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国 新15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诗国 新15卷
  • 《诗国》编辑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ISBN:978750686603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诗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诗国 新15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首语1

《诗国》总第三十一卷后的变与不变&易行1

第一编 特载1

推动中华诗词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钱小芊1

把握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开创中华诗词事业新局面&郑欣淼4

中华诗词学会三十年:历程、积累与记忆&郑欣淼16

让诗词歌赋随时代迎来发展高峰&欣闻19

诗颂抗日根据地的杰出共产党人22

赞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魏国元&李树先22

赞创建怀柔地区第一个县级抗日政权的伍晋南&杨方良 纪杰尚22

赞一二·九运动的急先锋董毓华&赵永生23

瞻白乙化烈士纪念馆有感&张桂兴23

赞名垂青史的女英雄陈杰英&石理俊23

赞民兵英雄隗合宽“隗大胆”&赵清甫24

重读吉鸿昌就义诗有感&易行24

让敌伪闻风丧胆的包司令&迟连庄24

赞国际主义战士爱波斯坦&迟连庄25

赞宁死不屈的抗日县长郭企之&国印周25

赞白文冠马本斋英雄母子&王改正25

赞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李文学26

赞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梁剑章26

咏伟大的印度援华医生柯棣华&澳门·冯倾城26

登狼牙山怀五壮士&范诗银27

赞冀东抗联特务大队长节振国&韩存锁27

赞大义不屈的女县委书记贾庭修&范峻海27

赞太行勇士李殿冰&王清海28

赞宁死不屈的抗日铁汉姚铁民&杨海钱28

黄骅——渤海之滨的抗日丰碑&齐荣景28

赞抗日骁将朱良才&郑福太29

赞开创平原游击战争新局面的林铁&张梅琴29

赞地雷大王王来法&刘小云29

赞抗日神枪手刘二堂&郭翔臣30

抗日战场上我党牺牲的最高将领左权&徐世平30

赞爆炸英雄李德昌&李玉平30

赞特等射手陈炳昌&王德珍31

赞一等侦察英雄赵亨德&黄文辛31

赞抗日英雄黄小旦&郭宏伟31

赞忠心耿耿的关向应&刘鲁宁32

赞参与创建太岳根据地的安子文&高海生32

赞“华北抗战的向导”何云&张杰32

赞大青山下传播抗日火种的白英&贾云程33

赞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高桥&宋丽33

赞英勇的抗联将领冯治纲&包文森33

咏打不败的铁团英雄王钧&赵素霞34

赞智勇双全的爆破英雄姬守先&任绍德34

赞多次粉碎日军“围剿”的李红光&胡小敏34

赞抗日义勇军英雄刘凤梧&白信光35

赞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张福有35

纪辽东·赞东北抗联的杰出将领周保中&蒋力华35

颂成功保卫奶头山根据地的王德泰&康永恒36

赞东满抗日游击队的创建者童长荣&吕可夫36

鹧鸪天·悼念镜泊英雄陈翰章将军&张玉璞36

赞名垂青史的“八女投江”&何云春36

赞黑嫩平原上的抗联名将李兆麟&尹国庆37

