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化学进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连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14813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53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化学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有机污染物致癌性预测1
1.1 概述1
1.2 芳烃类致癌物的结构-活性相关研究2
1.2.1 L-区理论、K-区理论2
1.2.2 PAH在体内的代谢活化和湾区理论3
1.2.3 双区理论5
1.2.4 双区理论在烷基取代多环芳烃中的推广10
1.2.5 双区理论在非交变芳烃中的推广26
1.2.6 理化参数对双区理论的补充30
1.3 结构-致癌活性相关的模式识别研究31
1.3.1 模式识别法的基本步骤31
1.3.2 模式识别在芳胺类致癌物研究中的应用33
1.3.3 亚硝胺类致癌物的模式识别研究42
1.4 有机污染物致癌性预测研究的现状和展望46
参考文献48
第二章 废物资源化新技术50
2.1 资源化概述50
2.1.1 资源化技术原则51
2.1.2 处理技术概况52
2.1.3 可更新资源的利用与选择54
2.2 废气资源化技术56
2.2.1 应用机理56
2.2.2 应用新技术62
2.3 废水资源化技术71
2.3.1 基本机理71
2.3.2 应用新技术76
2.4 固体废物资源化新技术90
2.4.1 应用机理91
2.4.2 应用新技术94
2.5 资源化技术趋势99
参考文献99
第三章 分子结构与生物毒性预测101
3.1 引言101
3.2 分子结构表示法102
3.2.1 分子结构拓扑指数表示法102
3.2.2 分子连接性指数108
3.2.3 立体参数115
3.2.4 电子参数120
3.3 有机物定量结构与活性相关121
3.3.2 毒性机理122
3.3.1 QSAR的历史122
3.3.3 QSAR法123
3.3.4 毒理动力学129
3.4 生物毒性预测133
3.4.1 麻醉剂133
3.4.2 多环芳烃的分子连接性指数与致癌性的关系136
3.4.3 用分子连接性指数和辛醇/水分配系数预测有机物对鱼、大型溞、发光菌的毒性142
3.4.4 有机酸碱结构与生物毒性的关系149
参考文献153
第四章 多环芳烃分析化学154
4.1 多环芳烃的质谱分析技术154
4.1.1 电子轰击质谱法154
4.1.2 化学电离(CI)和负离子质谱法163
4.1.8 亚稳离子和碰撞活化质谱166
4.2.1 连续波H核磁共振谱170
4.1.4 场效电离和场解吸质谱法170
4.2 多环芳烃的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170
4.2.2 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谱(FTNMR)174
4.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178
4.3 发光光谱在多环芳烃分析中的应用185
4.3.1 磷光187
4.3.2 猝灭在PAH发光分析中的应用189
4.3.3 低温发光194
4.3.4 新的发光分析法202
参考文献212
第五章 有机物理化参数的估算213
5.1 pK的估算214
5.1.2 脂肪族、脂环族酸和胺的pk值估算218
5.1.1 取代基的影响218
5.1.3 环中氮原子和硝基官能团219
5.1.4 统计因子220
5.1.5 线性自由能相关220
5.1.6 对稠环系的推广228
5.1.7 芳香体系中的类似碎片230
5.1.8 杂环芳香酸和碱231
5.1.9 用Taft等式进行定量估算234
5.1.1 0局限性240
附:pK值估算举例241
5.2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估算254
5.2.1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254
5.2.2 Kow在环境研究中的意义255
5.2.3 Leo碎片常数法256
5.2.4 使用溶剂回归方程的估算方法258
5.2.5 分子连接性与分配系数262
5.3 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的估算272
5.3.1 定义273
5.3.2 溶解度的单位和变化范围273
5.3.3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273
5.3.4 估算方法275
5.3.5 从结构估算其溶解度(Irmann法)279
参考文献284
第六章 有毒化学品筛选285
6.1 资料源286
6.1.1 几个主要法规286
6.1.2 数据库287
6.1.3 数据摘要和手册292
8.2 筛选原则293
6.1.4 收集数据时应注意的问题293
6.2.1 具有较大的生产量294
6.2.2 应具较大的毒性效应294
6.2.3 难降解、具有积累性295
6.2.4 应根据技术条件及监测能力295
6.2.5 采用分期分批地确定优先污染物295
6.3 筛选方法295
6.3.1 综合调查295
6.3.2 优先化学品的确定298
6.4 重金属元素潜在毒性排序298
6.4.1 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范围303
6.4.2 与潜在毒性有关的理化性质304
6.4.3 模糊混合聚类迭代公式304
6.4.4 计算过程306
6.5 我国有毒化学品的筛选315
6.6 美国公布的129种优先污染物316
6.7 欧洲共同体公布的“黑名单”和“灰名单”321
6.8 德国公布的水中有害物质322
6.9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毒化学品理化性质及生态毒理试验325
6.9.1 化学品理化性质试验325
6.9.2 分解和生物浓缩性试验330
6.9.3 生态毒性试验334
6.9.4 健康影响试验340
参考文献344
第七章 石油污染及处理技术345
7.1 石油污染现状345
7.2.1 原油349
7.2 石油及石油制品349
7.2.2 石油制品351
7.3 海洋石油的非生物过程357
