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机试验技术及设备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电机试验技术及设备手册
  • 才家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4129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4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772页
  • 主题词:低压-电机-试验-技术手册;低压-电机-试验设备-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机试验技术及设备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前言1

第一章通用知识1

第一节电机试验分类1

一、半成品试验1

二、成品试验1

第二节电机及电机试验常用术语、定义和符号2

一、电机及电机试验常用术语和定义2

二、电机及电机试验常用物理量名称及符号4

第三节 电机试验常用物理量单位符号及相关量之间的换7

算关系7

一、关于单位用字母书写格式和大小写的规定7

二、量值数量级的字母符号7

三、电机与电机试验常用物理量单位名称及符号7

二、测量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9

四、常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9

第四节 电机试验标准10

一、标准编号方法和有关说明10

五、希腊字母及其近似读音10

二、电机常用标准目录12

一、常用电机型号的编制方法25

第五节 电机型号的编制方法及常用电机名称和型号25

二、常用电机名称与型号27

第六节 电机的工作制与定额33

第七节 电机的安装方式及其代号36

一、电机安装型式代号的组成36

二、由三部分组成和由两部分组成的两种表示方式之间的关系40

第八节 电机的冷却方法及其代号41

一、旋转电机冷却方法的表示方法41

一、线端标志符号43

二、常见电机冷却方法举例43

第九节 电机的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43

二、绕组线端标志的规则和示例44

三、常用电机绕组接线图50

四、旋转方向54

第十节测量误差常识55

一、误差的定义和分类55

二、提高测量精度和削弱系统误差的基本方法57

三、测量结果的误差计算58

第十一节数值修约规则及其在电机试验计算中的应用62

一、GB/T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主要内容62

二、修约规则在电机试验计算中的应用65

二、国家标准中对电机性能指标容差的规定66

第十二节 电机性能指标考核标准容差的一般性规定66

一、保证值和容差的定义66

一、表示方法68

第十三节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IP代码)68

二、第一位表征数字(防固体等级)的内容69

第十四节 电机试验电路中常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71

一、电气图用图形符号71

三、第二位表征数字(防液体等级)的内容79

二、电机试验电路中常用文字符号103

第二章 电机试验用电源、负载设备及常用工装110

第一节 电动机试验用交流电源设备110

一、对试验用交流电源的质量要求110

二、电力变压器112

三、三相感应调压器115

四、接触式自耦调压器124

五、交流三相单频发电机组126

六、交流变频发电机组126

七、变频器——交流变频电源128

第二节试验用直流电源设备129

一、对直流电源的质量要求129

二、直流电源机组130

三、固定输出电压和用晶闸管调压的整流电源131

四、用自耦调压器调压的整流电源131

第三节 电动机试验负载设备141

一、以直流发电机作负载141

二、由交流异步电动机转化成的交流发电机负载143

三、磁粉制动器负载149

四、涡流测功机150

五、磁粉测功机151

六、直流测功机152

七、转矩-转速传感器与机械负载组成的测功机153

八、“分析过的直流电机”测功机154

九、测功机测量结果的修正155

第四节发电机试验负载——电负载设备156

一、电阻负载156

二、电感负载设备158

三、交流发电机的回馈负载160

四、变频机组容量小于被试电机容量时的解决办法161

五、直流发电机的回馈负载161

第五节电机试验用工装164

一、试验平台和安装固定器件164

二、对小功率电机热试验用支架及散热板的规定164

三、架电机用弯板165

四、联轴器166

二、三相电流互感器比数选择控制电路170

一、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出厂试验配电线路170

第六节 电机试验实用配电和控制电路170

三、出厂试验电路中的试验项目选择电路172

四、出厂试验电路中空载试验自动封、开表电路173

五、单台三相交流电动机频繁起动自动控制电路174

六、单台三相交流电动机按一定周期正、反转的自动控制电路174

七、周期工作制电机热(温升)试验自动控制电路176

八、三相定、转子绕组电流平衡性试验电路178

九、交流耐电压试验设备电气线路179

十、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Y-△减压起动电路180

十一、直流电机试验用励磁电源电路180

十二、直流电机试验用配电和控制电路181

十三、一种可进行单相和三相交流电动机试验的综合电路186

第一节 电量测量仪表及其使用方法188

一、电量测量仪表的分类188

二、仪表的误差188

第三章 电机试验常用仪器仪表和测量电路188

三、电工仪表准确度分级189

四、电机试验测量对仪表准确度的要求189

五、指示仪表表盘标注图形符号的含义189

六、仪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通用部分192

七、常用指示仪表的特征、用途及扩大量程的方法193

八、电动系交流功率表的使用方法194

九、电机试验中常用的指示仪表197

一、互感器的用途、分类及准确度分级198

二、互感器的误差及其修正方法198

第二节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分流器198

三、电流互感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01

四、电流互感器及其接线的常见故障和原因204

五、电压互感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05

六、分流器及其使用方法206

第三节交流电机试验测量电路207

一、单相交流电流测量电路207

四、功率测量电路208

三、单相和三相电压测量电路208

二、三相交流电流测量电路208

五、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三相电流、电压及功率试验综合测量电路213

六、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三相电流、电压、功率、频率、功率因数试验综合测量电路214

