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诸子集成 第3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志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ISBN:978754021906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831页
- 文件大小:123MB
- 文件页数:844页
- 主题词:古典哲学-中国-选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诸子集成 第3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墨子》序2
自序3
总目5
卷一7
亲士第一7
脩身第二10
所染第三魏征《群书治要》引篇目同。11
法仪第四《治要》引篇目同。15
七患第五《治要》引篇目同。16
辞过第六《治要》引此篇文并入《七患篇》,疑唐以后人所分。19
三辩第七黄震、宋濂所见别本,以上七篇题日经,盖宋人所加。23
卷二25
尚贤上第八《治要》引篇目同。《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引作“上贤”。25
尚贤中第九27
尚贤下第十34
卷三38
尚同上第十一《汉书》颜注引作“上同”。38
尚同中第十二39
尚同下第十三《中兴馆阁书目》云“一本自《亲士》至《上同》十三篇”,即此。黄震、宋濂所见别本,以上六篇题日论,亦宋人所加。44
卷四49
兼爱上第十四《汉书》颜注引同。49
兼爱中第十五50
兼爱下第十六55
卷五《道藏》本六同卷。62
非攻上第十七62
非攻中第十八63
非攻下第十九67
卷六75
节用上第二十《汉书》颜注引同。75
节用中第二十一76
节用下第二十二阙79
节葬上第二十三阙79
节葬中第二十四阙79
节葬下第二十五79
卷七89
天志上第二十六89
天志中第二十七91
天志下第二十八95
卷八101
明鬼上第二十九阙。《汉书》颜注引作“明鬼神”。101
明鬼中第三十阙101
明鬼下第三十一101
非乐上第三十二113
卷九119
非乐中第三十三阙119
非乐下第三十四阙119
非命上第三十五《治要》引篇目及《汉书》颜注引,并同。119
非命中第三十六122
非命下第三十七124
非儒上第三十八阙128
非儒下第三十九128
卷十138
经上第四十《晋书·鲁胜传·墨辩注叙》云“《墨辩》有上下《经》,《经》各有《说》,凡四篇”,即此。138
经下第四十一142
经说上第四十二148
经说下第四十三158
卷十一180
大取第四十四180
小取第四十五185
耕柱第四十六188
卷十二毕云:“旧云十三同卷者,梵本分帙如此。”诒让案:此明人编入《道藏》所合并,非古本也。毕谓梵本,亦非。196
贵义第四十七《治要》引篇目同。196
公孟第四十八200
卷十三208
鲁问第四十九208
公输第五十214
卷十四218
备城门第五十二明吴宽钞本无目录,其当卷篇目,以《备城门》为五十四,《备高临》为五十五。册末,吴氏手跋云“本书七十一篇,其五十一之五十三,五十七,五十九之六十,六十四之六十七,篇目并阙,当访求古本考入”云。是吴所据旧本实如此,则当阙五十二、五十三二篇。未知孰是。218
备高临第五十三238
备梯第五十六240
备水第五十八243
备突第六十一244
备穴第六十二十二攻具,穴在突后,此篇次与彼不合。244
备蛾傅第六十三251
卷十五255
迎敌祠第六十八255
旗帜第六十九“帜”俗字,王念孙校改“职”。257
号令第七十《九章算术·衰分篇》,刘徽注引篇目同。260
杂守第七十一274
晏子春秋校注叙332
晏子春秋校注凡例333
总目334
晏子春秋校注题辞336
内篇谏上第一凡二十五章337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337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338
景公饮酒醒三日而后发晏子谏第三339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第四340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340
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晏子谏第六342
景公燕赏无功而罪有司晏子谏第七342
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第八343
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第九344
景公敕五子之傅而失言晏子谏第十345
景公欲废適子阳生而立荼晏子谏第十一345
