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艺术史 绘画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史仲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202499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569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1637页
- 主题词:艺术史-中国;绘画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艺术史 绘画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远古三代绘画史3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远古三代绘画的艺术定义4
第二节 远古三代绘画艺术的主要形式与内容5
第三节 远古三代绘画的艺术分期和主要特点5
第四节 中国原始绘画的起源6
一、前期传统推理阶段的探索和成说6
二、后期历史与考古验证阶段的研究成果和现状8
第二章 陶器绘画艺术12
第一节 陶器绘画的起源12
第二节 陶器绘画的发展与艺术分期13
一、彩陶艺术的发展阶段和分期13
二、陶器彩绘艺术的发展阶段和分期14
三、镂刻艺术的发展阶段和分期15
四、陶器绘画艺术总体发展的分期15
第三节 陶器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16
一、艺术风格16
二、艺术特点18
第四节 创始期的彩陶艺术24
一、磁山文化彩陶25
二、老官台文化彩陶25
三、皂市下层文化彩陶26
四、长沙大塘文化彩陶26
第五节 初兴成熟期的彩陶艺术27
一、仰韶文化彩陶28
二、大溪文化彩陶41
三、江浙地区彩陶文化41
四、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彩陶43
五、河套、东北地区彩陶43
六、环珠江口早期彩陶44
第六节 发达繁荣期的彩陶艺术44
一、马家窑文化彩陶45
二、齐家文化彩陶60
三、仰韶文化晚期中原地区诸文化彩陶60
四、大汶口晚期文化彩陶62
五、屈家岭文化彩陶62
六、良渚文化彩陶63
七、其他彩陶文化63
第七节 抱残守缺期的彩陶艺术64
一、西北地区的彩陶文化64
二、闽粤台地区的彩陶文化68
第八节 远古三代的陶器彩绘艺术69
一、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彩绘艺术69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陶器彩绘艺术71
第九节 远古三代的陶器镂雕刻画艺术73
一、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镂刻艺术73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陶器镂刻艺术78
第三章 岩画艺术80
第一节 岩画的发现和分布81
第二节 岩画艺术的起源82
第三节 中国古代岩画艺术的发展分期、分区和分类83
一、分期83
第四节 中国古代前期岩画世界的艺术风姿和特征84
一、北方系统84
二、分区和分类84
二、西南系统89
三、东南系统89
第四章 居室绘画艺术91
第一节 居室绘画概说91
第二节 地画艺术92
第三节 中国壁画艺术的起源94
第四节 夏商周三代壁画施用探索95
第五章 其他绘画艺术98
先秦绘画史101
第一章 概述101
第二章 先秦绘画的代表——帛画108
第一节 《人物龙凤图》108
第二节 《人物御龙图》113
第三节 《楚帛书》116
第三章 先秦漆画119
第一节 漆画概述119
第二节 《车马人物出行图》121
第三节 《战国彩绘舞女图》122
第四节 其他漆画123
第五节 漆器纹饰127
第四章 青铜装饰画131
第一节 青铜器纹饰132
第二节 青铜装饰画136
第五章 壁画及其他工艺装饰画139
第一节 壁画139
第二节 其他工艺装饰画140
第六章 画论144
第一章 概述151