七、两表法三相功率测量电路常见故障215

八、用两表法测量三相功率时的读数计算三相负载的功率因数216

第四节直流电机试验测量电路216

第五节 交流电机绕组直流电阻带电测量仪及其使用方217

法217

一、测量电路组成217

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20

第六节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220

一、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和准确度220

第七节钳形电流表227

第四章 电机通用试验及设备230

第一节绝缘电阻测定试验230

一、试验设备230

二、测量方法及有关要求231

三、测量结果的判断231

五、极化指数(PI)及其考核标准233

第二节介电强度试验(耐电压试验)233

四、吸收比及其考核标准233

一、耐交流电压试验的设备、试验方法及电压值234

二、耐直流电压试验的设备、试验方法及电压值239

第三节对机壳(对地)耐冲击电压试验240

一、试验设备240

二、试验加压对象和有关规定240

三、试验电压波形、数值及加压时间240

第四节绕组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241

一、试验设备241

二、匝间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42

三、试验原理242

四、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试验方法243

五、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电压限值244

六、交流低压电机成型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及限值245

七、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246

八、电机磁极线圈及磁场绕组的匝间冲击耐电压试验248

九、试验结果(显示波形)的判定250

十、试验波形差异量的允许值及其设定252

第五节 交流高压电机定子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试验253

一、耐冲击电压水平254

二、耐冲击电压水平试验254

一、中小型电机255

第六节 电机接触电流的测定试验255

二、小功率电机257

第七节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试验257

一、常用仪表和使用方法258

二、“电压电流法”试验电路和有关计算262

三、不同温度时导体直流电阻的换算263

四、三相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264

五、相电阻与线电阻的换算关系264

第八节 电机外壳防护等级试验265

一、有关规定265

二、防固体能力试验方法及认可条件266

三、防液体(水)能力试验方法及认可条件269

一、检验规则273

第九节防湿热试验273

二、湿热试验设备的配套及要求274

三、湿热试验周期276

四、湿热试验方法276

五、中小型电机湿热试验验收规定278

六、小功率电机湿热试验验收规定281

七、表面油漆层附着力检查方法和质量标准分级281

第十节防盐雾试验281

三、试验条件282

四、试验过程282

二、试验液体282

一、对试验设备的要求282

五、恢复和最后检测283

六、盐雾试验的持续时间和合格标准283

第十一节 电机的防爆试验283

一、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类和温度组别284

二、防爆电机的防爆试验项目285

三、隔爆型电机专用项目的试验方法和设备286

四、增安型电机专用试验290

五、正压型电机专用试验293

二、试验方法295

第十二节 电机轴电压的测定试验295

一、试验目的和范围295

第十三节转子转动惯量的测定试验296

一、计算法296

二、单钢丝实测法296

三、双钢丝实测法298

四、辅助摆摆动实测法298

五、空载减速法300

第十四节非正常工作条件试验300

一、偶然过电流试验301

二、短时过转矩试验301

三、短时过电压试验302

四、三相同步发电机的突然短路试验303

五、超速试验303

六、小功率电动机的较长时间堵转试验304

