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内源发展之路的叽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宝华,欧丽,史岳灵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73642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农村经济-经济发展-研究-陆丰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内源发展之路的叽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一、提升乡村建设的行动研究1
二、选点理由6
三、叽拉山乡9
四、内源发展11
五、本研究的主要发现13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叽拉20
第一节 文献上记载的叽拉20
一、叽拉的由来20
二、祖先来自镇南21
三、史志中的叽拉23
四、《禄村农田》中的叽拉25
第二节 经济轮廓27
一、明朝以前27
二、明朝时期29
三、清朝时期30
四、民国时期31
五、到禄村去卖工34
六、背柴和炭到禄丰城去卖36
七、背老盐37
第三节 社区治理39
一、神权治理39
二、习惯法治理40
三、国家制度治理42
四、私塾教育49
五、武力自卫52
第四节 资源管理54
一、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54
二、水和森林资源的管理57
三、人力资源的流动60
第二章 新中国集体治理时期的叽拉62
第一节 集体经济制度的建构和演变62
一、土改时没有地主的村庄62
二、集体经济制度的雏形:互助组和初级社63
三、集体经济的发展:高级社和人民公社65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管理70
一、森林资源70
二、嘎力寺水库71
三、水资源74
第三节 经济发展79
一、单一的农业经济79
二、叽拉的公余粮为什么这么重82
第三章 家庭承包经营时期的叽拉85
第一节 粮食生产稳步发展85
一、稳定粮食产量85
二、水利条件的现状89
三、科技措施的应用93
第二节 产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97
一、烤烟生产在波动中发展97
二、养殖业得到稳步发展104
三、森林资源得以开发利用107
四、叽拉彝家有了专业户110
第三节 发展环境的改善115
一、政府投入力度增大115
二、基础设施改善117
三、政策环境改善119
第四章 叽拉彝族的生产组织122
第一节 历史演变122
一、“小农经济”时期的生产组织方式122
二、互助组和初级社时期的生产组织方式122
三、高级社和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组织方式124
四、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生产组织方式125
第二节 社会分工125
一、生产活动的分工125
二、家务劳动的分工127
三、经营活动的分工128
四、社区管理中的分工128
第三节 叽拉的换工制度129
一、换工制度形成的背景129
二、换工制度产生的原因129
三、叽拉换工制度的形式及其特点130
第五章 叽拉人民的生活138
第一节 生活水平138
一、叽拉经济收入结构分析138
二、叽拉经济支出结构分析143
三、消费结构的变化144
第二节 社会生活154
一、婚姻家庭154
二、社会网络161
三、文教卫生166
第三节 发展差异175
一、经济发展成因分析175
二、三个村寨之间的发展差异178
第六章 叽拉彝族的传统文化及其变迁184
第一节 传统文化184
一、传统节日184
二、传统祭祀活动187
三、传统习俗197
第二节 叽拉彝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变迁217
一、叽拉传统文化的传承217
二、传统文化的变迁219
第七章 叽拉苗族225
第一节 叽拉苗族简况225
一、简况225
二、豆地冲232
三、四清村234
第二节 叽拉苗族的社会文化236
一、风俗习惯236
二、传统文化239
三、传统文化的变迁245
四、基督教的传习247
第三节 叽拉苗彝族的差距254
一、过去曾有的差距254
二、改革前进中的差距257
三、叽拉苗彝族差距原因259
第八章 叽拉村的政治文明建设263
第一节 乡村政权263
一、行政沿革263
二、叽拉村民委员会264
三、党群组织267
第二节 乡村管理人员270
一、无报酬的农会干部270
二、领工分的社队干部271
三、领低工资的乡村干部275
四、领财政补助的村干部278
第三节 乡村管理制度279
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279
二、村民看村治的权威284
三、政治参与285
四、村规民约286
后记290
参考文献292
热门推荐
- 3624943.html
- 3531849.html
- 976728.html
- 2480397.html
- 1872600.html
- 2483942.html
- 1612929.html
- 2637438.html
- 297214.html
- 1942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9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58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03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7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8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2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4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35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