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改研究 基于温州、杭州、湖州的实证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改研究 基于温州、杭州、湖州的实证分析
  • 任映红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476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239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社区建设-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改研究 基于温州、杭州、湖州的实证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问题的缘起1

(一)城郊结合部:被忽视了的“边缘社区”1

(二)社区和社区建设3

(三)和谐社区建设的内涵意义5

(四)研究价值与研究目的8

二 西方的社区研究及借鉴启示10

(一)社区理论11

(二)社会系统理论12

(三)社会行动理论13

(四)社会冲突理论14

(五)制度理论15

(六)借鉴与启示16

三 中国的城郊结合部研究综述20

(一)城郊结合部的概念定义21

(二)城郊结合部的基本特征24

(三)城郊结合部的问题研究26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述31

四 研究的方法和目标33

第一章 田野概况35

一 调研案例35

温州35

(一)社区发展背景35

(二)调研区域36

(三)调研点41

杭州44

(一)社区发展背景44

(二)调研区域45

(三)调研点46

湖州48

(一)社区发展背景48

(二)调研区域49

(三)调研点53

二 调研组织实施57

(一)调研目的和意义57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57

(三)调研步骤和安排58

(四)调研规则和要求60

三 发现的主要问题61

(一)管理体制问题61

(二)建设主体问题65

(三)征地拆迁问题66

(四)外来人口问题72

(五)农民市民化问题73

(六)社会治安问题74

(七)环境污染问题75

(八)文化冲突问题77

第二章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的管理困境与体制完善79

一 研究背景80

二 城郊结合部社区管理的基本现状85

三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管理困境96

(一)社区居民自治的薄弱96

(二)居委会行政化严重97

(三)社区管理的边缘化99

(四)公共物品供给失衡101

(五)社区内部群体区隔103

四 推进管理创新,探索新型社区治理之路104

(一)社区自治能力的提升104

(二)居委会形象的重建107

(三)体制创新与社区管理民主化108

(四)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114

(五)社区内部群体的融合117

第三章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的主体与行动选择119

一 研究背景119

二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的多元主体121

(一)居民122

(二)政府123

(三)社区党组织124

(四)社区居委会125

(五)企业125

(六)民间组织126

三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各建设主体存在的问题128

(一)居民参与不足的问题128

(二)政府主体存在的问题131

(三)社区党组织的问题136

(四)社区居委会的问题140

(五)企业的问题141

(六)民间组织的问题142

四 和谐社区建设中主体的协同合作与行动逻辑148

(一)居民参与的扩大149

(二)政府社区建设目标的明确157

(三)社区党组织职责功能的拓展171

(四)社区居委会行为方式的完善173

(五)企业社区建设积极性的提升175

(六)民间组织社区建设能力的挖掘176

(七)探索多主体协同的社区共建新模式179

第四章 城郊结合部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和解决机制185

一 研究背景186

二 调研概况与样本特征189

(一)调研区域的征地拆迁概况189

(二)样本基本特征191

三 征地拆迁的制度安排与价值目标的实现193

(一)征地拆迁的制度安排193

(二)征地拆迁的价值目标体系197

(三)征地拆迁的实施效果与价值目标198

四 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的再生产204

(一)规划与政策制定阶段205

(二)拆迁动员阶段207

(三)评估和公示阶段209

(四)确定补偿和实施拆迁阶段211

(五)征地拆迁互动中展现的结构二重性223

五 征地拆迁中的利益调控与矛盾解决机制225

(一)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26

(二)维护征地拆迁中的公平正义226

(三)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协调229

第五章 城郊结合部社区外来民工的生存状态和社会融合237

一 研究背景238

(一)农民工概况238

(二)调研对象240

二 外来民工的生存状态及问题241

(一)就业状况、收入支出242

(二)住房条件、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248

