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崔振亚,孙桂环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0566838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68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7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一章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概述1
第一节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概念2
一、“‘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内涵2
二、“‘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外延2
三、“‘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与审判科的关系3
第二节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特征4
第三节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内容5
一、意识层次的内容6
二、责任层次的内容6
三、能力层次的内容8
四、监督层次的内容8
五、管理层次的内容9
第四节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存在的客观性9
二、实践经验的总结10
一、客观存在的产物10
三、事物发展的结果11
第五节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适用范围及意义12
一、有利于端正法官的审判意识13
二、有利于强化审判主体的质量意识14
三、有利于实现诉讼经济和增加社会效益15
四、有利于维护法官形象16
第二章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18
第一节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构成18
一、什么是“多层次”18
二、什么是“并进”20
三、什么是“功能”20
四、什么是“办案质量”22
第二节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结构23
一、“‘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适用23
二、“‘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层次内容24
三、“‘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适用主体25
四、“‘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多层次并进”26
五、“‘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功能作用27
六、“‘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层次标准33
第三节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运作程序39
第四节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概要40
一、意识层次的功能作用40
二、责任层次的功能作用42
三、能力层次的功能作用46
四、监督层次的功能作用48
五、管理层次的功能作用49
第五节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正确适用51
一、“多层次”与“并进”的关系51
二、“作用”与被“作用”的关系52
三、工作“法”与实践的关系52
第一节 “意识层次”的分解54
第三章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层次”分解54
一、“意识层次”的质量标准55
二、“意识层次”的主要障碍59
三、“意识层次”排除障碍的措施60
第二节 “责任层次”的分解60
一、“责任层次”的质量标准61
二、“责任层次”的主要障碍62
三、“责任层次”排除障碍的措施63
第三节 “能力层次”的分解65
一、“能力层次”的质量标准65
二、“能力层次”主要障碍66
三、“能力层次”排除障碍的措施67
第四节 “监督层次”分解68
一、“监督层次”的质量标准69
三、“监督层次”排除障碍的措施70
二、“监督层次”的主要障碍70
第五节 “管理层次”的分解72
一、“管理层次”的质量标准73
二、“管理层次”的主要障碍74
三、“管理层次”排除障碍的措施75
第四章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层次”管理规范78
第一节 端正审判主体审判意识的管理规范78
一、端正审判意识的原则79
二、端正审判意识的标准79
三、端正审判意识的内容79
四、端正审判意识的措施80
第二节 审判主体办案质量责任档案的管理规范81
一、管理原则81
二、管理内容81
四、管理办法82
三、管理种类82
第三节 审判主体庭审观摩评议办法管理规范83
一、庭审观摩评议原则、目的83
二、庭审观摩评议内容83
三、庭审观摩评议办法85
四、庭审观摩评议范围85
五、庭审观摩评议结果的处理85
第四节 审判主体自觉接受监督管理规范86
一、自觉接受监督范围86
二、自觉接受监督制度86
第五节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逐层次分类考核办法管理规范88
一、考核对象和内容88
二、考核办法89
三、考核结果的处理89
五、考核管理主体及其系统90
四、考核的组织领导90
第五章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自我行为规范(一)91
第一节 适用“‘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原则92
一、法定原则92
二、立审、审执分离原则93
三、错案追究原则93
四、责权统一原则93
第二节 适用“‘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审判组织95
一、审判委员会适用规范95
二、合议庭适用规范100
三、独任审判适用规范105
四、赔偿委员会适用规范108
第三节 适用“‘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主体108
一、院长适用规范109
二、副院长适用规范111
三、审判委员会委员适用规范114
四、庭长适用规范115
五、审判员适用规范118
六、人民陪审员适用规范120
七、书记员适用规范122
第四节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适用主体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责126
一、适用主体的职业道德126
二、适用主体的职业纪律126
三、适用主体的职业职责127
第五节 适用“‘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审判业务部门128
一、刑事审判庭适用规范128
二、民事审判庭适用规范131
三、经济审判庭适用规范135
四、行政审判庭适用规范138
五、告诉申诉审判庭适用规范141
六、执行庭适用规范143
七、赔偿委员会适用规范146
八、法庭指导组适用规范149
九、人民法庭适用规范150
第六章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自我行为规范(二)153
第一节 审判主体办案质量目标153
一、院长的“质量目标”154
二、副院长的“质量目标”154
三、审判委员会委员的“质量目标”155
四、庭长、副庭长的“质量目标”156
五、审判长的“质量目标”157
六、合议庭成员的“质量目标”157
七、书记员的“质量目标”158
第二节 刑事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58
