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调查研究工作全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魏礼群,郑新立主编;陈炎兵执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315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56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896页
- 主题词:调查研究-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调查研究工作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科学内涵5
一、调查研究的含义5
目录5
第一编 调查研究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理论编)5
第一篇 调查研究工作概论5
第一章 调查研究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意义5
二、调查研究的特点6
三、调查研究的分类7
四、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8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实践意义9
二、调查研究是正确制定和执行政策的重要途径10
一、调查研究是我们科学认识社会的有效方法10
三、调查研究是联系群众的重要手段11
五、调查研究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12
四、调查研究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12
六、调查研究是形成优良党风的有力武器13
一、我国古代的调查研究14
第一节 调查研究在中国的发展14
第二章 调查研究发展简史14
二、中国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调查研究16
三、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的调查研究的发展历程18
二、西方近代的调查研究20
一、西方古代的调查研究20
第二节 调查研究在西方的发展历史20
三、西方现代的调查研究2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调查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26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26
第三章 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26
二、实证主义理论与人文主义理论33
一、客观性原则35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35
二、实践性原则37
三、全面性原则38
四、长期性原则39
五、预测性原则40
六、质与量相结合的原则41
七、依法原则42
八、科学性原则43
十、伦理性原则44
九、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44
十一、开拓性原则45
二、调查阶段46
一、准备阶段46
第四章 调查研究的程序46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46
三、研究阶段47
一、选题的重要性48
第二节 调查研究课题的选择48
四、总结阶段48
二、选题的基本原则49
三、题目的类型51
一、调研课题的探索性研究53
第三节 调研课题的探索性研究和研究假设的提出53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56
第四节 调查方案设计57
一、调查研究指标的设计58
二、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59
一、注重实践和调查研究,是马克思实现两个转变的关键67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与研究实践67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研究理论67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调查研究理论67
二、工人阶级调查与国际联合行动69
三、恩格斯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报告70
一、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是一切科学理论的源头和出发点72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调查研究理论的基本特征72
二、以社会调查实践来不断检验和修正科学理论73
第三节 卡·马克思《工人调查表》75
一、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萌芽80
第一节 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80
第二章 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实践与理论80
