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艾滋病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艾滋病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
  • 王健,黄世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09133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艾滋病-中西医结合-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艾滋病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3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艾滋病的涵义及中医学范畴3

一、艾滋病的涵义3

二、艾滋病在中医学中的范畴4

第二节 艾滋病的流行概况6

一、全球概况6

二、世界不同地区艾滋病流行概况7

三、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概况8

第三节 中医学迎战艾滋病9

第二章 病因12

第一节 中医学对艾滋病病因的认识13

一、主因13

二、次因14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病原体的认识16

一、HIV的来源16

二、HIV的分类与分型16

三、HIV的结构19

四、HIV的主要生物学特性21

五、HIV的生命周期23

六、HIV的致病过程24

第三章 病机28

第一节 毒邪内聚29

一、艾滋病“毒邪”产生的途径29

二、艾滋病“毒邪”的致病过程31

三、艾滋病“毒邪”的客观指标31

四、艾滋病“毒邪”致病的主要临床特征32

第二节 气血津液失调33

一、气血津液耗损33

二、气血津液运行失常34

第三节 脏腑虚损35

一、肺脏虚损35

二、心脏虚损36

三、脾脏虚损36

四、肝脏虚损36

五、肾脏虚损37

第四节 病机学研究38

第五节 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病理机制的认识39

一、HIV进入人体的途径40

二、HIV在人体细胞内的感染过程40

三、HIV感染后的免疫反应41

四、HIV感染后的病理改变47

第四章 临床表现53

第一节 HIV感染临床分期53

一、HIV感染后的分期53

二、HIV感染后的结局58

第二节 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59

一、病毒感染59

二、细菌感染60

三、真菌感染61

四、其他感染61

第三节 艾滋病合并肿瘤62

一、卡波济肉瘤62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63

第五章 实验室检查65

第一节 艾滋病病原学检测65

一、HIV抗体检测66

二、p24抗原检测69

三、HIV核酸检测69

四、病毒分离培养71

五、HIV检测中的窗口期71

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72

一、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72

二、艾滋病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免疫学变化75

第三节 其他检测76

一、血常规检测76

二、胸部X线检查77

三、病源学相关检测77

第六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81

第一节 诊断81

一、诊断依据81

二、诊断标准84

第二节 鉴别诊断84

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84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85

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86

四、血液病90

五、艾滋病疑病症92

六、其他疾病93

第七章 中医辨证95

第一节 辨病与分期95

一、无症状HIV感染期96

二、艾滋病期97

第二节 辨证与分型98

一、辨证98

二、分型101

第三节 常见证型102

一、肺型(邪热伤肺)102

二、胃肠型(疫毒困脾)103

三、脑型(疫毒上扰,心肾受损)104

四、皮肤型(疫毒蕴结)104

五、眼型(肝经实火)105

第八章 治疗106

第一节 辨证论治106

一、辨证论治原则106

二、辨证分型及治疗109

第二节 非药物疗法119

一、针灸疗法119

二、饮食疗法120

三、气功疗法123

第三节 西医治疗简介124

一、抗HIV治疗124

二、免疫干预治疗133

三、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治疗136

第九章 预防与调护139

第一节 预防139

一、政府干预,控制流行140

二、针对人群,实施预防141

三、家庭关爱,防患未然142

四、注重行为,阻断传播144

第二节 调摄与护理145

一、调摄145

二、护理147

第十章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151

第一节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有关法规和组织机构概况152

一、政府态度与政策法规152

二、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相关机构及科研队伍154

三、艾滋病的中医医疗救治工作概况155

四、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科研课题概况157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科研工作现状160

一、基础研究160

二、临床研究168

三、新药研究187

第三节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197

一、疗效评价197

二、科研设计202

三、治疗定位206

第十一章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前景与展望210

第一节 艾滋病流行趋势与治疗需求210

一、流行形势严峻210

二、中医药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1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总体目标与主要内容213