赞被日寇重金悬赏的民族英雄孙国栋&谢华37

铁骨铮铮的抗联名将赵尚志&晨崧37

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赵一曼&沈华维38

赞东北抗联英雄夏云杰&贾雪梅38

赞青东抗日根据地的开创者顾复生&杨逸明38

赞浦东抗日领袖连柏生&杨逸明38

赞精忠报国的刘老庄连&布凤华39

讴歌抗日英雄汤曙红&封玉华39

赞中国的“保尔”吴运铎&单学文39

赞抗日名将罗忠毅&朱荣军40

赞新四军抗日名将罗炳辉&何晓明40

赞抗日英烈符竹庭&赵丽萍40

赞著名抗日将领彭雪枫&罗庆芳41

赞骁勇善战的“彭猛子”彭雄&毕中信41

赞全力支援新四军的马青&何智勇41

西江月·颂开辟浙东抗日阵地的谭启龙&朱汝略42

赞著名抗日将领项英&杨宏林42

颂百战将军周子昆&李忠武42

用无畏的生命守卫忠诚的袁国平将军&李明科43

打响新四军抗战第一仗的顾士多&李正国43

赞八路军的保卫部长曾仁文&胡迎建43

赞成功破袭日寇“模范区”的王先臣&周广征43

赞布雷英雄于化虎&何云春44

赞爆破英雄马立训&王改正44

“人在阵地在”的战斗英雄任常伦&蒋力华44

赞威名远播的枣庄铁道队队长洪振海&李广林45

赞身中数弹仍坚持指挥战斗的理琪&王同岁45

赞牺牲自我保全群众的马石山十勇士&耿建华45

赞创造爆破攻坚战术的王凤麟&宋贞汉46

把最后一粒子弹留给自己的汪洋&朱荣军46

掀起抗日海涛的刘海涛&李广林46

打哈胶东抗战第一枪的周浩然&李广林46

赞抗战功勋团长叶成焕&何广才47

赞英勇善战的抗日将领肖永智&李刚太47

赞带领全家投身抗战的张之朴&江雪涛47

赞鄂中抗战的先驱杨学诚&巴晓芳48

赞豫鄂边区的抗战英雄朱立文&姚泉名48

鹧鸪天·赤胆抗日忠心报国的朱早观&高德臣48

“党员干部的一杆旗”张体学&赵丽萍49

抗日烽火中的粤港神鹰尹林平&李经纶49

赞创建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曾生&周克光49

赞创建阳台山抗日根据地的王作尧&丁思深50

赞南粤抗日小英雄黄友&苏些雩50

琼崖纵队的抗战先锋李振亚&韦振前50

琼崖抗战的一面旗帜冯白驹&郑邦利51

祭琼山抗日英雄黄魂&梁统兴51

赞琼崖华侨抗日英雄符克&曾小云51

赞琼崖的“李向阳”符志行&黄秀怀51

赞开辟琼西抗日根据地的名将马白山&麦造海52

赞共和国功臣南汉宸&焦俊芳52

赞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张四喜52

鹧鸪天·赞密切联系群众的马文瑞&封玉华53

赞“渡河英雄”何万祥&张洪运53

鹧鸪天·赞大生产运动中的模范县长李培福&高德臣53

第二编2017诗词创作征集作品选登54

朱士举 狼牙山五壮士54

王井珍 高阳台·把泣焦桐成雨54

林明宝 冒着烽烟的1937年54

卢继清“七七事变”八十周年感怀55

王锋 过台岛谒于右任先生墓55

朱雅轩 古剑篇55

邢峰铎 沁园春·长城55

张皞 生日的颜色56

刘桂芬 军旗56

杜天明 老兵回家歌57

张项学 登古北口长城57

李刚太 藏书行57

梅凤云 七七事变八十周年57

张戬 塞外金代遗址57

张继农 过渊子崖烈士陵园58

王亚涛【双调·折桂令】深夜备课有感58

王兴一 南京大屠杀祭58

李国庆 学习中央关于“加强、扶持”中华诗词感怀58

韩秀松 纪念建军九十周年58

张春义 谒中山陵58

冀玉泰 乡愁59

陈赫 即景59

李传军 梦在北方59

张金秀 月牙儿60

周佳一 血与雪60

董淼 我是一根芦苇60

高文峰娘61

孙清誉 教鞭61

孙天彤 祖国,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形象62

刘洋 行春风道中62

徐艺峰 范公亭游记62

张孝华 母亲63

汪明通 徽杭古道63