二、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形成82
三、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成熟84
第二节 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基础与核心86
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继续发展86
二、调查研究的重要地位与作用87
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87
第三节 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88
一、调查研究中运用矛盾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89
三、要有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的态度90
二、观察、分析与综合三步法90
四、要胸中有数,注重对事物的数量分析91
五、“走马观花”与“下马看花”92
一、坚持实事求是,必须重视调查研究93
第一节 邓小平的社会调查研究理论93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理论在新时期的发展93
一、加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95
第二节 新时期调查研究理论的新内涵95
二、离开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95
二、调查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97
二、普遍调查的意义103
一、普遍调查的含义103
第三篇 调研工作基本类型103
第一章 普遍调查103
第一节 普遍调查的意义与基本原则103
三、普遍调查的基本原则104
四、普遍调查的应用条件105
一、普查的基本形式106
第二节 普遍调查的基本形式与方法、步骤106
一、普遍调查的优势107
第三节 普遍调查的优势与局限107
二、普查的方法和步骤107
二、普遍调查的局限性108
二、第三次人口普查经过及总结109
一、典型的普遍调查——第三次人口普查109
第四节 普遍调查实例分析109
二、典型调查的理论依据112
一、典型调查涵义112
第二章 典型调查112
第一节 典型调查的涵义、依据与特点112
三、典型调查的特点113
二、典型单位的分类方法114
一、选择典型单位的途径114
第二节 典型调查单位的选择114
三、选择典型单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15
二、典型调查的局限性116
一、典型调查的作用116
第三节 典型调查作用及局限性116
二、典型调查实例117
一、典型调查的应用117
第四节 典型调查的应用及实例117
二、个案调查的特征119
一、个案调查的涵义119
第三章 个案调查119
第一节 个案调查及其特征119
一、确定个案120
第二节 个案调查的步骤120
六、维护个案调查者的隐私121
五、社会治疗121
二、立案121
三、搜集资料121
四、分析诊断121
二、个案调查的局限性122
一、个案调查的优势122
第三节 个案调查的优势与局限122
一、什么是抽样调查123
第一节 抽样基础123
第四章 抽样调查123
三、抽样调查中使用的基本概念124
二、抽样调查的优点124
四、抽样数理理论128
五、抽样的几种方法129
六、抽样的基本步骤130
一、简单随机抽样132
第二节 抽样调查方法132
二、分层抽样135
三、系统抽样137
四、整群抽样139
五、多阶段抽样141
六、其他抽样方法143
一、样本规模的选择145
第三节 抽样理论的几个要点145
二、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147
二、访谈调查法的优点155
一、访谈调查法的概念和特点155
第四篇 调研工作基本方法155
第一章 访谈调查法155
第一节 访谈调查法的特点与类型155
三、访谈调查法的局限性156
一、结构访谈及其特点157
第二节 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157
四、访谈调查法的分类157
二、非结构访谈及其主要形式159
一、集体访谈及其特点161
第三节 集体访谈与个别访谈161
二、个别访谈及其主要环节163
一、直接访谈及其特点165
第四节 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165
一、设计访谈提纲166
第五节 访谈的一般程序与方法166
二、间接访谈及其应用166
四、进入访问现场167
三、拟定访谈实施计划167
二、了解并确定访谈对象167
一、选择访问员的标准168
第六节 访谈员的访谈技巧与要求168
五、整理访谈数据168
二、访问员的访谈技巧169
一、文献的含义及分类171
第一节 文献研究法概述171
第二章 文献研究法171
二、文献研究法的内涵172
四、文献研究法的局限性173
三、文献研究法的优点173
一、搜集文献的要求174
第二节 收集文献的途径和方法174
二、查找文献的方法175
第三节 文献研究的主要环节178
三、文献查找注意事项178
三、搜集文献179
二、研究设计179
一、提出课题或假设179
四、文献整理181
第四节 文献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184
