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曾侯乙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谭维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1292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曾侯乙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曾侯乙墓中室编钟出水状况(上、中两层已露出水面,下层横梁正在出水) 21
一 墓葬的发现与发掘4
(一)墓葬的发现5
1.施工炸石中发现古墓5
2.一座大型岩坑竖穴木椁墓被确认8
一 曾侯乙墓墓坑平面图9
插图目录9
二 曾侯乙墓发掘前的墓坑东南角(旧水塔压在坑口,下面尚可见到残存的坑壁、填土与石板)10
(二)发掘经过13
1.制定方案13
2.精心发掘15
四 从空中拍摄的曾侯乙墓发掘现场全景16
三 直升飞机在曾侯乙墓墓坑上空进行航空摄影16
五 曾侯乙墓木椁盖板平面及编号图17
七 水上吊棺17
六 揭开木椁盖板后椁室内的积水状况(考古人员正在清洗西室水面漂浮的两具木棺)17
八 曾侯乙墓椁室全景19
九 曾侯乙墓东室主棺出水状况20
一一 曾侯乙墓中室东墙下的青铜礼器出水状况22
一二 取吊编钟(一件下层大型甬钟正被吊出椁室)22
一四 曾侯乙墓北室的一对大铜缶及车舆伞盖出水状况23
一三 曾侯乙墓中室东南角的九鼎八簋等青铜礼器及用具出水状况23
一五 曾侯乙墓西室陪葬棺出水状况25
1.墓葬的基本情况26
(三)墓葬概况26
一六 曾侯乙墓地理位置示意图27
一七 曾侯乙墓墓坑南部填土夯层剖面图(局部)29
一八 曾侯乙墓墓坑及棺椁平、剖面图31
一九 曾侯乙墓墓主外棺青铜框架结构示意图32
二○ 曾侯乙墓陪葬棺纹饰线描图34
二一 彩绘髹漆木瑟36
二二 彩绘髹漆木均钟36
2.随葬器物概述36
3.墓主及其下葬年代38
二四 青铜甬钟上的“曾侯乙乍?”铭文38
二三 青铜礼器上的“曾侯乙??用?”铭文38
二五 青铜戈上的“曾侯乙之寝戈”铭文39
二六 楚惠王赠给曾侯乙的青铜镈钟铭文41
二 考古学研究的主要收获与重要课题45
(一)考古学研究的主要收获46
1.为我国南方东周墓葬发掘积累了宝贵经验46
2.为研究东周诸侯葬制提供了可靠资料48
4.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些疑惑豁然开朗52
二七 铸有“曾侯?之用殳”的殳首54
二八 锐殳与晋杸(由左至右:箍球锐殳、刺球锐殳、晋杸首端、晋杸尾端)54
二九 青铜戟(由左至右:有刺三戈戟、三戈戟、双戈戟)55
1.关于周礼鼎制与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僭越现象的探讨56
(二)有待探索的重要课题56
2.关于文化属性的探讨60
三 历史学研究的主要收获与问题探讨65
(一)曾、随之谜66
1.曾、随为同一国家之说67
2.曾、随不可混同之说70
3.随灭曾,延姬姓宗嗣之说72
4.曾灭随,据其国土之说74
1.楚惠王为曾侯乙铸“宗彝”77
(二)曾、楚关系77
2.简文所见曾、楚关系十分密切78
1.殉人骨架的检测与殉葬方式的研究80
(三)人殉问题及曾侯乙所处时代社会性质的探讨80
2.关于曾侯乙所处时代社会性质的探讨83
四 先秦乐器研究的重大成果89
1.出土乐器的检测与研究90
(一)出土乐器的全面检测与系统研究90
三一 青铜甬钟(曾侯乙墓编钟中层三组4号钟正面、背面)91
三○ 青铜钮钟(曾侯乙墓编钟上层二组5号钟)91
三二 钟的各部位名称图93
三三 编磬(青铜磬架为原件,石磬块为复原件)94
三四 磬的各部位名称图95
三五 青铜鼓座97
三六 青铜鹿角立鹤98
三七 均钟纹饰线描图101
2.出土乐器的学术意义103
(二)编钟的复制研究106
1.编钟复制的缘起及简要历程106
2.对编钟原件的科学检测与成功复制107
(三)编磬的复原研究111
1.磬料的研究和采集112
2.音高的推定113
3.磨制与调音技术的研究114
五 先秦艺术的珍贵发现117
1.乐器、乐队组编与音色的研究118
(一)音乐118
2.钟磬铭辞的乐律学研究120
三八 编钟下层二组5号钟钲部乐律铭文122
1.新、奇、巧的造型130
(二)工艺品130
三九 青铜联禁对壶131
四○ 彩绘髹漆木雕鸳鸯盒131
2.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132
3.娴熟的工艺技巧132
四一 十六节龙凤玉佩(正面、背面)134
四三 青铜怪兽磬座135
四二 彩绘髹漆木雕梅花鹿135
1.广泛的题材135
(三)雕塑135
2.可贵的创作构思136
四四 青铜武士钟虡137
3.多种技法的巧妙运用138
四五 青铜鼎盖圆雕牛形钮139
1.漆画的题材139
(四)绘画139
四六 彩绘“弋射图”漆木箱(局部)140
四七 “龙虎图”马胄(线描摹本)141
2.漆画的构思与技法141
1.丰富的古文字资料142
(五)书法142
2.各类书法赏析143
四八 竹简143
四九 “曾侯乙之用戟”鸟篆铭文(拓本)144
五○ 三戈戟上由四条龙组成的“曾”字形图徽(拓本)144
(六)艺术成就溯源146
1.时代变革的产物146
2.历史发展的结果146
3.文化交流的结晶147
六 先秦科技的光辉成就149
(一)天文学150
1.曾侯乙墓的天文文物151
2.衣箱上的二十八宿天文图153
3.漆书民谚——观象授时之歌159
五一 彩绘髹漆“紫锦之衣”款木箱159
1.发达的冶金业162
(二)冶金铸造162
2.精湛的青铜铸造工艺164
五二 青铜大尊缶166
五三 青铜铸镶红铜纹饰炭炉168
五四 青铜鉴缶结构示意图174
3.黄金的冶炼与铸造175
五五 金盏及镂空金勺175
(三)车马兵器180
1.兵器制造技术的发展与进步181
2.车马器制造技术的改进与提高185
五六 青铜矛状车?186
3.竹简遣策反映的战车与车战187
1.养蚕、缫丝、纺麻技术的新发展190
(四)纺织190
3.单层暗花锦及龙纹绣品的发现191
2.丝麻混纺技术的发明191
五七 五彩琉璃珠192
(五)琉璃珠与“玻璃之路”的探讨192
1.曾侯乙墓琉璃珠来源的讨论192
2.“玻璃之路”的探讨195
七 结束语199
参考文献201
后记215
3.为东周考古断代树立了新的标尺500
热门推荐
- 2851756.html
- 1149241.html
- 2857832.html
- 1054753.html
- 440752.html
- 301156.html
- 131029.html
- 138906.html
- 572121.html
- 2125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2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6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4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0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0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5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2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2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9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5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