张卫国 吊角楼63

王雪莲 蝶恋花·梨花63

李荣 父亲(新韵)63

邱才扬 八一感怀63

胡桂君 再访董振堂故居63

时玉平 临江仙·半亩闲田64

周达斌 水调歌头·登八达岭长城64

齐鹏飞 端午客居杂感64

周子健 消防战士64

邹峰杰 鹧鸪天·游新屯村观太阳花64

孙德廉 纪念长征64

陈立 清平乐·访山村古民居65

王长征 博州倒春寒65

杨旭 故乡65

周伟 摊破浣溪沙·登泰山65

李云 写于八一建军节65

刘进平 怀贺龙元帅65

巴晓芳 贺新郎·深蓝之剑65

李连庆 沁园春·纪念建军九十周年66

吕春燕 过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双枪女司令乌兰碑有感66

阙东明 八一颂歌66

叶子金 咏淡竹66

刘宗群 游狼牙山有感五壮士66

李军 苏轼(家国情怀三首)67

徐承禄 水调歌头·华夏之春67

杨宏 沁园春·游怀柔神堂峪有感67

魏新义 赞最美乡村邮递员67

侯春光 中华正气67

余志新 读书67

郭兴勇 村居68

杜传勇 鹧鸪天·重读《爱莲说》68

曾孟良 游海花岛68

柯宏 春行黄沙古道三首68

董金连 习主席检阅驻港部队感怀68

左晓光 观近代史忆华夏风68

甄树哲 阵地抒怀69

龚大烈 驻村书记69

史继武 鹧鸪天·国培感言69

史高座 村景一瞥69

高凤兰 卢沟桥事变八十周年感赋69

黄蓝青 临江仙·梅花词69

张远超 镇坪行70

张永涛 台儿庄70

高怀柱 退役军人70

刘冬梅 天净沙·教师70

周书章 鹧鸪天·贺天舟一号升空对接70

刘宗庆 山里人家70

王继德 登济南《超然楼》71

刘明慧 卢沟桥沉思71

肖唐健 踏青71

王梓畅 游长城71

陈金石七·七事变有感71

刘蕴智 蝶恋花·母亲初愈赏春71

万俊敏 贺首艘国产航母下水72

李乐观 十里长山怀张自忠将军殉国七十七年72

黄立华 江城子·国庆六十八周年感怀72

林大成 三沙威示72

朱玉霞 春日所感72

曹宇欣 祖国72

柏金杨 爱的收藏73

滕光华 大西北的守望者74

王克勇 父亲74

张培珍 假如我知道这是最后的时光75

林俩传 经天纬地,与几首老歌有关76

张菲菲 中国美76

孙永强 父亲大人77

孙文攻 中国,想起你的名字77

潘玙琪 丝绸之路78

张少伟 黄河的寻找78

彭琳 我的家乡79

李广鑫 一起回老家80

孙宇彤啊!我亲爱的祖国80

冯艳霞 红巾如火81

张佳丽 守岛人81

钟予婕 童年82

吴丹丹 奉献是你手中的一支笔82

金玲 北方,我的家82

唐文高 桃花83

王显斌 印象——蓝田老街83

王淼 我的中国心84

胡馨铭 心舍84

高悦 老师的爱84

李志恒 五月,我们在北京85

侯淑英 忠诚的盾牌85

王阿籽 奶奶的臂弯85

杜娟 月满中秋87

李增莲 走不出的记忆87

赵瑜 纪念碑下88

代长雷 图腾88

李昊阳 红领巾娃娃89

张金海家89

郜延华 母亲,二月了90

华虹 父亲,老船长90

李佰超 如果被梦惊醒91

雷印伟 我的祖国91

第三编 诗国百家93

刘征 水龙吟·贺中华诗词学会创建三十周年93

菩萨蛮·咏白发93

嫁书辞93

沈鹏 贺中华诗词学会创建三十周年94

忆秦娥·二○一五年九月三日纪念大典94

读烈士遗书八首(选二)94

题李延声画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长卷94

闲吟94

吴为山君画余遇一长老二首94

八四本命年94

笔诗95

寄江油李白纪念馆95

郑欣淼 七十咏怀五首95

浣溪沙95

梁 东 海天十六拍96

王玉明 浣溪沙二首97

项宗西 登三清山97

婺源行夜宿民居98

乡风徽韵98

咏桂98

马头琴98

昙花夜放98

鹧鸪天·温州行98

赞南海军演98

桐城六尺巷98

运河之春二首99