一、文献的定性研究185
二、文献的定量研究186
二、观察法运用的基本原则190
一、观察法的含义及其作用190
第三章 实地观察法190
第一节 观察法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190
第二节 观察法的类型191
三、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192
二、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192
一、自然情境观察与实验室观察192
二、观察法的局限性193
一、观察法的优势193
第三节 观察法的优势与局限193
二、确定观察内容194
一、明确研究问题194
第四节 观察法的一般使用步骤194
三、观察前期准备工作195
六、撰写观察报告196
五、整理与分析观察资料196
四、进入现场实施观察与记录196
一、观察者的能力与技巧要求197
第五节 参与观察197
三、参与观察的主要问题198
二、观察者的角色定位198
一、观察研究的信度199
第六节 观察法的信度和效度199
二、观察研究的效度200
二、实验调查法的类型202
一、实验调查法及其特点202
第四章 实验调查法202
第一节 实验调查法概述202
三、实验调查法的优点203
四、实验调查法的不足204
一、实验法的基本原理205
第二节 实验法的原理和实施步骤205
二、实验法的实施步骤206
一、实验方案设计中的基本概念208
第三节 实验调查方案的设计208
三、简单实验设计的模式209
二、实验调查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209
四、对照实验调查方案设计210
五、多组实验调查方案设计211
一、准实验研究方法及其特点213
第四节 准实验设计的应用213
二、准实验方法的分类214
第五节 实验法的信度和效度216
二、实验的内部效度217
一、因变量的信度和效度217
三、实验的外部效度218
一、控制无关因素的方法219
第六节 应用实验法应注意的问题219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220
三、避免额外变量和自变量混淆220
二、如何选择因变量的问题220
一、量表的含义222
第一节 量表法概述222
第五章 量表法222
一、量表编制建构的基本步骤223
第二节 量表设计的一般步骤223
二、量表测量的质量指标——信度和效度问题223
二、编制量表需要注意的问题224
一、里克特量表225
第三节 两种常用量表的具体设计方法225
二、语义差别量表226
二、因素分析基本原理227
一、SPSS对量表的三种分析227
第四节 如何利用SPSS进行量表分析227
一、资料整理的原则231
第一节 资料整理概述231
第五篇 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231
第一章 调查资料的整理231
二、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232
一、如何审查定性资料233
第二节 定性资料的整理233
二、定性资料分类标准的确定235
三、定性资料的汇总和编辑236
一、审查定量资料的内容与方法237
第三节 定量资料的整理237
二、定量资料的分类与分组238
三、定量资料的编码240
五、定量资料的汇总242
四、数据的录入242
一、统计分析的含义与作用244
第一节 统计分析的作用与原则244
第二章 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244
二、统计分析的程序和原则245
二、变量的分布247
一、变量的层次247
第二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247
三、统计表和统计图249
四、集中趋势分析252
五、离散趋势分析257
一、相关262
第三节 双变量统计分析262
二、列联表263
四、相关分析265
三、削减误差比例265
五、方差分析273
六、一元回归分析275
二、参数估计278
一、统计推论的概念278
第四节 资料的统计推论278
三、假设检验281
二、数据的输入288
一、数据输入前的准备288
第五节 计算机在调查研究中的运用288
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89
一、理论分析的概念291
第一节 理论分析简述291
第三章 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291
二、理论分析的作用292
三、理论分析的思考方式294
四、理论分析的一般步骤295
一、矛盾分析法300
第二节 理论分析方法300
二、历史分析法301
四、比较法302
三、因果分析法302
五、结构—功能分析法305
六、系统分析法307
二、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的意义311
一、调查研究报告的内涵311
第六篇 调研工作报告撰写311
第一章 调查研究报告及其基本类型311
第一节 调查研究报告及其写作意义311
二、调研报告的评判标准312
一、调研报告的写作特点312
第二节 调研报告的写作特点和评判标准312
一、根据调研报告的目的划分313
第三节 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类型313
二、根据调研报告的内容划分316
一、调研报告与议论文319
第一节 调研报告文体和其他文体的异同319
第二章 调研报告的内容与结构319
四、调研报告与工作总结320
三、调研报告与通讯320
