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花发育的分子生物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植物花发育的分子生物学
  • 孟繁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6304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花发育的分子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植物成花转变的控制1

一、引言1

二、环境控制2

(一)光周期与开花3

(二)低温与成花诱导15

(三)影响成花转变的其他环境因子21

三、植物的幼年期与感受态22

(一)不同类型植物的幼年期23

(二)植物具有幼年期的原因24

四、植物成花转变的遗传控制27

(一)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27

(二)小麦(Triticum aestivum)41

(三)豌豆(Pisum sativum)43

五、结语44

参考文献45

第二章 光受体与植物光周期成花诱导50

一、引言50

二、光敏素50

(一)光敏素的理化性质51

(二)不同光敏素分子执行着不同的功能52

(三)光敏素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54

(四)光敏素作用的原初生化机制55

(五)光敏素的信号转导60

(六)光繁素与基因表达65

三、蓝光/UV-A受体68

四、光受体在光周期成花诱导过程中的作用70

(一)沙漏(hourglass)计时假说71

(二)光敏素与内源节奏的相互作用71

五、结语79

参考文献79

一、引言84

第三章 植物的成花生理信号84

二、成花生理信号86

(一)糖类86

(二)细胞分裂素88

(三)赤霉素93

(四)生长素95

(五)乙烯96

(六)脱落酸97

(七)多胺99

(八)水杨酸100

(九)玉米赤霉烯酮101

(十)寡糖素105

(十一)其他物质105

三、结语108

参考文献110

第四章 植物的成花决定117

一、引言117

二、实验体系118

三、植物成花决定态特征120

(一)“全或无”(all-or-none)现象120

(二)植物成花决定122

(三)花序决定(inflorescence determination)126

(四)各器官相互作用对植物成花决定的影响127

(五)成花决定态的稳定与逆转128

(六)成花决定的分子调控135

四、结语138

参考文献140

第五章 植物发育中细胞分裂模式的遗传控制147

一、引言147

二、茎端的发育148

(一)茎端分生组织(SAM)148

(二)茎端分生组织细胞的细胞分裂模式149

(三)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的遗传控制151

三、花154

(一)花的亚区(floral subdomain)155

(二)花器官的发生(initiation)158

(三)花器官的形状159

四、细胞分裂模式与细胞周期的关系159

五、结语160

参考文献161

一、花分生组织的形成168

(一)花分生组织特征决定基因的遗传学研究168

第六章 高等植物的花发育基因168

(二)花分生组织特征决定基因的分子特性170

二、花器官特征的决定172

(一)花器官特征决定基因的遗传学研究172

(二)花器官特征决定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174

(三)花器官特征决定基因的活化和调控176

三、展望177

参考文献177

第七章 植物的性别控制182

一、引言182

(二)植物性别类型的划分183

(一)植物性别类型的定义183

二、植物性别类型183

(三)植物性别的进化186

(四)性比187

三、花发育的ABC模型与植物性别决定过程187

四、植物性别决定的遗传理论193

(一)性染色体193

(二)性别决定基因196

五、植物性别表达的生理生化机制201

(一)植物性别二形性201

(二)性别表达的激素调节204

(三)环境条件对性别表达的影响209

六、植物性别决定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210

七、结语212

参考文献213

第八章 植物花色的基因控制和调节225

一、引言225

二、类黄酮产生的生化途径226

三、影响花颜色的突变体229

四、结构基因232

(一)查尔酮合酶(CHS)232

(二)查尔酮-黄烷酮异构酶(CHI)234

(三)黄烷酮-3-羟化酶(F3H)235

(四)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236

(五)无色花色素向花色素转化所需要的酶238

(六)B-环的羟化作用:类黄酮-3′-羟化酶(F3′H)和类黄酮-3′5′-羟化酶(F3′5′H)239

(七)UDP-葡萄糖-类黄酮3-0-葡糖基转移酶(UFGT)240

(八)鼠李糖基转移酶240

(九)其他结构基因241

五、调节基因241

(一)玉米花色素苷合成的基因调节242

(二)金鱼草花色素苷合成的基因调节246

(三)矮牵牛花色素苷合成的基因调节248

(四)其他物种花色素苷合成的基因调节249

六、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的组织特异性250

七、光和其他因素对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252

八、花色的遗传工程改造255

九、结语256

参考文献256

第九章 有花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机理270

一、引言270

二、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控制270

三、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机制271

(一)核酸酶机制273

四、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机制273

(二)罂粟科276

(三)禾本科278

五、结语279

参考文献280

第十章 花衰老的分子基础285

一、引言285

二、花瓣衰老时形态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285

三、花瓣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287

(一)细胞膜的变化287

(二)呼吸作用293

(三)水分代谢的变化294

(四)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的变化295

四、花瓣色素的变化296

五、花瓣衰老的调节298

(一)乙烯298

(二)其他植物激素307

(三)授粉311

(四)环境胁迫314

六、花瓣的脱落315

(一)概述315

(二)脱落区的解剖学结构及超微结构316

(三)花瓣脱落的生理学317

七、花瓣衰老的分子生物学318

(一)乙烯的生物合成酶及相应的基因318

(二)乙烯的信号转导320

(三)与花瓣衰老有关的基因326

(四)控制花瓣衰老的遗传工程328

八、花瓣衰老与细胞的程序化死亡330

(一)细胞程序化死亡概述331

(二)植物细胞的程序化死亡333

参考文献335

第十一章 花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348

一、拟南芥突变体的产生及分析348

(一)突变体的种类349

(二)诱变(mutagenesis)350

(三)突变体的筛选和选择353

(四)突变体的分析354

二、花发育基因的分离357

(一)染色体步行357

(二)转座子标记358

参考文献3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