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集约型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标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2260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城市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集约型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
1.1.1 研究的背景1
1.1.2 研究的意义2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4
1.2.1 研究的内容4
1.2.2 研究的方法9
1.3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11
1.3.1 研究的重点11
1.3.2 研究的难点11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2
1.4.1 可能的创新12
1.4.2 存在的不足15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16
2.1 关于城镇化研究理论基础的回顾16
2.1.1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观16
2.1.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19
2.1.3 人口迁移理论20
2.1.4 中心地理论28
2.1.5 集聚经济理论30
2.1.6 城市发展理论34
2.2 关于城镇化基本问题研究的梳理42
2.2.1 城镇化内涵的研究43
2.2.2 城镇化测度的研究46
2.2.3 城镇化动力的研究47
2.2.4 城镇化阶段的研究51
2.2.5 城镇化模式的研究53
2.2.6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58
2.3 关于集约型城镇化研究的归纳69
2.4 简要的评述与展望73
2.5 本章小结75
3 集约型城镇化的理论分析框架77
3.1 集约型城镇化的界定释义77
3.1.1 基本概念的分类阐释77
3.1.2 集约型城镇化的含义85
3.2 集约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88
3.2.1 人口居住的集中89
3.2.2 空间布局的集约90
3.2.3 产业发展的集约91
3.2.4 资源利用的集约93
3.2.5 生态环境的友好94
3.2.6 现代文明的共享94
3.3 集约型城镇化的参与主体96
3.3.1 建设者——个人96
3.3.2 策动者——企业98
3.3.3 统领者——政府99
3.3.4 补位者——第三部门100
3.4 集约型城镇化需要正确处理的五大关系102
3.4.1 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102
3.4.2 城镇化与人的综合发展的关系104
3.4.3 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发展的关系105
3.4.4 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关系107
3.4.5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的关系110
3.5 本章小结112
4 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114
4.1 影响城镇化的外生和内生因素114
4.1.1 外生因素115
4.1.2 内生因素121
4.2 集约型城镇化的四大动力129
4.2.1 制度保障力130
4.2.2 产业驱动力133
4.2.3 资源支撑力136
4.2.4 环境约束力138
4.3 集约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架构139
4.4 本章小结143
5 中国集约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144
5.1 集约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44
5.1.1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144
5.1.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层级146
5.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说明148
5.2 集约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方法157
5.2.1 因子分析方法158
5.2.2 聚类分析方法160
5.3 集约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分析163
5.3.1 因子分析的实证结果163
5.3.2 聚类分析的实证结果172
5.3.3 实证结果的评价分析173
5.4 本章小结182
6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184
6.1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184
6.1.1 两个阶段185
6.1.2 五个特征188
6.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99
6.2.1 制度创新输出滞后200
6.2.2 产业支撑强度不高203
6.2.3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206
6.2.4 资源承载能力薄弱209
6.2.5 生态环境约束趋紧213
6.3 本章小结215
7 国外城镇化的实践经验及对中国集约型城镇化的启示217
7.1 世界城镇化的整体概况217
7.1.1 世界城镇化的水平日益提高217
7.2.2 世界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219
7.2 三个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实践案例221
7.2.1 英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222
7.2.2 美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225
7.2.3 德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229
7.3 三个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实践案例232
7.3.1 墨西哥城镇化的实践经验233
7.3.2 印度城镇化的实践经验236
7.3.3 韩国城镇化的实践经验240
7.4 对中国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启示245
7.5 本章小结248
8 中国集约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分析250
8.1 集约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250
8.1.1 集约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250
8.1.2 集约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251
8.1.3 集约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254
8.1.4 集约型城镇化的核心要点256
8.2 集约型城镇化的空间结构257
8.2.1 科学合理的宏观城镇体系:“扁塔状”的科层组织257
8.2.2 协调发展的中观城镇格局:“多中心”的鼎立结构260
8.2.3 功能健全的微观城镇结构:“集约化”的有机系统264
8.3 集约型城镇化的支撑体系266
8.3.1 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266
8.3.2 物质与社会基础设施268
8.4 集约型城镇化的政策路径270
8.4.1 以创新的制度设计为保障,破除制度约束271
8.4.2 以合理的规划安排为指导,优化空间布局274
8.4.3 以集约的产业发展为动力,加快模式转型276
8.4.4 以高效的资源利用为抓手,夯实发展基础279
8.4.5 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目标,强化生态建设281
8.5 本章小结284
9 研究的基本结论与后续展望286
9.1 研究的基本结论286
9.1.1 集约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286
9.1.2 集约型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有效途径287
9.1.3 集约型城镇化是综合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288
9.1.4 集约型城镇化是布局合理与支撑强化的过程290
9.1.5 集约型城镇化的测度需要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291
9.2 研究的后续展望293
9.2.1 集约型城镇化的制度创新体系设计293
9.2.2 集约型城镇化的最优城镇人口规模294
9.2.3 集约型城镇化的城乡共享成果机理295
参考文献297
附录321
后记330
热门推荐
- 2879385.html
- 3590319.html
- 972466.html
- 1252528.html
- 2054638.html
- 1561541.html
- 2071668.html
- 3709174.html
- 3241324.html
- 905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8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9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8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1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4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3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9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9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4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