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己讲”、“讲自己” 中国哲学的重建与传统现代的度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自己讲”、“讲自己” 中国哲学的重建与传统现代的度越
  • 张立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8340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哲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己讲”、“讲自己” 中国哲学的重建与传统现代的度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国哲学的“讲自己”3

中国哲学的“自己讲”、“讲自己” 3

1.危机与合法性问题4

2.自立与走自己的路8

3.创新与自由文化氛围13

中国哲学“讲自己”的中国方式18

1.什么是合法18

2.两次外来哲学的大冲击19

3.和合儒、释、道三教的理学22

4.有无“失语症”26

5.五个“有益于”的哲学转生27

中国哲学之谓哲学30

1.中国的哲学与哲学在中国30

2.中国哲学的自我定义33

中国哲学的创新与和合学的使命40

1.中国哲学的创新标志40

2.和合学的创新使命48

和合学纲要 54

1.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冲突与危机54

2.和合人文精神的意蕴56

3.和合三个世界的建构64

4.化解人类冲突和危机的和合五大原理71

致思和合学的心路历程75

1.冷战思维与和合思维75

2.阶级斗争与社会和谐77

3.走出中国哲学的西方形式78

4.为什么中国哲学要“自己讲”80

5.如何化解人类的五大冲突和危机81

6.如何落实文化整合的方法83

7.中国哲学创新的“游戏规则”86

8.自己定义自己民族的哲学89

9.中国哲学“自己讲”讲什么91

10.儒学如何改变自己的命定论92

中国哲学的现代价值94

1.儒家哲学的宗教性问题95

2.当今世界病态的严峻性97

3.世界病态的治疗化解之道101

中国学术史的界说、演替和创新 110

1.中国学术史的界说110

2.中国学术史演变的阶段114

3.中国学术史的“自己讲”120

哲学迷失与哲学自觉 128

1.哲学自觉的迷失128

2.哲学自觉的回归130

3.哲学转生的追究136

中篇 国学的新诠释147

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 147

1.中华民族文脉的传承147

2.竞尚西学中的忧患国学151

3.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156

发现儒学 163

1.儒学第一次被遮蔽和发现163

2.儒学第二次被遮蔽和发现170

3.儒学第三次被遮蔽和发现176

儒学价值理想的追求181

1.人为天下贵181

2.理想人格的向往183

3.理想社会的憧憬189

4.理想与境界的追求191

儒家中和思想的现代价值 193

1.儒道中和观之异同193

2.中和为大本达道195

3.朱熹与张栻的中和之辩198

4.中和的民族精神200

帛书《系辞》与通行本《系辞》的比较204

1.《易》的传承与卦序205

2.帛书《系辞》的分篇与字数207

3.帛书《系辞》文字的考释210

4.帛书篇名的定名214

良知与致良知216

1.良知正法眼藏的体认216

2.良知心体的内涵217

3.心与理冲突的弊端219

4.致良知即本体即工夫221

佛教之为佛教 223

1.救苦的博大情怀225

2.众生痛苦根源的探究226

3.极乐世界的终极关切228

4.修道证灭以通涅槃之境230

5.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灭232

6.佛教面临的挑战和改革236

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239

1.因缘和合239

2.一心二门240

3.理一分殊242

儒佛之辩与宋明理学 246

1.儒佛之辩246

2.理学的道德形上学254

3.宋明理学的分系259

简本《老子》与儒家思想的互补互济 268

1.简本《老子》甲、丙本的比较269

2.儒道两家的互补互济270

3.同归一致的和合之道277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282

1.追根溯源282

2.人学精神285

3.哲学追究289

4.价值理想292

5.道儒两轮299

下篇 传统与现代的度越307

韩国儒教的特点 307

1.实践经验伦理308

2.理性经验伦理311

3.性理逻辑思辨伦理316

4.韩国儒教特点的几点体认318

退溪心性论的现代价值 324

1.理气合为心324

2.心性一而二、二而一330

3.道德主体的挺立334

退溪哲学与时代精神 336

1.文化的生命力与生成物337

2.求索化解三大冲突之道338

3.时代精神的体现340

4.现代价值348

奇大升与退溪的四端七情之辩350

1.勤学科举和做官351

2.正心修身和治平354

3.太极阴阳和动静359

4.四端七情和理气365

退溪以后礼的民族化进程 373

1.天经地义民行一体之礼373

2.退溪礼缘仁情的思想376

3.栗谷礼尽孝祖诚敬的思想379

4.金氏父子礼的韩民族化383

5.礼学派礼学的特点389

栗谷的理气观 392

1.理的内涵及特性393

2.气的内涵及品格397

3.理与气的相互关系401

栗谷礼的本义与功效408

1.礼皆出于性408

2.礼的本义411

3.礼的功效417

郭再祐的《春秋》大义精神423

1.《春秋》大义大法423

2.守丧礼移孝于忠429

3.乱臣贼子惧437

4.中兴大业之本442

附录449

和合学与人文奥运449

和合文化与商道455

后记4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