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华夏万年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洪斌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62450666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30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8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华夏万年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上古1
一、历史学1
二、说古谈今话中国3
三、宇宙起源4
(一)宇宙诞生的奥密4
(二)破解太阳6
(三)破解地球7
(四)太阳、地球、月球与人类生息相关8
(五)地质年代是考古标尺8
地质年代表9
四、人类起源奥密11
盘古王时代12
天皇氏时代14
地皇氏时代14
人皇时代15
有巢氏时期15
五、三皇其况15
燧人氏时代16
伏羲氏时代18
伏羲氏时代文明政绩19
伏羲氏时代帝位年表21
女娲氏24
(一)女娲氏炼石补天24
(二)模拟女娲氏炼五色石断龟足,捏黄土作人25
(三)女娲与伏羲婚配26
(四)女娲执政26
(五)结语26
炎帝神农氏时代26
炎帝神农氏26
(一)炎帝氏26
(二)神农氏27
炎帝氏时代帝位年表29
神农氏时代帝位年表29
六、五帝其况30
黄帝时代30
黄帝轩辕氏30
(一)泰山封禅,分封官员31
(二)釜山会盟,统一天下31
(三)命创造,形成就32
(四)黄帝施政,区别善恶34
(五)帝都、帝陵、帝祠文化34
黄帝时代帝位传承35
轩辕黄帝时代帝位年表36
玄帝颛顼时代38
帝喾时代39
(一)帝喾家族39
(二)高辛氏女嫁槃瓠40
(三)帝喾文化遗迹41
帝喾时代帝位年表41
帝尧时代42
(一)帝尧家族42
(二)帝尧施政43
(三)武治部族,稳执政权44
(四)尧崩帝位传承44
帝舜时期45
夏禹王时期50
浙江绍兴禹陵村53
尧舜禹禅位关系年表54
第二章 夏朝55
一、“夏商周断代工程”改写了中国历代纪元年表55
二、夏朝概况55
三、夏帝在位年55
四、夏朝名人及其文化遗迹56
夏王及名人56
夏文化遗迹58
第三章 商(殷)朝60
一、商朝概况60
二、商帝在位年60
三、商朝名人及其文化遗址61
商都殷墟61
商帝及名人62
商文化遗址64
第四章 周朝67
一、周朝概况67
二、周王在位年表67
三、周朝名人及文化遗址69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69
西周之王71
东周之王72
周朝战争及文化遗址73
四、周朝诸侯国75
(一)齐国 田齐国75
(二)古晋80
(三)楚国83
(四)古宋国88
(五)卫国91
(六)陈国93
(七)蔡98
(八)曹100
(九)郑101
(十)燕103
(十一)鲁国107
(十二)秦古国(见五章秦国)124
五、东周时期属国109
(一)吴国109
越(于越)王在位年112
(二)韩国115
(三)魏国116
(四)赵国117
六、周朝其它小国 许、邢、杞、虢、芮、滕、息、莒、邓、黄、邗、梁、唐、中山国、鲜虞、虞国、部120
七、周朝诸侯国兴亡表122
第五章 秦国124
一、概况124
秦古国124
秦帝国124
二、秦古国诸王在位年124
三、秦帝王在位年125
四、秦帝王,故城、长城,战争遗址126
五、秦古国之王128
六、秦帝国之帝129
七、陈胜起义战争胜负132
第六章 汉朝136
一、西汉概况136
二、东汉概况136
三、西汉诸帝在位年136
四、东汉诸帝在位年138
五、西汉之帝,名人之事139
战争胜负,汉墓遗址139
西汉之帝简况139
六、刘邦的干将,汉设诸侯国142
七、汉墓文物144
八、东汉之帝,豪强名人147
第七章 三国151
一、魏概况151
二、蜀概况151
三、吴概况151
四、三国诸帝在位年151
五、三国诸帝之事152
第八章 晋朝160
一、西晋概况160
二、东晋概况160
三、两晋政治160
四、西晋诸帝在位年160
五、东晋诸帝在位年161
六、西晋、东晋诸帝之事162
西晋诸帝之况162
东晋诸帝之况163
