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田本相,宋宝珍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829995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78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706页
- 主题词:话剧-戏剧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新剧的诞生3
第一章 新剧的诞生3
第一节 中国人眼中的西方戏剧3
第二节 戏曲改良与学生演剧9
第三节 春柳社在东京的演出14
第二章 新剧的兴起21
第一节 王钟声与春阳社22
第二节 任天知与进化团24
第三节 春柳派演剧28
第三章 文明戏的兴衰35
第一节 郑正秋·新民社和“甲寅中兴”35
第二节 一场关于文明戏的大讨论37
第三节 文明戏的衰落46
第二编 “五四”新剧55
第一章 新旧剧之争55
第一节 论争的缘起55
第二节 激烈的论战方式58
第三节 旧戏批判与新剧主张60
第二章 “五四”新剧的再生68
第一节 胡适与“易卜生主义”68
第二节 中国的“娜拉剧”75
第三章 宋春舫·国剧运动81
第一节 宋春舫及其戏剧主张81
第二节 余上沅及其“国剧”主张89
第三节 依托民族资源,开展“国剧运动”93
第四节 反思“问题剧”,倡导现代戏剧95
第四章 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欧阳予倩98
第一节 早期话剧的回顾与总结99
第二节 从《泼妇》到《潘金莲》101
第三节 桂剧改革和《忠王李秀成》103
第四节 从《桃花扇》到《黑奴恨》106
第五章 田汉与南国戏剧运动109
第一节 南国社的兴起109
第二节 南国社的艺术追求112
第三节 探求人性的和谐115
第四节 讴歌生命的“爱”与“美”117
第六章 戏剧文学的确立120
第一节 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120
第二节 丁西林的幽默喜剧125
第七章 中国导演制的建立130
第一节 洪深和中国导演制的建立130
第二节 张彭春与南开新剧团140
第八章 中国现代主义戏剧152
第一节 与西方神秘戏剧的精神默契153
第二节 生命的焦虑与生命的哲学157
第三节 神秘与象征的现代意韵160
第四节 中国神秘戏剧的艺术特征162
第九章 中国女性戏剧的出现164
第一节 出走情结:反抗庸常,背离传统164
第二节 至上的爱与幻灭的悲哀167
第三节 决死的心声中的现代意味170
第三编 走向成熟177
第一章 民间戏剧的崛起177
第一节 艺术剧社和左翼戏剧家联盟的成立177
第二节 苏区的“红色戏剧”181
第三节 话剧职业化的先驱——中国旅行剧团186
第二章 田汉的“转向”及其创作193
第一节 田汉的“转向”193
第二节 粗犷的呼号196
第三节 《回春之曲》和《复活》198
第三章 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203
第一节 苦闷的灵魂203
第二节 《雷雨》是一首诗206
第三节 《日出》也是诗213
第四节 诡奇的《原野》220
第四章 夏衍的戏剧227
第一节 智者的痛苦227
第二节 直刺时政的《赛金花》和《秋瑾传》228
第三节 诗化现实主义的杰作——《上海屋檐下》232
第四节 《法西斯细菌》和《芳草天涯》236
第五章 中国话剧的拓荒者——熊佛西241
第一节 “趣味说”及其喜剧理论242
第二节 喜剧创作的成就245
第三节 定县农民戏剧实验248
第六章 洪深和他的“农村三部曲”254
第一节 为农民伸张的《五奎桥》255
第二节 探索农民命运的《香稻米》257
第三节 百尺竿头《青龙潭》260
第七章 李健吾的戏剧创作和戏剧批评264
第一节 勤奋的一生264
第二节 独具一格的戏剧创作267
第三节 人性的现实的戏剧批评271
第八章 戏剧理论和批评276
第一节 关于戏剧批评276
第二节 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特点277
第三节 戏剧理论批评的两个潮流281
第四节 学院派戏剧理论的薄弱282
第九章 现代派戏剧的衰落284
第一节 徐訏的“拟未来派剧”284
第二节 现代派戏剧的衰微286
第四编 在战火中壮大293
第一章 抗战时期的戏剧运动293
第一节 抗战前期的戏剧运动293
第二节 抗战后期的戏剧运动297
第三节 上海救亡演剧队和抗敌演剧队302
第二章 现实主义的深化309
第一节 宋之的和他的《雾重庆》309
第二节 吴祖光和他的《风雪夜归人》313
第三节 于伶和他的《长夜行》321
第三章 曹禺戏剧创作的高峰325
第一节 曹禺创作的高峰——《北京人》325
第二节 《家》——改编的范例335
第四章 郭沫若的历史剧及其史剧理论341
第一节 壮美的《屈原》341
第二节 “失事求似”的史剧理论348
第五章 历史剧的兴盛354
第一节 阳翰笙和太平天国史剧354
第二节 阿英的南明史剧357
第三节 姚克的《清宫怨》360
第六章 喜剧的热潮365
第一节 陈白尘和他的《升官图》365
第二节 杨绛和她的风俗喜剧369
第七章 解放区的戏剧运动372
第一节 抗战前期延安的戏剧活动372
第二节 八路军和根据地的话剧活动376
第三节 话剧创作的成绩377
第八章 台湾的戏剧运动381
第一节 台湾话剧的诞生381