七、小功率三相电动机断相运行试验305

第十五节热试验305

一、试验目的305

二、试验方法分类305

三、电机部件温度(或温升)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307

四、用电阻法测量和求取电机绕组温升的试验及计算过程307

六、轴承温度测量和限值315

五、集电环、换向器温度测量315

第十六节 电机绕组及相关部件的温升或温度限值及有关316

规定316

一、说明316

二、用空气间接冷却绕组的温升限值316

三、对在非基准条件下试验或运行的电机绕组温升限值的修正316

四、集电环、换向器以及电刷和电刷机构温升或温度限值319

第十七节振动测量、评定及限值319

一、对测量值的规定319

二、测量仪器及设备320

三、测定方法324

四、测量结果的确定326

五、振动限值327

第十八节 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328

一、声音的量度328

二、测试仪器和设备330

三、测试场地331

四、电机噪声声压级的测量方法331

五、对试验环境影响因素的修正334

六、试验结果的确定方法337

七、声功率级和声压级之间的转换338

八、电机负载噪声的测试方法339

九、电机噪声的频谱测绘和分析341

十、电机噪声限值343

十一、声功率级值的表示与验证345

第十九节 电机转速和转差率的测定与计算345

一、转速测量仪表的种类及其使用方法345

二、交流异步电动机转速或转差率的测量346

第二十节交流电机铁心损耗的测定试验350

一、试验设备350

三、试验结果的确定352

第二十一节小功率电动机绳索滑轮加载法352

二、试验方法352

第二十二节 电机气隙不均匀度的测量和考核标准353

一、测量方法353

二、气隙不均匀度的计算354

三、考核标准354

第五章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绕组和成品检查试验356

第一节绕组的检查和试验356

一、绕组外观的检查和试验356

二、绕组几何尺寸的检测357

三、直流电阻的测量358

四、绕组匝数检查358

五、中型高压电机定子成型和少胶整浸线圈绝缘性能试验360

一、外观检查363

二、电气性能检查和试验363

第二节 电工半成品试验363

第三节 电机成品检查试验365

一、通用项目365

二、堵转试验365

三、空载试验367

第四节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出厂标准的确定原则369

一、说明369

二、性能参数正常波动范围369

四、制定出厂标准的原则和步骤370

第五节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出厂试验数据分析371

一、通电后不起动371

四、三相电阻平衡但都较大或较小372

五、空载电流三相不平衡度超过标准限值372

六、空载电流较大或较小372

三、三相电阻不平衡度较大372

二、通电后缓慢转动并发出“嗡嗡”的异常声响372

七、堵转电流三相不平衡度超过标准限值373

八、堵转电流较大或较小373

电流和额定电流时的堵转电压统计值374

第六节 Y和Y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电压时的空载374

一、额定电压时的空载电流统计值374

九、空载损耗较大374

十、堵转损耗较大或较小374

二、额定电流时的堵转电压统计值377

第六章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型式试验378

第一节 指导试验的主要标准和试验项目378

一、指导试验的主要标准378

二、试验项目378

三、出厂试验数据与电机主要性能数据的关系379

第二节空载试验379

一、试验目的379

二、试验过程和有关参数的测定方法380

三、试验结果的计算和特性曲线的绘制381

四、求取机械损耗及铁心损耗382

五、求取额定电压时的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383

第三节堵转试验383

一、试验目的383

二、试验设备和电路383

三、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385

四、试验结果的计算386

五、采用圆图计算法求取工作特性时的附加堵转试验388

七、关于JB/T8158—1999中提出的起动性能代号问题389

