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白浆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白浆土
  • 曾昭顺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55772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白浆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白浆土研究概况及其进展1

一、白浆土分布的生态环境条件1

二、对白浆土形成过程的研究进展2

(一)白浆化过程说2

(二)潴育淋溶说3

(三)解铁作用说3

(四)假灰化作用说4

(五)其它假说4

三、白浆土中新生体的研究进展6

(一)铁锰结核6

(二)硅粉7

四、白浆土矿物学研究及其意义8

(一)原生矿物及粘土矿物8

(二)铁锰氧化物矿物及其区分9

(三)伊毛缟石及其在白浆土研究中的意义11

第二章 自浆土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在分类中的位置15

一、地带性分布规律15

二、白浆土的中域分布规律18

三、白浆土微域分布20

四、白浆土在分类中的位置23

第三章 自浆土的形成过程25

一、白浆土形成过程中物质移动25

(一)关于粘粒的移动25

(二)关于铁锰淋溶与淀积29

(三)关于粘粒的破坏性移动33

二、白浆土中新生体的形成分析34

(一)铁锰结核组成34

(二)硅粉类别35

(三)胶膜特性36

三、白浆土形成过程36

第四章 白浆土的形态和微形态特征39

一、形态特征39

(一)腐殖质层39

(二)白浆层40

(三)淀积粘化层40

(四)母质层41

二、微形态特征42

第五章 白装土机械物理性质47

一、土壤机械组成47

二、土壤团聚体组成53

(一)微团聚体组成53

(二)水稳性团聚体组成54

三、土壤水分物理性质55

(一)土壤容重55

(二)土壤孔隙组成55

(三)土壤水分及透水性56

第六章 白装土的基本化学性质58

一、土壤pH与酸度58

(一)白浆土的酸碱度58

(二)活性酸59

(三)潜性酸60

(四)盐基饱和度64

(五)土壤中活性铝及其活化度64

(六)土壤缓冲性能67

(七)土壤酸度对土壤形成的作用68

二、土壤代换性能69

(一)代换性阳离子组成69

(二)阳离子交换量69

三、白浆土表面电荷特征72

(一)土壤表面电荷72

(二)土壤表面电荷零点77

四、白浆土中铁、铝氧化物类型及其分异77

(一)白浆土铁氧化物77

(二)白浆土铝氧化物82

(三)白浆土游离氧化物82

(四)白浆土中铁锰结核及其地域性的分异87

(五)不同类型白浆土的淋溶变异95

五、白浆土吸附性能95

(一)白浆土比表面积95

(二)白浆土铵吸附特性96

(三)白浆土磷酸吸附特性97

六、白浆土有机质特性102

(一)土壤有机质102

(二)土壤腐殖质103

七、白浆土生物学活性108

第七章 白浆土矿物学性质112

一、土壤中重矿物112

二、土壤中粘粒矿物114

(一)土壤粘粒矿物组成114

(二)粘粒矿物特征124

第八章 白浆土的农化性状126

一、有机质及其平衡126

(一)有机质含量126

(二)还田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及所形成腐殖质的分解速率129

(三)每年每公顷需还田新鲜有机质数量的估算130

二、全氮和速效氮132

三、全磷和速效磷134

四、全钾和速效钾136

五、微量元素138

(一)锌138

(二)锰139

(一)铜140

(四)硼140

(五)钼141

(六)铁141

第九章 白浆土的水分性质和水分动态143

一、水分性质143

二、白浆土水分动态146

第十章 白浆土低产原因分析154

一、白浆土的生产能力154

二、白浆土低产原因分析155

(一)关于腐殖质层(活土层)薄的问题159

(一)白浆层贫瘠和板结159

(三)粘化淀积层的不透水性160

第十一章 白浆土利用改良经验162

一、耕翻改良162

二、施石灰改良163

三、秸秆还田改良白浆土165

四、种绿肥改良166

五、客土改良168

六、深松改良168

七、种稻改良168

八、混层改良白浆土169

第十二章 自浆土农林牧综合利用及生态建设170

一、农用土地的生态分类及其特点170

(一)土地生态分类方法170

(二)农用土地的生态类型171

(三)几种主要土地生态类型的特点171

(四)农业生态区划172

二、白浆土区合理耕作轮作体系的研究172

(一)白浆土地区耕作制的回顾及存在问题172

(二)白浆土区轮作体系的建立173

(三)白浆土区轮耕体系176

三、白浆土地区农林牧综合治理的效益及优化途径180

(一)农林牧综合治理的效益分析180

(二)农林牧最佳模型的评价1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