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初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宋豫秦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4431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初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1 淮河流域现状分析7
1.1 自然本底现状7
1.1.1 地质地貌7
1.1.2 气候特征8
1.1.3 河川水系9
1.1.4 水文特征10
1.2 资源赋存现状12
1.2.1 土地资源12
1.1.5 土壤类型12
1.2.2 水资源14
1.2.3 矿产资源16
1.2.4 渔业资源17
1.2.5 旅游资源18
1.3 社会发展现状18
1.3.1 人口现状18
1.3.2 生活水平20
1.3.3 文化教育21
1.4.1 经济总量特征22
1.4 经济发展现状22
1.4.2 产品总量特征23
1.4.3 经济结构特征25
1.4.4 区域差异特征28
1.5 生态环境现状29
1.5.1 水环境污染29
1.5.2 生态破坏30
1.5.3 自然灾害31
2.1.1 独流入海时期的淮河水系33
2.1 水系变迁过程33
2 淮河流域环境、社会、经济演变过程研究33
2.1.2 黄河夺淮时期的淮河水系34
2.1.3 黄河北徙以后的淮河水系35
2.2 农业演变过程36
2.2.1 土地开发与水利建设36
2.2.2 农业生产力水平46
2.3 城镇与交通演变过程47
2.3.1 城镇体系47
2.3.2 城市功能与交通状况50
2.3.3 城市分布及兴衰原因53
2.4 经济发展滞后的历史原因分析54
2.5 人类活动对流域自然环境的破坏57
2.5.1 人类活动对森林的破坏57
2.5.2 围湖垦田与湖泊的湮废59
2.5.3 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地资源的影响60
3.1 景观生态系统特征62
3.1.1 景观异质性强62
3 淮河流域人地系统的特征分析62
3.1.2 边缘效应明显63
3.1.3 地域特征显著64
3.2 人地系统自组织分析65
3.2.1 智能性自组织分析65
3.2.2 协同学分析67
3.2.3 耗散结构分析68
3.2.4 系统动力学分析69
3.3 人地系统的主要矛盾与冲突分析71
3.3.1 人口与资源72
3.3.2 经济与环境74
3.3.3 水资源与经济76
3.3.4 人口与经济、环境77
4 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78
4.1 经济发展程度评估78
4.1.1 评估方法78
4.1.2 评估结果81
4.2 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估84
4.2.1 评估系统的构建84
4.2.2 评价指标的选择84
4.2.3 评估方法的确定86
4.2.4 评估结果及分析88
5 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96
5.1 战略体系架构96
5.1.1 战略的支持体系96
5.1.2 实施的必要条件98
5.2 实施机制——协调发展100
5.3 战略举措105
6 “大治淮”战略109
6.1 “大治淮”战略的含义与内容109
6.2.1 针对洪涝问题的基础性工程111
6.2 构建“大治淮”战略的基础性工程111
6.2.2 针对干旱问题的基础性工程112
6.3 构建“大治淮”战略的开发性工程115
6.3.1 水产业的开发115
6.3.2 水运业的开发118
6.3.3 水电业的开发120
7 淮河流域经济优先发展战略123
7.1 支柱产业的选择123
7.2.1 大农业的深度综合开发129
7.2 支柱产业的深度综合开发战略129
7.2.2 食品工业的深度综合开发132
7.2.3 能源工业的深度综合开发134
7.2.4 纺织工业的深度综合开发136
7.2.5 建材工业的深度综合开发137
7.2.6 旅游业的深度综合开发139
7.3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机制140
7.3.1 “板块经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政障碍140
7.3.2 “经济板块”: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机制142
7.3.3 “经济板块”的空间框架及其实现145
7.4.1 走出经济“谷地”150
7.4 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前瞻150
7.4.2 “淮海经济圈”对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51
8 淮河流域水资源永续利用战略153
8.1 水资源供需状况153
8.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153
8.1.2 可持续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54
8.2 21世纪流域水资源供需形势分析156
8.2.1 21世纪流域需水态势156
8.3.1 针对“水缺”的战略161
8.3 流域水资源永续利用的途径161
8.2.2 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限度分析161
8.3.2 针对“水脏”的措施166
9 淮河流域生物与土地资源保护战略177
9.1 生物多样性保护177
9.1.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177
9.1.2 流域的生物资源177
9.1.3 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180
9.2 土地退化综合防治战略181
9.2.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81
9.2.2 盐渍化防治措施184
10 淮河流域绿色小城镇建设187
10.1 流域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187
10.2 小城镇发展程度评估191
10.2.1 评估体系191
10.2.2 评估实例195
10.3 小城镇发展的方向与原则197
10.3.1 发展方向197
10.3.2 发展原则198
10.4.1 发展目标201
10.4 小城镇发展的目标与任务201
10.4.2 建设任务203
10.4.3 工作重点204
10.5 小城镇建设的实施对策206
10.5.1 政策保障206
10.5.2 行动方案207
11 淮河流域的人口战略209
11.1 控制人口规模209
11.1.1 人口态势分析209
11.1.2 人口控制途径212
11.2.1 教育途径215
11.2 提高人口素质215
11.2.2 科技途径219
12 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221
12.1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机制的构建221
12.1.1 决策与协调机制的构建221
12.1.2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225
12.1.3 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226
12.2 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的若干建议229
12.2.1 政策保障229
12.2.2 法律、法规保障230
12.3 洪涝灾害社会保障机制构建233
12.3.1 建立流域灾害补偿制度的可行性233
12.3.2 国外洪水保险制度的若干经验235
12.3.3 洪涝灾害的经济补偿制度的建立236
12.4 环境管理技术保障238
12.4.1 建立面向管理的环境监测体系239
12.4.2 建立现代化的环境信息系统239
12.4.3 全面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240
参考文献245
热门推荐
- 198207.html
- 2922183.html
- 3305538.html
- 3053045.html
- 2859779.html
- 3545829.html
- 558860.html
- 2128996.html
- 1475404.html
- 1553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9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2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3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4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4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97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62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