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本电路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蔼主编;苏中义等改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4391980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电路理论(学科: 高等学校) 电路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本电路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集中参数电路和基尔霍夫定律1
1.1 集中参数电路1
1.2 基尔霍夫定律5
1.2.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6
1.2.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7
1.3 从网络到图8
1.3.1 图8
1.3.2 子图11
1.3.3 支路数、节点数和独立回路数之间的关系13
1.4 关联矩阵和KCL,KVL的矩阵形式14
1.4.1 关联矩阵和降阶关联矩阵14
1.4.2 KCL的矩阵形式15
1.4.3 KVL的矩阵形式17
1.5 特勒根定律17
习题19
第二章 电路元件22
2.1 二端电阻器22
2.1.1 线性电阻器23
2.1.2 非线性电阻器25
2.2 独立电源29
2.2.1 电压源和电流源29
2.2.2 三种基本的波形30
2.3 二端电容器35
2.3.1 线性电容器36
2.3.2 非线性电容器38
2.4 二端电感器39
2.4.1 线性电感器39
2.4.2 非线性电感器41
2.5 二端元件吸收的功率和能量42
2.5.1 电阻器吸收的瞬时功率和能量42
2.5.2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44
2.5.3 电感器储存的能量46
2.6 多端元件46
2.6.1 受控电源47
2.6.2 运算放大器49
2.6.3 负转换器51
2.6.4 回转器53
2.6.5 耦合电感器54
2.6.6 理想变压器57
习题59
第三章 线性定常电阻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法65
3.1 网络的分类及定义65
3.2 线性定常电阻性网络的直接分析法——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66
3.3 等效网络70
3.3.1 等效和等效关系70
3.3.2 等效网络70
3.4 线性定常电阻器的串、并联等连接的等效简化72
3.5 含独立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75
3.5.1 独立电源的串联75
3.5.2 独立电源的并联77
3.5.3 独立电源的分裂79
3.5.4 含源支路的等效变换79
3.5.5 电源转移81
3.6 星形连接(T型网络)与三角形连接(II型网络)的等效变换83
3.7 具有对称性质的网络86
3.8 含有受控电源的网络化简91
习题93
第四章 电阻性网络的一般分析与网络定理100
4.1 节点分析法100
4.2 改进的节点分析法104
4.3 网孔分析法106
4.4 对偶性108
4.5 回路分析法112
4.5.1 用于回路分析的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112
4.5.2 电阻性网络的回路方程116
4.6 割集分析法120
4.6.1 用于割集分析的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120
4.6.2 电阻性网络的割集方程123
4.7 替代定理127
4.7.1 替代定理127
4.7.2 替代定理的应用128
4.8 迭加定理129
4.8.1 迭加定理129
4.8.2 迭加定理的应用129
4.9 戴维宁理定和诺顿定理132
4.9.1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132
4.9.2 定理应用的实例134
4.10 互易定理139
4.10.1 互易定理139
4.10.2 互易定理的应用141
习题143
第五章 一阶电路153
5.1 线性定常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53
5.1.1 电阻器-电容器(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54
5.1.2 电阻器-电感器(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57
5.1.3 零输入响应与初始状态的关系159
5.2 线性定常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60
5.2.1 具有恒定电压输入的RC和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60
5.2.2 具有正弦输入的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66
5.2.3 零状态响应与电路输入的关系167
5.3 线性定常一阶电路的全响应169
5.4 戴维宁定理在一阶电路中的应用175
5.5 线性定常电路的定常特性179
5.6 阶跃响应181
5.7 冲激响应184
5.8 对任意输入的零状态响应188
习题192
第六章 二阶电路201
6.1 线性定常RCL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01
6.2 线性定常RL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13
6.2.1 线性定常RLC串联电路的阶跃响应214
6.2.2 线性定常RLC串联电路的冲激响应217
6.3 线性定常RLC串联电路的全响应221
6.4 GCL并联电路的响应223
6.5 一般二阶电路的响应225
习题231
第七章 正弦稳态分析234
7.1 线性定常电路的正弦稳态234
7.2 正弦量236
7.2.1 正弦量的概念236
7.2.2 正弦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237
7.3 相量法238
7.3.1 正弦量的复数表示及相量238
7.3.2 相量法的数学含义240
7.3.3 相量法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242
7.4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和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245
7.4.1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245
7.4.2 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245
7.5 阻抗和导纳251
7.5.1 二端元件的阻抗和导纳251
7.5.2 二端网络(单口网络)的入端阻抗和入端导纳251
7.5.3 RLC串联电路和GCL并联电路252
7.6 正弦稳态下网络的等效变换257