六、采用等效电路法求取工作特性时的堵转试验389

第四节热试验390

一、试验目的390

二、试验方法分类390

三、直接负载法的几种负载型式及加载方法390

四、间接负载法之一——降低电压负载法390

五、间接负载法之二——定子叠频法391

第五节 负载试验392

一、试验目的392

二、直接负载试验方法之一——额定电压负载法392

五、直接负载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的计算393

四、试验中转差率的测量方法393

三、直接负载试验方法之二——降低电压负载法393

第六节杂散损耗的规定试验和有关规定395

一、杂散损耗的定义和试验目的395

二、基频杂散损耗的测定方法395

三、采用反转法测定高频杂散损耗和求取总杂散损耗的过396

程396

四、采用输入-输出法测定高频杂散损耗和求取总杂散损耗的过程399

五、绕线转子电动机的另一种直接测定法400

六、采用测功机输入-输出法求取杂散损耗(对应效率测试的B法)的确认问题401

七、杂散损耗的线性回归过程及有关规定402

八、GB 18613—2002规定的杂散损耗限值403

第七节效率的确定方法404

一、效率确定方法的分类404

九、GB/T 1032—2004中规定的杂散损耗推荐值404

二、A法测定效率——效率的直接测定法405

三、B(B1)法测定效率——输入-输出损耗分析法408

四、C(C1)法测定效率——双机对拖反馈法409

五、E(E1)法测定效率——损耗分析法412

六、F(F1)法测定效率——等效电路法412

七、G(G1)法测定效率——降低电压负载法416

八、H法测定效率——圆图计算法417

二、满载转差率的直接确定方法421

三、满载转矩的直接确定方法421

第八节 除效率以外其他满载性能的确定方法421

一、满载功率因数的直接确定方法421

四、满载输入电流的直接确定方法422

五、满载温升的直接确定方法422

六、性能数据的间接确定方法422

第九节最大转矩测定试验和计算方法422

一、最大转矩定义和转矩-转速特性曲线422

二、求取最大转矩的目的和方法423

三、接近额定电压时的实测试验和计算方法423

五、最大转矩的圆图计算法427

四、电源和负载设备能力不足时的实测试验和计算方法427

第十节最小转矩测定方法431

一、测功机、校正过的直流机或转矩-转速传感器法431

二、反转制动法431

第十一节 采用损耗分析法求取效率的型式试验报告计算434

和编制实例434

一、说明434

二、汇总与试验有关的铭牌数据(额定数据)434

三、测定定子三相绕组的绝缘电阻435

四、测定定子三相绕组的冷态直流电阻435

五、堵转试验436

六、热试验437

七、负载试验439

八、杂散损耗试验440

九、空载试验441

十、满载效率、功率因数、定子电流、绕组温升、转矩和转差率的确定445

十一、求取最大转矩449

十二、噪声测试数据及计算450

十三、振动测试数据及计算451

十四、其他试验451

十五、试验结果汇总451

二、不合格项目的分析453

第十二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报告分析453

一、试验报告内容的检查453

第十三节 GB/T 1032—2004中推荐的效率测定试验记录457

及计算表格457

一、A方法格式458

二、B(B1)方法格式459

三、C(C1)方法格式461

四、E(E1)方法格式462

二、有关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标准465

一、绕线转子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简介465

第一节 绕线转子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试验465

验465

第七章 绕线转子和其他特殊用途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试465

三、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特有通用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467

四、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出厂检查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468