第一节 秦汉绘画发展的社会背景151
秦汉绘画史151
第二节 秦汉绘画特点和主要成就154
第三节 秦汉绘画的历史影响156
第二章 秦汉绘画文献159
第一节 先秦绘画文献的历史钩沉159
第二节 见于史料的画家161
第三节 秦汉绘画观念的演进163
第三章 帛画166
第一节 “非衣”帛画166
第二节 地方传说在帛画中的反映168
一、楚墓帛画和“阴阳五行”思想168
二、鲁墓帛画和“海上三神山”170
第三节 帛画的艺术特色171
第四章 壁画173
第一节 墓室壁画174
一、东北辽宁地区174
二、河南地区175
三、其他地区179
第二节 壁画技法特点181
一、题材和构图181
二、赋色和用笔183
第五章 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兴起186
第一节 画像石(砖)的应用意义186
第二节 画像石(砖)的地方特色190
一、山东地区画像石191
二、徐州地区画像石206
三、河南地区画像石213
四、河南地区画像砖221
五、陕西地区画像石225
六、四川地区画像石228
七、四川地区画像砖233
第三节 画像石(砖)在绘画史上的意义239
一、艺术意境的深化239
二、“填充”和“组合”构图的意义242
魏晋南北朝绘画史247
第一章 概述247
第二章 三国两晋绘画250
第一节 概况250
第二节 壁画251
一、宫殿壁画251
二、墓室壁画252
第三节 魏晋画坛256
一、三国画家256
二、两晋画家258
三、魏晋画论275
第三章 南朝绘画286
第一节 概况286
第二节 南朝画家289
一、宋画家289
二、南齐画家300
三、梁陈画家307
第四章 十六国北朝绘画317
第一节 概况317
第二节 壁画318
一、墓室壁画318
二、石窟壁画323
第三节 北朝绘画331
一、北魏绘画331
二、北齐绘画333
三、后周绘画334
四、北朝绘画史料335
隋唐五代绘画史347
第一章 概述347
一、隋代美术的过渡性349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隋代绘画349
二、隋代著名画家349
第二章 隋唐时期的绘画349
三、展子虔及其《游春图》351
第二节 丰富多采的唐代绘画352
一、初唐绘画352
二、盛唐绘画359
三、中晚唐绘画374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壁画381
一、石窟壁画381
二、墓室壁画387
三、唐文献记载的唐代壁画389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画史画论403
一、彦悰《后画录》404
二、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404
三、朱景玄《唐朝名画录》405
四、张彦远《历代名画记》405
第五节 书画润笔与书画的发展407
第三章 五代时期的绘画411
第一节 山水审美意识的变化追溯411
一、山水审美意识的产生412
二、皇权的象征,通天的阶梯——皇家的山水观413
三、仙窟道宅,栖身养性——仙道的山水观414
四、涉有无之间,即有而得玄——玄学家的山水观416
五、山水之好,通理辅性——儒家的山水观417
第二节 山水画家及其代表作420
一、南派山水画家的代表420
二、北派山水画家的代表425
第三节 人物画428
一、内容之拓展和技法之改进428
二、名家名作433
第四节 花鸟画442
一、花鸟画溯源442
二、“皇家富贵”与“徐熙野逸”443
第五节 五代时期的壁画450
一、墓室壁画450
二、寺观壁画452
第六节 五代时期的画史画论454
第一节 宋代绘画459
第一章 概述459
一、北宋绘画459
宋辽金夏绘画史459
二、南宋绘画461
一、辽绘画462
二、金绘画462
第二节 辽、金、西夏绘画462
三、西夏绘画463
第二章 宋代的宗教绘画465
第一节 寺观壁画及现存遗迹466
一、大相国寺与玉清昭应宫466
二、现存遗迹467
一、高益469
二、高文进469
第二节 寺观壁画家469
三、石恪470
四、武宗元471
第三章 北宋山水画473
第一节 北宋初期山水画474
一、李成474
二、范宽475
三、燕文贵、高克明、屈鼎、燕肃477
四、许道宁481