7.3.1 扩散作用357
7.3.2 漂移361
7.3.3 受去垢剂影响的扩散作用361
7.3.4 挥发作用363
7.3.5 光氧化作用365
7.3.6 分散作用370
7.3.7 溶解作用371
7.3.8 乳化作用373
7.3.9 焦油球的形成374
7.3.10 石油进入海洋环境中的聚集作用、吸附作用和沉降作用374
7.4.1 降解烃类的微生物类型及分布378
7.4 微生物降解378
7.3.11 有机物质的吸收378
7.4.2 被氧化的石油烃379
7.4.3 氧化速率的影响379
7.4.4 降解速率的降低或增强388
7.4.5 微生物降解石油的途径389
7.5 漂油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94
7.5.1 海面环境影响394
7.5.2 近海岸沉积物中的油395
7.5.3 海上漂油去向396
7.6 海上流出油治理技术396
7.6.1 油障396
7.6.2 油回收船400
7.6.3 油的吸附材料402
7.6.4 油处理剂404
7.7 陆地流出油治理技术405
7.7.1 防油堤405
7.7.2 挡油池407
7.8 石油污染之危害408
7.8.1 石油污染给动物带来的危害408
7.8.2 石油污染对人体的危害409
参考文献412
第八章 环境中的有机金属化合物414
8.1 引言414
8.2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用途及进入环境的途径415
8.2.1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用途415
8.2.2 有机金属化合物进入环境的途径417
8.3 环境中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发生418
8.4.1 有机金属化合物对水的稳定性421
8.4 有机金属化合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421
8.4.2 有机金属化合物对光的稳定性422
8.4.3 有机金属化合物对氧的稳定性424
8.4.4 有机金属化合物对热的稳定性425
8.4.5 有机金属化合物对生物的稳定性428
8.4.6 有机金属化合物稳定性小结429
8.5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毒性及生态效应429
8.6 环境中的有机汞化合物431
8.6.1 汞甲基化的验证432
8.6.2 有机汞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434
8.6.3 环境基质中有机汞的分析方法436
8.7 环境中的有机锡化合物438
8.7.1 锡甲基化的验证438
8.7.2 有机锡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439
8.7.3 环境基质中有机锡的分析方法442
8.8 环境中的有机铅化合物444
8.8.1 铅甲基化的验证444
8.8.2 有机铅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445
8.8.3 环境基质中有机铅的分析方法448
8.9 环境中的有机砷化合物450
8.9.1 砷甲基化的验证450
8.9.2 有机砷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451
8.9.3 环境基质中有机砷的分析方法453
参考文献454
9.2.1 洗涤剂454
第九章 难降解有机物处理技术455
9.1 基本原理455
9.1.1 生物降解原理455
9.1.2 光解反应原理457
9.1.3 活性炭吸附原理461
9.2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464
9.2.2 有机染料471
9.2.3 多氯联苯(PCB.)477
9.2.4 多氯代二噁英(PCDD.)481
9.2.5 聚乙烯醇(PVA)484
9.2.6 酚类化合物486
参考文献493
第十章 计算机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494
10.1 判别分析494
10.1.1 判别分析的基本思想494
10.1.2 贝叶斯判别分析法的基本原理496
10.1.3 建立贝叶斯判别函数的计算步骤500
10.1.4 判别效果的统计检验和逐步判别分析501
10.1.5 逐步判别分析在环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503
10.2 聚类分析506
10.2.1 概述506
10.2.2 聚类分析的步骤和方法507
10.2.3 聚类分析的应用实例512
10.3 主成分分析515
10.3.1 主成分分析计算步骤515
1O.3.2 主成分分析在环境化学研究中应用的实例519
10.4 环境化学中的数学模型523
10.4.1 环境化学中数学模型的类型524
10.4.2 EXAMS水质模型简介525
10.6 计算机在环境化学中应用前景的展望528
参考文献530
热门推荐
- 593979.html
- 2331176.html
- 1475593.html
- 628999.html
- 263121.html
- 339682.html
- 1203062.html
- 3320400.html
- 829933.html
- 3354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4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1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2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2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8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3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4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0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