五、YZRW系列起重及冶金用涡流制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468

六、冶金及起重用强迫通风型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472

七、YZR-Z系列起重专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472

第二节 电动葫芦用锥形转子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474

一、常用系列及其技术条件474

二、制动的工作原理474

四、特殊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475

三、基本参数475

第三节制动电动机的制动性能试验476

一、电机的类型、结构和制动工作原理476

二、静制动转矩测定试验479

三、制动时间的测定试验481

四、YEJ系列电磁制动电动机制动性能指标483

第四节 YCT及YCTD系列电磁调速电动机试验483

一、YCT及YCTD系列电磁调速电动机基本结构483

二、标称功率、额定转矩和额定调速范围484

三、特有或有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484

五、配套控制器的要求488

四、电磁调速控制器的使用参数488

六、电磁调速控制器的试验及相关要求489

第五节井用潜水电动机试验490

一、主要系列和相关参数491

二、特有或有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有关考核标准491

第六节 YLJ系列力矩三相异步电动机特有试验493

一、性能特点简介493

二、特有或有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有关考核标准493

第七节用变频器供电时电动机的试验方法495

一、交流变频电源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及谐波495

二、变频器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测量问题496

三、交流电动机用变频器的考核标准及检验方法497

五、交流电动机用变频器供电时的试验方法500

四、交流电动机试验用变频器的选用原则500

六、确定损耗和效率的方法501

第八节 60Hz电动机用50Hz供电试验的计算方法506

一、说明506

二、试验方法506

三、试验数据的折算507

第八章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试验508

第一节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原理接线图508

一、分相起动类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508

三、单相串励式电动机509

二、罩极起动类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509

四、单相多速电动机510

第二节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通用试验511

一、试验电源及电气测量511

二、绝缘电阻的测定试验512

三、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试验513

四、空载试验513

五、堵转试验514

六、热试验514

七、工作特性曲线的求取试验515

十、起动过程中起动元件(离心开关)断开转速的测定试验516

八、电容器两端电压的测定试验516

九、耐交流电压试验516

十一、其他试验项目517

第三节 交流电风扇试验特点517

一、台扇、壁扇、台地扇(落地扇)的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517

二、吊扇的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519

第四节单相交流串励电动机试验特点521

一、试验前的检查工作521

二、堵转电流和堵转转矩的测定试验521

三、额定负载试验521

四、换向检查试验521

五、超速试验521

六、绕组对机壳的绝缘耐交流电压试验522

第五节 单相离合器电动机试验522

一、离合器加速时间和制动时间的测定试验522

二、电动机空载起动时间的测定试验524

一、XD型洗衣机洗衣用电动机试验525

第六节洗衣机用单相电动机试验525

二、XD型洗衣机脱水用电动机试验525

四、振动和噪声测定试验525

三、电容器两端电压的测定试验525

五、热试验525

第七节 电容器电容量的测定和故障判断528

一、电容器好坏的简易判断方法528

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容器的电容量529

三、利用分压比的关系测定电容器的电容量529

第八节单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530

第九章 同步电机试验533

第一节三相同步电机试验项目及有关规定533

第二节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试验534

二、试验方法535

第三节空载特性测定试验535

一、试验目的535

第四节 三相稳态短路特性测定试验538

一、试验目的538

二、试验方法538

第五节励磁电流测定试验539

一、空载过励并在额定电枢电压和电流时的励磁电流测定试验539

二、额定励磁电流的测定540