五、惠崇482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山水画483
一、郭熙483
二、王诜486
三、赵令穰487
四、王希孟488
第一节 宋代画院490
一、翰林图画院之制度490
第四章 宋代宫廷绘画490
二、翰林图画院之职能493
第二节 赵佶与画学494
一、画学494
二、赵佶496
第五章 宋代花鸟画499
第一节 北宋花鸟画500
一、黄居寀500
二、赵昌501
三、易元吉502
四、崔白、吴元瑜503
第二节 南宋花鸟画506
一、林椿、李迪506
二、法常507
第六章 宋代文人学士绘画509
第一节 概述509
第二节 北宋文人学士绘画511
一、李公麟511
二、苏轼514
三、文同515
四、米芾、米友仁517
一、扬补之519
第三节 南宋文人学士绘画519
二、马和之521
三、赵孟坚522
四、郑思肖、龚开523
一、宋代风俗画的发展526
第一节 宋代风俗画526
第七章 宋代风俗画和历史故事画526
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530
第二节 宋代历史故事画532
第三节 水墨写意人物画535
第一节 南宋四家537
第八章 南宋山水画537
一、李唐538
二、刘松年540
三、马远542
四、夏圭544
第二节 南宋青绿山水画546
一、《图画见闻志》548
第一节 宋代绘画史论著作548
第九章 宋代画学著述548
二、《林泉高致》551
三、《益州名画录》554
四、《圣朝名画评》555
一、欧阳修论画556
第二节 文人学士论画556
二、苏轼论画557
三、米芾论画560
四、黄庭坚论画561
五、邓椿论画562
第十章 辽代绘画564
第一节 辽代墓室壁画565
一、辽代早期墓室壁画566
二、辽代中期墓室壁画567
三、辽代晚期墓室壁画573
一、胡瓌575
第二节 辽代画家575
二、耶律倍(李赞华)577
三、其他画家578
第一节 金代壁画581
第十一章 金、西夏绘画581
一、金代寺庙壁画582
二、金代墓室壁画584
一、王庭筠586
第二节 金代画家586
二、武元直587
三、任询、杨邦基588
四、其他画家589
第三节 西夏绘画590
第一节 宋代版画595
第十二章 宋、辽、金、西夏版画595
一、辽代版画598
第二节 辽、金、西夏版画598
三、西夏版画599
二、金代版画599
第一节 元代绘画的主要成就603
第一章 概述603
元代绘画史603
第二节 元代绘画的基本特征605
一、中国绘画创作主体的变位开始于元代607
第三节 元代绘画的历史评价607
三、中国绘画基本形式的完备确立于元代608
二、中国绘画典型特征的构建成立于元代608
第一节 宫廷画家610
第二章 元初画坛610
第二节 遗民画家614
第三节 郑思肖、龚开615
第四节 钱选618
第一节 赵孟頫的生平621
第三章 赵孟頫621
第二节 赵孟頫的艺术成就624
一、山水画625
二、人物鞍马画629
三、古木竹石图与花鸟画631
第三节 赵孟頫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633
第四节 赵氏一门的创作635
第一节 董巨传派638
第四章 山水画派638
第二节 李郭传派641
第三节 马夏传派646
第四节 苏州画家群647
第五节 其他山水画家650
一、生平品性652
第一节 空灵萧散黄子九652
第五章 山水画成熟期的杰出代表——元四家652
二、绘画创作653
三、艺术成就657
一、生平品性658
第二节 墨气淋漓吴仲圭658
二、绘画创作661
三、艺术成就664
一、生平品性665
第三节 格逸尤超倪云林665
二、绘画创作667
二、艺术成就669
一、生平品性671
第四节 拨淡返浓王叔明671
二、绘画创作672
三、艺术成就674
第一节 古木图676
第六章 古木竹石图与花鸟画676
第二节 梅兰竹菊四君子678
一、梅679
二、兰681
三、竹682
四、菊686
第三节 花鸟画687
第一节 王冕的生平691
第七章 王冕与墨梅691
第二节 王冕的创作692
第三节 王冕在墨梅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696
第一节 道释、神仙图698
第八章 人物·鞍马画698
第二节 历史人物画703
第三节 肖像画705
