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验员基础知识问答【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化验员基础知识问答
  • 刘天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4813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化验员-基本知识-问答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验员基础知识问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化验工作的依据1

一、化验工作(1-1~1-3)1

第一章 化验基本知识1

二、部分术语(1-4~1-7)2

第二节 标准和法规2

一、综述(1-8~1-15)2

二、标准的分类(1-16~1-31)5

三、国际标准(1-32~1-37)9

四、技术资料与标准(1-38~1-40)11

五、实施和引用标准时的注意事项(1-41~1-47)12

六、计量法和质量法简介(1-48~1-58)14

一、术语(1-59~1-62)16

第三节 量值传递16

二、量值传递系统(1-63~1-64)17

第四节 法定计量单位18

一、术语及其实例(1-65~1-70)18

二、法定计量单位简介(1-71~1-75)19

三、国家标准中的规定(1-76~1-83)21

四、补充(1-84~1-88)23

第五节 化验中数值的处理25

一、数值的位数(1-89~1-92)25

二、数值修约规则(1-93~1-100)26

三、数值的运算(1-101~1-104)29

四、极限数值的判定方法(1-105~1-108)30

五、限量法(1-109~1-114)31

一、术语(1-115~1-119)33

第六节 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要求33

二、检验中的精密度(1-120~1-134)34

三、检验中的准确度(1-135~1-152)39

第七节 采样等标准简介50

一、采样(1-153~1-165)50

二、仪器检定规程与标准(1-166~1-167)55

第八节 其他基本知识(1-168~1-170)55

第二章 常用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57

第一节 标准物质57

一、标准物质的特点(2-1~2-4)57

二、国际、国外部分标准化组织(2-5~2-9)58

四、常用的标准物质(2-12~2-14)60

三、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及其标准物质(2-10~2-11)60

五、标准样品(2-15~2-16)61

第二节 基准试剂和标准试剂62

一、综述(2-17~2-19)62

二、基准试剂(2-20~2-21)62

三、标准试剂(2-22~2-24)63

第三节 标准滴定溶液64

一、一般的仪器和试剂(2-25~2-37)64

二、标定使用的电化学仪器(2-38~2-46)67

三、标准滴定溶液的综述(2-47~2-65)72

四、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66~2-130)77

五、卡尔·费休试剂的配制和标定(2-131~2-144)110

一、综述(2-145~2-149)117

第四节 标准溶液117

二、配制(2-150~2-152)119

第五节 pH标准溶液120

一、综述(2-153~2-156)120

二、仪器(2-157~2-160)121

三、仪器的定位(2-161~2-162)124

第三章 滴定检验法125

第一节 综述125

一、一般介绍(3-1~3-4)125

二、仪器和试剂(3-5~3-7)126

一、综述(3-8~3-13)127

第二节 酸碱滴定法127

二、不做预处理的滴定测定(3-14~3-22)130

三、预处理后进行滴定测定(3-23~3-60)134

四、非水溶液滴定法(3-61~3-68)150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153

一、综述(3-69~3-72)153

二、高锰酸钾法(3-73~3-81)154

三、重铬酸钾法(3-82~3-84)159

四、铈量法(3-85~3-87)160

五、碘量法(3-88~3-100)161

六、碘酸钾法和浓度计算(3-101~3-103)166

七、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3-104~3-106)168

八、同一试样溶液的先氧化后还原测定(3-107~3-109)169

一、综述(3-110~3-130)170

第四节 配位滴定法170

二、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3-131~3-146)179

三、用其他氨羧配位剂滴定(3-147~3-150)185

第五节 沉淀滴定法187

一、综述(3-151~3-156)187

二、银量法(3-157~3-165)189

三、汞量法和铅量法(3-166~3-168)194

第六节 有机产品的其他滴定法196

一、溴代法(3-169~3-172)196

二、加成法(3-173~3-180)198

三、重氮化法(3-181~3-183)201

四、三氯化钛还原法(3-184~3-186)203

一、综述(3-187~3-190)205

第七节 卡尔·费休法205

二、直接测定法(3-191~3-193)206

三、预处理后进行测定(3-194~3-197)206

四、无吡啶的卡尔·费休试剂应用(3-198~3-199)208

第四章 重量检验法210

第一节 综述(4-1~4-4)210

第二节 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4-5~4-8)211

第三节 产品主体含量和杂质含量测定(4-9~4-15)213