水调歌头·登岳阳楼99

钟家佐 喜迎十九大召开99

五指山竹枝词99

农村生活竹枝词六首99

李一信 感时100

寒露100

重阳寄友100

冬日二首100

小雪三首100

山乡行100

刘麒子 书感100

登泰山览摩崖诗碑感赋101

赞孙轶青老诗书合璧101

庚寅蓝天兰亭雅集101

浪 波 周末温塘小住101

谒中山陵101

登阿芙乐尔巡洋舰遥望冬宫感赋101

林星煌 鹧鸪天·途访力乍村竹林公园101

鹧鸪天·游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102

鹧鸪天·中秋情102

许连进 晨起初见大青山102

冯倾城 贺元宵102

王明甫 大雁塔前驰思102

参观兵马俑兴感102

乾陵怀古二首102

诚昭日月勋耀河山103

孙景超 延安纪行103

唯实清风驱迷雾103

回望神州绪万端103

豁达心宽寿自多103

国庆联欢赠诗社诸友103

沁园春·望星空103

王贵民 春游京西双龙峡104

花溪看海棠104

谒千古圣地黄帝陵104

访扶风法门寺104

石碧山晚眺104

初夏月夜104

李彦文 黄昏颂104

游船上的趣事104

琼海行104

王礼琦 桂林象鼻山即景105

人生抒怀105

莫作钦 迎春曲105

雪中散步105

游石林峡105

郭兴仁 游鄂西神农架板壁崖有感105

瑞士卢塞恩湖即景105

重游大观楼再吟望山诗得句105

记四十五年后与同学重逢105

梁星彭题“槐中槐”106

玉兰花106

杨善洲离休种树赞106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106

咏竹林106

第四编 诗家采风作品选登107

高立元 到昆山107

游阳澄湖107

易 行 初识昆山107

登昆山望远107

春游阳澄湖畔107

访千灯古镇顾炎武(亭林)故居107

观昆山琼花有感107

昆山采风回京得句107

星 汉 游千灯镇108

秦峰塔108

顾坚纪念馆听曲108

过顾炎武墓一语问之108

昆山琼花下留影108

过刘过墓108

昆山拜祖冲之像自悟108

阳澄湖岸散步108

杨逸明 与诗友昆山赏琼花108

登昆山戏题108

游千灯古镇108

千灯镇大唐农业生态园108

鲍淡如 游昆山亭林公园109

阳澄湖畔散步二首109

张立挺 昆山采风悠然雅居二首109

参观顾炎武纪念馆109

参观千灯老街109

游亭林公园109

丁德明 昆山冈琼花109

延福寺109

千灯浦109

千灯古镇110

余记老当铺110

老听客110

刘鲁宁 题悠然雅居110

琼花110

昆曲110

游千灯110

谒顾炎武墓110

李建新 雅居小聚110

千灯石板街111

昆山琼花111

沈沪林 题悠然雅居111

周啸天 昆山行竹枝词三首111

第五编 古体诗近作112

郭友琴 世界读书日自题112

秋夜吟112

守望112

嗜书112

无题112

秋日呓语112

自遣112

彷徨112

夜读113

心湖写意113

李葆国 访鯀堤遗址113

题打虎武松像113

访武植祠113

过冢子村113

过徐州汴泗交汇处113

步和周逢俊兄立春隨感113

题洛阳牡丹113

謁兰陵王墓114

沈华维 消夏漫兴八首114

张力夫 青海玛多乡黄河源咏115

唐山龙泉寺115

京郊白虎涧115

端午将至与诗书画友人宋庄雅聚115

过太行山怀杨成武将军115

寒食将至共友人登凤凰岭115

夏日丰宁坝上115

少年游·密云大岭115

水调歌头115

曹 辉 夜游宫·听陈明“我要找到你”116

烛影摇红·等树参天116

安公子·南楼张官梨园赏梨花116

浣溪沙·晨漫步逢涨潮116

凤孤飞·刹那春来116

苏幕遮·营口老街116

白林中 咏莲116

金沙岛117

重登苏峪口117

海瑞墓117