七、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165
八、五胡十六国兴亡表177
第九章 南北朝179
一、南北朝概况179
二、南朝179
三、北朝179
四、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之帝及在位年179
五、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诸帝及在位年186
第十章 隋朝195
一、隋朝概况195
二、隋帝在位年195
三、隋帝之况195
四、隋运河、长城197
第十一章 唐朝199
一、唐朝概况199
二、唐朝诸帝在位年199
三、唐朝202
四、唐帝、宰相202
五、陵墓遗址204
六、唐方镇、政权205
七、政治事件206
八、名人轭事207
九、战争、会盟、古迹文物208
第十二章 五代十国211
一、五代十国概况211
二、五代之帝及在位年211
三、十国之主及在位年215
四、五代十国兴亡223
五、附:大理国、渤海国、南诏国、于阗国223
第十三章 宋朝229
一、北宋概况229
二、南宋概况229
三、北宋诸帝在位年229
四、北宋之帝230
五、战争与和议232
六、名人轭事234
七、南宋诸帝在位年236
八、南宋之帝236
九、战争与和议238
十、爱国英雄流芳千古240
十一、议和投降242
第十四章 辽(契丹)243
一、辽(契丹)概况243
二、辽、北辽、西辽诸帝在位年243
三、辽之帝244
四、北辽之帝245
五、西辽之帝245
六、辽官246
第十五章 西夏247
一、西夏概况247
二、西夏诸帝在位年247
三、西夏之帝248
四、西夏战争250
第十六章 金251
一、金概况251
二、金诸帝在位年251
三、金帝之事252
四、金宋战争与和议253
第十七章 元朝255
一、元朝概况255
二、元诸帝在位年255
三、蒙古演变元代历程256
四、元帝之况257
五、元都城、宫殿258
六、战争与兵变259
第十八章 明朝261
一、明朝概况261
二、明诸帝在位年261
三、明朝之帝262
四、明朝战争其况264
五、官署、法制267
六、名人轭事267
七、明朝文物270
第十九章 清朝272
一、清朝概况272
二、清朝诸帝在位年272
三、清帝之况273
四、名人轭事277
五、鸦片战争284
六、中日战争289
七、中日条约290
八、八国联军战争与不平等条约293
九、清军与国内社团战争296
十、清军与内地革命团体战争298
十一、清朝文物功碑302
十二、军政合一八旗制303
十三、太平天国、革命政权、义和团运动307
第二十章 中华民国314
一、中华民国概况314
二、中华民国三个时期总统、主席在位年314
三、清末革命组织与运动316
四、辛亥革命320
五、名人轭事322
第廿一章 昔时行政区域,今日省市政区328
一、北京市(共和国首都)328
(一)今日北京328
(二)昔时北平,今即北京328
(三)紫金城宫殿之况331
二、京师 京、邑、城、道、路、府之况332
三、直隶省、州、厅之况337
四、天津 县、府、衙门、条约之况338
五、河北 邯郸、郡县、陵墓之况340
六、山西 太原:郡、县、府之况342
七、内蒙古 盟、郡、行省、路之况344
八、辽宁 辽东、辽阳、奉天、沈阳故宫346
九、吉林省 吉林、长春府、厅、县347
十、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上京府路348
十一、上海350
(一)上海县、奉贤县350
(二)英、法、美租地、租界351
十二、江苏352
(一)江南、江北352
(二)徐州354
(三)南京354
南京应天府、江宁府354
南京六部六科355
(四)苏州357
(五)常州357
(六)兖州、南通州358
(七)建康,六朝宫殿358
十三、浙江359
(一)浙江道359
(二)浙东、浙西360
(三)上八府下三府361
临安、绍兴362
处州、丽水县363
温州、衢州363
十四、安徽364
(一)汉时郡县364
(二)三国战乱365
(三)淮东、淮南365
十五、福建366
福建行省366
(一)闽366
(二)福建367
(三)厦门368
十六、江西368
(一)江西省、府、县368
(二)江西道、路369
(三)九江,江西光复370
(四)南康371
(五)瓷都371
十七、山东372
