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习兴趣的唤起 教师的教育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旭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416088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教学活动-影响-学习兴趣-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习兴趣的唤起 教师的教育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图1
第一章 文献综述:从教育学角度考察兴趣5
第一节 超出内在动机之上的兴趣6
一、关于兴趣的各种界定6
二、关于兴趣的不同分类11
三、兴趣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17
第二节 兴趣与学习的关系27
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思辨研究27
二、20世纪80年代后的实证研究33
第三节 对现有文献的反思与评价44
一、现有研究大量集中在中小学而忽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45
二、现有研究忽视了教师教的兴趣47
三、很少研究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48
第二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49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确定与重要概念的界定49
一、研究问题50
二、概念界定52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58
一、研究方法的选定58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62
三、研究资料的整理及研究框架67
第三章 教师通过自身的兴趣表现影响学生学习兴趣71
第一节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投入”72
一、教师的“投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73
二、教师“投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理论分析83
三、教师经由“投入”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模式分析89
第二节 教师对学生的“好意”92
一、对学生的“好意”是教师具备教学兴趣的表现92
二、教师的“好意”能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100
三、“好意”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分析111
第三节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115
一、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是教师教学兴趣的表现116
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20
三、“关注”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分析123
第四节 小结129
一、教师教学兴趣的表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129
二、“好意”,“投入”和“关注”互为一体131
第四章 教师通过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兴趣134
第一节“表露”与“掩饰”135
一、教师“表露”与“掩饰”的不同类型及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136
二、影响表露效果的因素144
三、教师的“表露”为什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149
第二节“平等”与“差距”154
一、师生“平等”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154
二、师生“差距”也能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156
三、“平等”是师生客观差距中的主观平等159
第三节“公平”与“偏爱”165
一、教师的“公平”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166
二、教师的“偏爱”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77
三、不同的“公平”与“偏爱”对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不同的作用182
第四节 小结190
一、师生关系通过学生感受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190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艺术在于保持师生关系的平衡192
第五章 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的处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194
第一节“偏离”与学生学习兴趣195
一、教学活动中“偏离”的表现196
二、“偏离”的兴趣意义与限度203
三、“偏离”的实质及其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210
第二节“通俗”与学生学习兴趣218
一、超越肤浅和深奥之上的“通俗”218
二、“通俗”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223
三、“通俗”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229
第三节“新颖”与学生学习兴趣234
一、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对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234
二、“新颖”与“熟悉”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机制237
三、“新颖”与“熟悉”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242
第四节 小结247
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247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教学内容的互动性249
第六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252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讨论252
一、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与环节讨论253
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各本土概念的相互关系及整体效果讨论258
三、兴趣发生的互动理论262
第二节 关于本研究的反思273
一、本研究的效度分析273
二、关于进一步研究的思考278
参考文献280
附录296
附录一 西方实验研究中运用的情境兴趣量表示例296
附录二 第一次访谈提纲297
附录三 一段表达大学教师“好意”的课堂录音298
后记303
热门推荐
- 2891659.html
- 3029697.html
- 3614570.html
- 2894657.html
- 2137969.html
- 103021.html
- 3429396.html
- 1905794.html
- 3650373.html
- 2845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5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09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5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93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52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95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6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0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3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