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卫星通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布哈加瓦著;陈剑青,周代群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01128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卫星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译者序1
第一章数字卫星通信1
1.1卫星的特性1
定义和论据1
为什么使用卫星2
网络拓扑2
长距离3
费用4
系统配置4
兼容性5
灵活性5
参考文献5
为什么采用数字通信5
1.2数字通信5
经济性6
数字卫星系统的概念6
1.3线路计算7
上行线方程8
下行线方程10
交调11
可用的C/No和Eb/No11
所要求的Eb/No和G/No11
地球站参数12
可用度和降雨余量12
小信号增益13
1.4数字调制和解调13
调制解调器13
系统概貌和限制14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15
1.5多址传输15
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15
多址传输类型16
典型系统的比较18
优点和缺点18
前向差错控制(FEC)20
1.6差错控制20
检错和重发(ARQ)系统22
ARQ和FEC的混合方案23
1.7卫星通信的前景24
1.7卫星通信的前景24
参考文献25
习题26
习题26
2.1评价差错率性能的基础27
第二章数字调制技术的差错率性能27
2.1评价差错率性能的基础27
第一部分调制技术27
第二章数字调制技术的差错率性能27
第一部分调制技术27
2.2最大似然检测28
2.2最大似然检测28
单冲接收机29
2.3匹配滤波器29
2.2匹配滤波器29
单冲接收机29
四相相移键控(QPSK或4ФPSK)32
二相相移键控(BPSK)32
2.4理想差错率性能32
使用非匹配滤波器时的推论32
四相相移键控(QPSK或4ФPSK)32
二相相移键控(BPSK)32
2.4理想差错率性能32
使用非匹配滤波器时的推论32
偏移四相相移键控(OK-QPSK)33
偏移四相相移键控(OK-QPSK)33
快速频移键控(FFSK)34
二元频移键控(相干检测)34
快速频移键控(FFSK)34
二元频移键控(相干检测)34
FSK的非相干检测35
PSK的差分检测35
FSK的非相干检测35
PSK的差分检测35
各种二元调制的差错率曲线36
各种二元调制的差错率曲线36
2.5多元相移键控37
2.5多元相移键控37
参考文献41
参考文献41
习题42
习题42
3.1各种波形的产生43
二相PSK(BPSK)43
3.1各种波形的产生43
第三章 已调信号的产生和检测43
第三章 已调信号的产生和检测43
二相PSK(BPSK)43
四相PSK(QPSK)44
四相PSK(QPSK)44
偏移QPSK(OK-QPSK)45
偏移QPSK(OK-QPSK)45
FFSK和MSK46
FFSK和MSK46
3.2信号的相干检测50
3.2信号的相干检测50
3.3 PSK的差分检测51
3.4 FFSK的检测51
3.3 PSK的差分检测51
3.4 FFSK的检测51
相干检测51
相干检测51
FFSK的格形译码52
FFSK的格形译码52
FFSK的非相干检测57
FFSK的非相干检测57
3.5 MSK的差分检测58
3.5 MSK的差分检测58
参考文献59
习题59
参考文献59
习题59
第四章性能恶化60
4.1频带限制60
4.1频带限制60
第四章性能恶化60
4.2传输速率和脉冲成形61
4.2传输速率和脉冲成形61
影响脉冲形状选择的因素65
影响脉冲形状选择的因素65
4.3行波管非线性66
4.4Eb/N0的测量方法69
4.5 QPSK、OK-QPSK和FFSK的比较70
存在热噪声时的性能70
频谱71
邻波道干扰74
同波道干扰74
相位噪声75
带宽限制和相位畸变75
综合影响77
频带限制和硬限幅的影响78
其它方面的评价79
4.6小结83
参考文献84
习题85
第五章载波和时钟恢复86
5.1带有噪声的相位参考信号的影响86
5.2载波恢复88
平方环88
科斯特环和判决反馈环91
5.3适用于快速QPSK载波恢复的技术92
载波恢复:4倍乘器(×4)和再调制器94
5.4自动频率控制(AFC)97
5.5时钟恢复99
性能标准100
最佳符号定时恢复100
准最佳时钟恢复:非线性单元加滤波器101
延时线检测器104
同相/中(间)相(位)比特同步器106
绝对值超前-滞后选通同步器107
二元量化数字锁相环(BQDPL)108
5.6对稀疏过零的补偿110
5.7FFSK的载波和时钟恢复111
参考文献114
习题116
第六章多指数相位编码调制117
6.1连续相位移频键控117
6.2多指数相位编码调制(MHPM)118
MHPM的基本概念119
MHPM的产生120
M HPM的解调121
6.3信号的矢量表示122
MHpM各矢量系数的确定124
格拉姆-施米特程序125
6.4 MHPM信号的正交表示法127
6.5 MHPM的维特毕译码131
6.6性能133
高信噪比情况下的差错率133
联合边界和低信噪比情况下的差错率133
6.7 MHPM信号频谱136
6.8小结136
参考文献138
习题139
第二部分多址技术141
第七章频分多址141
7.1频分多址的概念和定义141
7.2 FDMA的实现方法142
FDMA技术142
交调及其影响143
非线性放大器143
信号抑制145
SCPC的补偿和多地址传输152
容量及地址数的关系153
7.3 FDMA系统154
多路PSK/FDMA系统154
数字SCPC系统154
7.4 SCPC系统设计159
编码的使用160
话音激活技术的使用161
参考文献162
习题163
第八章时分多址164
8.1 TDMA的发展164
8.2各种TDMA技术167
定义167
TDMA同步方法170
初始捕获方法174
8.3容量分配175
网络限制176
循环算法177
8.4 TDMA系统179
实验系统179
运用系统181
已计划的系统182
8.5 TDMA系统设计184
要求184
分帧和帧格式185
主要几个分系统的选择185
线路计算185
分配189
方框图189
讨论189
8.6结束语190
参考文献191
习题193
第九章码分多址194
9.1扩展频谱的基本概念194
扩展频谱信号的产生195