雄鸡117

农家小院117

夕照海航117

生查子·冬松117

鹧鸪天·雨中沙湖117

满江红·贺兰山117

韩倚云 航天绝句四首118

缅怀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118

菩萨蛮·航天感赋118

水龙吟·自天山返京有感118

水龙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感赋118

水龙吟·丙申夏送易行、星汉两先生之豫119

水调歌头·航天探源119

水龙吟·咏龙119

张金英 湖边夕照119

题银行监控器119

人到中年119

陆绩119

无题119

张衡 夜空遐想120

对荷120

巫山一段云·北固山120

踏莎行·望海潮120

刘松林 菜花120

浪淘沙·饮食难120

咏桃120

登鹳雀楼120

马翚 诉衷情·微信121

摊破浣溪沙·春满人间121

醉花阴·古堡新影121

渔家傲·时光121

天香·布龙湖明珠温泉121

御街行·秋叶121

张金池 咏菊121

酒泉122

不忘乡愁122

天下第一关122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122

追思管桦122

夜闻蝉鸣122

望海122

陈移新 康强女儿升学见赠122

女人茶122

木龙潭123

莲江泛舟123

琴亭咏莲123

刁永泉 诗友韩作荣回乡寄言123

《星星》诗刊四十周年奉贺123

旅居加拿大悼陈忠实文兄123

读马丽华诗友赠文集123

书赠叶笛123

寄梅子123

与贾平凹论书道123

何 鹤 临江仙·答友二首124

清平乐·春游124

清平乐·上班路上赏玉兰124

浣溪沙·上班途中124

浣溪沙·春日单车走通州124

刘玉杰 除夕夜随想124

平生首次过老宅124

浣溪沙·岁末感怀125

散漫过春节125

初二回娘家日有怯而作125

虞美人·痛悼125

西江月·初一夜宿花野婆家书怀125

盖 宇 感怀125

秋日遣怀125

杂感125

遣怀125

清明节祭友126

闲情偶寄126

无题126

黄宝成 遥忆长城126

拓境126

攀登大丰山126

高昌《飞旗山人赠翠兰新茶》126

絮儿歌126

寒露二绝127

沁园春·家127

攸县见米水西流有感127

丁酉年宵吟127

王子江 过徐闻港127

苏二村杨桐树下吟127

谒调丰古官道遗址127

参观官湖村赠陈生127

参观乐民古城吟127

谒南路农军战场127

谒乐民镇赠砚亭128

谒黄学增纪念亭128

赠遂溪县钟力书记128

参观河头镇双村吟128

仙群岛上吟128

做客作家家庭128

刘如姬 咏光孝寺菩提树128

秋谒广州光孝寺128

山景128

桃花128

喝火令·等到过年128

江 岚 咏凤凰129

乙未秋日乘高铁过湖州即景有怀杜牧之129

乙未秋日乘高铁过杭州有怀工会故人129

丙申暮秋谒六榕寺花塔兼怀王子安129

吕金超 南天一柱129

亚隆湾129

咏椰子树129

三角梅三首130

天涯海角行130

谒海上观音像130

舟行西岛途中130

“天涯”石刻130

游鹿回头公园有寄130

邹积慧 垦荒第一犁130

航化作业130

喜雨130

秋吟131

秋日稻海131

秋钓131

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131

马永顺林131

徐中美 燕归梁·台湾行吟131

杨柳枝·夜游西湖“柳浪闻莺”131

江南柳·癸巳夏日送友过黄岩131

一斛珠·品鉴“平湖秋月”131

浪淘沙·蒹葭131

长相思·秦淮河忆旧132

醉太平·游椒江大陈岛132

曾齐禄 牛棚祭132

我的矿友132

丙申孟冬威海荣成观天鹅132

夜游竹天下园区132

无题132

观龙岭村丁酉春晚132