第四节 鞍马画709
第一节 元代界画概说711
第九章 界画·年画711
第二节 王振鹏和李容瑾713
第三节 夏永714
第四节 元代的年画创作716
第一节 敦煌莫高窟元代壁画718
第十章 壁画718
一、永乐宫壁画719
第二节 寺观壁画719
三、明应王庙壁画722
二、兴化寺和青龙寺壁画722
第三节 墓室壁画723
一、凌源富家屯元代壁画墓724
二、赤峰元宝山、三眼井元代壁画墓725
第一节 色目画家高克恭726
第十一章 少数民族画家的创作726
第二节 维吾尔族画家边鲁730
第三节 蒙古族画家张彦辅731
一、秘书监及其鉴藏733
第一节 内府收藏733
第十二章 绘画鉴识与收藏733
二、文宗奎章阁及其鉴藏734
三、宣文阁、端本堂及其鉴藏735
第二节 私人收藏736
第三节 女收藏家祥哥拉吉737
第四节 书画鉴识家周密738
第一节 形神论739
第十三章 绘画理论739
第二节 书画关系论742
第三节 水墨画论743
三、王绎《写像秘诀》744
二、夏文彦《绘画宝鉴》744
第四节 画史、画论著作744
一、汤垕《画论》、《画鉴》744
六、庄肃《画继补遗》745
五、黄公望《写山水诀》745
四、李衎《竹谱》745
第一节 与欧亚的交流746
第十四章 绘画的国际交流746
第二节 与日本的交流747
一、明代前期社会与绘画751
第一节 明代社会与绘画751
明代绘画史751
第一章 概述751
二、明代中期社会与绘画752
三、明代后期社会与绘画754
一、明代绘画的特点756
第二节 明代绘画的特点、成就及其历史地位756
二、明代绘画的成就及其历史地位757
一、明代画院及明初宫廷画家759
第一节 明代山水画的沿袭与变革759
第二章 明代山水画的启承与发展759
二、王绂、王履761
三、明前期院外沿袭元人画风的画家763
一、明院派山水画的发展765
第二节 明院派山水画的发展与兴盛765
二、明院派山水画的兴盛766
第一节 戴进与浙派771
一、戴进的生平771
第三章 明代浙派山水画771
二、戴进的绘画创作773
三、浙派776
一、吴伟777
第二节 吴伟与江夏派777
二、江夏派780
一、吴门画派782
第一节 沈周782
第四章 明代中期山水画782
二、沈周783
三、沈门画家与谢时臣786
一、文徵明787
第二节 文徵明787
二、继承文徵明画脉的画家790
第三节 唐寅、仇英的山水画792
一、唐寅的山水画793
二、仇英的山水画796
一、董其昌的生平799
第一节 董其昌的山水画799
第五章 明代后期山水画799
二、董其昌的山水画800
一、松江诸派802
第二节 松江诸派802
二、“画中九友”805
一、蓝瑛与其武林派807
第三节 明末其他画家画派807
二、项圣谟、普荷等明末画家809
一、边景昭、孙龙814
第一节 宫廷花鸟画814
第六章 明代花鸟画814
二、林良、吕纪816
一、沈周817
第二节 文人花鸟画817
二、陈淳、陆治、孙克弘、周之冕819
一、徐渭的生平821
第三节 徐渭821
二、徐渭的花鸟画822
一、宋克、王绂、夏昶823
第四节 竹梅兰及其他823
二、陈录、王谦等824
三、周天球等825
四、明代女画家和动物画家826
一、谢环、商喜等828
第一节 院派、浙派人物画828
第七章 明代人物画828
二、戴进、吴伟等831
一、杜堇、郭诩833
第二节 明代中期人物画833
二、周臣、唐寅、张灵等834
三、徐渭等837
一、仇英的生平838
第三节 仇英的人物画838
二、仇英的人物画839
第四节 明末人物画841
一、陈洪绶842
二、崔子忠、丁云鹏等844
三、曾鲸846
第一节 明代版画的沿革848
第八章 明代版画的前期——承上启下的时代848
一、《中国版画史图录》中宗教类版画852
第二节 明前期宗教、信仰类版画852
二、明初其他宗教、信仰类版画854
一、《中国版画史图录》所收有关版画857
第三节 明初实用类版画857
二、明初实用版画——工艺类859
三、明初实用版画——教化类861
四、明初实用版画——县志与杂用类862
一、简况863
第四节 文学作品类版画插图863
三、刘龙田本《西厢记》864
二、弘治本《西厢记》864
一、明初建安版画866
第一节 福建建安版画866
第九章 明代版画的辉煌时期(上)866
二、万历年建安版画——双峰堂余氏867
三、万历年建安版画——各家作品868
四、明末建安版画870