第二节 1945—1949年的台湾话剧386
第三节 “反共抗俄”剧的没落390
第九章 香港的早期话剧392
第一节 英人演剧和“白话剧”392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戏剧运动397
第五编 新中国话剧409
第一章 中国话剧的春天409
第一节 一个遍布全国的话剧体系409
第二节 推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412
第三节 欣欣向荣的话剧创作417
第二章 “第四种剧本”及其论争423
第一节 关于“第四种剧本”及其论争423
第二节 关于《布谷鸟又叫了》的讨论425
第三节 关于《同甘共苦》的讨论429
第四节 关于对《洞箫横吹》的批判432
第三章 人民的戏剧家——老舍434
第一节 生平和创作434
第二节 前期的话剧创作436
第三节 《龙须沟》——一首颂歌438
第四节 中国话剧的经典——《茶馆》442
第四章 田汉的绝唱448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田汉的戏剧活动448
第二节 感天动地《关汉卿》450
第五章 焦菊隐导演学派456
第一节 戏剧大师焦菊隐456
第二节 戏剧诗的演剧理念458
第三节 心象学说460
第四节 全方位的诗化途径464
第六章 曲折与收获467
第一节 在运动的旋涡中突进467
第二节 “广州会议”的暖流与寒流471
第三节 即将到来的中国话剧的冬天476
第六编 非常时期479
第一章 话剧的大劫难479
第一节 “文革”中话剧的命运479
第二节 大批“斯坦尼”482
第二章 永恒的纪念486
第一节 “没有骨灰”的伟大灵魂——田汉之死486
第二节 永远的太平湖——老舍之死490
第三节 一个圣洁的共产党人——孙维世之死494
第三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台湾戏剧500
第一节 面临困境的台湾戏剧500
第二节 台湾戏剧的组织者——李曼瑰503
第三节 学者型剧作家——姚一苇507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香港话剧512
第一节 光复后的剧运512
第二节 李援华和香港的曹禺戏剧节518
第三节 钟景辉对香港话剧的贡献525
第七编 新时期戏剧533
第一章 在批判中重振533
第一节 于无声处听惊雷533
第二节 社会问题剧的兴起537
第三节 革命历史的缅怀540
第四节 现实主义的复归545
第二章 关于戏剧观的论争548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548
第二节 戏剧观的问题552
第三节 “假定性”的提出和争论554
第四节 关于戏剧危机的根源556
第三章 探索剧的热潮560
第一节 对人、人性的探索561
第二节 输入新的表现元素564
第三节 探索剧的结晶——《狗儿爷涅槃》568
第四章 小剧场戏剧运动571
第一节 危机与转机572
第二节 ’93中国小剧场戏剧节577
第三节 小剧场戏剧的勃兴580
第五章 百花齐放的舞台588
第一节 军旅戏剧588
第二节 历史剧593
第三节 儿童剧598
第六章 一座享誉世界的剧院602
第一节 骆驼坦步,龙马风神603
第二节 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确立608
第七章 20世纪80年代复兴的台湾剧场610
第一节 小剧场戏剧运动610
第二节 金士杰和“兰陵剧坊”613
第三节 赖声川和“表演工作坊”616
第四节 李国修和“屏风表演班”619
第八章 走向兴盛的香港话剧623
第一节 专业化的趋势623
第二节 本土话剧创作的发展625
第三节 香港戏剧的特点626
第四节 一位杰出的剧作家——杜国威629
第五节 一位创新的导演艺术家——毛俊辉633
第九章 澳门戏剧638
第一节 历史溯源638
第二节 多元化的趋势645
第三节 戏剧创作650
第十章 跨入新世纪的中国话剧657
第一节 世纪之交的戏剧盛宴657
第二节 “先锋戏剧”的迷惘661
第三节 北京的话剧风采664
第四节 上海的话剧风情668
第五节 走过百年 迈向春天671
后记675
热门推荐
- 1569422.html
- 215079.html
- 2122732.html
- 3435237.html
- 55721.html
- 2851445.html
- 625754.html
- 1171318.html
- 2611786.html
- 2155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7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75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25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1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5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7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1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