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给中国经济把脉 高端学者谈中国经济焦点问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给中国经济把脉 高端学者谈中国经济焦点问题
  • 张玉玲访谈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780170509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经济-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给中国经济把脉 高端学者谈中国经济焦点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中国经济走向1

1.2002年,积极财政政策是进还是退2

如何看当前的经济形势——访刘国光2

积极财政政策不应快速淡出——访吴树青3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访刘国光5

2.2003年,如何看待经济升温7

如何应对当前经济的迅速升温——访刘树成7

二季度经济增长会有多高——访卢中原9

经济周期:宏观调控的风向标——访刘树成11

3.2004年,重新认识宏观调控13

宏观调控是“熨平波动”而非“抑制发展”——访刘国光13

宏观调控的治标与治本——访范剑平16

此次宏观调控正当其时——访樊纲18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访陈东琪20

4.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僵持期吗23

中国经济进入最好发展时期——访李德水23

关注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访周天勇25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冷热之争——访刘树成27

5.2006年,中国经济会通缩吗30

2006年中国经济不会陷入通缩——访张晓晶30

宏观调控的配套改革应及时跟进——访李军杰32

6.中国经济的宏观环境34

中国如何转向消费主导的增长模式——访谢国忠34

如何走出消费误区——访房爱卿36

流通创新可扩大内需——访宋则38

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可信的——访汪同三40

解读绿色GDP——访许宪春41

经济增长率必须计算环境因素——访杨帆42

统计中“高值低估”也不容忽视——访顾海兵44

迎接“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访谢名家46

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在生产——访王建48

节约资源打破瓶颈制约——访张军扩50

用市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访关凤峻52

二、怎样破解“三农”问题55

农村改革还要有所突破——访萧灼基55

保护我们的民生之本——访韩俊57

城乡统筹破解“三农”问题——访陈锡文60

怎样看夏粮减产——访韩俊61

农民增收压力如何缓解——访韩俊63

公平对待农民工——访韩俊65

善待农民工要有实招——访刘怀廉67

社保权益应涵盖农民工——访孙树菡68

三、如何面对13亿人的难题72

如何认识中国的就业压力——访刘伟72

产业结构失衡与就业压力——访梁优彩74

把增加就业作为首要目标——访钟朋荣76

加快发展知识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访吴敬琏78

服务业: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访李善同80

以产业链的形态做强做大文化产业——访陈少峰82

中国需要多少公务员——访王健85

宽容对待灵活就业——访彭希哲86

“民工荒”的特别意义——访仲大军88

如何看待京城的保姆荒——访苏海南90

四、改革怎样迎难而上93

国企要力避“劫后重生”之路——访范恒山93

从“五龙治水”到“三管结合”——访张卓元95

民族工业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访陈小津97

审批经济改革势在必行——访高尚全100

改革投资体制核心是纠正政府“越位”——访张曙光101

增长方式要以市场为主导——访迟福林104

垄断性行业的改革还需深入——访刘世锦105

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如何全面开放——访李东序107

逐步解决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问题——访苏海南109

振兴东北成国策——访范恒山111

破解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访齐建国114

五、民营企业曲折坎坷的创业路118

中小企业与就业——访吴敬琏118

中小企业为何融资难——访董辅礽120

民间投资仍需扶持——访张汉亚121

股份制银行大有可为——访经叔平123

非公有资本如何进入文化产业——访齐勇锋125

完善职业经理人制——访戴园晨128

六、金融市场怎样才能健康有序130

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标志性起点——访姚尔强130

股市不能“推倒重来”——访杨帆132

如何看待股权分置改革——访张承惠133

如何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率——访贾康135

会计师如何才能大胆说“不”——访崔建民137

此次加息有深意——访易宪容139

利用好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时机——访巴曙松140

如何缩小收入差距——访厉以宁143

应加强对高收入者征税——访胡鞍钢145

加强对高收入者征税的可行性——访孙钢146

修改个税法:顺应民意的改革——访白景明148

非需求不足乃信用不足——访茅于轼150

信用的实质是法治——访孙宽平151

家庭负债量力而行——访王远鸿153

七、中国怎样和世界共舞155

外贸突破万亿美元说明什么——访柴海涛155

怎样对待“双顺差”——访余永定158

并购浪潮将袭中国——访张金杰160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动向——访王志乐162

把人民币逐步培育成世界货币——访赵海宽163

警惕国际游资的“羊群行为”——访梅新育165

美国真的希望人民币升值吗——访王建167

国际合作应对美元贬值——访侯若石168

在世界范围配置就业资源——访陈淮171

中国没抢日本人的饭碗——访陈淮173

日元贬值不能拯救日本经济——访余永定174

贸易摩擦是一种正常现象——访柴海涛176

要积极应诉反倾销案——访王晓晔177

WTO加速市场制度成熟——访萧琛179

要靠竞争引进技术——访熊性美181

八、中国需要怎样的人居与城市183

房地产市场有多少泡沫——访顾云昌183

应加大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访刘志峰186

对第二套住房征税势在必行——访况伟大188

治理囤积土地须出狠招——访况伟大190

2004年下半年房价走势如何——访张汉亚191

城镇化:不是越快越好——访周一星193

科学规划:知难行亦难——访邹德慈196

城市不能乱打“文化牌”——访谢名家197

“营销城市”莫盲目——访顾海兵199

城市规划不要花冤枉钱——访黎旭东200

种树种草≠绿色规划——访饶及人202

为何北京不再强调经济中心的功能——访石楠204

大城市:欲“国际化”先要“国内化”——访刘维新206

CBD不能遍地开花——访石楠207

住宅设计为何缺少人性化——访陈世民208

九、多彩斑斓的经济生活211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访高鸿业211

以“中”为重构建和谐社会——访刘福垣212

小康指数:全面量化小康进程——访舒富民214

黄金周旅游呈理性消费——访宋瑞216

中国的排污权交易——访杜丹德218

重大工程要做经济评价——访李京文220

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访王昂生221

奥运物流商机多——访汝宜红223

体育经济容不得爆炒——访杨帆225

莫让“美女经济”泛滥——访杨帆226

行业协会大有可为——访杨培青228

实现“软件产业化”——访王柏华230

做市场只需超前半步——访段永基231

三种吃法——访宋则233

企业追星代价高——访彭绍仲235

学术创新应让市场发挥作用——访顾海兵236

警惕国际论坛变味——访顾海兵238

改革带来个人发展空间——访易宪容239

后记2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