二、调研报告与杂文320
一、调研报告的结构原则321
第二节 调研报告的文体结构321
二、调研报告的基本构成部分322
二、横式结构337
一、纵式结构337
第三节 调研报告主体部分的几种常用结构337
三、纵横交错式结构338
一、不同类型调研报告的具体要求339
第一节 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求339
第三章 调研报告撰写的基本要点及技巧339
二、调研报告写作的总体要求340
二、编写提纲342
一、主题的提炼342
第二节 调研报告的写作要点342
三、必要的图表和注释344
一、调研报告修改的意义350
第三节 调研报告的常见病例与修改350
二、调研报告写作的常见错误351
三、调研报告的修改方法354
一、素质的含义359
第一节 调研人员的素质与结构359
第七篇 调研工作管理359
第一章 调研人员的素质、结构和选择359
二、调查研究一般工作人员的素质360
三、调查研究领导者的特殊素质366
四、调研人员素质的考评方法367
五、调研人员的结构368
一、调研人员招募前提与招募计划369
第二节 调研人员的选择369
二、招募与甄选调查研究人员371
三、甄选的方法373
一、调查研究人员培训的作用375
第一节 调研人员培训的作用与原则375
第二章 调查研究人员的培训375
二、调查研究人员培训的原则376
第二节 调研人员培训及其评估377
二、调研人员培训的机构378
一、调研人员培训的内容378
三、调研人员培训的类型379
五、调研人员培训的评估380
四、调研人员培训的方式380
一、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382
第一节 调研人员的组织、使用及考评382
第三章 调研人员的组织与管理382
二、调查研究人员的使用383
第二节 调研人员的流动、晋升和退休384
三、调查研究人员的考评384
二、调查研究人员的晋升385
一、调查研究人员的流动385
三、调查研究人员的退休387
一、调查研究成果评估的作用388
第一节 调研成果评估的作用与主体388
第四章 调查研究成果的评估388
二、调查研究成果评估的主体389
一、调查研究成果评估的原则390
第二节 调研成果评估的原则、指标和影响因素390
二、调查研究成果评估的指标391
三、调查研究成果评估的影响因素392
一、经济调查的对象399
第一节 经济调查的对象、特点和方法399
第二编 调查研究工作实用指南(应用编)399
第八篇 经济调查399
第一章 经济调查概述399
二、经济调查的特点400
三、经济调查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401
一、经济调查的任务402
第二节 经济调查的任务与内容402
二、经济调查内容的设计原则403
三、经济调查内容的分类404
四、经济调查的内容405
一、劳动力资源调查的概念和意义407
第一节 劳动力资源调查407
第二章 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调查407
二、数量和地区分布调查408
三、社会经济构成调查410
四、劳动力资源增减变动调查411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412
第二节 自然资源调查412
三、自然资源调查的内容413
二、自然资源调查的任务413
一、社会产品的概念和特征417
第一节 社会产品生产调查的基本问题417
第三章 社会产品产量和产值调查417
二、社会产品的分类418
一、社会产品实物产量调查的意义和特点419
第二节 社会产品实物产量调查419
三、社会产品生产调查的任务419
二、社会产品实物产品调查420
一、社会产品的价值量422
第三节 社会产品价值产量调查422
二、社会总产值调查423
三、社会总产值调查的分类424
一、商品流转的概念和分类429
第一节 商品流转调查429
第四章 社会产品流通调查429
二、商品流转调查431
一、货物运输432
第二节 货物运输调查432
二、货物运输调查的主要任务433
三、货物运输调查的主要内容434
一、邮电调查的概念与任务436
第三节 邮电调查436
二、邮电调查的内容437
一、对外经济439
第一节 对外经济调查的基本知识439
第五章 对外经济调查439
二、对外经济调查的任务440
三、进出口贸易总额调查441
二、实际出口和进口到货调查441
第二节 进出口业务调查441
一、进出口成交调查441
五、进出口商品经济效益调查442
四、对外贸易差额调查442
一、利用外资调查的基本知识443
第三节 利用外资调查443
二、利用外资调查的内容444
一、对外投资的基本知识445
第四节 对外投资调查445
二、对外投资调查的主要内容446
一、国际旅游调查的基本知识448
第五节 国际旅游调查448
三、涉外宾馆调查449
二、国际旅游人数及其特征449
四、旅游外汇收入调查451
二、能源的分类452
一、能源的概念452
第六章 能源调查452
第一节 能源调查概述452
三、能源调查的内容453
一、能源资源调查概述454
第二节 能源资源调查454
四、能源调查的任务454
二、能源储量调查455
三、能源产量调查458
四、能源库存量调查459
二、能源回收率调查460
一、能源利用率和损失率调查460
第三节 能源利用调查460
第四节 能源消耗调查461
五、节能量调查461
三、能源转换效率调查461
四、设备热效率调查461
二、能源消耗量调查462
一、能源消耗调查概述462
一、产品成本调查的意义和任务465
第一节 产品成本调查465
第七章 产品成本和流通费用调查465
二、产品成本调查的内容467
一、商品流通费用的概念和分类470
第二节 商品流通费用调查470
二、商品流通费用调查471