观友人发来雪后照132

题七十四届高中同学聚会132

家有越冬之燕132

黄心钦 参观圆明园归来133

三峡之歌133

西湖美133

毕太勋 江岸酒家133

护稻133

茗山茶133

咏炎帝133

郭立河 孔繁森133

悼张自忠将军133

王 平 水调歌头·中秋夜在路上133

意难忘·新年抒怀134

陈宗辉 旷野听风134

夜宿蓬莱山寺134

观上海世博园城市足迹馆134

南乡子·黄山归来134

陈秀新 九日客中感怀134

重到诸暨134

随感135

丙申冬理事会席间拈得135

丁酉人日联吟135

斗岩山瀑布二首135

雁荡清洁工135

曲汗青 梧桐135

乘京张线火车至八达岭上135

第六编 新古体诗近作136

刘建华 咏广丰136

题石林长湖136

题井冈龙潭136

咏银杏136

翠湖秋荷136

题兰茶坊136

题华首门136

咏梅关136

咏丫山灵岩寺136

陈 友 咏月季137

颐和园咏荷137

咏雄鹰137

咏高粱137

高华中 石语琐记137

玛瑙湖感怀二首137

补天遗石赞137

咏戈壁石二首137

疆北礼赞137

瞅石斋“梦语”137

戈壁联想137

古农 丙申立秋感怀138

冯柏青 喜望东方红(外三首)138

美梦圆138

精彩人生贵求索138

沧州文化采风掠影138

谷凤荣 丽江行九首(外八首)139

张掖马蹄寺二首139

张掖冰沟丹霞五首139

黄山140

第七编 新体诗近作141

赵琳 我面向东方141

苏俊敏 榕树上的弹孔142

洪文斌 洁净·西藏(组诗)142

轮回142

山顶的歌声143

阳光里143

湖144

温斌 蓝色琴声(外三首)144

鱼群144

尘封的海144

漂流瓶145

邓存波 理发(外三首)145

深浅145

寒冬里145

刨螺146

伊萍 六月(外四首)146

划过天空的闪电146

梦147

昨夜147

风的斜倾度147

吴国明 美丽的海湾(外二首)148

海风吹过的地方148

午夜的海148

洪三河 农事二十四节气(组诗)149

吴洪伟 谁在呼救(组诗)155

养殖场与河流155

呐喊的皮手袋156

陈宇啸 台风(外三首)156

端坐的黑157

暗涌157

我嫁给了岩石和风157

洪三泰 台风·龙卷风(外一首)158

东洋·西洋158

符骐驿 天上地下地等你(外二首)158

你的家园158

一只鸟在笼子里唱歌159

袁志军 湘西凤凰印象(组诗)159

沱江水159

虹桥160

吊脚楼160

凤凰古城160

黄永玉·沈从文160

游客的余梦161

梁雷鸣 鹰峰岭上空的鹰(外四首)161

台风什么也没盗走161

夜凉似水161

星空162

海风继续吹162

洪江 雨滴(外二首)163

除夕,送别父亲163

候鸟南飞163

莫红妹 站台(外二首)164

世俗164

一首歌一个名字164

陈宝梁 中国戏剧(外五首)165

海浪165

南方姑娘165

古村风景166

古宅166

古井166

第八编 当代散曲选167

马凯【中吕·山坡羊】日月人三首167

郑欣淼【双调·水仙子】原平四咏167

张勃兴【南仙吕·解三酲】游旧县衙感怀168

【中吕·山坡羊】宁夏美168

丁芒【双调·殿前欢】题画《岩松》168

【双调·碧玉箫】题画《山中梅》168

【双调·水仙子】题画《野菊》168

石理俊【双调·沉醉东风】感怀168

【双调·水仙子】余年168

武正国【商调·挂金索】愧对母亲168

【正宫·塞鸿秋】回老屋169

【双调·风入松】五指山中二首169

【黄钟·人月圆】晋阳湖初夏169

李旦初【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169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抗日名将郝梦龄169

