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波通信系统设计与电路测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姚永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44775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波通信系统设计与电路测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微波系统总体计算1
一、系统总体指标计算的原则与方法1
二、系统总体指标计算的依据2
三、电话通道指标计算5
1.热噪声计算6
(1)收信机方面的Pn.?计算6
(3)微波收、发信机的本振系统的Pn.L.o计算9
(2)行波管方面的Pn.TW.T计算9
(4)电话调制-解调设备的Pn.M-D计算10
(5)微波终端站的限幅器方面的Pn.L计算11
2.串噪声计算13
(1)群时延失真所引起串噪声功率N?的计算15
(2)非线性失真所引起串噪声功率NM-D的计算19
(3)波导馈线反射引起串噪声功率Nr.W.G的计算22
(4)波道间干扰功率Nint的计算24
3.净衰耗稳定度35
5.收、发防护度37
四、公务通道指标计算37
4.振幅-频率特性37
1.非线性失真系数的计算38
2.热噪声计算43
3.干扰的估计44
4.收、发防护度45
5.净衰耗稳定度45
6.振幅-频率特性45
五、电视通道指标的计算46
1.视频通道方面46
(1)热噪声的计算46
(2)视频群时延51
(3)微分相位(DP)53
(4)微分增益(DG)54
(5)视频的振幅频率特性54
(6)周期性干扰55
(7)非线性失真57
(8)过渡特性58
(9)净衰耗稳定度58
2.伴音通道方面58
(1)信噪比计算58
(5)相位特性62
(4)振幅频率特性62
(2)净衰耗稳定度62
(3)非线性失真系数62
六、微波干线的可靠性63
1.波道倒换所涉及的问题63
(1)波道倒换的原理63
(2)杂音倒换门限选取的原则64
(3)波道倒换的有关设备问题65
2.波道倒换的应用,对全干线畅通率改进的表达式66
附录一 微分增益(DG)全程指标分配与噪声功率的计算68
附录二 微波干线的指标计算71
1.场强法76
第二章 微波干线的测试76
一、天线方位的调测76
2.杂音功率检测法78
3.交叉极化法79
4.TM?1模检测法80
二、微波站上波导馈线系统的调测与维护82
1.工程施工安装中应注意的事项82
2.系统的电气测量83
(1)驻波比的测试83
(2)极化去耦的测量85
(3)波导馈线系统的传输衰耗的测量86
3.维护当中注意事项89
三、室内环测检验方法91
1.“平”衰落的模拟测试方案91
2.“两径传输”衰落模拟器的测试方案92
3.“中频”衰落模拟器的测试方案93
四、电平—频偏的测量93
1.电平—频偏与信号传输质量的关系94
2.电平—频偏的调测方法95
(1)电平的调测95
(2)调制频偏的调测96
(1)电话调制架话路频偏的调测100
3.调测频偏的实例100
(2)电视调制架的视频频偏的调测101
(3)电视伴音在8MHz副载频上频偏的调测102
(4)业务联络通道频偏的调测103
(5)8MHz副载频及9MHz导频在70MHz调制器内的频偏的调测104
4.维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04
五、净衰耗稳定度的测量107
1.电话通道净衰耗稳定度的测量107
2.电视通道净衰耗稳定度的测量110
3.业务联络通道净衰耗稳定度的测量111
1.电路瞬时中断的原因112
六、干线中的瞬时中断的测量112
2.瞬时中断时限的测量方法114
(1)漏频法114
(2)胶卷记录法117
(3)“传输质量”判断法119
七、幅—频特性的测量121
1.电话通道的幅—频特性测量121
(1)中频—中频122
(2)基带—基带122
2.电视通道的幅—频特性的测量123
3.伴音通道的幅—频特性测量124
4.业务通道的幅—频特性测量125
5.载波的幅—频特性测量125
八、收、发防护度的测量126
九、干线上频率的测量127
1.测量的必要性127
2.测量方法130
(1)微波设备的频率测量130
(2)载波设备的频率测量134
1.概述141
十、热噪声功率的测量141
2.电话通道热噪声的测量142
十一、串噪声功率的测量146
1.电话通道串噪声功率的测量146
2.业务通道的串噪声功率测量149
十二、干线中各类干扰的测量及其处理办法149
1.微波频段150
(1)干线设计方面150
(2)高频泄漏方面155
(3)高频器件质量方面159
(1)外界干扰160
2.中频频段160
(2)内部干扰161
3.低频部分162
(1)外界干扰162
(2)内部干扰163
十三、关于来自电源50Hz的干扰及其测试163
1.概述163
2.在话路中测试近旁干扰的方法171
(1)频谱分析法171
(2)解调法172
3.直接测量载波设备载供近旁干扰的方法173
(1)频谱搬移法(差频法)173
(3)示波器内同步法173
(2)倍频—差频法175
(3)多级差频法176
(4)时延环测法176
(5)载频抵消法178
4.在电视通道中50Hz干扰的测量问题179
十四、电视传输质量的检验180
1.主观评定180
(1)图像杂音大,伴音杂音也大180
(4)伴音串扰视频181
(5)图像颜色变淡,甚至变成黑白电视181
(3)视频干扰伴音181
(2)活动图像有“拖尾”现象181
(6)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不重合182
(7)图像出现重影182
2.客观测量183
十五、干线中群时延测试184
1.微波部分184
2.载波部分190
十六、非线性失真与振幅特性的测量191
1.非线性失真的测量191
2.振幅特性的测量193
3.DG测试值的综合分析194
第三章 非话业务的传输197
一、单路传真的传输197
1.信噪比198
2.振幅—频率特性及相位—频率特性199
3.净衰耗稳定度199
4.瞬时中断199
5.±n·50Hz的近旁干扰200
二、60路报纸传真的传输200
1.在电视通道内传输201
2.在电话通道中的某一超群内传输204
三、广播节目的传输208
1.FM—FM方式—伴音的传送208
2.AM—FM方式—宽带广播节目的传送210
3.AM—FM方式—语言广播节目的传送211
四、电报、数据的传输211
1.信噪比212
2.干扰213
3.瞬时中断213
4.净衰耗稳定度214
5.频率的偏移214
6.幅频特性与群时延失真214
热门推荐
- 1057951.html
- 2820099.html
- 2841244.html
- 1492512.html
- 893934.html
- 3748255.html
- 2946267.html
- 76224.html
- 292513.html
- 1371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7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6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12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6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9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7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8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