一、富春堂版画871
第二节 金陵版画871
三、环翠堂版画873
二、世德堂版画873
四、继志斋、文林阁等家版画876
第三节 杭州、苏州版画877
一、杭州(武林)版画878
二、苏州版画881
三、明代北方地区版画883
一、山川自然885
第一节 徽州天地885
第十章 明代版画的辉煌时期(下)885
第二节 巧夺天工的黄氏家族(上)886
二、人文气象886
二、万历前期的黄氏刻作887
一、明代前期的黄氏及作品887
一、万历后期的黄氏刻工889
第三节 巧夺天工的黄氏家族(下)889
二、万历后期的黄氏刻作890
三、《王李合评北西厢记》等剧曲版画891
四、万历年以后的徽州黄氏893
一、丁云鹏及其他版画画家898
第四节 徽州版画画家及别姓刻工898
二、徽州别姓刻工成就900
一、生平与创作902
第一节 陈洪绶的版画创作902
第十一章 明代后期版画902
二、版画名品:《九歌图》和《水浒叶子》903
三、版画名品:《博古叶子》和《张深之正北西厢记》905
一、《顾氏画谱》907
第二节 《顾氏画谱》、《程氏墨苑》等版画画谱艺术907
二、《程氏墨苑》908
三、其他画谱佳作909
四、明末几种实用类版画911
一、彩印版画在明代912
第三节 十竹斋彩印版画912
二、胡正言和他的十竹斋版画914
第十二章 明代壁画及民间绘画917
二、法海寺壁画的继承与创新918
一、法海禅寺雄光918
第一节 北京法海寺壁画918
一、北京其他寺院壁画922
第二节 北方地区壁画922
二、天津、河北等地壁画923
三、山西明代壁画924
一、四川地区明代壁画925
第三节 四川、云南明代壁画925
二、云南丽江明代壁画927
第四节 西藏明代壁画及唐卡艺术929
一、西藏明代壁画930
二、西藏明代唐卡艺术932
一、明代年画933
第五节 明代民间绘画933
二、水陆画及风俗画934
一、董其昌的绘画理论937
第一节 董其昌的绘画理论937
第十三章 明代绘画理论937
二、董其昌的地位与影响940
一、明代绘画理论和技法著述942
第二节 明代绘画理论、画史、品评类942
二、画史类949
三、品评类950
一、题跋类951
第三节 明代题跋、著录、丛辑、鉴伪类951
二、著录类954
三、丛辑、鉴伪类956
一、明代画作的制伪手段958
第一节 明代画作的摹制958
第十四章 明代画作的摹制与流传958
二、明代画作摹制者959
一、官家收藏961
第二节 明代画作的收藏与绘画交流961
三、“苏州片”961
二、私家收藏962
三、明代绘画的中外交流965
第一节 清代初期的绘画:集成与拓展971
第一章 概述971
清代绘画史971
第二节 清代中期的绘画:繁荣与发展972
第三节 清代后期的绘画: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973
一、“四王”的成就976
第一节 “四王”及其后学976
第二章 清初苏、松地区的绘画976
三、“四王”之后学978
二、“四王”与清初政治978
一、吴历简说981
第二节 “清六家”中的吴历与恽寿平981
二、恽寿平的艺术成就982
三、恽寿平与常州花鸟画派984
四、恽寿平与王武986
一、天都派987
第一节 从天都派到新安派987
第三章 清初徽州地区的绘画987
二、新安四大家989
三、渐江与新安画派991
四、新安派与黄山派992
二、八大山人的绘画成就与特色993
一、四僧画派的提出993
第二节 四大画僧993
三、石涛的绘画及画论997
四、髡残诸家1002
一、金陵八家的提出1004
第一节 金陵八家1004
第四章 清初金陵地区的绘画1004
二、金陵八家的人员构成1005
三、金陵八家的共同画风1006
一、龚贤的绘画成就1008
第二节 龚贤的绘画成就与主张1008
二、龚贤的创作主张1009
一、罗牧画风的演变及艺术成就1013
第一节 罗牧与江西画派1013
第五章 清初绘画其他流派和名家1013
二、“东湖书画会”与“江西派”1015
一、高其佩与指头画派1016
第二节 指头画派及遗民画家1016
二、明末清初几位不入流派的遗民画家1017
一、清代画院的建制1021
第一节 清代宫廷绘画的构成1021
第六章 清代宫廷绘画1021
二、画画人1023
三、南书房与词臣供奉1025
四、供奉内廷的兼职画家1026
第二节 清代院画的流派1026
一、院画概况1026
二、正统文人画派1027