(三)技能培训和子女教育250

(四)生活感受和文化娱乐252

(五)归属感254

三 农村拆迁户、外来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255

(一)三大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测量256

(二)差异化的社会距离259

(三)三大群体的社会互动形成265

(四)社会结构对社会距离的形塑272

四 外来民工生活状态的改善和社会融合的加快279

(一)政府、企业和社会协同,改善外来民工的工作环境279

(二)社区和民间组织为外来民工提供沟通渠道283

(三)三大群体社会融合的多种选择285

第六章 城郊结合部社区农民市民化进程和出路找寻290

一 研究背景290

二 城郊农民市民化的进程293

(一)从传统村社到现代社区的心理嬗变293

(二)社会变迁中生活方式的转变299

(三)社区居民行为习惯的改变303

三 农民市民化进程的阻碍因素307

(一)农民城市适应力较弱307

(二)城郊农民易遭遇政策壁垒308

(三)城郊农民人格尊严易被漠视309

(四)新生代农民市民化的特殊困难310

四 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出路找寻310

(一)农民城市适应性的提升311

(二)以制度创新优化政策环境312

(三)城郊农民人格尊严的维护313

(四)新生代农民市民化的推进314

第七章 城郊结合部社区的治安问题与综合治理316

一 研究背景317

二 城郊结合部社区和谐安全的影响因素319

(一)流动人口多,治安管理难319

(二)刑事犯罪高发,防控能力弱321

(三)出租屋多,监管良策少323

(四)小企业密布,安全生产隐患多324

(五)矛盾纠纷多,邻里关系紧张325

三 城郊结合部社区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325

(一)确立治理理念326

(二)整合治安力量327

(三)明确工作要求329

(四)健全体制机制330

四 维护城郊结合部社区稳定有序的策略331

(一)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331

(二)做好犯罪防控工作333

(三)规范出租屋管理336

(四)加强安全生产监督337

(五)重视矛盾纠纷的解决338

第八章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共生策略341

一 研究背景341

二 “公地悲剧”难题:城郊结合部的环境治理现状342

(一)城乡环境污染负荷的双重夹击343

(二)城郊结合部的污染转嫁问题日趋严重347

三 “边缘社区难题”:城郊结合部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352

(一)“惯性下滑状态”使新发展机遇丧失352

(二)“候鸟心态”影响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确立353

(三)“人口聚集效应”给环境容量施压353

(四)“灰色地带”使环境监管出现“盲区”354

四 发挥“双向辐射优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357

(一)地缘纽带优势:连接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357

(二)解压空间优势:缓解城市化、工业化压力的解压阀359

(三)新生地带优势:充满活力的潜在发展空间360

五 重视环保战略,建构“人与自然优质共生”体系361

(一)实现“人与自然优质共生”应遵循的原则361

(二)实现“人与自然优质共生”的关键环节364

(三)多层次的共生体系构成368

第九章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文化冲突与调适384

一 研究背景384

二 城郊结合部社区的文化冲突386

(一)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386

(二)农耕文化与城市文化388

(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389

(四)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391

(五)社区人群价值观的多元化393

(六)社区文化建设的薄弱395

三 积极消解文化冲突,建设社区和谐文化398

(一)文化整合与交融的实现398

(二)核心价值观的导引403

(三)文化建设的加强403

四 宗族文化、宗教文化与社区和谐408

(一)宗族文化的遗存对社区和谐的影响408

(二)宗教文化的勃兴对社区和谐的影响409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413

一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与发展:关键问题与总体对策413

(一)关键问题413

(二)总体思路和对策417

二 理论与现实的契合:研究的总结归纳422

(一)思路观点有创新422

(二)研究方法有特色423

三 研究的进一步拓展:问题和方向424

(一)研究的不足424

(二)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425

附录1温州黄龙街道强化社会管理调研札记428

附录2温州鹿城区双屿镇的社会管理现状调查432

附录3青园社区推进“四位一体”管理,建设和谐社区437

附录4目前外来人口在温州的总体情况——公安局调研笔记442

参考文献446

后记4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