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古远清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6166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179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一国两制-文学-文化交流-文化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海峡两岸文学关系的回顾与解读1
一、台湾文学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2
二、台湾的政治格局与两岸文学关系4
三、两岸文学关系的历史定位和特点9
四、两岸文学交流的互惠互信与省思13
第一章 军事主宰时期两岸文学关系的对抗与隔绝(1949—1979)20
第一节 两岸文学的“互文”问题20
一、“反共复国”政策与两岸文学关系21
二、台湾戒严时期文学:国统区文学的延续24
三、两岸文学社团的同质性28
四、孙陵在台湾创作的连续性32
第二节 大批判声中的两岸文坛35
一、在台湾“被死亡”的大陆作家35
二、胡适:两岸共同的炮轰目标38
三、鲁迅在台湾交的“华盖运”41
四、针对“文革”的反共文艺活动45
五、两岸同批三十年代文艺47
六、胡秋原回应《红旗》杂志之诽谤49
七、左右翼文人联手挖坑“活埋”张爱玲52
第三节 “春江水暖鸭先知”56
一、罗家伦在台湾发起的简体字论战56
二、章士钊与曹聚仁充当秘密特使59
三、“盗火者”痖弦和林海音63
四、陈映真:师承鲁迅的一面光辉旗帜66
五、对大陆小说中“扁平人物”的批评71
六、魂牵梦萦的乡愁抒写74
七、陈若曦:开伤痕文学之先河78
八、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夏潮》杂志81
九、余光中:重写文学史的先行者85
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台湾87
十一、金兆:《联合报》推出的大陆作家91
十二、两岸作家首次在爱荷华握手93
第四节 台湾文坛怪象掠影98
一、台湾“警总”查禁张道藩的歌词《老天爷》98
二、台湾现代诗画与大陆的共产党有关?101
三、“检举”运动中的两位受害者103
四、孟瑶抄袭大陆学者作品案106
五、被“冷冻”的於梨华109
六、被人落井下石的高準111
七、盗版大陆书的各种奇招114
第二章 和平对峙时期两岸文学交流的开启与曲折发展(1980—1987)127
第一节 “两蒋”时代台湾的文学政策127
一、蒋氏父子反“文学台独”的立场和措施127
二、两岸交流的开启:民间主导与官方阻挠的二元格局133
第二节 通往神州的社团137
一、神州诗社的中国心137
二、具有大中国意识的“三三”文学社141
第三节 “谁先偷跑谁就赢”144
一、高準冲破阻力首访大陆144
二、周令飞飞台引发的“鲁迅热”147
三、大陆作品大举登陆台湾150
四、施叔青对大陆文坛的反思与前瞻155
五、探亲诗:怀乡文学的转化158
六、开风气之先的闽台文学交流162
七、林希翎拒当“反共义士”167
第四节 文学论争中的政治文化172
一、三十年代文艺作品在台湾能全面开放吗?172
二、《龙的传人》:“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的冲突177
三、“台湾作家定位”的争论180
四、“祖国派”王晓波为《无花果》辩诬183
五、《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掀起的风波187
第五节 风貌各异的文学研究190
一、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190
二、台湾的大陆文学研究192
三、“比较文学中国化”的讨论197
四、姜穆的《三十年代作家论》201
第三章 民间交流时期两岸文学的互动与冲突(1988—1999)212
第一节 文学交流的新地平线212
一、终止“戡乱”对两岸文学关系的影响212
二、胡秋原:两岸破冰第一人215
三、在大陆遭遇盗版盗名的席慕蓉219
四、两岸联手重新发现范泉221
五、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台湾文学的影响225
第二节 受制于政治价值观的文学现象解读231
一、两岸对台湾文学诠释权的“争夺”231
二、轮番炮轰“大陆的台湾诗学”236
三、 “光复史观”与“终战史观”的对峙239
四、两岸忠义评论家“宣判”张爱玲为“文化汉奸”244
第三节 各方较劲“统” “独”分途248
一、吴祖光“抄袭”王蓝事件248
二、余光中在文学上“反攻大陆”?251
三、挑战“独派”论述霸权的陈昭瑛254
四、“台湾文学系”挤兑“中国文学系”258
五、在求同存异原则下的两岸新诗互动262
六、张爱玲是台湾作家吗?267
第四章 “阿扁时代”两岸文学关系的封锁与突围(2000—2007)280
第一节 文学制度的变奏280
一、《文讯》与两岸文学交流280
二、“外省作家”身份认同的焦虑283
三、设立台湾文学馆的名称与地点之争287
四、《红灯记》在台北成功上演291
第二节 “泛绿文学阵营”295
一、“泛绿文学阵营”的主要阵地295
二、“泛绿文学阵营”的路线冲突298
三、“泛绿文学阵营”的“台独”诉求299
四、“泛绿文学阵营”的发展过程303
第三节 无法搁置的争议305
一、研讨会上两岸文学的拉锯战305
二、简体字“渗透”台湾309
三、余光中在大陆“向历史自首”事件313
四、两岸关于张爱玲著作权的争夺战318
五、李敖向大陆文坛和鲁迅开骂321
第四节 朝向统一的目标325
一、寻找岛内的“统派”文学家325
二、大陆对“文学台独”思潮的批判330
三、柏杨“入住”中国现代文学馆334
四、努力沟通两岸文学的无名氏335
结束语 马英九主政台湾后两岸文学关系前景346
热门推荐
- 1684536.html
- 2031938.html
- 2059259.html
- 1416809.html
- 1013915.html
- 1118868.html
- 3430402.html
- 2282854.html
- 585230.html
- 3438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1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4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2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5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76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6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02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4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9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