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文化通志38 第四典制度文化 社团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文化通志38 第四典制度文化 社团志
  •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9030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96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文化通志38 第四典制度文化 社团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古代朋党与士人结社16

第一节 中国古代朋党16

一、朋党的产生16

二、朋党的类型22

三、朋党之争28

第二节 士人结社40

一、士与早期士人群体40

二、明清之际的士人结社47

第二章 近代西方社团政党观在中国的传播70

第一节 中国人西方政治文化观之演进70

一、外层的物质文化观念的接纳71

二、中层制度文化变革的尝试72

三、文化心理变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75

第二节 国人对西方学会的传播77

一、西方传教士与近代社团77

二、国人对西方学会的介绍81

第三节 清末国人的社团政党观与开“党禁”88

一、知识阶层对西方党会的认识88

二、清王朝统治危机与“党禁”的松动94

第三章 中国近代社团的兴起——甲午至辛亥时期的社团103

第一节 中国新式社团的出现103

一、政治革新团体103

二、社会风俗改良团体119

三、教育、译书及学术社团123

第二节 蓬勃兴起的革命团体131

一、革命团体产生的社会基础131

二、兴中会及其他革命团体132

第三节 中国同盟会148

一、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近代政党148

二、同盟会的主义宣传和武装起义155

三、同盟会的内部分歧与组织演变157

第四节 晚清立宪团体161

一、保皇会162

二、帝国宪政会165

三、政闻社167

四、其他立宪团体169

第四章 民国前期的社团与政党175

第一节 共和肇造与民初党会的兴起175

一、民初党会兴起的政治、文化背景175

二、民初党会的分布与构成177

第二节 民初政党与政党政治的初步尝试181

一、各类政党的分合演变181

二、政党政治的尝试192

三、民初政党与社会文化204

第三节 民国前期的各类社团211

一、一般政团211

二、军事团体224

三、文化教育团体228

四、风俗改良团体238

五、农会242

六、妇女团体245

第五章“五四”时期的社团高潮252

第一节“五四”前期的社团活动252

一、各种社会力量的组合253

二、《新青年》——新社团的策源地261

三、北京大学的社团265

四、“五四”前夕的其他重要社团272

五、社团活动与联合高潮282

第二节“五四”后学生社团的发展与分化292

一、联合改造与到民间去292

二、“五四”后期社团的分化:标明主义297

第三节“五四”时期的其他社团315

一、新文学社团315

二、学术团体317

三、体育、艺术团体322

四、宗教、慈善团体323

第四节 社团活动的转型与政党活动的再起324

一、“五四”社团与政党的再起324

二、社团活动与政党活动的相互渗透329

三、中国国民党改组——国共合作334

四、社团活动的转型337

第五节 社团文化与社会功能350

一、“五四”社团的特征350

二、社团与新文化的传播与社会化354

三、“五四”社团与社会改造359

四、社团的社会支持362

第六章 现代政党制度与社团党派的命运365

第一节 政党社团的新走向365

一、工会农会的社会功能366

二、以党领政的政权模式367

三、党军建立及其影响369

四、社团政党化与政党领导社团370

第二节 执政后的中国国民党374

一、训政制度建立与国民党的蜕变374

二、国民党执政的社会基础381

三、国民党的组织体系、宣誓制度和纪律385

四、国民党员的征收和教育训练393

第三节 中国国民党与社团党派398

一、国民党内的派系团体398

二、国民党的社团法规和政策407

三、国民党对进步社团的查禁与迫害416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社团425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425

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429

三、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432

四、中国共产党与民主社团439

第五节 三四十年代的其他社团党派453

一、民主救国团体455

二、社会改良团体464

三、劳工团体474

四、青年党和民社党477

五、民国后期的小党派484

参考文献4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