二、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473
一、经济效益的概念473
第八章 经济效益调查473
第一节 经济效益调查概述473
五、经济效益调查的范围474
四、经济效益调查的原则474
三、经济效益调查的任务474
一、物质资料消耗的经济效益调查475
第二节 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调查475
二、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调查476
三、全部生产消耗的经济效益调查477
四、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调查478
二、物资流通的经济效益调查的内容479
一、物资流通的经济效益调查的意义479
第三节 物资流通的经济效益调查479
二、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内容481
一、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概念481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益调查481
二、人均消费资料482
一、人均国民收入482
第五节 消费的经济效益调查482
二、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调查概述483
一、科技进步的概念483
第六节 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调查483
三、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调查的内容484
二、人民生活调查的方法486
一、人民生活调查的意义和任务486
第九章 人民生活调查486
第一节 人民生活调查概述486
一、居民收入概述488
第二节 居民收入调查488
二、居民收入调查489
一、居民消费量和消费水平调查492
第三节 居民消费调查492
二、消费结构调查493
三、居民生活条件调查494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497
第一节 电子商务概述497
第十章 电子商务调查497
二、电子商务的分类499
三、电子商务的特点500
二、电子商务调查的内容501
一、电子商务调查的意义501
第二节 电子商务调查501
一、第一次人口普查507
第一节 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的概况507
第九篇 社会调查507
第一章 人口调查507
五、第五次人口普查508
四、第四次人口普查508
二、第二次人口普查508
三、第三次人口普查508
一、人口规模调查509
第二节 人口规模、变化、分布及构成调查509
二、人口变化调查510
三、人口分布调查511
四、人口构成调查512
二、人口死亡率516
一、人口出生率516
第三节 人口出生与死亡调查516
四、平均预期寿命517
三、人口自然增长率517
一、人口金字塔518
第四节 人口金字塔和生命表518
二、生命表520
一、文体事业机构数调查522
第一节 文体活动条件调查522
第二章 文化与体育调查522
二、文体工作人员数调查524
一、文体活动现状调查525
第二节 文体活动状况调查525
三、文体活动场所数调查525
二、文体活动变动调查529
一、图书出版调查531
第三节 书刊出版情况调查531
三、报纸出版调查532
二、杂志出版调查532
二、文体活动成就调查533
一、文体事业队伍培养调查533
第四节 文体事业成就调查533
二、文体事业经费支出调查535
一、文体事业经费来源调查535
第五节 文体事业经费调查535
三、文体事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完成情况调查536
一、教育机构总数调查537
第一节 教育机构总数与结构调查537
第三章 教育调查537
二、教育机构结构调查538
一、师资力量调查540
第二节 师资力量与素质调查540
二、教师素质调查541
一、学生数量与学生流动调查542
第三节 学生数量与素质调查542
二、学生素质调查543
三、我国近几年来高校扩招情况简介544
二、教育投资来源调查545
一、中国教育投资近况调查545
第四节 教育投资调查545
三、教育投资规模调查546
四、教育投资效果调查547
一、卫生机构数量调查548
第二节 卫生机构调查548
第四章 卫生调查548
第一节 卫生调查的内涵和任务548
一、卫生调查的内涵548
二、卫生调查的任务548
二、卫生机构资源调查549
一、疾病调查551
第三节 人民健康调查551
二、病伤死因调查553
第四节 妇女、儿童卫生调查554
一、妇女卫生调查555
二、儿童卫生调查556
一、食品安全调查557
第五节 居民生活条件调查557
三、饮水条件调查558
二、大气情况调查558
一、民族识别调查的概念560
第二节 民族识别调查560
第五章 民族调查560
第一节 民族调查概述560
一、民族调查的概念560
二、民族调查的意义560
二、民族识别调查的依据561
一、民族人口构成调查562
第三节 民族人口调查562
二、少数民族的人口政策调查563
二、民族风俗调查的意义564
一、民族风俗调查的内容564
第四节 民族风俗调查564
一、环境调查概念及作用566
第一节 环境调查概述566
第六章 环境调查566
二、环境调查的对象与标准567
一、环境保护调查568
第二节 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568