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346
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第十三347
景公欲使楚巫致五帝以明德晏子谏第十四348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第十五349
景公贪长有国之乐晏子谏第十六350
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晏子谏第十七350
景公游公阜一日有三过言晏子谏第十八351
景公游寒途不恤死胔晏子谏第十九353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谏第二十353
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第二十一354
景公将伐宋瞢二丈夫立而怒晏子谏第二十二355
景公从畋十八日不返国晏子谏第二十三355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357
景公所爱马死欲诛圉人晏子谏第二十五357
内篇谏下第二凡二十五章359
景公藉重而狱多欲托晏子晏子谏第一359
景公欲杀犯所爱之槐者晏子谏第二360
景公逐得斩竹者囚之晏子谏第三361
景公以抟治之兵未成功将杀之晏子谏第四362
景公冬起大台之役晏子谏第五362
景公为长?欲美之晏子谏第六363
景公为邹之长涂晏子谏第七363
景公春夏游猎兴役晏子谏第八364
景公猎休坐地晏子席而谏第九364
景公猎逢蛇虎以为不祥晏子谏第十364
景公为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第十一365
景公为泰吕成将以燕飨晏子谏第十二365
景公为履饰以金玉晏子谏第十三365
景公欲以圣王之居服而致诸侯晏子谏第十四366
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第十五368
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晏子谏第十六368
景公朝居严下不言晏子谏第十七369
景公登路寝台不终不说晏子谏第十八369
景公登路寝台望国而叹晏子谏第十九370
景公路寝台成逢于何愿合葬晏子谏而许第二十371
景公嬖妾死守之三日不敛晏子谏第二十一372
景公欲厚葬梁丘据晏子谏第二十二373
景公欲以人礼葬走狗晏子谏第二十三374
景公养勇士三人无君臣之义晏子谏第二十四374
景公登射思得勇力士与之图国晏子谏第二十五376
内篇问上第三凡三十章377
庄公问威当世服天下时邪晏子对以行也第一377
庄公问伐晋晏子对以不可若不济国之福第二377
景公问伐鲁晏子对以不若修政以待其乱第三378
景公伐?胜之问所当赏晏子对以谋胜禄臣第四378
景公问圣王其行若何晏子对以衰世而讽第五379
景公问欲善齐国之政以干霸王晏子对以官未具第六380
景公问欲如桓公用管仲以成霸业晏子对以不能第七381
景公问莒鲁孰先亡晏子对以鲁后莒先第八382
景公问治国何患晏子对以社鼠猛狗第九383
景公问欲令祝史求福晏子对以当辞罪而无求第十384
景公问古之盛君其行如何晏子对以问道者更正第十一385
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第十二386
景公问善为国家者何如晏子对以举贤官能第十三387
景公问君臣身尊而荣难乎晏子对以易第十四388
景公问天下之所以存亡晏子对以六说第十五389
景公问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以三者第十六389
景公问贤君治国若何晏子对以任贤爱民第十七390
景公问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对以先行义第十八390
景公问忠臣之事君何若晏子对以不与君陷于难第十九391
景公问忠臣之行何如晏子对以不与君行邪第二十391
景公问佞人之事君何如晏子对以愚君所信也第二十一392
景公问圣人之不得意何如晏子对以不与世陷乎邪第二十二392
景公问古者君民用国不危弱晏子对以文王第二十三393
景公问古之莅国者任人如何晏子对以人不同能第二十四393
景公问古者离散其民如何晏子对以今闻公令如寇仇第二十五394
景公问欲和臣亲下晏子对以信顺俭节第二十六394
景公问得贤之道晏子对以举之以语考之以事第二十七395
景公问臣之报君何以晏子对以报以德第二十八395
景公问临国莅民所患何也晏子对以患者三第二十九395
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第三十395
内篇问下第四凡三十章397
