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藏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1564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藏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序1
第一章 喜马拉雅花岗岩带 周云生、张魁武1
第一节 地质构造概述1
前言3
第二节 主要岩体描述5
一、高喜马拉雅地区的主要岩体5
二、拉轨岗日地区的主要岩体16
第三节 花岗岩的主要特征22
一、花岗岩的地质特征22
二、花岗岩岩石类型的分布及其主要岩石学特征26
三、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36
四、两条花岗岩亚带及其对比45
第四节 花岗岩岩浆的侵入活动和成因讨论46
一、岩浆侵入活动期46
二、岩浆侵入活动和构造运动的关系47
三、对喜马拉雅花岗岩成因的初步认识48
第二章 冈底斯中酸性侵入岩带 周云生、张魁武 50
第一节 地质构造概述50
第二节 中酸性侵入岩路线观察描述53
一、冈底斯带东段的路线观察53
二、冈底斯带中段的路线观察60
三、冈底斯带西段的路线观察68
第三节 中酸性侵入岩的主要特征75
一、主要地质特征75
二、主要岩石类型及其岩石学特征79
三、岩石化学特点85
第四节 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和成因讨论94
一、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期和侵入阶段94
二、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与构造运动的关系96
三、对冈底斯中酸性侵入岩带成因的初步认识97
第一节 区域地质概况99
第三章 藏北中酸性侵入岩带 金成伟 99
一、日土段岩带100
第二节 岩体地质及岩石学特征100
二、当惹雍错-班戈-打拉段岩带103
三、桑雄-嘉黎段岩带105
四、聂荣-安多段岩带107
第三节 岩石化学109
第四节 小结110
第四章 波密-察隅地区的中酸性侵入岩 张兆忠、邓万明 112
第一节 岩石学特征112
一、察隅岩带113
二、阿扎贡拉岩带116
三、德母拉岩带117
四、扎西则岩带120
第二节 岩石化学122
第三节 岩浆活动时代的讨论126
一、地质概述131
第五章 羌塘-昌都地区的中酸性侵入岩 刘关键 131
第一节 羌塘地区的中酸性侵入岩131
二、岩体地质及其岩石学特征132
第二节 昌都地区中酸性侵入岩138
一、西带138
二、东带141
三、岩石化学144
第六章 西藏的蛇绿岩 梅厚钧、林学农 147
第一节 西藏蛇绿岩分布概况147
第二节 雅鲁藏布江-象泉河蛇绿岩带149
一、地质概况149
二、岩带西段149
三、岩带中段154
四、岩带东段176
一、分布180
二、印度河-噶尔藏布蛇绿岩带180
第三节 阿里地区的蛇绿岩180
三、昂龙岗日蛇绿岩带187
四、班公山蛇绿岩带192
第四节 西藏北部和东部的蛇绿岩195
一、西藏北部的蛇绿岩195
二、怒江蛇绿岩带197
第五节 青藏高原的蛇绿岩体系和西藏西部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的成因问题202
一、蛇绿岩体系与世界地形202
二、西藏西部蛇绿岩系列的火山岩的化学特征204
三、西藏西部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的成因探讨207
第七章 西藏火山岩 金成伟 212
第一节 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区214
一、印支期火山岩214
二、燕山期火山岩217
一、海西期火山岩226
第二节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区226
二、燕山期和燕山晚期到喜马拉雅早期的火山岩227
三、喜马拉雅期火山岩239
第三节 昌都区242
一、海西期火山岩242
二、印支期火山岩248
三、燕山期火山岩250
一、燕山期火山岩251
第四节 羌塘区251
二、第四纪火山岩257
第五节 几点认识263
第八章 西藏的变质带和变质作用 张旗、李炤华 271
第一节 喜马拉雅变质带271
一、聂拉木地区273
二、吉隆地区278
三、阿里地区279
四、南伽巴瓦峰地区282
五、讨论287
第二节 拉轨岗日变质带289
一、协格尔—拉孜地区289
二、康马—江孜地区292
三、区域进化变质带293
四、花岗岩周围的变质作用295
五、硬绿泥石的共生组合及其生成条件的讨论296
六、变质时代和成因探讨297
第三节 雅鲁藏布江变质带299
第四节 冈底斯变质带(附:念青唐古拉变质带)304
一、工布江达县仲沙至朗县304
二、南伽巴瓦峰地区307
三、察隅地区310
四、其他地区311
五、小结312
附:念青唐古拉变质带312
第五节 怒江变质带316
第六节 加玉桥变质带319
第七节 澜沧江变质带324
第八节 金沙江变质带329
第九节 埋藏变质作用的某些特征及其地质背景333
第十节 变质相系和双变质带335
第十一节 变质作用随时间的演化341
第九章 西藏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与青藏高原隆起的关系 邓万明 350
第一节 青藏高原大地构造轮廓350
一、昆仑山构造带350
二、羌塘构造带351
三、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带351
四、喜马拉雅构造带352
第二节 岩浆岩带和变质带的构造控制352
第三节 板块构造的岩石学证据354
第四节 新生代的岩浆活动与青藏高原隆起的地质动力学探讨357
附录:本书剖面统一图例360
参考文献361
热门推荐
- 1378598.html
- 745870.html
- 630158.html
- 3162632.html
- 3596516.html
- 2319519.html
- 820065.html
- 144088.html
- 3476107.html
- 2824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8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3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1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9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6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8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83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1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5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