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注册建筑设备工程师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注册建筑设备工程师手册
  • (英)CIBSE(英国注册建筑设备工程师学会)编著;龙惟定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34698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19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1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注册建筑设备工程师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A篇3

第一章 设计环境标准3

第一节 概述3

第二节 热舒适3

一、舒适指标4

二、用于常坐人员的设计标准5

三、用于活动人员的设计标准7

四、空气流动对舒适的影响7

五、空气温度与平均辐射温度之差7

六、辐射8

七、非对称辐射与不舒适感8

第三节 通风10

一、生理学方面的考虑因素10

二、臭气的稀释11

第四节 相对湿度12

第五节 离子化13

第六节 照明13

一、安全照明13

二、操作照明15

三、舒适照明18

第七节 声音20

一、人耳的反应20

二、NR和NC曲线22

三、背景状况23

四、振动25

五、振动的影响25

附录26

参考文献28

第二章 气象参数和太阳数据29

第一节 概述29

第二节 符号29

第三节 英国冬季气象资料31

一、室外设计干球温度31

二、能耗计算35

三、典型的冬季气候条件36

四、风和低温同时出现的天气37

五、冷凝的产生37

六、度日数39

七、城市气候42

第四节 英国夏季气象资料42

一、概述42

二、夏季气候的若干记录43

三、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44

四、设计温度——近似法49

第五节 英国的年气象数据52

一、分段气象数据52

二、典型气象年61

第六节 风62

第七节 降水69

第八节 昼光可利用度70

第九节 大气污染73

一、大气污染的测量73

二、汽车尾气的污染74

第十节 世界各地气象数据74

第十一节 太阳数据88

一、概述88

二、太阳位置88

三、太阳轨迹图95

第十二节 太阳辐射的强度95

一、概述95

二、基本太阳辐射数据96

三、设计辐射数据100

四、过热设计104

五、太阳辐射照度的模拟106

六、太阳总辐射照度设计值108

第十三节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和长波损失112

第十四节 太阳能的利用119

第十五节 世界各地的辐射基本数据124

参考文献147

第三章 建筑结构的热特性148

第一节 概述148

第二节 符号148

第三节 建筑规范150

第四节 稳态热特性150

一、传热系数(U值)150

二、均质材料的热阻151

三、表面热阻153

四、空气夹层热阻154

五、例1:简单结构的U值计算157

六、非均质且具热桥结构的U值157

七、比例面积法(适用于分散热桥)158

八、例2:具内层热桥的墙体的U值计算160

九、组合方法161

十、例3:狭缝空心砌块的热阻计算164

十一、例4:泡沫填充砌块的热阻计算166

十二、屋面的U值167

十三、地板的热损失168

十四、例5:实心和架空地板的U值计算172

十五、通过玻璃窗的热损失174

第五节 非稳态热特性175

一、热导纳(Y值)175

二、衰减系数(f)176

三、表面系数(F)176

四、内部结构176

五、总热特性176

六、热桥(动态条件)176

附录1 传热系数U值和热导纳Y值表176

附录2 材料特性188

附录3 砌筑材料的含湿量205

附录4 热导率和热导的测定206

附录5 热导纳、衰减系数和表面系数的推导207

参考文献210

第四章 空气渗透和自然通风211

第一节 引言211

第二节 符号211

第三节 渗透和自然通风的计算213

一、穿过孔洞的流量213

二、气象数据214

三、作用于建筑上的压力214

第四节 自然通风和渗透量的预测215

一、概述215

二、自然通风量216

三、设计渗透风量218

四、例题224

第五节 空气渗透的经验数据225

参考文献229

第五章 建筑物的热反应230

第一节 引言230

第二节 符号230

第三节 温度233

一、室内空气温度(tai)233

二、平均表面温度(tm)233

三、平均辐射温度234

四、室内环境温度(tei)234

五、房间中央的干球综合温度(tc)234

六、室外空气温度(tao)234

七、室外空气综合温度(teo)和室外空气综合温度附加温差(△teo)234

第四节 稳定状态的能量平衡235

一、温度235

二、能量平衡三角形235

第五节 周期性条件237

一、由外部波动引起的结构传热237

二、由内部温度波动引起的结构传热238

三、周期性通风传热238

四、与干球综合温度有关的周期性能量平衡238

五、与空气温度有关的周期性能量平衡239

第六节 能量输入239

一、屏蔽于居住人员之外的辐射能239

二、直接作用于室内人员的辐射能240

三、背面损失241

四、通过窗户的太阳辐射得热241

第七节 在供暖上的应用242

一、维持干球综合温度的连续运行242

二、维持干球综合温度的间歇运行243

第八节 空调设备选型——显热负荷243

一、保持恒定干球综合温度的连续运行243

二、恒定空气温度下的连续运行244

三、控制温度的波动244

四、间歇运行244

第九节 夏季温度244

第十节 计算年度能量消耗245

附录245

附录1 环境温度的推导245

附录2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增量和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推导247

