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头皮针疗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达君主编;闵晓莉,邓特伟副主编;陈秀华,陈全新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8654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32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144页
- 主题词:头针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头皮针疗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3
第一章 头皮针的起源与发展3
一、针灸的起源与头部腧穴3
二、古代头皮针疗法4
三、现代头皮针的发展5
第二章 头部的解剖6
第一节 颅顶软组织6
一、额顶枕区6
二、颞区7
三、颅顶部的血管和神经8
四、颅盖骨的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9
第二节 颅骨10
一、颅部重要骨性标志10
二、颅内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11
第三章 各头皮针学派治疗部位12
第一节 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12
第二节 方氏头皮针15
第三节 焦氏头针24
第四节 朱氏头皮针治疗带28
一、额顶带28
二、额旁带29
三、顶枕带29
四、顶颞带30
五、顶结前带30
六、顶结后带31
七、颞前带31
八、颞后带31
第五节 汤氏头针32
一、标志点、线、面32
二、阴面点、线、区33
三、阳面点、线、区34
第四章 不同流派取穴比较37
一、全息理论的应用38
二、定位方法的异同38
三、靶点与手法39
四、辨证论治的思想39
【附】 不同头皮针穴区比较40
一、前额部定位及主治40
二、头顶部定位及主治41
三、颞部定位及主治43
四、后枕部定位及主治45
第五章 头皮针与头部经络和腧穴47
第一节 头部经络47
第二节 头皮针治疗线与头部经络的关系48
一、头皮针刺激区与经络相互交叉或相互平行48
二、头皮针治法与经筋左右交叉取穴相类似48
第三节 头部穴位以及与头皮针的关系49
一、督脉49
二、足阳明胃经51
三、足太阳膀胱经52
四、足少阳胆经53
五、经外奇穴57
第六章 头皮针治疗原理58
第一节 经络系统原理58
一、头部经络生理学58
二、头部经络病理学59
三、头部经络诊断、治疗学59
第二节 神经系统原理60
第三节 生物全息学原理60
第七章 头皮针治疗技术62
第一节 进针法62
一、进针前准备62
二、进针法62
第二节 针刺手法63
一、快速捻转手法63
二、小幅度提插手法63
三、徐疾补泻手法64
四、震动手法64
五、弹拨针柄手法64
第三节 多针刺法64
一、对刺法64
二、齐刺法65
三、接力刺法65
四、交叉刺法65
第四节 留针与出针65
一、留针65
二、出针66
第五节 头皮针取穴原则66
一、辨病取穴66
二、辨证取穴67
三、对症取穴67
【附】方氏头皮针的取穴与配穴67
各论71
第一章 疼痛性疾病71
第一节 头颈部疼痛性疾病71
一、头痛71
二、三叉神经痛72
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73
四、落枕74
第二节 腰背疼痛性疾病74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74
二、腰椎管狭窄75
三、肥大性腰椎炎76
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77
五、强直性脊柱炎78
六、腰背筋膜炎79
七、慢性腰肌劳损80
八、急性腰扭伤81
九、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82
第三节 骨关节软组织疼痛疾病83
一、肌筋膜综合征83
二、纤维肌痛综合征84
三、多发性肌炎85
四、软组织损伤86
五、痛风性关节炎87
六、骨关节炎88
七、创伤性关节炎89
八、滑囊炎90
第二章 内科疾病病证92
一、感冒92
二、咳嗽93
三、哮喘94
四、胃痛95
五、呕吐96
六、便秘96
七、心悸97
八、不寐98
九、郁病99
十、急性脑血管疾病100
十一、吉兰-巴雷综合征101
十二、多发性神经炎103
十三、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103
十四、急性脊髓炎104
十五、外伤性截瘫105
十六、脊髓压迫症106
十七、假性球麻痹107
十八、帕金森病108
十九、舞蹈症109
二十、颈型眩晕109
二十一、多发性硬化110
二十二、遗传性共济失调111
二十三、神经症113
二十四、神经衰弱114
第三章 妇科疾病病证115
一、痛经115
二、闭经116
三、绝经前后诸症117
四、产后缺乳117
第四章 儿科疾病病证119
一、抽动秽语综合征119
二、精神发育迟滞120
三、小儿脑性瘫痪121
四、小儿遗尿122
五、小儿腹泻122
六、百日咳124
第五章 皮肤科疾病病证125
一、神经性皮炎125
二、皮肤瘙痒症126
三、荨麻疹127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病证129
一、麦粒肿129
二、近视130
三、过敏性鼻炎130
四、咽喉肿痛131
五、牙痛132
热门推荐
- 1786585.html
- 3145469.html
- 795077.html
- 1095133.html
- 1425592.html
- 77004.html
- 1271681.html
- 2388058.html
- 532264.html
- 302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9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96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4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3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7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7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9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44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25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