三、“参用西法”画派1040
四、“海西”画派1045
第七章 清代中期的扬州画派与“扬州八怪”1051
第一节 扬州画派的特点1051
一、扬州画派1051
二、扬州画派的思想与人生1052
三、扬州画派的审美追求1052
四、扬州画派的题材选择1052
第二节 “扬州八怪”1053
一、“八怪”诸说1053
二、“八怪”十五家1054
三、“八怪”之“怪”1061
第三节 “扬州八怪”的艺术成就与局限1065
一、艺术成就1065
二、“八怪”对传统的失误1071
三、“八怪”的师承渊源1073
第一节 “京江画派”与清代后期的山水画1075
一、“京江画派”的产生1075
第八章 清后期的山水画与仕女画1075
二、张崟与“京江画派”1076
三、清晚期山水画家1079
一、嘉、道时期的社会风气与仕女画1080
二、嘉、道仕女画的题材1080
第二节 嘉、道时期的仕女画1080
三、嘉、道仕女画的造型特点1082
四、改琦与费丹旭的仕女人物画1082
第一节 “海派”绘画的兴起1085
一、从“八怪”之衰到“海派”之兴1085
第九章 “海派”绘画的兴起及成就1085
二、“沪上三熊”及同时期的画家1086
三、任颐的艺术成就1089
第二节 “海派”三大画师1094
一、“扬州画派”的终结与转变——虚谷1094
二、“海派”的先驱者之一——赵之谦1097
三、金石书画的综合与集成——吴昌硕1099
第一节 民间卷轴画1109
一、民间肖像画1109
第十章 清代民间卷轴画与壁画1109
二、道、佛行画像1110
三、扬州髹漆名将卢栋的绘画1111
第二节 壁画1112
一、庙堂壁画1112
二、喇嘛教寺院壁画1114
三、太平天国壁画1115
第一节 清代年画的形成与内容1118
一、清代年画的产生与发展1118
第十一章 清代民间年画1118
二、清代木版年画的工艺及变化1122
三、木版年画的体裁样式1122
四、年画的题材与内容1123
第二节 清代主要年画产地及特点1130
一、天津杨柳青年画1131
二、苏州桃花坞年画1136
三、河南朱仙镇年画1137
四、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1138
五、福建漳州年画1139
六、四川绵竹年画1141
第一节 清代版画的源流与徽派版画1142
一、清代版画的源流1142
第十二章 清代的版画1142
二、明末清初的徽派版画与黄氏家族刻工1144
第二节 清代版画插图与石印版画1145
一、清代戏曲小说的版画插图1145
二、石印版画与晚清时事画报1146
第一节 清代绘画的述学1149
一、清代画传与画史1149
第十三章 清代绘画的述学与品评1149
二、清代画论著述1152
三、清代的画跋1156
第二节 清代画品与画评1161
一、清人的绘画批评与“气韵”观1162
二、清人论“品”与绘画批评1167
三、清人论“法”与绘画批评1170
四、清人论“病”与绘画批评1172
五、清代绘画的审美走向1173
六、清代绘画批评的进步与局限1174
民国绘画史1177
第一章 概述1177
第一节 绘画艺术发展的特点1179
第二节 历史的作用1180
第二章 绘画的转机1182
第一节 晚清画坛的现实1182
一、海派绘画的兴衰1183
二、西洋画的传入1189
三、实业救国与图画手工科1192
第二节 绘画观念及其组织的更新1194
一、绘画和美育1195
二、国立师范艺术教育和职业艺术教育的兴起1199
三、私立美术院校的发展1207
四、绘画社团的消长1212
第三章 绘画的实践及其观念的演进1219
第一节 西洋画与中国画齐头并进1219
一、留洋归来的西画家1220
二、应时而变的中国画家1232
第二节 地方区域性绘画群体1238
一、北平地区绘画群体1240
二、江浙地区绘画群体1242
三、广东地区绘画群体1249
第三节 个人风格鲜明的画家1255
一、中国画家1255
二、西洋画家1275
第四章 绘画概念的新发展1294
第一节 以革命为己任的新兴画科1294
一、版画1295
二、鲁迅和木刻运动的初创期1298
三、木刻运动的再发展1304
第二节 市民绘画样式的流行1313
一、月份牌画的产生和流行1313
二、月份牌广告画的技法与作者1315
三、连环画的兴起1318
四、漫画大发展1323
第三节 民间年画的新历程1340
一、传统木版年画的题材及样式1341
二、年画的“新样”1345