附录3 假定热导的推导247

附录4 稳定状态的能量平衡249

附录5 通过玻璃或百叶窗的太阳得热251

附录6 F1和F2的推导254

附录7 间歇运行254

参考文献257

第六章 内部得热258

第一节 概述258

第二节 人体和动物体258

第三节 照明260

第四节 电机262

第五节 计算机与办公设备263

第六节 各种电器264

第七节 燃气加热器具265

第七章 夏季建筑物内部温度267

第一节 引言267

第二节 符号267

第三节 计算顺序268

第四节 所需数据268

第五节 平均得热269

第六节 平均室内环境温度278

第七节 得热平均值至峰值的波动范围279

第八节 室内环境温度平均值至峰值的波动范围281

第九节 最高室内环境温度282

第十节 计算例题282

参考文献286

第八章 设备容量估算287

第一节 概述287

第二节 符号287

第三节 温度289

一、室内空气温度(tai)289

二、平均表面温度(tm)289

三、平均辐射温度(tr)289

四、室内环境温度(tei)289

五、房间中央的干球综合温度(tc)290

六、室外空气温度(tao)290

七、室外空气综合温度(teo)和室外空气附加综合温差(△teo)290

第四节 供暖290

一、稳定状态需热量290

二、室内温度294

三、间歇供暖295

四、高间歇性系统298

五、辐射供暖299

六、蓄热系统299

七、中央设备的规格300

八、选择性供暖系统300

九、多台锅炉设备301

第五节 空气调节302

一、设计条件302

二、显冷负荷302

三、间歇运行304

四、中央设备尺寸304

第六节 可靠性评估304

一、串联系统305

二、并联系统305

三、并联冗余系统305

四、备用冗余系统306

参考文献308

附录308

第七节 冷负荷表314

补充部分A8/1351

第一节 引言351

一、概述351

二、对其他章节的修改352

三、计算温度352

第二节 供暖352

一、稳定状态需热量352

二、间歇供暖353

第三节 空气调节354

一、显冷负荷354

二、由导热引起的冷负荷354

三、由空气渗透引起的冷负荷354

四、控制温度的波动355

五、空调例题355

参考文献358

第九章 传湿与结露359

第一节 概述359

第二节 符号359

第三节 吸湿材料360

第四节 平直表面上的蒸发和结露361

第五节 材料内部的湿扩散363

第六节 复合结构中的湿扩散365

第七节 结露预测373

第八节 湿源375

第九节 结露的控制与消除375

参考文献379

附录——隙间结露的算法379

B篇385

第一章 供暖385

第一节 概述385

一、规则385

二、干球综合温度385

三、房间的允许高度387

第二节 散热体的特性387

一、裕量的使用387

二、测试条件388

三、辐射散热器388

四、自然对流散热器389

五、背面反射的利用389

六、风机盘管加热器389

七、平板表面389

八、热水管网的散热390

九、房间表面的散热392

第三节 供暖系统397

一、温水和热水供暖系统397

二、闭式供暖系统401

三、蒸汽供暖系统403

四、高温热流系统404

五、热风供暖系统404

六、温/热水地板供暖系统406

七、电热地板406

第四节 蓄热系统407

一、确定尺寸的方法407

二、水蓄热系统408

第五节 电蓄热供暖410

一、电加热器的类型410

二、实心贮热设备412

三、蓄热加热器的尺寸确定方法413

四、蓄热加热器控制413

第六节 供暖设备的特性及应用414

一、水系统供暖设备414

二、电供暖设备416

三、燃气和燃油供暖设备417

参考文献418

第二章 通风和空调419

第一节 概述419

第二节 通风要求419

一、人体呼吸419

二、人体气味稀释420

三、香烟烟雾420

四、结露420

五、其他空气污染物421

六、燃烧器具421

七、热舒适性421

八、排烟421

第三节 自然通风422

第四节 机械通风422

一、送风422

二、排风422

三、风量平衡423

第五节 工业通风423

第六节 特殊用途的要求424

一、动物饲养场425

二、动物房425

三、停车场和车库426

四、计算机房427

五、暗室428

六、寓所428

七、工厂428

八、食品加工429

九、园艺429

十、医院和医疗建筑430

十一、厨房430

十二、实验室431

十三、厕所433

十四、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434

