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高水长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承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1063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中山大学-校园-文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高水长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中山大学的文化史脉11
第一节 前广东大学的文化渊源(1924年之前)——积极用世情怀13
一、师范:从两广师到国立高师15
二、法政学:从法政学堂到法科大学17
三、农学:从农业讲习所到公立农专20
四、医学:从私立医专到公立医大23
第二节 广东大学的文化基石(1924—1926)——以学问求革命26
一、一文一武两学校:广东大学与黄埔军校26
二、十字校训与“做大事”的内涵:方法中的历史使命31
三、“做革命军的根术,还是在高深学问”33
第三节 中山大学的文化发展之一(1926—1949)——在动荡中创造37
一、自由包容之学术文化的养成37
二、创建新学科的气魄和成就45
三、沟通中西的前瞻眼光53
四、革命不止的青春气象55
第四节 中山大学文化发展之二(1949—1978)——在动荡中坚守60
一、岭大学风的汇入61
二、务实求真的建设热情67
三、不绝如缕的学术薪火70
第五节 重建新型的大学文化(1978—2010)——任重道远73
一、高屋建瓴的学科规划73
二、海纳百川的人才战略76
三、自由包容的学术新象78
四、宏阔开放的国际视野85
第二章 中山大学的文化掌门人91
第一节 邹鲁:石牌精神的奠基者与开拓者93
一、确立本科意识,创建大学规范95
二、瞄准前沿学科,延揽学术人才97
三、筹措办学经费,缔造石牌精神99
第二节 许崇清:三次主长中大的杰出教育哲学家102
一、第一次执掌中大:改革管理体制,支持师生抗日103
二、第二次执掌中大:回迁广东坪石,致力教育研究105
三、第三次执掌中大:倡导教育哲学,追求全面发展106
第三节 钟荣光:尽瘁岭南大学的康乐园首任华人校长109
一、收回岭大主权,调整学科格局111
二、跨洋艰辛募捐,建造美丽校园115
三、尽瘁岭南大学,缔造建筑文化117
第四节 陈序经:著作等身的教授与服务教授的校长119
一、辉煌学术建树,拓展东南亚史119
一、校长服务教授,名师造就名校122
第五节 柯麟:与中大医学结缘六十年125
一、中学结识彭湃,培育革命激情126
二、一代医学宗师,强化“三基”“三严”129
第六节 冯乃超:革命文化播火者132
一、文化战线十将,从部长到校长132
二、重组课程体系,领跑三驾马车134
三、密切党群关系,春风化雨育人135
第三章中山大学的文化传人139
第一节 人文情怀与社会理想142
一、鲁迅:点燃学子的革命“火鸦”142
二、郭沫若:志望于做革命文化的砂石150
三、傅斯年: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153
四、顾颉刚:学生要以“学问”求“人生”155
五、杨成志:用“脚”开辟中国最好的人类学159
六、钟敬文:学艺上贪心的家伙160
七、商承祚:“不抢镜” 与“不争天下先”163
八、冼玉清:“以事业为丈夫”的岭南才女165
九、朱谦之:开展南方文化运动来拯救国运167
十、王亚南:讲台上的普罗米修斯169
十一、王力:靠写书教学生172
十二、岑仲勉:“平民学者”的“魏晋风度”174
十三、容庚:你批你的,我干我的177
十四、王季思:“学术靠长命。不靠拼命”179
十五、陈寅恪:自由共道文人笔181
十六、刘节:“我能代表老师,感到很光荣!”186
十七、梁方仲:“一滴水见太阳”的述学文体189
十八、杨荣国:一个“守己”的“老书生”191
十九、梁宗岱 :“我就是梁宗岱!”195
第二节 格物致知与科学精神199
一、于颖:以蚂蚁爬行的方式,苦干到150岁199
二、黄际遇:博学鸿才真奇士201
三、冯秉铨:岭南第一台204
四、陈国达:地洼学说的第一代领路人205
五、姜立夫:数学大树上的一片叶子208
六、蒲蛰龙: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212
第三节 悬壶博济与仁术仁心215
一、梁伯强:走路、吃饭都想着病理学215
二、谢志光:发现“谢氏位218
三、陈心陶:送瘟神教授219
四、陈耀真:一部医学活字典222
五、秦光煜:为更多患者解除疾苦225
六、林树模:第一个发现激素的中国人227
七、周寿恺:一篮水果的礼物也不能收229
八、钟世藩:老鼠味大的就是他家!232
第四章 中山大学的文化传统237
第一节 以创造新的国民世界为己任239
一、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广东大学之成立239
二、以学问探索国民革命之新路243
三、不息的革命实践热情247
四、中山大学与中国共产党249
第二节 勤于实干的“做大事”精神与关切社会的淑世情怀254
一、“做大官”与“做大事”254
二、关切社会的淑世情怀257
第三节 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259
一、自由之校风259
二、独立之人格263
三、沉潜学术之精神266
第四节 蓬勃辉煌的学术气象269
一、“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269
二、创建学科与引领学科的气度273
三、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理念278
第五节 温润的人格学养与岭南地域文化281
一、岭南文化孕育下的中山大学281
二、中西思想化合下的岭南学人283
第五章 中山大学的文化气质287
第一节 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290
第二节 中山大学的学术和行政文化296
一、平和包容的学术文化297
二、合作高效的行政文化301
第三节 象牙塔与发动机304
第六章 中山大学的文化符号309
第一节 中山大学的礼仪文化311
一、学位授予仪式312
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 IS)314
三、校庆日、校歌、校训、校徽、权杖315
第二节 中山大学的标志性建筑324
一、怀士堂324
二、孙中山纪念铜像325
三、马丁堂325
四、格兰堂328
五、黑石屋328
六、陈寅恪故居331
七、惺亭331
八、乙丑进士牌坊332
九、梁銶琚堂332
十、医学图书馆332
十一、北校区办公大楼332
十二、孙中山学医纪念铜像335
十三、孙逸仙博上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335
第三节 校区布局与学生文化335
一、四个校区的布局与定位335
二、以创新为特色的学生文化338
第七章 校友追忆中大精神34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校友忆述“革命与读书”346
一、革命救国,弦歌不辍347
二、民主堡垒,迎接光明352
第二节“文革”前校友忆述“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356
一、先生之风,山高水长357
二、风雨坚守,相扶前行360
第三节 新时代校友忆述中大精神365
一、“做大官”与“做大事”365
二、“南方以南”的诗意与务实368
结语375
参考书目381
后记387
热门推荐
- 1954371.html
- 2843588.html
- 772416.html
- 3187266.html
- 201851.html
- 3538715.html
- 882028.html
- 2355144.html
- 278450.html
- 11468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1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4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0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7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45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4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94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5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