首次产前检查65
三、复诊产前检查71
四、中医对妊娠期的卫生保健71
第三节 胎儿监护71
一、胎儿宫内情况监护72
二、胎盘功能检查73
第四节 围生期用药73
一、妊娠期用药74
二、分娩期用药74
三、孕期常用药物对胎儿的影响75
四、医生在围生期给药的责任及注意事项77
第五节 妊娠期常见症状的鉴别78
第六章 正常分娩80
第一节 决定分娩的四因素80
一、产力80
二、产道82
三、胎儿84
四、精神心理因素85
第二节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86
第三节 临产诊断及产程处理88
一、临产诊断及产程分期88
二、产程各期的临产经过和处理88
三、中医学对分娩的论述95
第七章 正常产褥97
第一节 产褥期母体的变化97
一、生殖系统变化97
二、乳房变化98
三、全身变化98
四、月经复潮及排卵99
第二节 产褥期的临床表现99
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99
二、子宫复旧99
三、产后宫缩痛99
四、恶露99
第三节 产褥期的处理100
第四节 产褥期保健与母乳喂养101
一、产褥期保健101
二、母乳喂养101
第八章 妇产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103
第一节 病因103
一、西医学病因103
二、中医学常见病因104
第二节 疾病发生机理106
一、妇产科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106
二、中医学对妇科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107
第九章 诊断概要111
第一节 妇科病史及查体111
一、妇科病史111
二、体格检查113
三、病历小结116
第二节 妊娠诊断117
一、早期妊娠的诊断117
二、中、晚期妊娠的诊断118
三、胎位的诊断119
第三节 遗传咨询、遗传筛查、产前诊断121
一、遗传咨询121
二、遗传筛查125
三、产前诊断127
第四节 妇产科疾病诊断与辨证要点129
一、月经病的诊断与辨证要点129
二、带下病的诊断与辨证要点130
三、妊娠病的诊断与辨证要点130
四、产时病的诊断与辨证要点131
五、产后病的诊断与辨证要点131
六、妇科杂病的诊断与辨证要点131
附:妇产科疾病辨证归纳简表132
第五节 妇产科常见症状鉴别诊断要点134
一、阴道出血134
二、带下异常135
三、下腹疼痛136
四、下腹部肿块136
五、外阴瘙痒138
第十章 治法概要139
第一节 内治法139
一、内分泌治疗139
二、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142
三、中医常用的内治法144
第二节 外治法149
一、药物疗法149
二、物理疗法150
三、针灸疗法151
第十一章 妊娠病152
第一节 妊娠剧吐152
第二节 流产156
第三节 异位妊娠165
第四节 早产174
第五节 妊娠高血压疾病179
第六节 胎儿生长受限190
第七节 多胎妊娠197
第八节 羊水量异常201
第九节 前置胎盘207
第十节 胎盘早剥211
第十一节 母儿血型不合215
第十二节 过期妊娠221
第十三节 死胎225
第十四节 高危妊娠228
第十二章 妊娠合并疾病235
第一节 心脏病235
第二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240
第三节 贫血246
第四节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0
第五节 糖尿病253
第六节 慢性肾炎258
第七节 急性肾盂肾炎261
第八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64
第九节 急性阑尾炎268
第十节 肺结核271
第十一节 子宫及卵巢肿瘤275
第十二节 肝内胆汁淤积症279
第十三章 产时病283
第一节 产力异常283
第二节 产道异常291
第三节 胎位异常298
第四节 胎儿异常307
第五节 异常分娩的诊治要点309
第十四章 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313
第一节 胎儿窘迫313
第二节 胎膜早破317
第十五章 常见产时并发病322
第一节 产后出血322
第二节 子宫破裂327
第三节 羊水栓塞329
第四节 脐带异常334
第十六章 产后病337
第一节 晚期产后出血337
第二节 产褥感染342
第三节 产褥中暑347
第四节 产褥期抑郁症351
第五节 产后缺乳354
第六节 产后乳汁自出358
第十七章 常见产后并发病361
第一节 急性乳腺炎361
第二节 产后便秘365
第三节 产后排尿异常367
第四节 产后关节痛373
第五节 产后腹痛375
第十八章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79
第一节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379
第二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384
第三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合并鳞状上皮增生388
第四节 外阴瘙痒388
第十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392
第一节 外阴及前庭大腺炎症392
第二节 阴道炎症397
第三节 宫颈炎407
第四节 盆腔炎412
第五节 生殖器官结核420
第二十章 月经病425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25
第二节 闭经441
第三节 痛经453
第四节 代偿性月经458
第五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462
第六节 经前期综合征468
第七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474
第八节 绝经后出血481
第二十一章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486
第一节 外阴肿瘤486
第二节 宫颈癌493
第三节 子宫肌瘤503
第四节 子宫体癌510
第五节 子宫肉瘤518