十五、学校434

十六、运动中心434

十七、标准件室435

十八、电视演播室435

参考文献436

第三章 通风与空调(系统、设备和控制)437

第一节 概述437

第二节 室内气流组织437

一、设计标准437

二、通风效率438

三、风口种类439

四、风口空气流动规律439

五、气流扩散专用词汇439

六、卷吸、搀混和限制441

七、温差的影响441

八、室内空气对流的影响443

九、附壁效应443

十、凸起和连接的影响444

十一、射流之间的相互影响445

十二、排风口445

十三、风管和静压箱设计447

第三节 自然通风447

一、夏季通风447

二、冬季通风449

第四节 系统:概述450

一、系统控制451

二、风机的位置453

三、分区453

第五节 系统数据图表454

一、名称454

二、负荷图和设备运行图455

三、控制方法456

四、系统类型456

第六节 工业通风和局部排风480

一、排风口空气流动规律481

二、上部接受罩484

三、槽边排风罩484

四、吹吸式排风罩484

五、系统设计485

第七节 设备486

一、通风空气进口和排放点486

二、混合箱486

三、空气洁净器和过滤器487

四、空气加热器493

五、表冷器493

六、加湿器494

七、风机498

八、控制装置503

九、热回收装置503

附录1负荷图和设备运行图505

附录2基本的焓湿过程511

参考文献513

第四章 给水系统515

第一节 概述515

第二节 水源515

一、硬度515

二、水质测定516

第三节 给水管道系统516

一、连接516

二、压力516

三、收费517

四、水的计量518

五、消防设施518

第四节 储水量及用水量518

一、储水量518

二、用水量518

三、医院病房用水520

第五节 热水储量、用水量和设施计算521

一、法规及操作规程521

二、实测用水量资料522

三、日用水量523

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24

五、能量效率524

六、确定热水装置规格的方法526

七、确定热水装置规格曲线530

八、医院535

第六节 给水系统设计538

第七节 设备和材料540

一、溢流540

二、防冻540

三、配件和材料541

参考文献541

第五章 消防工程542

第一节 概述542

第二节 消防规划542

第三节 火灾防止和抑制的法定要求544

第四节 烟的控制545

第五节 疏散方法546

第六节 火灾探测和警报546

第七节 紧急救火设备547

第八节 灭火系统547

第九节 消防队对处理火灾的各种要求548

参考文献550

附录554

第六章 其他管道设备555

第一节 概述555

第二节 燃气555

第三节 医疗气体系统558

第四节 医疗压缩空气562

第五节 医疗真空564

第六节 非医疗压缩空气567

第七节 非医疗真空568

第八节 蒸汽569

第九节 同时要求571

参考文献579

第七章 防腐蚀和水处理580

第一节 概述580

第二节 定义和名词580

第三节 材料和系统的恶化581

一、金属581

二、塑料和橡胶581

三、流体581

四、腐蚀581

五、侵蚀581

六、沉积581

七、疲劳和应力582

八、外部条件582

第四节 金属的腐蚀582

一、非电化学腐蚀582

二、电化学和电解腐蚀584

第五节 系统——腐蚀风险和设计587

一、冷水供应588

二、室内热水供应589

三、供热590

四、蒸汽供应及冷凝循环591

五、空调和机械通风593

六、冷却水594

七、消防系统595

八、卫生设施和废物处置596

九、太阳能热水系统596

十、烟气597

十一、燃料供给598

十二、供电照明和动力599

第六节 防腐和保护600

一、材料选择600

二、改变腐蚀环境603

三、表面保护603

四、阴极保护605

五、化学清洗和钝化606

第七节 停运时的保护608

第八节 水处理610

一、水源610

二、关于水的问题610

三、处理方法612

四、去除悬浮和颗粒物质612

五、去除溶解盐类613

六、去除高浓度的无机物615

七、结垢控制615

八、腐蚀控制616

九、pH控制616

十、消毒和灭菌616

第九节 应用617

一、处理方法选择617

二、监测和控制617

三、个别的部件618

附录621

参考文献622

第八章 排水设施和废物处置623

第一节 概述623

第二节 术语624

