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类病毒和类病毒病【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类病毒和类病毒病
  • (美)迪内(Diener,T.O.)著;刘勇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2980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类病毒和类病毒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类病毒的发现1

1.1 类病毒发现的先决条件1

1.2 各种类病毒发现的时间2

1.3 类病毒的定义6

1.4 类病毒术语6

2.自然界中的植物类病毒病害9

2.1 马铃薯纺锤体块茎病9

2.1.1 简史9

2.1.2 地理分布10

2.1.3 症状学11

2.1.4 田间的扩散和传播13

2.1.5 天然寄主17

2.1.6 株系18

2.1.7 经济损失19

2.1.8 防治方法21

2.2 番茄簇顶病22

2.2.1 地理分布22

2.2.2 症状学23

2.3.3 田间的扩散和传播24

2.2.6 经济损失25

2.2.5 株系25

2.2.4 天然寄主25

2.2.7 防治方法26

2.3 柑桔裂皮病26

2.3.1 简史26

2.3.2 地理分布28

2.3.3 症状学28

2.3.4 田间的扩散和传播31

2.3.5 天然寄主32

2.3.6 株系32

2.3.7 经济损失34

2.3.8 防治方法35

2.4 菊花矮化病35

2.4.1 简史35

2.4.2 地理分布35

2.4.3 症状学37

2.4.4 田间扩散和传播37

2.4.5 天然寄主38

2.4.6 株系38

2.4.7 经济损失38

2.5.1 简史39

2.5 菊花褪绿斑驳病39

2.4.8 防治方法39

2.5.2 地理分布40

2.5.3 症状学40

2.5.4 田间扩散和传播41

2.5.5 天然寄主41

2.5.6 株系42

2.5.7 经济损失42

2.5.8 防治方法42

2.6.3 症状学43

2.6.4 田间的扩散和传播43

2.6.1 简吏43

2.6.2 地理分布43

2.6 黄瓜白果病43

2.6.5 天然寄主45

2.6.7 经济损失45

2.6.8 防治方法45

2.7 椰子死亡病45

2.7.1 简史45

2.6.6 株系46

2.7.2 地理分布46

2.7.3 症状学47

2.7.4 田间的扩散和传播49

2.7.5 天然寄主50

2.7.6 株系50

2.7.7 经济损失50

2.7.8 防治方法51

2.8 酒花矮化病52

3.实验生物学53

3.1 类病毒的繁殖53

3.1.1 实验植物宿主和宿主范围53

3.1.2 环境条件70

3.1.3 在组织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中的繁殖72

3.2 试验性传染73

3.2.1 嫁接传染74

3.2.2 菟丝子传染74

3.2.3 节肢动物传染75

3.2.4 种子和花粉传染76

3.2.5 土壤传染77

3.2.6 机械传染77

3.3 类病毒的鉴定78

3.3.1 诊断宿主79

3.3.2 血清学鉴定81

3.3.3 物理-化学鉴定82

3.4 类病毒的生物测定83

3.4.1 系统感染宿主上的测定84

3.4.2 局部病斑测定87

4.类病毒存在的证据89

4.1 马铃薯纺锤体块茎类病毒的初期工作89

4.1.1 沉降性质89

4.1.2 对核酸酶的敏感性98

4.1.3 无病毒颗粒103

4.1.4 对低分子量的认识107

4.1.5 物理性质的鉴定112

4.2 证实马铃薯纺锤体块茎类病毒和其它类病毒的证据114

4.2.1 马铃薯纺锤体块茎类病毒114

4.2.2 菊花矮化类病毒116

4.2.3 柑桔裂皮类病毒117

4.2.4 菊花褪绿斑驳类病毒119

4.2.5 黄瓜白果类病毒120

4.2.6 椰子死亡病120

4.2.7 酒花矮化类病毒120

5.1 病原物类病毒本质的标准121

5.未知同一性病原物类病毒本质的确定121

5.2 沉降性质122

5.3 核酸酶的敏感性123

5.4 对苯酚处理不敏感123

5.5 电泳迁移率124

6.类病毒的提纯126

6.1 BELTSVILLE方法126

6.1.1 直接苯酚提取127

6.1.2 氯仿-丁醇预处理128

6.1.3 凝胶过滤132

6.1.5 从凝胶上回收类病毒133

6.1.4 凝胶电泳133

6.1.6 菊花矮化类病毒提纯方法的改进134

6.2 其它方法135

6.2.1 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EV)的提纯135

6.2.2 椰子死亡病的核糖核酸138

6.3 纯度的评价138

7.类病毒的物理性质141

7.1 大小(分子量)141

7.1.1 凝胶电泳测定141

7.1.3 辐射测定142

7.1.2 电子显微镜测定142

7.1.4 平衡沉降测定144

7.1.5 根据核苷酸序列测定145

7.2 形状(分子结构)146

7.2.1 单链或双链核糖核酸149

7.2.2 环状或线状核糖核酸156

7.3 稳定性162

7.3.1 热的影响162

7.3.2 冷的影响164

7.3.3 其它物理因素的影响165

8.类病毒的化学性质166

8.1 核糖核酸以外的其它组分166

8.2 一种或几种核糖核酸167

8.3 化学成分170

8.3.1 核苷酸比例170

8.3.2 末端分析171

8.3.3 寡核苷酸图型171

8.3.4 核苷酸序列的测定174

8.3.5 没有PolyA和PolyC序列175

9.1 类病毒的感染性176

9.1.1 独特的感染性176

9.类病毒与其寄主间的相互作用176

9.1.2 类病毒的浓度和感染性178

9.1.3 环状类病毒和线状类病毒的感染性178

9.1.4 感染的抑制剂182

9.2 类病毒在细胞内的作用183

9.2.1 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活性183

9.2.2 转移核糖核酸(tRNA)的活性186

9.3 亚细胞位置186

9.4 复制模型190

9.4.1 是自主复制还是依赖于辅助病毒复制190

9.4.2 DNA指导复制的证据193

9.4.3 RNA指导复制的证据206

9.4.4 环形和线形类病毒复制的证据211

9.5 致病模型214

9.5.1 细胞致病效应214

9.5.2 可能的致病机制214

10.动物类病毒问题216

11.类病毒的本质222

11.1 类病毒可能的同系物或类似物222

11.2 类病毒可能的起源227

11.3 有关类病毒病的本质的推测227

参考文献2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