一、总体目标214

二、主要内容215

第三节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前景223

一、发挥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中医特色223

二、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224

三、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科研选好切入点226

四、抗艾滋病中药新药研究大有可为229

各论237

第一章 系统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37

第一节 精神疾患237

一、心境障碍238

二、睡眠障碍240

三、焦虑性精神障碍242

四、HIV痴呆244

第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247

一、概述247

二、诊断247

三、中医的认识248

四、辨证论治248

五、其他疗法249

六、专家治疗经验249

第三节 肺部并发症250

一、概述250

二、诊断251

三、中医的认识252

四、辨证论治252

五、其他疗法254

六、专家治疗经验255

第四节 消化道并发症256

一、概述256

二、诊断257

三、中医的认识258

四、辨证论治258

五、其他疗法259

六、专家治疗经验260

第五节 皮肤并发症262

一、概述262

二、诊断263

三、中医的认识263

四、辨证论治264

五、其他疗法265

六、专家治疗经验266

第六节 艾滋病消耗综合征267

一、概述267

二、诊断267

三、中医的认识268

四、辨证论治268

五、其他疗法270

六、专家治疗经验270

第二章 艾滋病常见症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72

第一节 艾滋病发热272

一、概述272

二、诊断273

三、中医的认识274

四、辨证论治274

五、专家治疗经验279

第二节 艾滋病腹泻281

一、概述281

二、诊断282

三、治疗284

四、中医的认识285

五、辨证论治286

六、针灸治疗288

七、专家治疗经验289

第三节 艾滋病咳嗽291

一、概述291

二、诊断292

三、中医的认识296

四、辨证论治298

五、专家治疗经验299

第四节 艾滋病淋巴结肿大300

一、概述300

二、诊断301

三、中医的认识302

四、辨证论治302

五、专家治疗经验303

第五节 艾滋病视力下降305

一、概述305

二、诊断305

三、治疗306

四、中医的认识307

五、辨证论治307

六、专家治疗经验308

第六节 艾滋病头痛309

一、概述309

二、诊断310

三、中医的认识311

四、辨证论治311

五、专家治疗经验314

第三章 机会性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316

第一节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316

一、概述316

二、诊断317

三、中医的认识318

四、辨证论治319

五、其他治疗320

六、专家治疗经验321

第二节 艾滋病结核杆菌感染322

一、概述322

二、诊断323

三、中医的认识324

四、辨证论治324

五、其他治疗325

六、专家治疗经验325

第三节 艾滋病带状疱疹326

一、概述326

二、诊断327

三、中医的认识327

四、辨证论治328

五、其他治疗328

六、专家治疗经验329

第四节 艾滋病单纯疱疹330

一、概述330

二、诊断331

三、中医的认识331

四、辨证论治332

五、其他治疗332

六、专家治疗经验332

第五节 艾滋病痒疹333

一、概述333

二、诊断334

三、中医的认识334

四、辨证论治334

五、其他治疗335

六、专家治疗经验335

第六节 艾滋病真菌感染336

一、概述336

二、诊断336

三、中医的认识337

四、辨证论治338

五、其他治疗339

六、专家治疗经验340

第七节 隐孢子虫肠炎341

一、概述341

二、诊断342

三、中医的认识342

四、辨证论治343

五、其他治疗344

六、专家治疗经验344

第四章 艾滋病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346

第一节 艾滋病卡波济肉瘤346

一、概述346

二、诊断347

三、中医的认识347

四、辨证论治347

五、其他治疗348

六、专家治疗经验349

第二节 艾滋病淋巴瘤350

一、概述350

二、诊断350

三、中医的认识351

四、辨证论治352

五、其他治疗353

六、专家治疗经验353

第五章 常用抗艾滋病中草药354

第一节 清热解毒药354

一、紫草355

二、天花粉355

三、紫花地丁358

四、夏枯草358

五、鱼腥草360

六、白花蛇舌草361

七、黄芩362

八、黄连362

九、栀子363

十、大黄364

十一、金银花364

十二、连翘365

十三、苦参366

十四、虎杖366

十五、土茯苓367

十六、猫爪草368

十七、雷公藤368

十八、白屈菜369

十九、田基黄370

二十、茵陈370

二十一、大青叶371

二十二、苦瓜372

二十三、螃蜞菊374

二十四、穿心莲374

二十五、贯众375

二十六、牛蒡子376

二十七、牡丹皮377

二十八、芦荟377

二十九、桑白皮378

第二节 扶正固本药379

一、甘草379

二、淫羊藿381

三、灵芝384

四、黄芪385

五、党参386

六、人参387

七、五加皮388

八、杜仲389

九、百合390

十、五味子390

十一、菟丝子391

十二、枸杞子393

十三、熟地黄394

十四、麦冬395

十五、白术396

十六、茯苓397

十七、狗脊398

十八、大枣399

十九、山萸肉400

二十、绞股蓝400

第三节 活血化瘀药402

一、丹参402

二、姜黄403

三、赤芍404

四、白芍405

五、三七406

六、当归407

第四节 其他中药409

一、升麻409

二、柴胡410

三、巴豆412

四、防风413

五、玉米须413

六、生姜414

七、马钱子415

八、大蒜416

九、红豆杉417

附录419

艾滋病相关临床分类和诊断标准419

一、1986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建议的临床表现分类419

二、1987年WHO和美国CDC修订的监测目的的艾滋病病例定义420

三、1993年美国CDC修订的对青年和成人艾滋病监测病例(HIV/AIDS)的分类及扩大的诊断标准425

四、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诊断标准426

五、2004年中华医学会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429

艾滋病临床研究相关量表430

一、HIV患者生存质量量表(WHO QOL-HIV)430

二、卡诺夫斯基积分表(Karnovsky Score)449

常用中医方剂汇编4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