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环境与高校德育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环境与高校德育发展
  • 张鸿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9733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影响-高等学校-德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环境与高校德育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网络环境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8

一、网络的形成及其社会价值8

(一)网络的形成与发展8

(二)网络发展对社会的深刻影响10

二、网络环境的概述13

(一)网络环境的构成要素13

(二)网络环境的主要特点15

三、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20

(一)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一网情深”20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22

(三)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26

第二章 网络环境带给高校德育的影响与发展35

一、网络环境对高校德育的挑战35

(一)网络环境中的不利因素35

(二)网络环境引发了新的德育矛盾37

(三)网络环境使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加复杂38

(四)网络使传统的德育理念和方法受到冲击39

(五)网络环境对德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0

二、网络环境带给高校德育的新机遇40

(一)网络丰富了学校德育资源和内容40

(二)网络促进了德育手段和模式的现代化41

(三)网络提供了一个极具个性特色的教育环境43

(四)网络有利于增强德育对象的主体性44

(五)网络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影响力44

三、网络德育是现代德育发展的必然46

(一)网络德育的提出46

(二)网络德育的发展历程49

(三)网络德育的基本内涵及特征51

(四)加强网络德育的建设53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59

一、构建高校德育内容体系的原则59

(一)导向性原则59

(二)针对性原则60

(三)系统性原则60

(四)发展性原则60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的主导性内容61

(一)网络思想教育61

(二)网络政治教育63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的基础性内容65

(一)网络道德教育66

(二)网络法制教育68

四、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的拓展性内容69

(一)和谐社会思想教育69

(二)时代精神教育70

(三)网络安全教育70

(四)网络生态文明教育71

五、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的着力点72

(一)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72

(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素养78

(三)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82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87

一、网络环境需要德育方法创新87

(一)网络环境对传统德育方法的挑战87

(二)网络环境对高校德育方法的新要求89

二、创新高校网络德育方法的原则91

(一)坚持主体性原则92

(二)坚持调查研究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93

(三)坚持科学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原则93

(四)坚持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相结合的原则94

(五)坚持教育与管理、服务相结合的原则95

(六)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96

三、高校网络德育的基本方法97

(一)运用技术法,进行“堵截”97

(二)使用疏导法,重在“引导”100

(三)强化管理法,实施“防范”101

(四)注重发展法,加强“建设”102

四、高校网络德育的一般方法104

(一)情理交融法104

(二)示范比较法105

(三)价值澄清法106

(四)启发引导法107

(五)自我教育法107

五、高校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108

(一)关注跟踪法109

(二)取舍应对法109

(三)在线交流法109

(四)网站吸引法110

(五)数字娱乐法110

(六)虚拟伦理训练法110

第五章 网络环境的德育功能与价值112

一、网络的功能优势与伦理内涵112

(一)网络的主要功能及其优势112

(二)网络本身的伦理内涵115

二、网络环境的德育功能117

(一)网络环境的内在德育功能117

(二)网络环境的外在德育功能124

三、网络环境的德育价值128

(一)网络环境的内在德育价值128

(二)网络环境的外在德育价值130

四、实现网络环境德育价值的策略133

(一)以马克思主义德育环境理论为指导133

(二)坚持优化环境与德育发展相结合133

(三)加强对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管理137

(四)严格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净化139

(五)积极启动大学生网络文明工程140

第六章 高校网络德育环境的建设与优化142

一、优化高校网络环境的原则142

(一)教育性原则142

(二)“人本”原则143

(三)创造性原则143

(四)主动性原则143

(五)趋利避害原则144

二、建设和优化高校网络德育环境的途径144

(一)加强高校校园网的建设145

(二)提升“红色网站”的吸引力149

(三)加强校园网络团队的建设151

(四)优化网络信息传播的模式153

三、加强高校网络环境的管理与净化158

(一)完善法规,保障网络安全158

(二)疏堵结合,强化网络管理161

(三)严格监控,净化网络环境163

第七章 高校网络德育环境的利用与开发166

一、积极开发网络德育资源166

(一)开发德育软件166

(二)开发网络游戏资源168

二、借助网络推动德育课的教学改革170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德育课手段的现代化170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德育课的新模式173

三、利用网络功能开展多种德育活动177

(一)利用BBS功能,加强网上舆论引导177

(二)利用QQ功能,开展网上答疑解惑181

(三)利用E-Mail功能,进行网上心灵沟通183

(四)发挥博客优势,建设网上精神家园185

(五)精心设计虚拟社区,开辟高校德育新天地188

附录一 网络环境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问卷191

附录二 网络环境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证研究196

主要参考文献204

后记2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