(一)山东省372
(二)济南372
(三)山东道、路、部372
(四)济北、济宁、曲阜373
十八、河南374
(一)河南行省374
(二)郑州376
(三)开封377
(四)洛阳378
(五)商丘、安阳379
(六)文物遗留380
十九、湖北380
(一)湖北行省380
(二)武昌381
(三)宜昌都城,李时珍382
二十、湖南382
(一)湖广、荆湖行省382
(二)长沙383
(三)岳阳、衡阳、衡州384
廿一、广东385
(一)广东道、路、行省385
(二)广州路、府385
(三)虎门抗英销烟387
廿二、广西387
广西、桂林简况387
廿三、海南省389
南海简况389
廿四、四川 重庆389
(一)四川行省389
(二)西川路、府390
(三)成都县、府、路391
(四)重庆府、路391
廿五、贵州 贵州省、道,贵阳、遵义府392
廿六、云南 云南道、府、行省,昆明县、城392
廿七、西藏 藏族、布达拉宫、转世活佛,达赖、班禅西藏政教领袖394
廿八、陕西397
(一)陕西道、路、行省397
(二)咸阳郡、县、宫399
(三)长安399
(四)西安府、故宫400
(五)延安郡、府、屯田400
廿九、宁夏400
(一)西夏古国、兴庆府400
(二)宁夏行省401
三十、新疆401
(一)西域、丝绸之路401
(二)新疆省、乌鲁木齐,伊犁四大镇402
卅一、甘肃404
(一)天水郡、泰州府、敦煌郡、县,玉门关404
(二)甘肃行省、甘州路、府,嘉峪关405
(三)敦煌石窟、文物406
卅二、青海 西宁州、西宁府407
卅三、台湾 台湾城、府、县、省407
卅四、香港408
卅五、澳门409
第廿二章 昔时基层 政权机构410
一、州、九州、十二州、十九州410
(一)冀州412
(二)兖州412
(三)青州413
(四)徐州413
(五)扬州414
(六)荆州415
(七)豫州415
(八)梁州415
(九)雍州416
(十)十二州416
(十一)十九州418
(十二)知州、知府官420
(十三)南北通州421
二、郡 郡、郡宫、卅六郡、郡县制421
三、道 道、道官、十道、十三道、十五道425
四、路 十五路、二十四路427
五、省 行省、三省、二十二省428
六、府 府丞、府尹、府尊430
七、厅 厅长、厅丞、厅直432
八、县433
(一)县官、县令、令尹433
(二)上县、中县、下县436
九、乡里保甲437
(一)乡坊、里甲437
(二)閭邻、乡党、保甲439
第廿三章 中央政府机构441
一、总理国事441
二、四省445
(一)尚书省445
民部454
尚书北部曹455
(二)中书省455
内史省459
舍人省461
(三)秘书省461
(四)门下省464
内书省465
三省三司465
三、六部六科467
(一)吏部、吏科467
(二)户部、民科469
(三)礼部、礼科470
(四)兵部、兵科473
(五)刑部、邢科474
(六)工部、工科、四科、六科476
四、都、都官478
五、司、司官481
宣慰司483
六、宫廷内侍省483
七、宫廷内务府484
八、宫廷内府486
九、宫廷内阁487
十、宫廷史馆489
十一、宫廷翰林院490
十二、宫廷太史局494
十三、京都殿阁馆495
(一)南三阁北四阁495
(二)殿阁馆496
集贤院、集贤殿500
天坛、地坛501
十四、署官501
十五、王府502
十六、开府503
十七、勋府504
十八、东府、南府505
十九、少府506
二十、南北两院507
宣抚司508
廿一、通政、通事508
廿二、枢密院510
廿三、监察院511
监察御史513
廿四、御史府、台514
刺史516
巡检517
廿五、按察、检察518
廿六、防御522
廿七、留守522
廿八、观察523
廿九、卫尉523
三十、左司525
卅一、右司526
第廿四章 皇帝宫室528
一、皇帝都城528
二、皇帝国事三朝见拜533
三、侍卫皇帝535
四、侍奉皇帝537
五、皇宫544
六、皇帝圣旨、金印、金牌546
七、政事堂、奏事处547
八、太子东宫550
九、詹事府,管东宫551
十、太官署掌膳食552
十一、宰相府554
十二、丞相府556
十三、三公府557
十四、九寺署、九卿562
十五、皇宫女官564
十六、太常、宗庙566
十七、国公、国师567
十八、国子寺568
十九、太府寺570
二十、光禄寺掌门户572
廿一、太仆寺、掌舆马573
第廿五章 历代京都、名城575
一、东南西北中575
二、历史名城582
开封洛阳等582
三、五都五京593