【正宫·塞鸿秋】母亲的纺车二首169

星汉【正宫·鹦鹉曲】游灵龟寺谭震林避难处也170

【正宫·鹦鹉曲】攸县诗词盛会闭幕作170

【正宫·鹦鹉曲】石山书院讲台留影170

【正宫·鹦鹉曲】晨兴洣水书所遇170

胡迎建【正宫·鹦鹉曲】故里过年170

【正宫·鹦鹉曲】咏益溪舍村史170

【正宫·鹦鹉曲】忆父171

贾学义【中吕·山坡羊】有感六中全会171

【双调·折桂令】带孙子外孙咏叹171

【中吕·山坡羊】忆父放羊重头四首171

赵永生【中吕·醉高歌带喜春来】贺原平市中华散曲之乡挂牌171

李雁红【双调·寿阳曲】题原平梨花节并贺原平荣获172

“中华散曲之乡”称号172

赵义山【双调·凌波仙】忻州遗山墓园有吊172

【正宫·塞鸿秋】毕棚沟览奇172

【正宫·塞鸿秋】科尔沁草原之行二首172

徐耿华【南仙吕·醉罗歌】滑县西湖172

【南仙吕·傍妆台】卫河风采172

黄小甜【正宫·叨叨令】雨后于北流荔园摘荔枝172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访魏源故里173

张四喜【中吕·醉高歌带过红绣鞋】近闻贪官纷纷获刑173

【双调·折桂令】无题173

【双调·三棒鼓声频】年味173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梨花颂173

【中吕·迎仙客】手机三弄173

南广勋【中吕·山坡羊】有感而发说某君174

【中吕·山坡羊】在成都杜甫草堂所思174

【正宫·双鸳鸯】窗下读书,笑鹊儿飞临174

【仙侣·醉扶归】野菊174

郑永钤【双调·水仙子】春江174

【中吕·山坡羊】雨花台烈士陵园174

【中吕·山坡羊】退休离别校园175

【中吕·山坡羊】退休数年犹常梦回校园175

胡彭【中吕·满庭芳】丁酉上元对月175

【仙吕·赏花时】重阳对菊175

【中吕·山坡羊】梅花笛与晾衣杆175

【正宫·鹦鹉曲】南昌起义九十周年175

【中吕·迎仙客】戏题手机五首176

原振华【双调·沉醉东风】题三轮载母行游图176

【仙吕·一半儿】我家有儿176

【越调·寨儿令】夏日雨176

【双调·沉醉东风】放风筝176

【双调·沉醉东风】手表177

李涛【双调·折桂令】秋访湘潭诗词之乡二首177

【双调·凌波曲】吊冯海粟先生二首177

王亚涛【中吕·山坡羊】登广武长城三题选二177

邢晨【中吕·普天乐】乡下的婆姨们178

【双调·折桂令】清明有话说178

【双调·水仙子】叶颂178

刘江平【双调·折桂令】登鹳雀楼178

【中吕·迎仙客】两会花絮三首178

黄文新【中吕·十二月带过尧民歌】王家峪朱德手植红星杨178

【黄钟宫·人月圆】壶口瀑布179

【双调·折桂令】长治小伙自行车娶亲记179

第九编 诗国论坛180

访谈:传统诗歌复兴“诗词曲”一个都不能少&郑欣淼180

《清平乐·六盘山》的时空意识与崇高美&张铎184

论诗词题材&周啸天190

一啸扶摇入九重&林峰194

第十编 中华诗词发展报告2016

总论197

一、中华诗词在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受到普遍关注197

二、2016年中华诗词发展的突出特点201

三、当前诗词发展需注意的几个问题203

三、当前诗词发展需注意的几个问题203

四、对今后诗词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205

第一章 诗词创作207

一、诗词创作基本生态207

二、题材的继往与开新210

三、体裁的探索与实践213

四、诗歌语言的多种实验215

五、诗词创作的特点与趋势217

第二章 诗词理论研究218

一、现当代诗词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评价标准219

二、现当代诗坛发展现状研究222

三、现当代诗词的创作理论研究225

第三章 诗词文献整理226

一、文献整理的概况227

二、文献整理的特点229

三、文献整理的价值233

四、文献整理的趋势236

第四章 诗词教育238

一、诗词教育情况概述238

二、诗词教育存在的问题244

三、关于诗词教育发展的建议247

第五章 诗词文化活动249

一、发展概况249

二、诗词文化活动特点253

三、诗词活动得失与展望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