直接序列系统196
跳频系统197
9.2伪随机序列和它们的相关特性198
周期性的和非周期性的相关函数199
二元制最大长度系列(m序列)200
戈尔德(Gold)系列203
9.3同步203
初始同步204
无源相关技术204
跟踪204
9.4 CDMA系统的性能206
9.5结束语207
参考文献208
习题209
第十章消息分组卫星网络211
10.1消息分组交换的概念211
为什么要使用消息分组交换?211
定义212
10.2业务类型和多址传输方法213
业务类型213
消息分组交换网络(PSN)的多址传输类型214
参考文献221
习题222
第十一章差错控制编码基础:前向纠错和自动要求重发223
11.1编码引论223
第三部分编 码223
11.2卫星信道的编码:容量、编码增益和带宽利用率224
11.3用检错-重发法进行差错控制233
ARQ系统的基本概念233
ARQ系统的类型234
停止-等待ARQ系统234
连续ARQ系统237
选择重发ARQ系统241
ARQ系统的其他变型242
选择重发ARQ的实现243
11.4编码效率和差错未检出概率244
11.5 FEC和ARQ方式的比较246
11.6 FEC/ARQ混合方式247
参考文献251
习题253
第十二章卷积编码、维特毕译码和序列译码255
12.1卷积码的结构255
卷积码编码器255
系统卷积码258
冲激响应258
输出符号的表示法259
多项式表示法260
推广与小结261
状态图263
码树结构263
码格结构264
12.2卷积码的距离特性265
12.3卷积码的最大似然译码267
二元对称信道的似然函数和汉明距离269
利用码树或码格结构图对卷积码进行最大似然译码269
12.4维特毕译码算法270
对数似然函数的量化分层274
实用的简化法算法275
12.5以多重微处理器来实现维特毕译码器276
12.6离散无记忆信道上维特毕译码的差错性能分析278
差错概率的一般界限278
卷积码的生成函数279
具体卷积码的性能分析282
首次差错事件概率282
比特差错率的界限285
12.7模拟和实验结果288
12.8序列译码法290
码树的探寻:序列译码原理291
费诺对数似然函数291
序列译码算法292
Z-J堆栈算法293
分层Z-J堆栈算法296
费诺算法296
序列译码的计算问题296
差错性能303
缓冲存储器的溢出问题303
12.9序列译码和维特毕译码的比较及其局限性304
附录12.1 已知的最佳卷积码305
附录12.2一种堆栈译码器的数据结构313
参考文献316
习题318
第十三章 用分组码检错和纠错321
13.1 编码代数321
矢量空间322
13.2 线性分组码引论324
基本定义324
分组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325
系统分组码326
用矩阵描述线性分组码326
线性分组码的另一种描述方法326
校正子的概念327
13.3有限域327
有限域多项式328
伽罗意域GF(2?)328
13.4循环码329
循环码的基本概念329
系统循环码330
循环码的编码332
循环码检错和校正子的计算334
13.5 BCH码335
循环码表335
改进循环码335
二进BCH码的译码336
校正子计算337
计算差错定位多项式337
差错定位程序338
BCH码的性能340
13.6 RS码340
13.7其他几类重要的分组码341
格雷码341
准循环码341
汉明码343
盖集分组码343
最大长度码343
择多逻辑可译码343
有限投影几何码(PG码)344
欧几里德几何码(EG码)344
里德-穆勒码345
13.8抗突发差错编码345
费尔码345
交错分组码346
RS码的突发纠错347
循环乘积码347
13.9分组码的软判决译码347
怎样选择差错控制编码348
13.10分组码在数字卫星通信中的应用348
码用于国际通信卫星TDMA系统的BCH349
卫星电子信息系统的差错控制编码349
超高频(UHF)卫星系统采用的分组码351
卫星移动站台通信采用的分组码351
参考文献352
习题354
第十四章分组码和卷积码的门限译码357
14.1择多逻辑门限译码357
14.2L步择多逻辑可译码359
判决反馈译码器和差错传播362
14.3卷积码的门限译码362
定限译码364
14.4扩散门限可译卷积码364
14.5盖雷泽自适应搜索突发方案367
14.6小结368
参考文献369
习题370
第十五章有关的课题和技术发展趋势372
15.1调制技术的发展趋势372
频谱利用372
带宽和功率权衡372
调制的选择374
最大似然序列估值375
滤波的选择375
15.2多址传输技术的发展方向376
FDMA376
TDMA376
CDMA377
消息分组卫星网络377
15.3编码的发展趋势377
15.4新技术378
星载处理378
星间链路379
陆地移动卫星系统379
15.5宏观系统概貌379
地球站天线图形380
干扰380
轨道利用380
15.6电信规则和管理381
参考文献382
附录A数学关系385
附录B基带数据信号波形389
附录C误差函数表390
附录D频段划分与命名393
附录E数字话音插空技术394
附录F DAMA技术398
卫星通信术语表401
符号表403
热门推荐
- 2371151.html
- 1276972.html
- 2766565.html
- 2243701.html
- 2092692.html
- 3447256.html
- 1151591.html
- 2563265.html
- 3562506.html
- 32545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7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1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7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07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0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4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6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4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