景公问何修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对以省耕实第一397
景公问桓公何以致霸晏子对以下贤以身第二398
景公问欲逮桓公之后晏子对以任非其人第三399
景公问廉政而长久晏子对以其行水也第四399
景公问为臣之道晏子对以九节第五399
景公问贤不肖可学乎晏子对以勉强为上第六400
景公问富民安众晏子对以节欲中听第七400
景公问国如何则谓安晏子对以内安政外归义第八400
景公问诸侯孰危晏子对以莒其先亡第九400
晏子使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第十401
吴王问保威强不失之道晏子对以先民后身第十一401
晏子使鲁鲁君问何事回曲之君晏子对以庇族第十二402
鲁昭公问鲁一国迷何也晏子对以化为一心第十三402
鲁昭公问安国众民晏子对以事大养小谨听节敛第十四403
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以如美渊泽第十五403
晋平公问齐君德行高下晏子对以小善第十六404
晋叔向问齐国若何晏子对以齐德衰民归田氏第十七404
叔向问齐德衰子若何晏子对以进不失忠退不失行第十八405
叔向问正士邪人之行如何晏子对以使下顺逆第十九405
叔向问事君徒处之义奚如晏子对以大贤无择第二十406
叔向问处乱世其行正曲晏子对以民为本第二十一407
叔向问意孰为高行孰为厚晏子对以爱民乐民第二十二407
叔向问啬吝爱之于行何如晏子对以啬者君子之道第二十三408
叔向问君子之大义何若晏子对以尊贤退不肖第二十四408
叔向问傲世乐业能行道乎晏子对以狂惑也第二十五408
叔向问人何若则荣晏子对以事君亲忠孝第二十六409
叔向问人何以则可保身晏子对以不要幸第二十七409
曾子问不谏上不顾民以成行义者晏子对以何以成也第二十八410
梁丘据问子事三君不同心晏子对以一心可以事百君第二十九410
柏常骞问道无灭身无废晏子对以养世君子第三十410
内篇杂上第五凡三十章412
庄公不说晏子晏子坐地讼公而归第一412
庄公不用晏子晏子致邑而退后有崔氏之祸第二412
崔庆劫齐将军大夫盟晏子不与第三413
晏子再治阿而信见景公任以国政第四414
景公恶故人晏子退国乱复召晏子第五415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第六415
景公欲堕东门之堤晏子谓不可变古第七415
景公怜饥者晏子称治国之本以长其意第八415
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称长幼以贺第九416
景公睹乞儿于途晏子讽公使养第十416
景公惭刖跪之辱不朝晏子称直请赏之第十一417
景公夜从晏子饮晏子称不敢与第十二417
景公使进食与裘晏子对以社稷臣第十三418
晏子饮景公止家老敛欲与民共乐第十四418
晏子饮景公酒公呼具火晏子称诗以辞第十五418
晋欲攻齐使人往观晏子以礼侍而折其谋第十六419
景公问东门无泽年谷而对以冰晏子请罢伐鲁第十七420
景公使晏子予鲁地而鲁使不尽受第十八420
景公游纪得金壶中书晏子因以讽之第十九421
景公贤鲁昭公去国而自悔晏子谓无及已第二十421
晏子使鲁有事已仲尼以为知礼第二十一422
晏子之鲁进食有豚亡二肩不求其人第二十二423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第二十三423
晏子之晋睹齐累越石父解左骖赎之与归第二十四425
晏子之御感妻言而自抑损晏子荐以为大夫第二十五426
泯子午见晏子晏子恨不尽其意第二十六426
晏子遗北郭骚米以养母骚杀身以明晏子之贤第二十七426
景公欲见高纠晏子辞以禄仕之臣第二十八427
高纠治晏子家不得其俗乃逐之第二十九427
晏子居丧逊答家老仲尼善之第三十428
内篇杂下第六凡三十章429
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不止晏子请先内勿服第一429
齐人好毂击晏子绐以不祥而禁之第二429
景公瞢五丈夫称无辜晏子知其冤第三429
柏常骞禳枭死将为景公请寿晏子识其妄第四430
景公成柏寝而师开言室夕晏子辨其所以然第五431
景公病水瞢与日斗晏子教占瞢者以对第六431
景公病疡晏子抚而对之乃知群臣之野第七432
晏子使吴吴王命傧者称天子晏子详惑第八432
晏子使楚楚为小门晏子称使狗国者入狗门第九433
楚王欲辱晏子指盗者为齐人晏子对以橘第十433
楚王飨晏子进橘置削晏子不剖而食第十一434
晏子布衣栈车而朝田桓子侍景公饮酒请浮之第十二434
田无宇请求四方之学士晏子谓君子难得第十三435
田无宇胜栾氏高氏欲分其家晏子使致之公第十四436
子尾疑晏子不受庆氏之邑晏子谓足欲则亡第十五437
景公禄晏子平阴与槁邑晏子愿行三言以辞第十六437
梁丘据言晏子食肉不足景公割地将封晏子辞第十七438
景公以晏子食不足致千金而晏子固不受第十八438
景公以晏子衣食弊薄使田无宇致封邑晏子辞第十九439
田桓子疑晏子何以辞邑晏子答以君子之事也第二十439