第四节 不溶物的测定217

一、水不溶物的测定(4-16~4-17)217

二、酸不溶物的测定(4-18~4-19)218

三、醇不溶物的测定(4-20~4-21)219

第五节 不沉淀物和沉淀物的测定(4-22~4-25)220

第六节 干燥失重和灼烧失重的测定(4-26~4-27)222

第七节 蒸发残渣的测定(4-28~4-31)223

第八节 灼烧残渣的测定(4-32~4-36)225

第五章 分子吸收光谱、比色法、比浊法227

第一节 综述(5-1~5-11)227

第二节 仪器231

一、紫外、可见光分子吸收光谱仪(5-12~5-19)231

二、红外光分子吸收光谱仪(5-20~5-22)237

第三节 可见光分子吸收、比色和比浊法239

一、产品中无机杂质的测定(5-23~5-123)239

二、产品中有机杂质的测定(5-124~5-159)279

三、特效试剂和酸碱指示剂的测定(5-160~5-169)297

四、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5-170~5-173)301

一、分子的紫外吸收光谱(5-174、5-175)302

第四节 紫外分子吸收光谱法302

二、溶剂的影响和溶剂本身的吸收(5-176~5-178)304

三、测定(5-179~5-182)305

第五节 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法308

一、基本原理(5-183~5-184)308

二、试样处理及所用试剂(5-185~5-188)309

三、定性鉴定(5-189~5-190)311

四、定量测定(5-191~5-193)312

第六章 原子吸收和火焰发射光谱检验法315

第一节 综述(6-1~6-5)315

第二节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17

一、基本原理(6-6~6-8)317

二、仪器(6-9~6-11)318

三、产品测定实例(6-12~6-16)321

四、测定条件的选择(6-17~6-22)323

五、定量测定(6-23~6-25)325

六、干扰(6-26~6-30)327

第三节 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29

一、综述(6-31~6-38)329

二、测定实例(6-39~6-40)333

第四节 火焰发射光谱法334

一、综述(6-41~6-43)334

二、测定实例(6-44~6-46)336

第一节 概述(7-1~7-3)338

第二节 电导法(7-4~7-5)338

第七章 电化学检验法338

第三节 库仑法(7-6~7-14)339

第四节 离子选择电极法345

一、综述(7-15~7-16)345

二、氟离子选择电极(7-17~7-20)346

三、氯离子选择电极(7-21~7-22)348

第五节 极谱法348

一、综述(7-23~7-29)348

二、经典极谱法(7-30~7-31)351

三、示波极谱法(7-32~7-37)353

第六节 阳极溶出伏安法356

一、综述(7-38~7-43)356

二、测定实例(7-44~7-48)359

第一节 综述(8-1~8-3)362

第八章 色谱检验法362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363

一、部分术语(8-4~8-10)363

二、测定过程和方法特点(8-11~8-12)364

三、仪器(8-13~8-28)365

四、固定相(8-29~8-46)373

五、流动相(8-47~8-50)381

六、色谱峰的测量和计算(8-51~8-52)382

七、色谱柱的柱效(8-53~8-55)384

八、气相色谱的定量测定方法(8-56~8-59)387

九、气相色谱的标准物质和标准试剂(8-60~8-63)389

十、产品检验实例(8-64~8-74)391

十一、检验中常遇到问题的处理(8-75~8-89)397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403

一、综述(8-90~9-92)403

二、部分术语(8-93~8-94)404

三、仪器(8-95~8-99)405

四、固定相(8-100~8-106)408

五、流动相(8-107~8-110)411

六、定量测定方法和测定实例(8-111~8-114)413

第四节 其他色谱法(8-115~8-123)416

第九章 物理常数的测定422

第一节 综述(9-1~9-6)422

第二节 密度(9-7~9-8)425

一、比重瓶法(9-9~9-12)425

二、密度计法(9-13~9-15)427

三、韦氏天平法(9-16~9-18)428

四、堆集密度的测定(9-19~9-20)428

第三节 熔点范围(9-21~9-28)429

第四节 结晶点(9-29~9-35)433

第五节 沸程和沸点438

一、工业产品沸程的测定(9-36~9-42)438

二、化学试剂产品沸程的测定(9-43~9-48)442

三、沸点测定简介(9-49~9-53)445

第六节 折光率的测定(9-54~9-60)447

第七节 比旋光度的测定(9-61~9-68)450

第八节 闪点的测定(9-69~9-74)454

第九节 黏度的测定(9-75~9-77)456

一、用品氏黏度计测定(9-78~9-79)458

二、用旋转式黏度计测定(9-80~9-82)459

三、用乌氏黏度计测定(9-83)461

四、用恩氏黏度计测定(9-84~9-85)462

第十章 其他项目的测定464

第一节 外观和气味(10-1~10-2)464

第二节 粒度、细度、松散度(10-3~10-5)464

第三节 白度测定简介(10-6~10-7)465

第四节 色度(10-8~10-10)466

第五节 澄清度(10-11~10-13)467

第六节 用浊点法、露点法测微量水(10-14~10-18)468

第七节 平均聚合度和数均分子量的测定(10-19~10-21)470

附录一 些国外标准的外文名称472

主要参考文献4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