第六节 卵巢肿瘤520
第七节 输卵管肿瘤534
第二十二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536
第一节 葡萄胎536
第二节 侵蚀性葡萄胎541
第三节 绒毛膜癌545
第四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550
第二十三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553
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553
第二节 子宫腺肌病562
第二十四章 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与发育异常564
第一节 阴道膨出564
第二节 子宫脱垂568
第三节 生殖道瘘573
第四节 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与发育异常578
第五节 两性畸形587
第二十五章 不孕症590
第二十六章 盆腔瘀血综合征599
第二十七章 妇女保健607
第一节 青春期保健607
第二节 围生期保健607
第三节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保健608
第四节 妇女保健统计指标609
第二十八章 计划生育611
第一节 避孕611
第二节 人工流产622
第三节 中期妊娠引产术629
第四节 计划生育措施的选择与并发症处理634
第二十九章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636
第一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636
一、正常阴道分泌物636
二、异常阴道分泌物636
三、阴道清洁度检查637
四、病原微生物检查637
第二节 宫颈黏液检查642
第三节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644
一、涂片种类及标本采集644
二、正常阴道脱落细胞的形态特征645
三、阴道脱落细胞在内分泌方面的应用646
四、阴道细胞学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647
五、阴道细胞学诊断的报告形式649
第四节 基础体温测定650
第五节 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651
一、促性腺激素测定651
二、垂体催乳素测定652
三、雌激素测定653
四、孕激素测定654
五、雄激素测定655
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655
七、人胎盘生乳素测定657
第六节 女性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657
一、外阴、阴道活组织检查657
二、宫颈活组织检查658
三、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659
第七节 输卵管通畅检查661
一、输卵管通液术661
二、子宫输卵管造影662
三、妇科内镜输卵管通畅检查664
第八节 常用穿刺检查664
一、腹腔穿刺术664
二、经阴道后穹隆穿刺术665
三、经腹羊膜腔穿刺术666
第九节 羊水检查666
第十节 妇科肿瘤标志物检查669
一、相关抗原及胚胎抗原670
二、雌、孕激素受体测定672
三、妇科肿瘤相关的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673
第十一节 影像检查675
一、超声检查675
二、X线检查679
三、计算机体层扫描检查679
四、磁共振成像检查680
第十二节 妇科内镜检查680
一、阴道镜检查680
二、宫腔镜检查682
三、腹腔镜检查683
四、羊膜镜检查684
第三十章 妇产科常用基本操作技术687
第一节 妇产科常用手术器械687
一、产科常用手术器械687
二、妇科常用手术器械689
三、计划生育常用手术器械691
第二节 妇产科常用基本操作技术691
一、外阴消毒法691
二、外阴坐浴法693
三、常用外用给药法694
四、灌肠法694
第三节 产科常用操作技术695
一、肛门检查695
二、阴道检查696
三、会阴侧切缝合术697
四、会阴裂伤修补术698
五、宫颈裂伤修补术699
六、人工破膜术699
七、胎头吸引助产术700
八、胎盘剥离术701
九、外阴、阴道血肿清除术702
十、剖宫产术703
第四节 妇科常用手术705
一、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705
二、单纯外阴病灶切除术705
三、单纯外阴切除术706
四、宫颈息肉摘除术707
五、输卵管妊娠手术707
附录710
一、妇产科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参考值710
二、妇产科常用英文缩写715
三、方剂名录719
热门推荐
- 1115528.html
- 2571303.html
- 3264886.html
- 1164424.html
- 2682257.html
- 2844258.html
- 1152319.html
- 1798480.html
- 2365901.html
- 1799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4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31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0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44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3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3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5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2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