第三节 室外排水系统的设计625

一、污水的处置625

二、地表水的处置625

三、特殊要求625

四、设计程序625

第四节 室内排水系统的设计628

一、排水系统628

二、设计原则629

第五节 屋面排水630

一、排水面积630

二、降雨强度630

三、天沟容量630

四、雨水管进水口630

第六节 焚烧炉和粉碎器631

一、粉碎器631

二、煤气焚烧炉632

三、电焚烧炉634

四、人工收集方法634

五、工业焚烧炉634

第七节 垃圾的收集和储存635

一、垃圾量计算636

二、就地收集和储存636

三、减小垃圾体积636

第八节 埋地管的外部荷载637

第九节 污水池、化粪池和沉淀池637

一、污水池637

二、化粪池637

三、出流水的处置637

第十节 管材和配件638

一、管道及连接638

二、明敷排水系统的管材638

三、不同材料管道的连接639

四、防止热膨胀引起损坏的措施639

五、明敷管道的支撑和固定639

六、明敷管道系统的检查口640

七、埋地排水管的柔性连接640

八、埋地排水管系统的检查井641

九、雨水沟642

十、检查与测试643

参考文献643

第九章 电力设备644

第一节 概述644

第二节 电动机644

一、电动机分类644

二、电动机的选择645

三、电动机启动方法646

四、电动机的满载电流650

五、过电流保护651

六、机械过负载保护654

七、功率因数的改善655

八、电动机控制开关柜和控制屏655

第三节 备用发电机656

一、并联运行657

二、原动机型式657

三、发电机的规格658

四、空气量的需求658

五、噪声658

第四节 变压器的连接658

第五节 测量仪表659

第六节 无线电和电视的干扰与抑制660

第七节 三相系统关系式660

第八节 线路图662

一、对线路图的要求662

二、布线图的形式663

三、电路设计665

参考文献666

第十章 自动控制667

第一节 概述667

第二节 定义667

第三节 符号670

第四节 控制准则672

一、控制的必要性672

二、系统比较673

三、系统评估检查清单673

第五节 经济因素673

第六节 责任区分674

第七节 能量与控制674

第八节 控制理论675

一、控制模式675

二、开/关控制675

三、比例控制676

四、浮动控制677

五、积分控制677

六、微分控制677

七、基本模式的差别与组合677

八、时间滞后679

九、控制模式与设备特性的配合679

第九节 稳定性分析681

第十节 控制需求的设定681

一、概述681

二、控制条件和容许误差681

三、制定计划682

四、控制系统简介683

五、流程图683

六、技术说明与明细表685

七、试运行与性能测试687

第十一节 控制设备及其实际应用687

一、传感元件687

二、执行机构689

三、阀门690

四、阀门选择核查清单701

五、控制风阀702

六、建筑自动化系统708

七、控制柜与电机控制中心712

八、压缩空气714

九、照明716

十、辅助设备717

第十二节 系统应用719

一、锅炉与冷却装置719

二、冷却塔723

三、空气冷却冷凝器725

四、水和蒸汽725

五、空气系统727

六、太阳能集热板系统731

七、热量回收系统731

八、防冻系统及其互锁装置732

参考文献733

第十一章 声音控制734

第一节 概述734

第二节 声学术语734

一、分贝734

二、声功率735

三、声强735

四、声压735

五、平方反比定律736

六、倍频程736

七、dBA值736

八、NR及NC曲线736

九、声学数据的说明736

第三节 建筑设备的噪声737

第四节 噪声源738

一、集中设备的噪声738

二、水系统噪声741

三、外界噪声743

第五节 空气流动系统的噪声743

一、风管道系统的消声744

二、空气流动产生的噪声745

第六节 房间声级的估算747

一、房间声功率级747

二、房间声压级747

三、房间声压级的确定748

四、房间声功率级的确定750

五、计算举例751

六、串音755

第七节 风系统的噪声控制757

一、管道内空气产生的噪声控制757

二、材料的吸声特性757

第八节 振动及结构的噪声控制757

一、减振理论758

二、六个固有振动频率的确定761

三、减振的实用方法761

四、建筑物的隔声764

第九节 对建筑物外部的噪声及振动进行隔声减振766

一、噪声766

二、振动767

第十节 测试767

一、声音测试768

二、振动测试769

