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环境修复工程学原理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水环境修复工程学原理与应用
  • 张锡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3618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环境修复工程学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总论1

1.1 水环境概论1

1.2 河流2

1.3 湖泊水库3

1.4 地下水4

1.5 水与自然生态系统5

1.6 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9

1.7 水与人类生态系统12

1.8 农牧业与水环境污染16

1.9 水环境修复19

1.10 水环境修复的基本原则和内容20

1.10.1 水环境现场调查20

1.10.2 设计原则20

参考文献21

2 湖泊水库水环境修复24

2.1 基本特征24

2.2 湖泊水库水动力学26

2.2.1 水来源26

2.2.2 水量动态平衡26

2.2.3 吞吐量26

2.2.4 水团运动27

2.2.5 水体分层28

2.3 水质化学31

2.3.1 氮31

2.3.2 磷32

2.3.3 有机污染物34

2.3.4 金属离子35

2.3.4.1 活性金属离子:铁锰金属离子35

2.3.4.2 重金属污染38

2.3.5 悬浮泥沙39

2.3.5.1 泥沙来源39

2.3.5.2 淤积过程40

2.3.5.3 淤积量计算40

2.4 湖泊水库生态系统41

2.4.1 宏观生态系统41

2.4.2 微生物生态44

2.4.3 底泥48

2.5 富营养化51

2.5.1 定义51

2.5.2 蓝藻特性51

2.5.3 富营养化原因分析53

2.5.4 富营养化评级55

2.6 湖泊水库水环境综合本评价57

2.6.1 基础资料收集57

2.6.2 参数计算59

2.6.3 综合模型63

2.7 湖泊水库水环境修复技术65

2.7.1 修复技术选择原则65

2.7.2 控制外源性污染的技术66

2.7.3 稀释和冲刷68

2.7.3.1 原理68

2.7.3.2 设计68

2.7.4 深层水抽取技术70

2.7.4.1 原理70

2.7.4.2 设计71

2.7.5 水动力学循环技术71

2.7.5.1 原理71

2.7.5.2 设计73

2.7.6 深水曝气76

2.7.6.1 原理76

2.7.6.2 设计77

2.7.7 磷的沉淀和钝化78

2.7.7.1 原理78

2.7.7.2 投药量的确定79

2.7.8 底泥疏浚80

2.7.8.1 疏挖技术种类80

2.7.8.2 底泥疏挖方案的制定84

2.7.8.3 设计85

2.7.9 底泥氧化94

2.7.10 底泥覆盖95

2.7.11 生态控制技术96

2.7.12 酸化湖泊水体的修复99

2.7.13 其他技术99

2.7.14 关于组合技术100

参考文献100

3 河流水环境修复106

3.1 河流基本概念106

3.2 河流水力学108

3.3 河流泥沙109

3.3.1 泥沙颗粒特征110

3.3.2 泥沙沉降111

3.3.3 泥沙的堆积112

3.3.4 泥沙的起动112

3.3.5 泥沙的输送113

3.4 泥沙与河流相互作用114

3.5 河流生态115

3.6 河流污染117

3.7 污染物在河流中的传输121

3.7.1 泥沙对污染物的传输121

3.7.2 有机物迁移转化122

3.7.3 河床底泥化学变化过程123

3.7.4 重金属离子污染物124

3.7.5 河流活性金属元素铁的变化126

3.7.6 营养盐的累积输送和释放128

3.8 河流水质综合模型129

3.8.1 河流水量水质平衡方程130

3.8.2 河流传质131

3.8.3 河流溶解氧模型133

3.8.4 QUAL-Ⅱ水质模型135

3.9 河流修复的目标和原则137

3.9.1 河流修复目标的选择137

3.9.2 河流修复基本原则138

3.10 河流水力稳定性设计138

3.11 河流稀释143

3.12 自然净化修复144

3.13 城市河流护岸工程技术146

3.13.1 必要性146

3.13.2 工程设计原理147

3.13.3 河岸整治常用材料150

3.14 其他河流修复技术151

3.14.1 岸边植被151

3.14.2 裁弯工程153

3.14.3 河床隔离和覆盖153

3.14.4 河流维护154

参考文献154

4 地下水水环境修复160

4.1 地下水形态160

4.2 地下水污染物分布161

4.2.1 污染物不同相态之间的平衡关系161

4.2.2 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浓度与蒸气之间的关系162

4.2.3 土壤吸附与污染物之间的作用关系163

4.2.4 污染物总量计算方法163

4.2.5 计算示例164

4.3 地下水污染化学特征166

4.4 污染物迁移动力学169

4.4.1 地下水流动特征169

4.4.2 污染带迁移172

4.4.3 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迁移174

4.4.4 计算示例176

4.5 地下水修复工程设计步骤177

4.5.1 修复现场调查177

4.5.2 设计步骤178

4.6 传统修复技术178

4.6.1 技术原理179

4.6.2 设计原理180

4.7 气体抽提技术184

4.7.1 技术原理184

4.7.2 抽提过程操作187

4.7.3 现场中试实验189

4.7.4 设计原理189

4.8 空气吹脱技术194

4.8.1 技术原理194

4.8.2 现场中试实验196

4.8.3 设计原理197

4.9 生物修复技术200

4.9.1 技术原理200

4.9.2 各种生物修复过程工艺205

4.9.3 技术可行性研究206

4.9.4 设计原理208

4.9.5 典型原位生物修复系统209

4.9.6 自然生物修复211

4.10 植物修复技术214

4.11 污染带阻截墙技术215

4.12 原位化学反应技术218

4.12.1 重金属沉淀218

4.12.2 原位化学氧化219

4.13 水力和气压裂缝方法220

4.14 稳定和固化技术222

4.15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223

4.15.1 技术原理223

4.15.2 去除重金属污染226

4.15.3 去除有机物227

4.16 其他技术229

参考文献229

附录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35

附录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44

附录Ⅲ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251

附录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55

附录Ⅴ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264

附录Ⅵ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269

附录Ⅶ 渔业水质标准275

附录Ⅷ 地下水质量标准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