景公欲更晏子宅晏子辞以近市得求讽公省刑第二十一439
景公毁晏子邻以益其宅晏子因陈桓子以辞第二十二440
景公欲为晏子筑室于宫内晏子称是以远之而辞第二十三441
景公以晏子妻老且恶欲纳爱女晏子再拜以辞第二十四441
景公以晏子乘弊车驽马使梁丘据遗之三返不受第二十五441
景公睹晏子之食菲薄而嗟其贫晏子称有参土之食第二十六442
梁丘据自患不及晏子晏子勉据以常为常行第二十七442
晏子老辞邑景公不许致车一乘而后止第二十八442
晏子病将死妻问所欲言云毋变尔俗第二十九443
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命子壮而示之第三十443
外篇重而异者第七凡二十七章444
景公饮酒命晏子去礼晏子谏第一444
景公置酒泰山四望而泣晏子谏第二445
景公瞢见彗星使人占之晏子谏第三446
景公问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谏第四446
景公谓梁丘据与己和晏子谏第五447
景公使祝史禳彗星晏子谏第六447
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第七448
景公见道瑾自惭无德晏子谏第八449
景公欲诛断所爱?者晏子谏第九450
景公坐路寝曰谁将有此晏子谏第十450
景公台成盆成适愿合葬其母晏子谏而许第十一451
景公筑长?台晏子舞而谏第十二452
景公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将加诛晏子谏第十三452
景公问治国之患晏子对以佞人谗夫在君侧第十四453
景公问后世孰将践有齐者晏子对以田氏第十五454
晏子使吴吴王问君子之行晏子对以不与乱国俱灭第十六455
吴王问齐君僈暴吾子何容焉晏子对以岂能以道食人第十七455
司马子期问有不干君不恤民取名者乎晏子对以不仁也第十八456
高于问子事灵公庄公景公皆敬子晏子对以一心第十九456
晏子再治东阿上计景公迎贺晏子辞第二十456
太卜绐景公能动地晏子知其妄使卜自晓公第二十一457
有献书谮晏子退耕而国不治复召晏子第二十二457
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未尝弼过逐之第二十三458
景公称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邑辞不受第二十四458
景公使梁丘据致千金之裘晏子固辞不受第二十五459
晏子衣鹿裘以朝景公嗟其贫晏子称有饰第二十六459
仲尼称晏子行补三君而不有果君子也第二十七459
外篇不合经术者第八凡十八章461
仲尼见景公景公欲封之晏子以为不可第一461
景公上路寝闻哭声问梁丘据晏子对第二462
仲尼见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见寡人宰乎第三463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致问第四463
景公出田顾问晏子若人之众有孔子乎第五463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晏子对以勿忧第六464
景公问有臣有兄弟而强足恃乎晏子对不足恃第七464
景公游牛山少乐请晏子一愿第八464
景公为大钟晏子与仲尼柏常骞知将毁第九465
田无宇非晏子有老妻晏子对以去老谓之乱第十465
工女欲入身于晏子晏子辞不受第十一466
景公欲诛羽人晏子以为法不宜杀第十二466
景公谓晏子东海之中有水而赤晏子详对第十三466
景公问天下有极大极细晏子对第十四467
庄公图莒国人扰绐以晏子在乃止第十五467
晏子死景公驰往哭哀毕而去第十六468
晏子死景公哭之称莫复陈告吾过第十七469
晏子没左右谀弦章谏景公赐之鱼第十八469
管子书序472
序473
序474
《管子》文评475
凡例477
卷一479
牧民第一479
形势第二480
权修第三486
立政第四491
乘马第五491
卷二496
七法第六496
版法第七498
卷三502
幼官第八502
幼官图第九506
五辅第十508
卷四516
宙合第十一516
枢言第十二519
卷五525
八观第十三525
法禁第十四527
重令第十五528
卷六534
法法第十六534
兵法第十七537
卷七543
大匡第十八543
卷八553
中匡第十九553
小匡第二十554
王言第二十一559
卷九566
霸形第二十二566
霸言第二十三567
问第二十四570
谋失第二十五572
卷十577
戒第二十六577
地图第二十七579
参患第二十八580
制分第二十九580
君臣上第三十581
卷十一589
君臣下第三十一589
小称第三十二592
四称第三十三594
正言第三十四595
卷十二601
侈靡第三十五601
卷十三618
心术上第三十六618
心术下第三十七620
白心第三十八621
卷十四629
水地第三十九629
四时第四十630
五行第四十一632
卷十五640