第十一节 设备770

一、消声器770

二、噪声测试设备772

第十二节 振动测试设备773

参考文献774

第十二章 燃烧系统775

第一节 概述775

第二节 固体燃料775

一、煤的分类775

二、给出的资料776

三、微量元素的影响776

四、煤的输送777

五、煤的储存777

六、煤仓778

七、地下仓库779

八、固体燃料的处理设备(小型设备)780

九、固体燃料的处理设备(大型设备)781

十、煤的燃烧方法782

十一、燃料灰的处理设备786

十二、燃烧设备选择787

第三节 气体燃料788

一、城市燃气及天然气788

二、液化石油气(LPG)792

三、合成天然气(SNG)794

四、气体燃料燃烧器794

五、凝气式锅炉796

第四节 液体燃料797

一、液体燃料的储存设备797

二、集中式储油及输配800

三、供油系统800

四、液体燃料燃烧器(小型设备)802

五、液体燃料燃烧器(大型设备)804

第五节 烟囱与烟道805

一、烟囱的功用805

二、设计因素806

三、烟囱的腐蚀及酸性烟炱的形成806

四、烟道/烟囱的面积与位置807

五、冷空气进入808

六、热损失808

七、确定烟囱和烟道的尺寸809

八、含硫燃料的烟囱高度810

九、不含硫燃料烟囱的高度813

十、烟囱/烟道面积的确定815

十一、例子818

十二、通风设备820

十三、烟囱内衬822

十四、机械除尘器823

第六节 腐蚀控制825

一、腐蚀机理825

二、锅炉防腐826

三、烟道防腐826

第七节 燃烧及通风空气826

一、设计建议827

二、所需的通风空气的估算828

三、所需通风空气的详细估算828

第八节 锅炉效率832

一、燃烧效率832

二、传热效率832

三、辐射损失832

四、烟道损失832

五、烟气的测量与分析834

六、直接测量锅炉效率834

第九节 产生热量的设备834

一、锅炉834

二、锅炉及燃烧器的规格836

参考文献837

第十三章 制冷及热排放838

第一节 概述838

第二节 制冷系统的种类838

一、压缩式制冷838

二、吸收式制冷839

三、热电制冷839

四、蒸汽喷射式制冷840

五、空气循环制冷840

第三节 部件及其应用840

第四节 制冷剂843

一、分类843

二、选择843

三、制冷剂的特性844

第五节 热排放及冷却水的要求844

一、输入动力及热排放844

二、冷却水的要求845

三、提供冷却水的方法845

四、冷却塔848

第六节 控制849

一、容量控制——压缩式制冷849

二、容量控制——吸收式制冷850

三、安全控制850

第七节 多台冷水机组850

附录1 军团病852

附录2 制冷剂图表852

附录3 关于破坏臭氧层物质的专业与实践指导857

参考文献865

第十四章 垂直运输866

第一节 概述866

第二节 客梯866

一、估算需要量866

二、电梯特性计算867

三、其它方面872

四、控制系统873

五、消防电梯874

第三节 货梯和服务电梯874

第四节 观光电梯(附墙式)875

第五节 自动扶梯和载人传送带875

一、自动扶梯875

二、载人输送带875

第六节 环境因素876

一、供热和制冷876

二、通风877

三、噪声877

四、空气阻力877

五、结构877

六、应急电源878

第七节 有关规定878

一、火警878

二、石油产品878

三、维护和检修878

四、安全条例879

第九节 设备879

一、牵引驱动879

二、液压驱动880

三、卷筒驱动881

四、门881

五、数据和尺寸882

参考文献884

第十五章 辅助设备885

第一节 概述885

第二节 管道系统885

第三节 管道系统的挠度888

一、管道系统的膨胀量888

二、钢管的管线装置889

三、支座荷载893

四、膨胀管旁边支管的挠度895

五、可吸收管道膨胀量的装置896

第四节 疏水器897

一、分类和选择897

二、应用898

三、相关设备898

四、注意事项899

第五节 阀门901

第六节 风道905

一、管材905

二、薄金属风管906

三、风管分类906

四、设备联接件907

五、风管支架和吊架907

六、其它风管908

七、柔性管道913

八、风道系统的清理914

第七节 风阀914

一、风量控制阀914

二、自动风量调节装置915

三、防火阀916

第八节 水泵917

一、往复式泵919

二、旋转泵919

三、离心泵920

四、泵定律920

五、环路中的离心泵921

六、串联离心泵921

七、并联离心泵922