三、测定保梯电抗Xp的试验和计算方法542

第六节 固有电压调整率的测定试验543

一、直接负载法543

二、稳态电压调整率的测定试验544

一、电压调整范围检查试验544

第七节 自励恒压发电机电压调整性能试验544

二、额定励磁电流法544

三、冷、热态电压变化率测定试验545

第八节 自励恒压发电机三相不对称负载试验546

一、不对称负载工作时三相电压偏差的测定试验546

二、不对称负载工作时各绕组温升的测定试验546

第九节热试验546

一、通用部分546

二、直接负载法热试验547

四、间接法之一——低功率因数负载法热试验548

三、降低负载热试验548

五、间接法之二——空载短路法热试验550

第十节效率测定试验551

一、用测功机直接测量机械功率的直接测定法551

二、两台同规格电机对拖回馈的直接测定法553

三、直接负载的损耗分析测定法553

四、其他负载时效率的求取方法559

第十一节 异步起动的同步电动机堵转性能试验559

一、试验设备559

二、试验过程和注意事项560

三、采用降低电压试验方法时额定电压堵转性能数据的求取办法560

四、采用降低电压试验方法时额定电压堵转性能数据的对数曲线计算法561

验562

一、减速试验法562

第十二节 异步起动的同步电动机标称牵入转矩测定试562

二、加速试验法563

第十三节 同步电动机失步转矩测定试验564

一、直接负载法564

二、分析法564

二、过载试验566

三、突然短路机械强度试验566

一、偶然过电流试验566

第十四节过电流(过载)和机械强度试验566

第十五节 瞬态电压调整率和恢复时间的测定试验567

一、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567

二、试验结果的处理和计算570

第十六节线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和电话谐波因数的测571

定试验571

一、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的测定试验571

二、电压电话谐波因数的测定试验571

第十七节 三相同步电机参数的名称及试验项目572

第十八节小型无刷三相同步发电机试验特点574

一、起动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574

二、空载特性测定试验574

三、励磁机空载特性测定试验575

四、三相稳态短路特性测定试验576

五、励磁机短路特性测定试验577

六、电压调整范围测定试验577

七、过载试验578

八、效率计算中的有关问题578

第十九节不可控相复励三相同步发电机的试验特点578

一、在相关试验中励磁系统的调节方法579

二、励磁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580

三、空载电压调整范围对稳态电压调整率的影响582

第二十节无直流励磁绕组同步电动机试验特点582

一、对测量仪器仪表的要求和测量电路582

四、效率和功率因数的测定试验585

二、空载感应电压的测定试验585

三、热试验585

五、堵转转矩和堵转电流的测定试验587

六、牵入转矩的测定试验588

七、额定电压失步转矩的测定试验589

八、起动过程中最小转矩的测定试验590

第二十一节 单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592

一、试验方法和相关标准592

二、试验项目592

三、对测量仪器仪表和测量电路的要求592

六、风轮直接驱动充电型小型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特有试验594

四、额定励磁电流和固有电压调整率测定试验594

五、失步转矩的测定试验594

第十章 内燃发电机组试验596

第一节有关标准和说明596

第二节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试验项目597

第三节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598

一、外观检查599

二、绕组绝缘电阻的测定和耐交流电压试验599

三、常温下起动性能的检查试验599

五、检查相序600

六、检查控制屏上指示仪表的工作情况及准确度600

四、检查和调整空载电压调整范围600

七、测定线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601

八、测定三相不平衡负载时的三相电压偏差601

九、测定电压和频率的稳态调整率601

十、测定电压和频率的瞬态调整率及恢复时间602

十一、测定电压和频率的稳态波动率602

十二、连续运行试验、热试验、冷热态电压变化率试验和过载试验603

十三、稳态短路特性测定试验和突然短路试验604

十四、振动和噪声的测定试验604

十五、测定燃油和机油消耗率605

十七、高温试验和低温试验607

十六、测量排气烟度试验607

十八、并联运行试验608

十九、检查直接起动异步电动机的能力试验611

二十、运输试验611

二十一、检查平均故障间隔时间612

二十二、湿热试验和长霉试验612

第十一章直流电机试验613

第一节直流电机的结构及接线型式613

一、电磁式直流电机613

二、永磁式直流电机613

三、无刷直流电机613

四、直流电机各绕组的两端标志615

第二节对组装前电工部件的检查和试验620

一、对电枢绕组的检查和测量620

二、对励磁绕组、换向绕组及补偿绕组的检查和测量622

三、对其他部件的检查624

第三节直流电机的成品试验项目625

第四节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试验626

