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谷春德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2229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法律-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律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法律基础”概述1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1
二、“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任务及内容2
三、学习“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4
四、学习“法律基础”课的原则与方法7
练习与思考9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11
第一节 法的本质、历史发展和作用12
一、法的基本特征12
二、法的本质13
三、法的历史发展和分类15
一、社会主义法的本质20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征和作用20
二、社会主义法的主要特征21
三、社会主义法的作用23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28
一、法律制定的概念、特点和阶段28
二、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9
三、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和法律渊源31
第四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实施34
一、法律实施的概念和方式34
二、法律适用34
三、法律关系36
四、法律解释39
五、违法、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40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及分类41
第五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41
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42
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作用及培养43
练习与思考44
第二章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48
第一节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49
一、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49
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及平等原则53
三、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54
四、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54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55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55
二、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58
一、法制、法治和依法治国的科学涵义64
第三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4
二、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66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71
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73
五、加强法制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和政法队伍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进程74
练习与思考77
第三章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81
第一节 我国宪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82
一、宪法的概念82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特征82
三、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83
第二节 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86
一、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精神86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87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88
第三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88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90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94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94
五、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96
第四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98
一、公民权与人权98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100
三、公民的基本义务103
四、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104
五、大学生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105
第五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106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和组织活动原则106
二、国家机构体系107
一、宪法与民主制度110
第六节 宪法与民主政治建设110
二、宪法与权力制约和监督111
三、宪法与人权保障111
四、宪法与共产党的领导112
第七节 树立宪法权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112
一、树立宪法权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性112
二、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加强宪法宣传教育113
三、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健全宪法保障制度113
练习与思考114
第四章 行政法是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119
第一节 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20
一、行政法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原则120
二、行政法的渊源和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21
一、国家行政机关122
第二节 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122
二、国家公务员123
第三节 行政行为和行政法制监督126
一、行政行为126
二、行政法制监督128
第四节 行政责任和行政赔偿129
一、行政责任129
二、行政赔偿131
第五节 行政法律选介13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13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135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35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36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137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38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139
练习与思考141
第五章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依据143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44
一、民法的概念144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144
第二节 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146
一、民事主体146
二、民事法律行为149
三、代理151
第三节 民事权利153
一、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153
二、债权155
三、继承权159
四、知识产权162
五、人身权167
第四节 民事责任及诉讼时效168
一、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168
二、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169
三、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169
四、诉讼时效170
第五节 婚姻法律制度170
一、婚姻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70
二、结婚的条件和程序172
三、家庭关系174
四、离婚176
练习与思考178
五、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178
第六章 经济法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法律依据182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83
一、经济法的概念183
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184
第二节 企业法和公司法185
一、企业法185
二、公司法189
第三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1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191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3
第四节 税法194
一、税收的概念与特征194
二、税法的概念和构成要素194
三、我国现行税收种类195
四、税收征收管理196
第五节 环境与自然资源法197
一、环境保护法197
二、自然资源保护法200
第六节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制度202
一、劳动法202
二、社会保障制度204
练习与思考206
第七章 刑法是惩治犯罪的法律武器209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10
一、刑法的概念和任务210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210
三、刑法的效力范围211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214
第二节 犯罪214
二、犯罪构成215
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218
四、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220
五、共同犯罪221
六、单位犯罪222
第三节 刑罚223
一、刑罚的概念和特征223
二、刑罚的种类223
三、刑罚的具体运用225
第四节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种类229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229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230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230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230
五、侵犯财产罪231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231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231
八、贪污贿赂罪232
九、渎职罪232
十、军人违反职责罪232
练习与思考233
第八章 诉讼法是实现实体法的程序法律保障237
第一节 诉讼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38
一、诉讼法的概念和任务238
二、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39
一、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240
第二节 诉讼证据及举证责任240
二、诉讼证据的种类241
三、举证责任241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242
一、民事诉讼中的管辖242
二、民事诉讼参加人244
三、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245
四、民事诉讼审判程序245
第四节 行政诉讼法248
一、受案范围和管辖248
二、行政诉讼参加人250
三、行政诉讼程序252
第五节 刑事诉讼法254
一、刑事案件的管辖254
二、刑事诉讼参与人255
三、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256
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257
五、刑事诉讼程序257
第六节 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261
一、法律援助261
二、法律服务262
练习与思考265
第九章 国际法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268
第一节 国际法269
一、国际法的概念和特征269
二、国际法的渊源269
四、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271
五、国际法的主体271
六、联合国及其常设机构273
七、国际人权法及国际人权保护276
第二节 国际私法278
一、国际私法的概念与渊源278
二、冲突规范和准据法的概念278
三、冲突规范的结构和类型279
四、涉外婚姻与继承的法律适用280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及其规则282
一、多边贸易体制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282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283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规则285
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和中国的对策285
练习与思考286
编写说明289
三、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629
热门推荐
- 877527.html
- 1657484.html
- 1265670.html
- 3582848.html
- 1872368.html
- 1044700.html
- 3654074.html
- 2374057.html
- 885919.html
- 2760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5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1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9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5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6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4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0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1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