八、泵压力分布922

九、应用与安装923

十、安装923

十一、泵的控制923

第九节 空压机924

一、压缩机925

二、过滤器925

三、空气冷却与去湿925

四、压缩空气的储存926

第十六章 初投资和运行费用927

第一节 概述927

第二节 经济评价927

一、初投资927

二、使用成本928

三、总寿命周期成本928

第三节 其它因素929

第四节 投资评估931

一、简单投资回收期932

二、净现值932

三、投资回收期935

四、收益率指数935

五、修理或更新935

第五节 建筑设备的能耗分析936

一、房间采暖936

二、耗电量的估算945

第六节 公用事业费948

一、电费948

二、最大用电量价格948

第七节 初投资和维护成本949

第八节 检查和保险952

参考文献953

C篇957

第一章 湿空气的特性957

第一节 焓湿数据957

一、计算基本原理957

二、采用的标准957

三、计算公式957

四、非标准大气压下的焓湿特性959

第二节 焓湿图960

一、湿空气焓湿图(-10~+60℃)960

二、湿空气焓湿图(10~120℃)960

第三节 湿空气的特性960

参考文献998

第二章 水和蒸汽的特性999

第一节 概述999

第二节 饱和蒸汽的特性999

第三节 饱和状态下水的特性999

第四节 过热蒸汽的焓1000

参考文献1007

第三章 热传递1008

第一节 概述1008

第二节 符号注释1008

第三节 理论方程和经验方程1012

一、对流1012

二、传导1018

三、辐射1020

四、传质1025

第四节 热传递的实用数据1025

一、平面1025

二、裸管1027

三、保温管1032

四、埋地管1035

五、风管1038

第五节 换热器1040

一、基本方程1040

二、蒸发器和冷凝器1043

三、敞开水面1043

参考文献1046

第四章 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1047

第一节 概述1047

第二节 符号注释1047

第三节 理论和经验公式1049

一、直管和等截面管道1049

二、管道配件1051

第四节 流体在直管中的基本数据1052

一、计算求解1052

二、半图解方法求解1053

三、管道的等效长度1053

四、局限性1053

第五节 水在直管中的流动1053

一、水流动时的等效长度1056

二、150℃水在钢管中流动的修正值1056

三、锈蚀的碳钢管修正值1056

四、重力循环的辅助数据1056

五、市政服务设施中水流的辅助数据1057

第六节 空气在管道中的流动1126

一、金属圆管中的压力损失1126

二、金属方管中的压力损失1126

三、空气在方螺旋管(椭圆形)中流动的压力损失1128

四、空气流动的流速压力1128

第七节 管道和管道配件的流速压力损失系数1133

第八节 蒸汽在管道中的流动1133

一、蒸汽流动的等效长度1133

二、蒸汽在管中的流速1133

第九节 冷凝液在管中的流动1142

第十节 压缩空气在管中的流动1143

一、压缩空气流动时的等效长度1143

二、压缩空气在管中的流速1146

第十一节 燃料油在管中的流动1146

第十二节 天然气在直管中的流动1147

第十三节 人工煤气在管中的流动1152

第十四节 液化石油气在直管中的流动1152

参考文献1152

第五章 燃料及燃烧1153

第一节 概述1153

第二节 燃料的分类1153

一、初级燃料1153

二、二级燃料1153

第三节 燃料详细说明1154

一、固体燃料1154

二、液态燃料1156

三、气态燃料1159

第四节 燃烧参数1161

一、燃烧耗气量和废气产生量1161

二、烟道损失1163

第六章 单位及其它数据1166

第一节 概述1166

第二节 国际单位制(SI)1166

一、基本单位的定义1166

二、辅助单位的定义1167

三、导出单位1168

四、倍数和约数的词头1168

五、注释1169

第三节 物理量、单位及数值1171

一、物理量的规则1171

二、单位的规则1171

三、数值的规则1171

四、词头的规则1172

五、标注图表的规则1172

第四节 欧制单位的公制化1172

一、必须使用的单位1172

二、选择使用的单位1173

三、禁止使用的单位1173

四、温度的特别情况1174

五、换算系数1174

六、木材1182

七、放射性与辐射1182

参考文献11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