7.6.1 正弦稳态下网络的等效条件及有关公式257
7.6.2 耦合电感器的串联和并联、互感消去法262
7.7 正弦稳态分析的一般方法266
7.7.1 节点分析法267
7.7.2 改进的节点分析法267
7.8 网络定理在正弦稳态分析中的应用269
7.9 正弦稳态下电路的功率272
7.9.1 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的功率272
7.9.2 正弦稳态下二端网络的功率275
7.9.3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279
7.9.4 功率因数的提高280
7.10 电路中的谐振(共振)现象282
7.10.1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现象282
7.10.2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和谐振曲线285
7.10.3 GCL并联电路的谐振现象288
7.11 特勒根定理与复功率守恒289
习题291
第八章 三相电路301
8.1 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301
8.2 三相电路的连接方式303
8.2.1 星形连接303
8.2.2 三角形连接304
8.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306
8.3.1 星形-星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306
8.3.2 星形-三角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307
8.3.3 三角形-星形连接或三角形-三角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309
8.3.4 复杂的对称三相电路311
8.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313
8.5 三相电路的功率316
8.5.1 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和无功功率316
8.5.2 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317
8.5.3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318
习题320
第九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下电路的稳态分析325
9.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三角级数展开325
9.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331
9.3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332
9.4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线性定常电路的稳态响应333
9.5 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下电路中的功率336
9.6 在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作用下电路的谐振340
习题344
第十章 运算法及其应用348
10.1 拉氏变换的定义348
10.2 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351
10.3 拉氏反变换357
10.4 电路基本规律的复频域形式363
10.5 零状态响应和卷积定理370
10.5.1 零状态响应370
10.5.2 卷积定理372
10.6 网络定理在复频域分析中的应用373
10.6.1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在复频域分析中的应用373
10.6.2 互易定理在复频域分析中的应用377
10.7 固有频率379
10.7.1 固有频率的定义379
10.7.2 网络方程和网络固有频率379
10.7.3 零固有频率382
10.7.4 网络固有频率和网络变量固有频率385
10.8 网络函数的定义和分类387
10.9 网络函数的零点、极点和网络函数的图解求值389
10.9.1 网络函数的零点和极点389
10.9.2 网络函数的图解求值391
10.10 网络函数和冲激响应393
10.11 网络函数的频率特性397
10.11.1 一阶网络函数的频率特性397
10.11.2 二阶网络函数的频率特性400
10.12 网络函数的零点对频率特性和冲激响应的影响407
习题408
第十一章 双口网络418
11.1 多口网络和双口网络418
11.2 双口网络不含独立电源时的方程及其参数418
11.2.1 含短路导纳参数的双口方程420
11.2.2 含开路阻抗参数的双口方程421
11.2.3 含混合参数的双口方程422
11.2.4 含传输参数的双口方程424
11.3 双口网络各参数间的换算关系和互易性判据425
11.4 双口网络的相互连接430
11.4.1 并联连接430
11.4.2 串联连接432
11.4.3 串-并联和并-串联连接433
11.4.4 级联连接434
11.5 具有端接的双口网络436
11.6 双口网络含独立电源时的方程437
11.7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440
习题444
第十二章 状态变量法449
12.1 概述449
12.2 状态和状态变量450
12.3 状态方程的列写方法452
12.3.1 视察法452
12.3.2 抽出法456
12.4 状态方程的解法459
12.5 冲激响应矩阵与网络函数矩阵的关系以及矩阵A的特征值与网络固有频率的关系464
习题466
热门推荐
- 1339426.html
- 3439983.html
- 904921.html
- 546076.html
- 2284350.html
- 2368345.html
- 828304.html
- 3026965.html
- 2443228.html
- 130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5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2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4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9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1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7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22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1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9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