二、环境污染调查570
三、污染危害及其治理调查572
四、环境质量调查574
二、环境意识调查的意义576
一、环境意识的概念和内涵576
第三节 环境意识调查576
三、环境意识的调查方式577
二、社会保障调查的任务579
一、社会保障调查及其意义579
第七章 社会保障调查579
第一节 社会保障调查概述579
一、社会福利成果调查580
第二节 社会保障成果调查580
二、社会保险成果调查581
三、社会救济成果调查583
四、社会优抚成果调查584
三、社会福利费用调查585
二、社会保险费用调查585
第三节 社会保障经费调查585
一、社会保障费用调查585
六、自然灾害救济费用调查586
五、社会救济费用调查586
四、社会优抚费用调查586
二、社会秩序与安全调查的意义587
一、社会秩序与安全调查的概念与对象587
第八章 社会秩序与安全调查587
第一节 社会秩序与安全调查概述587
一、社会秩序与安全机构与人口数量调查588
第二节 社会秩序与安全调查的内容588
二、犯罪与受害调查589
三、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调查590
四、治安事故调查591
六、社会秩序与安全工作成果调查592
五、民事案件调查592
二、农业的部门范围597
一、农业的概念597
第十篇 农业调查597
第一章 农业调查概述597
第一节 农业概念及部门划分597
三、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其与农业调查的关系598
二、农业调查的任务599
一、农业调查的对象和内容599
第二节 农业调查内涵及组织实施599
三、农业调查方案的设计600
四、农业调查的组织与管理601
一、农业劳动力调查及其任务603
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调查603
第二章 农业生产条件调查603
二、农业劳动力调查的内容604
一、农业土地资源调查及任务605
第二节 农业土地资源调查605
二、农业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607
一、农业固定资产调查及任务610
第三节 农业固定资产调查610
二、农业固定资产调查的内容611
二、种植业调查的内容613
一、种植业调查概述613
第三章 农业生产调查613
第一节 种植业调查613
三、种植业调查资料的利用617
一、林业生产概述618
第二节 林业生产调查618
二、林业生产调查的内容619
一、牲畜头数调查621
第三节 畜牧业调查621
二、畜产量调查623
三、饲料资源和利用调查626
一、渔业生产概述627
第四节 渔业生产调查627
二、渔业调查的内容与方法628
一、农业总产值概念及包含范围630
第一节 农业总产值调查630
第四章 农业产值与经济效益调查630
二、农业总产值的调查方法631
三、农业总产值调查的内容632
四、农业总产值分析635
二、农业净产值的调查方法636
一、农业净产值概念及其调查的意义636
第二节 农业净产值调查636
四、农业净产值分析637
三、不变价格下的农业净产值调查637
二、农业商品产值638
一、农业商品量概念638
第三节 农业商品产值调查638
三、农业净商品产量与农业商品率639
二、农业增加值的调查方法640
一、农业增加值的内涵640
第四节 农业增加值调查640
二、农业经济效益的表示方式641
一、农业经济效益的概念641
第五节 农业经济效益调查概述641
一、农产品成本调查642
第六节 农业经济效益调查的内容642
三、农业经济效益调查体系的建立原则642
二、农业劳动生产率调查645
三、农业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调查646
四、农业资金占用经济效益调查648
二、多项经济效益综合比较法649
一、单项经济效益比较法649
第七节 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649
二、农村经济收入分配调查的范围651
一、农村经济收入分配调查的意义和任务651
第五章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调查651
第一节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调查概述651
一、农村经济总收入及其计算范围652
第二节 农村经济总收入调查652
二、农村经济总收入的内容及计算653
一、农村经济总费用及计算原则654
第三节 农村经济总费用调查654
二、农村经济总费用的构成655
一、农村经济纯收入及计算方法656
第四节 农村经济纯收入与分配调查656
二、农村经济纯收入的分配657
一、农村经济收入分配调查资料的搜集658
第五节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分析658
二、农村经济总收入、纯收入资料分析659
三、分配调查资料分析660
一、工业调查研究的对象665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调查范围665
第十一篇 工业调查665
第一章 工业调查概述665
二、工业调查的范围666
一、工业调查的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668
第二节 工业调查制度668
二、工业调查报表制度669
四、其他专门调查670
三、工业普查670
一、分组标志的选择671
第三节 工业调查的基本分组671
二、调查分组的种类672
三、分布数列的编制673
第四节 工业调查的内容674
五、工业产品成本和利润调查675
四、工业原材料调查675