一、励磁绕组和换向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方法626

二、电枢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方法626

第五节 电刷中性线位置的测定和调整试验628

一、感应法628

二、正反转发电机法629

第六节空载特性的测定试验630

一、空载特性的定义和试验目的630

二、试验方法630

三、正反转电动机法630

三、空载电枢电压允许值和调整方法632

第七节 电感的测定试验632

一、电枢回路电感的测定试验632

二、并励绕组电感的测定试验633

形因数的测定试验634

一、脉动电压、脉动电流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测定634

第八节 整流电源供电时,电压、电流纹波因数及电流波634

二、电压、电流纹波因数的计算635

三、电流波形因数的计算636

第九节额定负载试验636

一、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法分类636

二、加直接负载的试验方法636

第十节 额定负载时换向火花的测定和火花等级判定标637

准637

一、测定方法637

二、换向火花等级的确定方法637

二、间接法(空载短路法)638

第十一节热试验638

一、直接负载法638

第十二节效率的测定试验641

一、用损耗分析法求取效率的计算式641

二、直流电机各项损耗的求取方法642

三、用回馈法试验求取效率645

四、试验电源为整流电源时直流电动机效率的测定方法646

五、效率的直接测定法647

二、电动机的偶然过转矩试验649

式验649

第十四节 电动机转速特性和固有转速调整率的测定649

一、发电机的偶然过电流试验649

试验649

第十三节 发电机的偶然过电流和电动机的偶然过转矩649

一、转速特性的测定试验650

二、固有转速调整率的测定试验650

第十五节发电机外特性和固有电压调整率的测定试验651

一、外特性的测定试验651

二、固有电压调整率的测定试验652

第十六节无火花换向区域的测定试验652

一、换向电流的馈电方式及试验电路652

二、试验方法及步骤653

一、试验电路和测定方法654

第十七节 电枢电流变化率的测定试验654

二、试验结果的计算655

三、电路参数的估算655

第十八节 直流电机试验报告记录表格656

第十九节直流电机主要试验结果分析660

一、空载特性曲线分析660

二、无火花换向区域分析660

三、电磁式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662

四、电磁式直流发电机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664

一、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665

第二十节其他类型直流电机试验665

二、电动自行车用电动机668

三、蓄电池车辆用直流电动机675

第十二章 电机试验自动化678

第一节传感器678

一、传感器的作用和组成678

二、传感器的特性679

三、电机测试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对相关传感器的要求680

四、用于电机试验的温度传感器680

五、电压传感器684

第二节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系统685

六、电流传感器685

一、测量数据采集系统结构686

二、数据采集系统基本单元687

三、采样保持电器(S/H电路)689

第三节D/A转换器和A/D转换器691

一、D/A转换器的类型及组成简介692

二、D/A转换器的输出方式及特点692

三、D/A转换器的性能参数693

四、常用D/A转换器芯片的性能数据和特点694

五、A/D转换器的类型695

六、A/D转换器的性能参数696

七、A/D转换器的误差697

八、常用A/D转换器芯片的性能数据和特点698

第四节 计算机与D/A及A/D转换器的接口699

一、接口的分类699

二、寻址方式700

三、微处理器与外设数据传递方式700

四、常用通用接口芯片性能简介701

五、D/A和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的接口703

第五节 电机测量用多电量、智能化、数字式复合仪表704

一、GC2464微处理器多功能数字功率计704

二、GC9100智能电机参数测试仪706

一、电机试验数据采集方式710

第六节微机在电机试验中的应用710

二、微机控制的项目和实现方法711

第七节 微机控制三相交流电动机出厂试验自动测试系统713

实例713

一、概述713

二、流水线式电机出厂自动测试系统713

三、批试电机出厂自动测试系统716

第八节 对电源频率波动影响的跟踪和处理方法718

第九节 用微机控制实现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型式试验的719

实例719

一、用异步发电机作负载的系统框图719

二、几个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720

三、试验报告编制程序721

四、电机特性曲线的拟合问题721

第十节三相异步电动机微机控制出厂式验系统的有关722

要求实例722

附录729

附录A两功率表读数之比W1/W2与功率因数cos?的对应729

关系729

附录B电机试验常用(英/汉)词汇表730

附录C 电机试验常用词汇汉/英对照表734

附录D电机试验设备的生产和经营单位通信录7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