势第四十二640
正第四十三641
九变第四十四642
任法第四十五642
明法第四十六644
正世第四十七645
治国第四十八645
卷十六651
内业第四十九651
封禅第五十654
小问第五十一654
卷十七662
七臣七主第五十二662
禁藏第五十三664
卷十八672
入国第五十四672
九守第五十五672
桓公问第五十六673
度地第五十七674
卷十九679
地员第五十八679
弟子职第五十九681
言昭第六十682
修身第六十一682
问霸第六十二682
牧民解第六十三682
卷二十687
形势解第六十四687
卷二十一694
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694
版法解第六十六694
明法解第六十七696
臣乘马第六十八699
乘马数第六十九699
问乘马第七十700
卷二十二704
事语第七十一704
海王第七十二704
国蓄第七十三705
山国轨第七十四707
山权数第七十五708
山至数第七十六709
卷二十三718
地数第七十七718
揆度第七十八719
国准第七十九721
轻重甲第八十721
卷二十四730
轻重乙第八十一730
轻重丙第八十二732
轻重丁第八十三732
轻重戊第八十四735
轻重已第八十五736
轻重庚第八十六737
第一章 叙论745
第二章 管子之时代及其位置746
第三章 管子之微时及齐国前此之形势746
第四章 管子之爱国心及其返国748
第五章 管子之初政749
第六章 管子之法治主义750
第一节 法治之必要750
第二节 法治与君主754
第三节 法治与人民755
第四节 立法756
第五节 法治与政府757
第六节 法治之目的758
第七章 管子之官僚政治759
第八章 管子之官制761
第九章 管子内政之条目763
第十章 管子之教育764
第十一章 管子之经济政策765
第一节 国民经济之观念765
第二节 奖励生产之政策766
第三节 均节消费之政策767
第四节 调剂分配之政策768
第五节 财政策773
第六节 国际经济政策777
第十二章 管子之外交781
第十三章 管子之军政782
更法第一787
垦令第二787
农战第三788
去强第四790
说民第五791
算地第六791
开塞第七793
壹言第八794
错法第九794
战法第十795
立本第十一795
兵守第十二795
靳令第十三796
修权第十四797
徕民第十五797
形约第十六篇亡798
赏刑第十七798
画策第十八799
竟内第十九800
弱民第二十801
御盗第二十一篇亡802
外内第二十二802
君臣第二十三802
禁使第二十四803
慎法第二十五803
定分第二十六804
商君书附考805
第一章 发端809
第二章 战国之时势及商君以前秦国之位置809
第三章 商君之入秦及其进用810
第四章 商君之政略及其变法811
第五章 商君之立法812
第一节 法治主义之根据812
第二节 法权之总揽813
第三节 立法之标准814
第四节 法律之平等814
第五节 法律之公布815
第六章 商君之司法815
第七章 商君之行政816
第一节 农政816
第二节 兵政818
第三节 官制819
第八章 商君之大权政治819
第九章 结论820
附商君列传820
《钦定四库全书》提要824
威德825
因循826
民杂826
知忠826
德立827
君人827
君臣827
慎子逸文827
跋831
热门推荐
- 603221.html
- 2572531.html
- 1026439.html
- 3320088.html
- 2098061.html
- 289668.html
- 927123.html
- 2827243.html
- 3292736.html
- 2446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4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6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4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9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4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1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7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3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44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4326.html