一、工业产品调查675
二、工业劳动工资调查675
三、工业设备调查675
一、原始记录676
第五节 工业企业内部调查资料676
三、厂内报表677
二、调查台账677
一、工业产品产量调查概述678
第一节 工业产品产量调查678
第二章 工业产品调查678
二、工业产品实物量调查的内容679
一、工业总产值调查的概念680
第二节 工业产品总产值调查680
二、计算工业总产值的价格问题681
三、工业总产值调查的内容682
二、工业产品品种调查的内容684
一、工业产品品种的分类684
第三节 工业产品品种调查684
一、工业产品质量的概念685
第四节 工业产品质量调查685
二、质量标准和质量分类686
四、工业产品质量调查的内容688
三、工业产品质量调查的意义688
一、工业劳动者的概念692
第一节 工业劳动者调查692
第三章 工业劳动调查692
二、工业企业职工的分类693
三、工业劳动者调查的内容695
一、生产工人劳动时间的核算697
第二节 工业劳动时间调查697
二、工业劳动时间利用情况调查699
二、工业劳动者身体素质调查701
一、工业劳动者素质调查的意义701
第三节 工业劳动者素质调查701
四、工业劳动者技术素质调查702
三、工业劳动者文化素质调查702
三、工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原则703
二、工业劳动生产率的表现形式703
第四节 工业劳动生产率调查703
一、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703
四、工业劳动生产率调查的内容704
一、工资总额调查705
第五节 工资调查705
二、平均工资调查707
二、工业设备调查的任务709
一、工业设备的概念和分类709
第四章 工业设备调查709
第一节 工业设备调查概述709
一、工业生产设备的概念和分类710
第二节 工业生产设备调查概述710
二、生产设备的数量调查712
一、工业设备数量调查的原则712
二、工业生产设备调查的任务712
第三节 工业生产设备的数量调查712
三、生产设备数量变动调查713
一、工业生产设备技术状况调查714
第四节 工业生产设备现状调查714
三、工业设备完好程度调查715
二、工业生产设备新旧程度调查715
一、生产设备数量利用调查716
第五节 工业生产设备利用调查716
二、生产设备时间利用调查718
三、生产设备能力利用调查719
四、生产设备综合利用调查720
一、工业动力设备的概念与分类721
第六节 工业动力设备调查721
二、工业动力设备能力调查722
二、工业原材料的分类725
一、工业原材料的概念725
第五章 工业原材料和能源调查725
第一节 工业原材料调查概述725
一、原材料收入量调查726
第二节 工业原材料收支和储备调查726
三、工业原材料调查的任务726
二、原材料消费量调查727
四、原材料储备量调查729
三、工业原材料拨出量调查729
一、原材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730
第三节 工业原材料消耗调查730
二、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731
二、原材料利用定额执行情况调查733
一、原材料利用率调查733
第四节 工业原材料利用调查733
三、工业企业可比能耗734
二、工业企业综合能耗734
第五节 工业能源消耗调查概述734
一、工业企业能源消耗734
一、工业能源利用效率调查735
第六节 工业能源利用效率调查735
四、工业企业节能量735
五、工业企业能源利用率735
二、工业能源的经济效益737
二、工业产品成本的构成738
一、工业产品成本的概念738
第六章 工业产品成本和利润调查738
第一节 工业产品成本调查738
三、工业产品成本的种类739
四、产品成本调查的内容740
一、工业利润的概念742
第二节 工业利润调查742
二、工业利润额调查743
三、工业利润率调查744
一、工业经济效益的概念745
第三节 工业经济效益调查745
三、工业经济效益调查的原则746
二、工业经济效益调查的任务746
四、工业经济效益调查的内容747
二、市场调查的类型753
一、市场调查的概念753
第十二篇 市场调查753
第一章 市场调查概述753
第一节 市场调查的基本问题753
三、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754
五、市场调查的程序755
四、市场调查的组织形式755
二、市场运行与市场调查756
一、市场运行中的基本概念756
第二节 市场运行中的市场调查756
一、测量的含义757
第三节 市场调查中的测量问题757
三、市场调查的任务与作用757
二、数据的层次758
二、市场从业人员调查的基本内容760
一、市场从业人员调查的范围760
第二章 市场运行条件调查760
第一节 市场从业人员调查760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调查761
三、市场从业人员调查分析761
二、劳动力供需市场调查762
一、劳动力市场概述762
三、劳动力市场价格调查764
四、劳动力市场交流调查765
一、市场经营资金占用调查766
第三节 市场经营资金调查766
二、市场经营资金利用调查767
三、市场商品流通费用调查768
第四节 市场经营网点调查769
一、市场经营网点调查的范围769
二、市场经营网点的主要分类769
三、市场经营网点调查的内容770
四、市场经营网点调查分析770
第三章 市场商品供需调查772
第一节 市场商品需求调查772
一、市场商品需求调查概述772
二、市场商品需求调查的内容773
三、市场商品需求分析774
第二节 市场商品供给调查775
一、商品市场供给量的概念和特点775