第五章 绘画史论的成果1349
一、学者型的著述1350
第一节 绘画史论的著述1350
二、画家型的著述1352
第二节 绘画思潮的理性论争1356
一、中国画的改良论1356
二、“二徐之争”1360
附录:古人论绘画1369
1.顾恺之画论 东晋·顾恺之1369
2.画山水序 南朝宋·宗炳1372
3.叙画 南朝宋·王微1373
4.古画品录 南朝齐·谢赫1373
5.续画品录 南朝陈·姚最1376
6.山水松石格 南朝梁·萧绎1378
7.杜甫题画诗(四首) 唐·杜甫1379
8.历代名画记(节选) 唐·张彦远1382
9.唐朝名画录·序 唐·朱景玄1392
10.山水诀·山水论 唐·王维(传)1393
11.笔法记 五代·荆浩(传)1395
12.益州名画录·品目(节选) 北宋·黄休复1397
13.圣朝名画评·序 北宋·刘道醇1398
14.欧阳修论画 北宋·欧阳修1399
15.图画见闻志·叙论(节选) 北宋·郭若虚1400
16.梦溪笔谈·书画(节选) 北宋·沈括1405
17.苏轼论画 北宋·苏轼1407
18.画史 北宋·米芾1411
19.林泉高致 北宋·郭熙郭思1428
20.山水纯全集·论山(节选) 北宋·韩拙1437
21.宣和画谱·序目·叙论 北宋(撰人不详)1438
22.画继·杂说 南宋·邓椿1443
23.松雪论画 元·赵孟頫1447
24.写山水诀 元·黄公望1449
25.绘宗十二忌 元·饶自然1451
26.云林论画 元·倪瓒1453
27.画鉴·画论 元·汤垕1456
28.论画 元·杨维桢1459
29.图绘宝鉴(节选) 元·夏文彦1460
30.绘事微言 明·唐志契1463
31.华山图序 明·王履1474
32.升庵画品(节选) 明·杨慎1476
33.中麓画品·后序 明·李开先1481
34.艺苑卮言论画 明·王世贞1483
35.画引 明·顾凝远1485
36.燕闲清赏笺论画 明·高濂1487
37.画笺 明·屠隆1489
38.画说 明·莫是龙1492
39.论画 明·李日华1495
40.画麈 明·沈颢1496
41.青藤论画 明·徐渭1500
42.画旨(节选) 明·董其昌1502
43.西庐画跋 清·王时敏1507
44.日知录·论画 清·顾炎武1511
45.画筌 清·笪重光1513
46.石涛画语录 清·原济1518
47.雨窗漫笔 清·王原祁1525
48.浦山论画 清·张庚1527
49.小山画谱(节选) 清·邹一桂1530
50.板桥题画 清·郑燮1533
51.东庄论画 清·王昱1536
52.画学心法问答(节选) 清·布颜图1539
53.山静居画论(节选) 清·方薰1549
54.芥舟学画编(节选) 清·沈宗骞1560
55.二十四画品 清·黄钺1564
热门推荐
- 1586114.html
- 1237290.html
- 446064.html
- 1275848.html
- 235596.html
- 1500826.html
- 1327663.html
- 2182920.html
- 2992735.html
- 1282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2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7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6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62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8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8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1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7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9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3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