一、一审刑事公诉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58
二、一审经济犯罪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61
三、一审刑事自诉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63
四、二审刑事公诉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65
五、二审经济犯罪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67
六、二审刑事自诉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70
七、其它一、二审刑事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72
八、再审刑事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72
第三节 民事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73
一、一审民事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73
二、二审民事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75
三、再审民事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78
四、反诉的民事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78
五、涉外民事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78
第四节 经济纠纷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78
一、一审经济纠纷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79
二、二审经济纠纷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82
一、一审行政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85
第五节 行政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85
三、再审经济纠纷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85
五、涉外经济纠纷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85
四、反诉的经济纠纷案办案质量标准185
二、一审行政赔偿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90
三、二审行政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93
四、二审行政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95
五、一、二审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97
六、再审行政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97
七、涉外行政案件办案质量标准198
第七章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自我行为规范(三)199
第一节 刑事审判办案规范199
一、审查受理、庭前准备程序规范200
二、开庭审理规范219
三、案件审限规范223
四、强制措施适用规范224
五、刑事案件执行规范225
六、刑事诉讼卷宗规范228
第二节 民事审判办案规范232
一、审查受理、庭前准备程序规范232
二、开庭审理规范249
三、案件审限规范253
四、督促程序规范254
五、公示催告程序规范254
六、民事审判适用措施规范254
七、民事案件执行规范257
八、民事诉讼卷宗规范262
第三节 经济审判办案规范266
一、审查受理、庭前准备程序规范266
二、开庭审理规范289
三、案件审限规范293
四、督促程序规范294
五、公示催告程序规范294
六、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规范294
七、经济审判适用措施规范294
八、经济纠纷案件执行规范297
九、经济诉讼卷宗规范303
第四节 行政审判办案规范306
一、审查受理、庭前准备规范307
二、开庭审理规范329
三、案件审限规范334
四、行政审判适用措施规范334
五、行政案件执行规范338
六、行政诉讼卷宗规范342
第一节 “控辩式”、“辩论式”的适用范围347
第八章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自我行为规范(四)347
第二节 “控辩式”庭审规则的规范348
一、庭前指导规范350
二、庭前准备规范351
三、开庭审理规范353
四、当庭陈述规范355
五、当庭举证规范356
六、当庭质证认证规范361
七、当庭辩论规范364
八、当庭调解规范366
九、当庭裁判规范369
十、其他庭审规范371
第三节 “辩论式”庭审规则的规范373
一、应诉指导规范375
二、庭前准备规范377
三、开庭审理规范379
四、当庭陈述规范380
五、当庭举证规范381
六、当庭质证认证规范384
七、当庭辩论规范387
八、当庭调解规范389
九、当庭裁判规范392
十、其他庭审规范393
第九章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自我行为规范(五)396
第一节 错案责任追究制规范397
一、错案398
二、错案责任400
三、处罚401
四、管理部门及追究程序403
第二节 廉政监督卡、廉政档案管理规范404
一、廉政监督卡404
二、廉政档案406
第三节 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制度规范407
第四节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制度规范409
第五节 人民群众监督制度规范412
第六节 新闻、信息司法监督员监督制度规范413
第七节 监督考核办法管理规范415
第十章 “‘多层次并进’提高办案质量工作法”的实践418
第一节 发挥审判主体提高办案质量主观能动作用的“工作法”419
第二节 办案质量登上新台阶的“工作法”433
第三节 “‘工作法’是审判科学的一项重大发现”440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44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543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587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614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666
后记:681
热门推荐
- 714944.html
- 974155.html
- 24245.html
- 223182.html
- 3370151.html
- 3663589.html
- 1982926.html
- 1293345.html
- 1261180.html
- 2194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7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4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8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2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5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3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