二、商品市场供给调查的内容776
三、商品市场供给分析777
第三节 市场商品交易调查778
一、商品交易额调查778
第四节 市场商品供需关系调查780
三、商品市场交易公平公正调查780
一、市场商品供需关系调查的意义780
二、商品交易量调查780
二、市场商品供需关系调查的内容781
三、市场商品供需平衡关系分析783
一、商品价格的类别784
第一节 市场价格调查概述784
二、市场价格的涵义784
第四章 市场价格调查784
三、市场价格调查的任务785
第二节 市场价格调查的内容786
一、商品比价调查786
二、商品差价调查787
第三节 商品市场价格指数788
一、消费品价格指数789
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790
三、零售商品价格指数791
四、批发价格指数792
第四节 商品价格影响的调查分析793
一、价格波动的分析793
二、调查分析价格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794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795
第一节 金融市场调查概述795
二、金融市场的类型795
第五章 金融市场调查795
三、金融市场调查的对象和范围797
四、金融市场调查的内容797
第二节 金融市场交易调查798
一、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调查798
二、金融市场交易结构调查800
三、金融市场交易收益调查801
第三节 金融市场价格水平调查802
一、货币市场价格调查802
二、资本市场价格调查804
第四节 金融市场价格波动调查805
一、股票价格指数编制的基本方法805
三、外汇市场价格调查805
二、我国股价指数的编制806
第一节 技术市场调查概述809
一、技术商品的概念和特点809
第六章 技术市场调查809
二、技术市场概念及其形式811
三、调查中常用的技术市场分类812
四、技术市场调查的必要性812
第二节 技术市场调查的内容813
一、专利技术调查813
五、技术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813
二、国内技术贸易调查814
第三节 技术市场调查中的基本分析816
一、技术市场调查分析方法816
三、国际技术贸易调查816
二、中国技术市场存在的问题818
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调查概述821
一、房地产市场的类型、特点与作用821
第七章 房地产市场调查821
二、房地产市场调查的作用823
三、房地产市场调查的内容823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供需调查824
一、房地产市场供应调查824
二、房地产市场需求调查825
三、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调查826
第三节 房地产市场交易调查828
一、房地产交易规模调查828
二、商品房市场交易规模调查829
第四节 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查830
一、房地产市场价格特征和形式830
三、房地产交易变动调查830
二、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查831
三、房地产价格指数831
第一节 产权市场调查832
一、产权市场供求调查832
第八章 产权、信息和中介市场调查832
二、产权市场交易调查833
三、产权市场价格调查834
四、产权市场结构和供求关系调查836
第二节 信息市场调查837
一、信息市场供需调查837
二、信息市场交易调查839
三、信息市场价格调查840
四、信息市场效益调查841
第三节 中介市场调查842
一、中介市场供给与需求调查842
二、中介市场交易调查843
三、中介市场调查分析844
附表一 随机数表845
附表二 正态分布概率表851
附表三 z检验表853
附表四 t分布概率表854
附表五 x2分布临界值表855
附表六 积差相关系数(r)显著性临界值表856
热门推荐
- 2682462.html
- 387260.html
- 1984786.html
- 3767288.html
- 1225867.html
- 1483618.html
- 686384.html
- 334761.html
- 705728.html
- 3049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03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5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0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7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9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5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1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4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8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