(一)东都东京593
(二)南都南京595
(三)西都西京599
(四)北都北京600
(五)中都中京604
(六)上都上京606
(七)五都五京607
第廿六章 科举封官609
一、程序、科目609
二、科举生员610
三、文考方式613
四、武考方式616
五、试卷617
六、生员院校619
七、科考发榜621
八、舞弊处罚624
九、考官625
十、登科626
十一、选官626
十二、官阶级别628
(一)赐爵628
(二)官阶、封赠633
(三)大官小官638
(四)六官644
十三、儒、道、佛、理、宗教647
(一)儒家儒教647
(二)道家道教652
麻姑(仙女)653
彭祖(老子)653
神仙、人与神654
人与神仙、精与气654
魂与魄、鬼与神655
(三)佛家佛教658
(四)理学、洛学660
十四、世界宗教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662
(一)佛教(略)662
(二)基督教662
(三)伊斯兰教663
十五、谈天说地663
第廿七章 军事669
一、机构与军官669
(一)军事首领669
(二)军事机关670
(三)地方军事机构672
(四)中央军事机关676
(五)都统军事机关680
(六)中军机构683
(七)行军机构685
(八)骠骁车骑687
(九)八旗军事689
(十)地方基层军事690
二、战争要地关隘等三十多处关卡694
(一)山海关、嘉峪关694
(二)九隘,战争,要塞698
三、战争与不平等条约698
(一)中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698
(二)中英战争与不平等条约702
(三)中法战争与不平等条约706
(四)中俄战争与不平等条约708
(五)中美战争与不平等条约714
(六)中葡、中德不平等条约715
(七)八国联军战争与不平等条约716
(八)八国侵华,强租借地718
第廿八章 历代赋税720
一、户口720
二、盐茶之税721
三、田赋南粮北运723
四、徭役杂税726
五、屯田、屯田部728
六、公屯、民屯729
七、公田、民田729
八、井田732
九、均田制,两税法732
第廿九章 杂史734
一、京杭运河734
沟、渠、河流系成运河734
二、长江739
三、黄河740
四、万里长城742
诸国筑长城743
五、四大发明746
六、古代文化遗址748
(一)石器时代748
(二)石器时代遗址749
(三)古代都城作坊遗址文物756
(四)甲骨文、汉简、帛书762
(五)碑、石窟、穴居764
(六)商、周墓葬、船葬、悬棺葬、曾侯乙编钟767
七、四面八方民族772
(一)东、东北民族772
(二)南、西南民族773
(三)西、西北民族775
(四)北方民族779
(五)中原民族781
八、宗族、帝王、谥号、庙号783
九、六十甲子干支表的应用786
十、历代公元与干支对照年表787
十一、历代历史统计年表817
撰《华夏万年史》参考资料821
后记922
热门推荐
- 3166391.html
- 2881217.html
- 3470073.html
- 2623741.html
- 136469.html
- 423883.html
- 1046330.html
- 3329701.html
- 832106.html
- 176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6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1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1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9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8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5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9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3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