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宽容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宽容论
  • 李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526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社会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宽容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社会宽容研究的意义与价值2

一 社会宽容:全球化时代的客观要求3

二 社会宽容:中国社会深入发展的内在命题7

三 社会宽容:把握社会脉搏的重要线索11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视野13

一 马克思的社会行动理论15

二 社会道德理论16

三 自由与社会控制理论17

四 社会互动与交换理论17

五 社会结构与功能理论18

六 社会冲突理论19

七 历史社会学理论20

八 后现代社会理论21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主要问题22

一 社会宽容的理论内涵22

二 社会宽容的存在形式23

三 社会宽容与社会诊断的关系25

四 社会宽容与社会发展的趋势26

第四节 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27

一 马克思主义辩证原则与方法28

二 现实主义原则与方法29

三 理性主义原则与方法31

四 文化境遇原则与方法33

五 整体主义原则与方法34

六 社会批判原则与方法35

第二章 社会宽容的内涵及特征37

第一节 社会宽容的界定38

一 多维视野下的宽容含义38

二 社会宽容的内涵45

三 划清社会宽容的边界50

第二节 社会宽容的特征53

一 社会宽容的演化特征54

二 社会宽容的“去伦理”特性56

三 社会宽容的“去政治”特征59

四 社会宽容的机制依赖特征61

五 社会宽容的有限性和持续超越特征65

第三节 惩罚与罪责:社会宽容的参照68

一 自然的惩罚与社会宽容70

二 神性的惩罚与社会宽容72

三 人为的惩罚与社会宽容76

四 理性规则的惩罚与社会宽容81

第三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宽容87

第一节 社会分层中的宽容空间88

一 社会分层的内涵89

二 社会分层与阶层互动94

三 社会分层的宽容空间98

第二节 社会中间阶层与社会宽容:以上海为例100

一 上海市“两新”组织调查101

二 上海“两新”组织中青年白领的思想特征102

三 “两新”组织中转制企业群众的思想状况108

四 社会中间阶层与社会宽容113

第三节 社会宽容:社会阶层分布的新参照115

一 社会宽容:社会阶层分布主客观参照115

二 “去阶层化”与社会宽容120

三 社会宽容:建立社会分层的新机制122

第四章 社会结构与社会宽容126

第一节 社会结构中的宽容要素127

一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128

二 现代西方社会分析的结构视角133

三 社会分化、社会整合与社会宽容142

第二节 社会结构化理论与社会宽容151

一 社会结构化理论152

二 社会宽容的结构化理论探索158

三 社会宽容的结构化运行160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宽容163

一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形与传统宽容危机164

二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整合机制匮乏与宽容困境169

三 当代中国社会宽容:结构性挤压与出路172

第五章 社会秩序与社会宽容175

第一节 社会秩序“原型”中的宽容176

一 自然秩序与社会宽容177

二 神性秩序与社会宽容183

三 家庭秩序与社会宽容187

第二节 现代社会秩序与宽容197

一 现代社会秩序的研究视野198

二 现代社会的深度规则与社会宽容202

三 社会契约与社会宽容205

四 现代科学秩序与社会宽容:园艺学的隐喻213

五 现代社会秩序的反叛与宽容219

第三节 宽容:中国当代社会秩序转型与重构221

一 公私关系秩序转型与社会宽容222

二 转型秩序的机会空间与社会宽容228

三 开放社会秩序的转型与社会宽容230

第六章 社会冲突与社会宽容232

第一节 社会冲突中宽容的界限234

一 社会冲突理论的宽容限度235

二 社会冲突的功能与社会宽容240

三 社会冲突的三种类型与社会宽容243

四 “敌人与朋友”的冲突模型与社会宽容249

第二节 社会阶级冲突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宽容263

一 奴隶社会的阶级冲突与社会宽容263

二 封建社会的阶级冲突与社会宽容265

三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冲突与社会宽容269

第三节 中国当代社会冲突与社会宽容273

一 利益冲突与社会宽容274

二 博弈论与社会宽容:一种解释模型279

三 社会竞争的宽容空间284

第七章 社会控制与社会宽容290

第一节 社会控制逻辑与社会宽容291

一 社会控制的内涵291

二 社会控制的重点对象:越轨者299

三 社会控制逻辑与社会宽容301

第二节 社会控制方式与社会宽容311

一 宗教控制与社会宽容311

二 军事控制与社会宽容318

三 司法控制与社会宽容322

四 知识、道德控制与社会宽容327

五 习惯控制与社会宽容332

六 舆论控制与社会宽容335

七 技术控制与社会宽容339

八 语言控制与社会宽容342

第三节 社会控制效果与社会宽容347

一 社会控制效果的评价标准348

二 社会控制的简化效果与社会宽容349

三 社会风险控制与社会宽容352

四 社会控制的界限与社会宽容354

第四节 未来社会控制与社会宽容358

一 “控制和宽容”的整体性连接与断裂358

二 符号控制与社会宽容360

三 娱乐控制与社会宽容363

四 虚拟控制与社会宽容366

第八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宽容370

第一节 社会变迁理论中的宽容因素372

一 社会变迁的内涵与形态373

二 现代社会变迁的四个视角377

三 社会变迁的构成元素与社会宽容387

第二节 中西社会变迁与社会宽容394

一 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宽容395

二 西方社会变迁与社会宽容434

三 中西社会变迁与社会宽容关系分析457

第三节 社会变迁:追寻宽容的路向459

一 返本开新:寻求宽容的社会资源459

二 现代化与社会宽容的内在关联460

三 宽容:探求社会变迁的未来趋向462

第九章 结语:迈向文明的社会宽容464

第一节 宽容视野下的社会文明466

一 社会文明的宽容视野466

二 文明冲突理论的宽容反思470

三 文明与恐怖:一种不宽容的映照473

第二节 新文明的尝试与社会宽容479

一 新城市文明与社会宽容480

二 新社会运动与社会宽容483

三 后现代社会与社会宽容485

四 符号文明与社会宽容488

五 网络文明与社会宽容491

第三节 迈向文明的社会宽容495

一 文明与宽容的悖论:自由的逃避497

二 文明:确定性逻辑的宽容空间501

三 文明:社会宽容的共同承担505

四 宽容:文明发展的多种可能509

参考文献513

后记5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